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系列片】《现代世界天才》
Netflix 上有一个BBC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现代世界天才》(Genius of the Modern World),讲述改变人们对现代世界认知的历史人物。系列片共三集:1. 马克思;2. 尼采;3. 弗洛伊德。
总结一下每一集 ,就是:1. 马克思重新阐发经济体系;2. 尼采重新质疑哲学基础;3. 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大脑深层。
总结一下整个系列 --- 无论同意与否 --- 就是德奥文化圈改变了现代世界。
然而,即使仅从德奥文化圈来看,此系列还是忽略了圈中另一位“异人”。
差不多和以上三个人同时代,德国出现了另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物 --- 丹尼尔·保罗·施莱伯博士( Daniel Paul Schreber)。此人既是一个法官,也是一个精神病人。他留名后世不是因为在业界有什么创举(尽管他曾任德累斯顿上诉法庭庭长),而是因为一本400多页的自传体旷世奇书,《一個神经病人回忆录》(Denkwürdigkeiten eines Nervenkranken,英译书名是 Memoirs of My Nervous Illness)。
此书内容天马行空,荒诞古怪。想像匪夷所思,逻辑奇葩颠狂。容格得之,读下来拊掌击节,叹为观止,忙不迭介绍给弗洛伊德。老弗阅后,大彻大悟,茅塞顿开,总结出他经典的“受迫害妄想狂”三段投射论:
A)“我”(男人)爱“他”(另一个男人)--- 但是“我”又不能容忍自己爱一个男人
B)“我”恨“他” --- 因为是“他”让“我”有了这种“我”不能容忍的“感情”
C)“他”害“我” --- “我”恨“他”需要说得通的理由
从这个意义上,没有施莱伯,就没有弗洛伊德。
简单的说,根据老弗,“他”外延到社会 --- “他们要害我”,受迫害妄想来自被压抑的同性恋冲动。
后来又有人进一步总结,受迫害妄想可以用来作为自卑心理的护身符 --- “不是我不入流,是他们要害我”。其实还是回到老弗。
受迫害妄想比较常见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上次扯到炸药奖说起过的,随时准备对号入座,“是他们要害我”。
与此密切相关的自卑心理,则经常衍生出亲兄弟 --- 为掩饰自卑而生的自大狂。自大狂的直接简单形式是自我吹嘘,见人就强调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优秀。没有能干优秀的例证,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万一不巧被穿帮了,自然也是“不是我不入流,是他们要害我”。如果不幸又被穿帮到痛处,则会越发焦虑和狂躁。此时的反应虽然难免带有更强烈的愤懑和怨恨,但仍然走不出“不是我不入流,是他们要害我”的框架。
自大狂还有一种稍微间接一点的表现形式,就是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比如行文说话就像和茹尔丹先生被同一位哲学教师教出来一般,“不是诗就是散文”【注1】。孰不知比之真正的散文大家,如韩、柳、朱、张……,更显平庸浅陋,空洞无物。借用尼采的话,就是“超人”情怀,“末人”潜质【注2】;或者说玉面郎扮相,黑面郎唱腔……
感觉最有意思的还是第二集,尤其是说到尼采“永恒的回归”那一段,“图”“文”并茂,一唱三叹,淋漓尽致 :-)
各位朋友周末愉快
【注1】茹尔丹先生是莫里哀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主人公
【注2】“超人”、“末人”,见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