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反思中国大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清”至“文革”历史的电影《芙蓉镇》改编之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大陆作家古华的同名小说。
无论小说《芙蓉镇》还是电影《芙蓉镇》,均成为反思那段历史的顶峰之作并且成为“绝唱”。
电影《芙蓉镇》在中国大陆一度惨遭禁映,长达十年之久,至今是否进入过影院公开放映,笔者无从考据。只是记的前几年在CCTV电影频道播映过...
笔者没有读过古华的小说《芙蓉镇》,只是通过网络看过电影《芙蓉镇》。无法比较原著与电影的优劣。
谢晋的电影《芙蓉镇》给笔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三个桥段。
一是,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秦书田鼓励做“豆腐脑”生意的情人,被代表毛泽东思想的干部群众羞辱时欲轻生的一段。电影以特写镜头推出秦书田的面部,大雨滂沱之中,秦书田向情人说道:“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二是,秦书田被打成“右派”后,采取羞辱性的“扫大街”工作改造。秦书田发明了“探戈舞步”式“扫街”法。这个桥段赢得了曾经被纳粹蹂躏的法国观众的青睐。电影在法国首映时,获得了全体观众起立鼓掌的荣耀。一位法国评论家说,通过这个桥段,他对中国人民有了更深的认识,她是个不可屈服的民族,并由生敬意!
三是,*****疯子王秋赦最后的结局。当然“疯子”是一种病态,什么样的人群都有。但王秋赦无疑是位*****,他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先进分子、看管所谓‘右派’的积极分子、大杀资本主义尾巴的活跃分子,文革的获利分子。然而,毛泽东死了,一切改变了,"右派"释放回家了、“豆腐脑”作坊又开张了、他认定的‘流氓’结合成为一个美满的家庭。他目睹了这个变化,他百思不解,于是他“疯”掉了...每天敲着锣,“沙哑而狰狞的嚎叫’着:‘运动啦,运动啦...”
如果灵魂真的存在,古华与谢晋一定会坐在某个茶馆,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各类的茶客,一边聊道:“28年前设计的王秋赦最后的结局的桥段,还是寓言啊?!”
《芙蓉镇》归来:不能忘却的记忆。
所有跟帖:
•
“芙蓉镇”电影链接,有些长:
-文革传人-
♂
(99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00:14:43
•
谢谢文兄提供视频源,才知道古华走了,叹息。不知道郑义现在如何?没有见到他的新作。
-低头的谷穗11-
♀
(0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07:45:35
•
文革反思文学批判了反文化反人类的问题,但没有批判官僚问题。所以才有现在的官僚问题泛滥。这是民间
-野性-
♂
(31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07:08:19
•
晕,我们小谈同学转帖大概不看帖子写的什么,我就是提醒下《芙蓉镇》里的王秋赦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低头的谷穗11-
♀
(181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07:34:02
•
不就都成了白痴了:))))
-挥一挥手-
♂
(0 bytes)
()
05/15/2014 postreply
15:36:13
•
好文1
-东方邪-
♂
(0 bytes)
()
05/16/2014 postreply
20:29:13
•
好文啊!气疯了是艺术夸张,好多人根本没疯,就是看到别人过的好,飞
-coach1960-
♂
(28 bytes)
()
05/16/2014 postreply
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