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关系,前边引用的那句话其实已经可以概括了。
再用缘深缘深来解释自他,在俺看来,还会有一种暗示:某物与此身缘深,与彼身缘浅。那么与自他缘分不同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会与不同的个体有深有浅?而且,对A来说,与B缘浅, 对B来说,又是与A缘浅。到底怎么定义深浅呢?
在俺看来:自他关系的本质依然是“我”的认知。对“我”的缘起清楚了,自他关系就清楚了。俺想到两段经文:
金刚经: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楞严经: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来,突破了“我”,不会有自他差别。自他差别,起于颠倒见。
颠倒见这种说法的妙处,就是不会暗示另有一个主体在此身之外如何如何。
颠倒见是怎么起来的?颠倒见其实也没有起来。它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依然以距离为例,地球上的两块石头,只要不完全重叠,它们之间必然有距离。但对于含容万有的宇宙空间这个整体来说,这种距离不存在。
心经说不生不灭,一般以为是说自性。其实对五蕴来说,也是如此。
这个地方转不过身来,就会一直问为什么是什么。这是思维在工作,而思维的工作是找不到真正答案的。
如有兴趣,请再看《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