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理解重点在“是”这个判断所隐含的逻辑前提
我们说A是B的时候,虽然说的是两者相同,但潜在的逻辑是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驴兄是牛人。
驴兄和牛人首先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存在。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能说驴兄是牛人。
佛问“文殊是文殊还是文殊非文殊”这句话中,文殊虽然不是两个个体,却包含了名实差异。
文殊答“我真文殊”,这就是绕过了名实分立这个陷阱。
俺说的只是俺的理解。建议朋友们细读一下楞严前两章,名实能所的分析太精彩了。
感谢一灯兄雪版惦记,请问两位知道国内有能治恶性肿瘤的中医吗?
我们说A是B的时候,虽然说的是两者相同,但潜在的逻辑是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驴兄是牛人。
驴兄和牛人首先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存在。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能说驴兄是牛人。
佛问“文殊是文殊还是文殊非文殊”这句话中,文殊虽然不是两个个体,却包含了名实差异。
文殊答“我真文殊”,这就是绕过了名实分立这个陷阱。
俺说的只是俺的理解。建议朋友们细读一下楞严前两章,名实能所的分析太精彩了。
感谢一灯兄雪版惦记,请问两位知道国内有能治恶性肿瘤的中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