鲁迅在诅咒仁义道德里“吃人的那部分“。用诅咒吃人的仁义道德的大浪冲击旧思想旧世界的沙滩,大浪过去,金子自然会留下,即使
这些金子来自旧世界旧思想。。。。仁义道德里的金子部分不是鲁迅要破坏摧毁的,也不是鲁迅能破坏摧毁的。。。
我觉得这是很清晰的一个逻辑,为什么大家会这么不喜欢吃人两个字。
在激进的变革时代,必须用激进的手法才能达到变革的效果。假如鲁迅在文章里温和地拆解细分仁义道德,那这篇文章对心灵的冲击力就会被极大弱化,根本起不到激荡斗志的作用。。。。
爱之深恨之切,鲁迅在那个年代只能如此用力地推行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