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人最核心的东西在灵魂里,而灵魂是天赋的,不是思维训练出来的"

按伯拉图的说法,灵魂是纯善的,或者更高一个层次说,灵魂是生命的根本,只有赋予了灵魂的肉体才拥有生命,可能在那个层次上不分善恶。在《斐多篇》中他做了严谨的论证。但是从现在的知识架构看,他的论证也十分局限,因为他论证的不是灵魂的存在,而是灵魂是否会因为生命的死亡而腐朽,当时公认的信仰前提是灵魂是神赋予肉体中的生命元素。当代与伯拉图的基本分歧在于灵魂的存在形式,就是说灵魂到底是那个层面上存在的,是语义层面,还是心理学层面,还是物理实证层面。物理实证层面,就是说灵魂可能是如佛教六道轮回所描述的每个人的独立灵魂都可能脱离肉体而存在,并且永恒存在,只是去向不同。在心理学层面和物理实证层面应该还会有一两个层面,我现在还没悟清除。个人以为六道轮回的灵魂假设过于激进,现实很可能不是如此,而伯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所说也过于自信,而且并不符合苏格拉底一贯的助产士思维。但是,如果我们抛却这种灵魂存在层面的分歧,就是不考虑其存在问题,而关注其属性问题和表现形式,那么佛教与伯拉图所论可能大部分都正确描述了灵魂的属性。
《心经》中有这样的描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灵魂的属性,从属性反推灵魂的存在形式可能比较有效。西方哲学在灵魂的存在问题上无法自拔。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