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铃兰听风文,有议

来源: 2020-11-22 04:12:0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铃兰听风:枫叶飞舞如绸如霞清风呵请收下飘落的香尘吧

画家黄永玉说趁我未死快夸我呀老顽童的这句话每当想起乐呵

 

 议:好的遗言,藏了一则。一姑娘患癌,行将就木时,上网告别:嘻嘻,要死了。

 

又喜得一条:“趁我未死,快夸我呀”。)

 

铃兰听风: 他在牛棚写的诗《老婆呀不要哭》每当读起欲哭.

 

(议:冲着取的这名,就喜欢这诗了。而且不觉得要去读诗本身。

 

翻过几章《无愁河里的浪荡汉子》。不觉得这名字取得好。“无愁河”,禅样,佛不佛,俗不俗的。小个子,花里胡哨的字,再怎样乱画,落到实处仍是个士人画的底,却自称“汉子”。没拎清。

 

读不到第几章的书。记的事,人,景物,都溜去无痕。有个印象挺深:不文艺腔。

 

《纪念刘和珍君》,就文艺腔。

 

一写景物,张爱玲就文学腔。

 

记忆里,《论语》,其腔文而不艺。《春秋》,也是。《左传》,就有点点文艺腔了。

 

毛主席的文章,倒不文艺,可匪气太重,不出几句,就山大王的样子。拳头火,膀子粗,没个趣。

 

黄永玉的文章,不文艺,却有趣。

 

记不得那书里写的,插图,却记得好几幅。看了,觉得,这人不见得知道啥叫画,可知道画在哪儿,或者说知道自己的画在哪儿。就画自己看到的,不大管古今中外都画了些啥。格,显显的;没想过成什么“局”。用市面上的格局尺子,量不起来他的画。)

 

 

铃兰听风:老婆逝世时他手书的讣告很短相守相爱十万年何需赘言?

 

 

 议:好像也读过这仆告。记不得长短。这人行文有道好,不让你记得他写啥,但记得他写了。他的活和死,也会是这样吧?

 

不论语,哪孔子;左传,都听过。把左后填满“丘明”的减半不止;写过和活过的,有。竹林七贤,李白杜甫,李清照,苏辛,等等。

 

现在出一个黄永玉,写啊画啊了九十几年,就说了个“我活了,活着了,活过了”。而且不让你受累,去记得他的画和文章。

 

挺独一份儿!)

 

 

铃兰听风:湘西人灵秀不加斧凿的蛮荒朴拙他年少时能武能画独自漂泊闯荡获一些女孩的青睐可他没接她们的橄揽枝没通电流直至遇见张梅溪.

那年头梅溪出行有十几个随从追求者众多献媚讨好的帮她扇扇子她喜欢骑马有人牵匹骏马让她驰骋黄永玉心里那个急呀可他脑袋管用每天在她骑马必经的路上吹奏小号“冀得自我士气之鼓舞”不那么精湛的小号演奏竟然打动了梅溪的芳心穷小子的运气简直逆天了.

但是梅溪家里上下一致阻挠“你嫁给他没饭吃在街上讨乞他吹号你唱歌”黄永玉伤心的出走他乡谁知梅溪非比寻常的大小姐瞒着家人典当了金项链坐货车追寻黄永玉.

黄永玉问如果有一个人很爱你你怎么办?

梅溪懒洋洋地答那要看是谁.

黄永玉忙说就是我呀.

梅溪回了二个字好吧.

私奔的这一对是时髦的姐弟恋她大他 2 在那个飞舞着灿烂红叶的隆重的的秋天 “夺翠”他们牵手梅溪说真分开我会死.

梅溪有多漂亮五十年代, 28 岁的黄永玉携张梅溪抱着 7 个月大的儿子黑蛮从香港移居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入住大雅宝胡同甲 2 梅溪的首秀是穿一条杏黄色的花裙拉酒红色的 80 个低音键的意大利手风琴头发束成马尾巴随着旋律摆来摆去胡同里左邻右舍住着张仃李可禅李可染董希文等大师他们的孩子们觉得黑蛮的妈妈风姿堪比外国电影里的美人儿.

八千里路云和月漫长而繁杂的岁月即使那些山雨欲来风滿楼的日子俩人也从未丢失纯真和浪漫假装生气认真和好去西双版纳釆风住在老乡家梅溪下田插秧体验生活蚂蟥爬上她的小腿肚子娇滴滴的她面不改色伸手把虫子一条一条扯掉

黄永玉曾挨 224 背心粘满血迹揭不下来梅溪一边用温水清洗一边哭当初有人叫你不要回来你就是不听他的骨肉是山和酒造的挨打受苦不哭不求饶雄强尚义.

梅溪永远相信自己的丈夫是个好人黄永玉确信梅溪是他永恒的港湾.

黄永玉年轻时节衣缩食买的那把法国小号在辗转中遗失多年后在香港九龙曾福琴行花万元买新的他问50 年前的女朋友梅溪老婆想听什么却发现自己戴着假牙吹不了了.

他随口而吟斟酒迎月上她笑盈盈地对泡茶等花开

 

 议: 牛郎织女,举案齐眉,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同生死共患难,.....嘛嘛,十有九是女的“下放”,所谓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而且男的多半真的就是鸡狗。

 

梅溪亦然。不同处,黄永玉没有“我就这样”地一摊,或者“女人如衣衫”样地混蛋。而是尽力把梅溪往上托,不使“扎根农村干革命”。

 

四九后,一辈子混到底的多,不管干啥的。四九前,有点花头的,都前妻前夫的。有花头的黄永玉是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

 

他一直有趣,梅溪一直识趣,久处不至烦。八十来年!天下有几对?)

 

 

铃兰听风: 俩人的晚年正是黄永玉为自己的画题词的写照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黄永玉如影相随的妻子于今年 5  8 日辞世次日我在网上找来梅溪画的一只小猫以及她的一首短诗放在博客藉以记念这位大家闺秀好妻子好妈妈好作家好画家.

 

 议:相互为窝的男女,家得很纯。 home sweet home ,黄梅活出来了。

 

 

张梅溪是广东新会人与我的外婆同乡那儿盛产陈皮我家从不缺煲汤用的新会靓陈皮

 

议:铃兰听风这句,很黄永玉。但仍有点林青霞。黄永玉曾嗔她“再会玩点嘛”。)

 

铃兰听风: 落叶敲我窗流光碎影随风潜入芳香袭人.

 

 议:文艺腔。让黄永玉写,肯定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