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让我的心已经飞到中国的大西北! 太美了! 经过表姨的同意,把她的游记拿
出来分享。
自助西北游(内蒙,甘肃)
2020.04.04







出巴丹吉林镇不久,柏油路就没有了,路也就没有了。放眼望去,浩瀚沙海,一个接一个的沙丘呈现在我们眼前。金塔把车停下说要给轮胎放气,主要是为了增大轮胎和沙子间的摩擦。由此我又长了知识。我问放多少为宜,金塔说这就视个人的经验了。

巴丹吉林的沙漠旅游近乎垄断,自驾车不办手续,游人无有证的专业向导,都不让进入(也许是从安全考虑)。因此一般进沙漠都选择由旅游公司开发的成熟的东线进入,无外乎冲浪,看海子,神泉,寺庙等。 正值国庆大假中,人山人海,吃个饭都难, 沙漠车也紧张。 (进沙漠除了越野一族和专业车手,一般都要换乘旅游公司批准的有证的车和司机) 接受了旅行社专业导游的建议: 看原生态沙漠,海子,入住大漠人家,从西线进入(尽管费用不菲,比东线贵)。考虑安全因素,毕竟我们都是六十出头的老人了,他们为我们挑选了金塔----一个80后的蒙族小伙。西线方圆29平方公里的沙漠,仅住着23户人家,都是金塔家的亲戚。金塔在阿右旗第四届沙漠赛车比赛中曾拿过冠军。据介绍阿右旗的沙漠车手现约有150多人,金塔的车技屈指可数,在前三之列。我们两天的沙漠旅程验证了他名不虚传。为我们推荐金塔的小伙子小马也不简单,是甘肃丝绸之路旅行社的专业导游,资深户外尤其是徒步沙漠的领队,还担负国家救援任务,曾骑着骆驼踩点穿越巴丹吉林,当年替他当向导的,就是金塔的父亲。也因此,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金塔驾驶的是一辆北京战旗,在本无路的沙丘间穿越,忽而奋力攀越,冲上连天的沙丘顶;忽而俯冲直下,又跌入谷沟底;忽而左拐右拐,把车又斜挂在沙峰顶…….尽管我们尖叫连连,却发现并没有像网友所述,常常遭受撞头,被颠离座椅的状况。两天下来我们也没有出现晕车难受的情况。这也许就是金塔的魅力。特别神奇的是,明明是完全无路的沙丘,金塔就能找到他能开的路。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里能过去呢?他说:我在这里长大,熟悉这里。我说,每一座沙丘都在你的心里!他点点头。我很感动。








这里的地下水丰沛,据说只挖几米深就有淡水了。这也是沙漠人得以世世代代在此生存的根本原因。与金塔闲聊,他告诉我们他们家在这片沙漠生活了四代人了。那两个孩子,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妹妹的,妹妹和他是双胞胎。他们在巴丹吉林镇上也有房子, 孩子都在巴丹吉林镇上读书, 现在放假了,回来玩玩。少数民族是不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的,他们都只要一个孩子,我有些意外。金塔说2000年以前他们出沙漠都靠骆驼,出去要走4天,现在有了车,有了电话(有沙漠通),方便多了。



晚上我们去看望了金塔的父亲,我们答应了小马去看望的。他刚带着几个老外骑骆驼穿沙漠回来。这个季节,旅游收入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很奇怪在金塔家周围没看到一头骆驼,一问才知道除了东线旅游点有几头骆驼供游人骑行外,其余的都放养出去了,包括羊。这才知道路上看到的骆驼都是放养出去的,它们自己知道回来。金塔告诉我们每头骆驼长相都不一样,是能区别的。在金塔父亲家我们看到了他们一家和著名蒙族歌唱家德德玛的合影,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亲戚。



沙漠夜色中的这次欢歌,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记忆。

巴丹吉林沙漠的瑰丽更是让人惊叹:连绵起伏的沙丘,优美的沙线,精致的纹理,如削的沙脊,壁陡的沙峰,深邃的沙壑,连片的沙窝;除了漫漫黄沙,还有晶莹碧蓝的湖水和充盈美丽的绿色以及生命的痕迹。缤纷多姿的巴丹吉林真是神奇。
秋季是巴丹吉林的黄金季节,气候宜人,可是冬春季它就判若两人了。这里也是中国沙尘暴的沙源地。下午我们想去拍日落就见识了黄沙漫卷,沙漠飞烟的场景。只好收兵回营。但第二天早上运气不错,看到了日出,尽管不是太理想。










午饭时分我们坐在了巴丹吉林镇的饭馆里。和金塔共进午餐后,分手道别。八零后的蒙族小伙金塔我们记住了他。
给金塔做个广告:想去见识浩瀚沙漠的请找金塔,到沙漠遇到难处请找金塔,接待,向导,救援他都行。联系电话13634736011 微信号:altensuburg金子塔








发现很多旅游点都没有邮筒。邮政真是萎缩了 。悲催!

傍晚时分到达额济纳旗首府达来呼布镇。达来呼布这座人口不足两万的小城,因为一部《英雄》让灿烂的胡杨和额济纳传扬天下,引来万众齐聚,成为摄影者的天堂。也因此招来数十倍于居民的游客,小小的城镇旅社自然满足不了蜂拥而来的人潮,全民办旅社成为必然。房价也是以十倍的涨幅高于平日。据说国庆长假中还一房难求。7号傍晚到达安顿好后,我们迫不及待的跑去了胡杨边。

历史上的居延海, 由东、 西、 北三个湖泊组成, 水量充足,后因主要补给水源额济纳河水量逐年减少而干涸。2002年将黑河水重新流入东居延海后,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终于重现波光粼粼的壮观景象。到此观日出,看芦苇、沙鸥,成为游客和摄影人的偏好。
我们也凑热闹,一大早冻得嗖嗖的来看日出了。





800E没电了,备用电池没带出来,好在还有N5。出来绝对要有备用呀。
座落在茫茫戈壁上的边检楼十分醒目壮观,高耸的尖塔有点像蒙族人的帽子,伸开的楼顶像展翅的飞鸟,很有气势。 口岸已经是一个旅游点,20元/人,可以行至572号界碑处。
口岸旁正在修建蒙古国商品的市场,街边的小摊也全是卖进口货的。不过我看了一下, 好像大部分是俄罗斯的商品 蒙古方面的车经过边检也能过境我国。车辆都是很笨重的苏式车。





黑城附近原还有红城,大同城,甲渠候官等城镇,历史上曾是一个繁华的城区。几千年的变迁,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却是枯萎的怪树林和一片荒漠。


这片怪树林据说是因为额济纳河断流,因缺水而枯死的。但因胡杨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干依然挺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尽管陈尸遍野,东倒西歪,却形成了形态怪异的奇特景观。




一夜寒露满树金黄,寒风乍起遍地灿烂。要不是说胡杨从叶子发黄到凋落只有十几天时间, 而十月上旬是胡杨林魅力尽展,层林浸染,色彩对比鲜明的最美时节,我们也不会凑热闹赶在国庆后期来,房价贵的离谱, 一碗面也要20元。 不过想想, 额旗人一年也就做这大半个月的生意,贵也必然。谁让你愿意来呢?不过美景也让我们无悔。

胡杨林中聚集着成群的发烧友:途中就有朋友微信告诉我,深圳职旅的正在八道桥摆拍。






中午在金塔县城解决了午餐, 也顺便寄了张明信片。 那家餐厅以面汤代茶水, 很有特色, 锡纸烤肉味道也不错。自己车的好处就是随意,方便,为找饭吃,转一圈就把小城逛遍了。



古丝绸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 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张骞两次出使西使, 霍去病率军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入中原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史迹。

嘉峪关建在在河西走廊祁连山和黑山之间的山岩上,地势险峻。关城也很独特,城内有城:内城、外城、瓮城等。关城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等。城外还有壕沟,可谓防线多多,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而获得“边陲锁钥”之美称。



张掖丹霞的形成据说是在600万年前,而发现并开发成旅游景点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介绍说是一姓雷的放羊人让外来人去山里看彩山而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众多摄影人和导演剧组蜂拥而至,张掖丹霞也名扬天下。 现在放羊人也成了雷老板了。 说是今年这景区给了现金和股份给原老板被收归国有了。
我去过广东丹霞山但没去过新疆五彩城,说张掖丹霞地貌是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的复合区。
















来的时候也路过武威,但没下高速。12号早上离开张掖正好到武威吃中饭。 小马给我们介绍了武威的特色小吃“三套车”, 正好尝尝。
武威古称凉州, 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也是兵家重地。古语有“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之说,是说张掖, 武威这两个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商旅繁华,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裕地区,而且以其一线控五郡的地理位置闻名。酒泉产墨玉,“葡萄美酒夜光杯”, 这恐怕就是“玉酒泉”的来历了。


我原本孤陋寡闻,不知道雷台的(因为没计划来武威,也没查资料)。是兰州的一个老大哥朋友听说我要去阿右旗看沙漠,认为荒漠大野没啥看时,向我推荐了看武威的铜奔马,我才知道了雷台。 可直到身临其境, 才知道铜奔马是中国旅游的标志,而雷台则是“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的出土地。我这么爱旅游的人竟然才知道,献丑了。 旅行真是长知识!




兰州的自然景观其实还是有很多可看之处的,这次是来不及看了,留待下次吧。晚餐小任师傅把我们带到了农民巷,顺带逛了逛兰州夜景。兰州机场离城里有点远,70多公里。我们从兰州市新区穿过, 听说市政府以后要搬过来。 新区开阔很多,规划也不错, 已初见端倪。
再见大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