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有期,重逢可待》——宋氏姐妹情

来源: 2014-03-21 15:48:5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

   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宋美龄在惊闻宋庆龄逝世的噩耗后,写了下面的《孤独有期,重逢可待》:

   我本不该惊悚若此等情形的。二姐久病,已非秘事。我之所以惊悚,与其说是因了她永去,不如说是因了这永去留给我的孤独。

   好在孤独有期,重逢是可待的。

   此刻,往事愈远愈清晰地现于眼前。

   二姐的性格却与我迥异。她是宁静的,我是活跃的。她是独爱沉思的,我却热衷于谈笑。多少次同友人们谈聚,她总是含笑静听,有时竟退到窗下帷边去;但我说笑最忘情的那一刻,也总感觉着她的存在。她偶尔的一瞥,或是摩挲,或如指令,都在无言间传予了我。

   三姐妹中,挑起些事端的,自常是我。而先或为了哪个洋囡囡,后或为了一条饰带,在我与大姐间生出争执的时刻,轻悄悄走来调停的也总是二姐。她常一手扶着我的肩,另一手挽了大姐的臂,引我们去散步;争执也就在那挽臂扶肩的一瞬间消去。

   此刻,遥望故国,我竟已无泪,所余唯一颗爱心而已。这爱心,也只有在梦中奉上。
                   
              题图自右至左:宋庆龄、宋霭龄、宋美龄

      三姐妹天各一方,思念绵长。最早离开中国大陆的是大姐宋蔼龄。1944年7月9日,她和宋美龄同机前往巴西治疗荨麻疹。宋庆龄到机场送行。在7月16日致杨孟东的信中,宋庆龄说:“上星期天我的姐姐和妹妹乘C―54去里约热内卢……我希望她们的荨麻疹能治好,到秋天就回来。”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送行是她和大姐的永别。9月宋蔼龄从巴西抵美,1946年便正式定居美国。

在这以后,宋庆龄和宋蔼龄还有过信件往来,但似乎只有过一次。1957年,宋蔼龄接到了宋庆龄的信,请她尽快回国相聚。这封信很有可能是通过朋友带去的。因为同时,宋蔼龄收到了宋庆龄的礼物。她在回信时还托姚太太带给宋庆龄两块绿色的料子、一件黑色开司米的毛衣、一副黑手套和一条开司米围巾,作为回礼。宋蔼龄在2月14日的回信中说:“亲爱的妹妹,又收到你的来信,我非常高兴。早些年我一直没有给你写信,主要是失去了同你的联系。我只能从报纸上知道你的情况――有时在北京,有时到国外访问。我想我的信决不可能会到你那儿,因为前几年我给你写了几封信,但从没有收到你的回信。看到你信中所说‘如果你不马上回来的话,我们都将变得太老了’我很沮丧。在我手术后,恢复了视力,我将尽快回来看你。”“尽管我不是经常给你写信,但我的心里时刻都在牵挂着你,并且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在一起。”

   宋庆龄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多种病症的折磨,常常使她痛苦不堪。而越到晚年,她对宋美龄的思念就越发强烈。由于政治的原因,当时她还不能够公开表达这种感情。她精心地收藏着宋蔼龄、宋美龄给她的每一封信。她还经常拉开办公桌的抽屉,在里面看宋家1917年拍摄的那张唯一的全家福。一次,她把收养的警卫秘书的女儿隋永清叫到身边,指着宋美龄问:“你看看这是谁啊?”永清说:“不认识。”宋庆龄就说:“这是我妹妹。”她还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去跟宋美龄联系,希望宋美龄能回来。一旦有了一点希望的时候,宋庆龄就非常高兴,跟身边的服务人员说:“我妹妹可能要回来了,你们在接待的时候要注意……”交代得很细。过了几天听到新的消息了,又沮丧地说:“可能我妹妹回不来了。”

1977年4月17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接待了旅美华裔钢琴家、表侄女牛恩美。宋庆龄很兴奋。牛恩美说:“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在我耳边轻轻地问我,她的三妹(宋美龄)可好,我只能说她身体还很健康。”
    宋霭龄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后才有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工作,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正是由于宋霭龄的竭力支持与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蒋宋联姻,以致给民国历史添了不可忽视的一笔。

     宋霭龄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宋美龄共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中国工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创办全国儿童福利会,担任香港伤兵之友协会会长。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病故。


   国民党政府撤到台湾后宋美龄曾赴美国居住,后又回到台湾襄助蒋介石,并创办中华民国妇女反共联合会、华兴育幼院等等。她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党,并曾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为劝告邓颖超信服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公开信,甚至为此和二姐宋庆龄怄了一辈子气。1988年李登辉担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时,她发表了“老干与新枝”演说,是她最后一次在台湾公开政治场合发言。1994年后长居纽约,2003年于纽约逝世,享年106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领袖及夫人中最长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