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将军抢救坦克手的真实故事

来源: 69201 2010-08-02 09:42: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9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69201 ] 在 2010-08-03 07:11:1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次成功的演习和一次感人的抢救

苏铁山

2010年7月26日


向朋友们推荐一篇文章----《本色与传承》。

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这篇文章的。文章说的是一个军区副司令员抢救坦克手的真实的故事。我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不应该是不久前网上热传一个士兵记载部队腐败现状令人痛心的那个样子。因此我动了感情,是文章的情节感动了我,是我们的部队今天仍然保持着官兵的手足情感动了我。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便没有人民的军队。没有上下一致、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原则形成的军民、上下、党内外的团结,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等一系列的胜利。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了解部队现状的一个让人振奋让人高兴的视角。我相信,她代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的主流。

经了解,该文的主人公,军区副司令员是粟戎生中将(粟裕大将之子)。

附原文如下:


本色与传承

冯海晴

我们的父辈都是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拚杀出来的革命军人。他们留在我们记忆中精武睿智的印象,成为我们审视现代军人的尺度。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从军校毕业转入地方工作后,对长期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军人的印象逐渐模糊起来,他们是否还保持和发扬着我们父辈的本色是我时常想探究的一个问题。

很凑巧,在这个世纪初,我们公司曾与其它公司合作,为我军北方一个大型训练基地承担“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项目的建设,我有幸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当代军人的风貌。这段经历使我真切地体会到军人的崇高美德仍然没有变,它依然鲜活地体现在当代指战员的身上。

其中给我极大心灵震撼的是发生在项目验收时的一件事情:在近似实战的演习中发生的一个惊险意外、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妥善处置的全过程。虽然事情过去了已近四年,但每每回想起来依然使我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复。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用拙笔把它奉献给关心国防建设的朋友们,是想让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2006年初秋的一个下午,在我国北方某大型训练基地,两支坦克部队一百多辆、加装了“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终端设备的坦克、将要进行实兵对抗演习。我们的系统将首次接受实际应用的考验,我作为公司的代表到现场观摩演习,并听取用户意见、接受质询和检验。
观摩演习的场地选择在一个稍高的小山头上,到现地来看演习的人除了红蓝两军部队的上级首长外,还有一些上级相关业务机构的人员。我们两、三个公司总经理们穿着老百姓的服装,也融入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共同沉浸在对大战的期待和兴奋之中。


演习现场
当我们到达时,基地司令和上级领导北方军区的副司令都已经身着迷彩服站在一辆用于指挥和控制演习的方舱车、也叫做导调车旁。基地司令是本次演习的总导演,而这位军区副司令则是我大学时的老学长,也是“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项目的总策划和设计者。今日看见他和基地司令那一身戎装、不怒自威的飒爽军姿,我意识到:这次演习,对于基层战斗部队、对于他和基地司令这些肩负训练职责的指挥官、对于我们这些系统开发的公司和技术人员,均是一次考验。

演习开始前,军区副司令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背景:战术的灵魂是灵活机动,战术训练就是要抓住这个重点,对抗训练是练活战术的重要形式。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部分人忘掉了这个灵魂,同时训练保障手段的落后也是一个客观原因。在对抗训练中,现有的训练器材,无法模拟实战中火力打击产生的实际毁伤效果,这也给搞演戏、搞假练的人以可乘之机。搞这套系统,就是要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实战中火力打击产生的毁伤效果、了解掌握对抗训练全过程中部队的行动,为创造贴近真实的战场环境,分析评价部队对抗过程,提供科学有效的基础条件。

副司令的讲解简单明了,使大家一下子就从根上理解了这个项目的意义。

时间到了,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红蓝双方的搏杀开始。

起初,基地司令向观摩者介绍了演习的组织实施方案:他在介绍了现地方位和地形后说,两支实力相当的坦克部队在相距约20公里的位置完成了集结,分别以夺占对方集结地域的一个目标为目的,展开对抗行动。从对抗中既可考查两军指挥官的战术思想和部队的战斗实力,同时又可检验“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的运行效能和其对部队按实战要求演练的约束程度。基地导演部事先不作预案,只是选择了一块生疏地形,把详细地图交给红蓝双方,严令部队演习前不得进入演习场现地摆练;双方根据上级的命令和对方的行动态势,自主指挥部队、获取情报做出处置,灵活地运用战术,达成作战目的;这种方式的演习,绝非演戏,无论对基地导演部还是红蓝军指战员,都面临许多变数、胜负难料、充满悬念,这一点引起了观摩者极大的兴趣。

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动静,密集的坦克拖着尘雾时隐时现。基地司令请大家走到导调车前,在显示屏的电子地图上,东西两端分别有几十个红蓝小点在相对向前跳动,这就是对抗的坦克。操作员把演习区域局部放大后,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些红蓝点正分别以不同的队形有序地向前移动,每辆坦克的编号、移动位置、炮弹数量、击发次数、被毁损情况都有准确及时的统计和显示。

基地司令向大家解释说:“你们看到的这些红蓝点,就是红蓝双方现地展开的实时对抗态势。双方指挥员组织部队展开作战行动的一招一式都会被我们实时的监控和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在现场以及事后评估演习效果、发现和纠正部队问题的依据”。这番话引出七嘴八舌的刨根问底。基地司令连忙打住,说道:“在现地组织和指挥演习是我的基本工作,我劝大家还是要先关注演习的具体过程。谁要想搞明白其中的技术原理,我向大家推荐去问问这位老大姐,她不仅是系统的一个研制方,还是导航专业的知名专家;对于为什麽需要研制这套系统,刚才军区副司令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副司令才是这套系统的原创设计者,更深层的问题你们再去问他。”

于是几个年轻人聚到了我的身边,一面远眺,一面聊天。

我选择了从自己“门清”的地方切入,给他们讲起该系统如何贴近实战环境、真实准确反映战场情况、多种手段防范作弊、尽可能杜绝假练假打等关键技术,以此来说明系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这时,副司令走了过来,继续说了下去:“我们的前辈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学会打仗的,而且没有输给任何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今天,他们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军人手里,我们能不能担当起这个责任,这是当代每一个军人都要时刻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使我们部队的一些干部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原因,不能居安思危,甚至有些人反而把虚假风气带到严肃的训练领域,把演习当演戏,搞摆练走过场,糊弄官僚主义的领导,骗取哗众取宠的‘好评’。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不了战斗力,反而败坏部队作风,腐蚀优良传统。长此下去,一旦面临战争,则非吃败仗不可。现在我们如再不加以纠正,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基地司令接着说:“所以,我们基地坚持采取对抗的方式和运用实战仿真的技术手段训练部队,除了迫使部队真训实练外,还要让那些搞虚假动作的人无机可乘”。

铿锵有力的一席话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如醍醐灌顶,副司令这这么多年来始终与部队一起摸爬滚打,对许多装备都了如指掌的着眼点,并非是所谓兴趣所致,更重要的目的是想方设法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根治训练中的虚假风气。这一番话,使我们这些地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再也不会因不断的增加需求、提高功能而有怨言了,因为我们的技术手段在副司令的手中已变成了扶正压邪的利器!

说时迟那时快,两支对抗部队在向前推进过程中正逐渐展开成战斗队形。基地司令分析说:双方指挥员在前一段开进过程中,对当面敌人的行动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判断,目前应该是根据判断,修正和调整各自的攻击部署。从调整队形的情况看,双方都想以少量兵力利用地形正面抗击对方攻击,集中主力侧击对方的纵深部署。

此时,双方已进入火力打击的范围,负责监控交战行动的基地参谋报告:“双方先头已经开始交火!” 基地司令用教鞭指着显示屏幕上出现打了×的红蓝点说:“这些就是被对方命中的目标。”尔后,又对照着指点演习场上几辆不动的坦克说:“这些就是被命中而失去作战能力的坦克,停在原地了。我们这个系统不仅能把双方的交战信息实时传到导演部,而且也能通过技术手段强制被命中的坦克断油断电,不能再参加战斗。退出战斗的坦克,必须等待装备保障分队到现地修复后才能继续投入演习。这就使得双方的演练状态基本贴近实战。”接着他叫参谋把交战资料调出来,很快屏幕上弹出的列表,把由谁命中的哪个目标的时间、地点、单位和伤损信息一目了然地列清楚了。

副司令进一步解释道:“一场演习投入巨大,目的不是为了看,而是要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提高是相对问题而言的,所以我坚持要求基地和你们参与这个系统建设的单位,不仅要满足营造逼真交战环境的要求,还要实时准确地将部队整体交战情况和武器装备的各种交战信息尽可能多的采集、存储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中客观地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这样部队改进才有针对性,演习也就不容易走过场,演一次也才能真正提高一步。

演习现场对抗双方都展开了攻击行动。我们对照着显示屏上的实时态势图,观察演习场地的部队行动,双方胶着在一起,从总体上看红方损失大一些,胜负输赢已大致看出定局。

突然红方后续梯队的五、六辆坦克高速向前开进,看样子要占领他们前方的一个高地,胜负似乎出现了转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方向。这几辆坦克队形不错,速度也很快,大约走了七、八百米距离时,副司令敏锐地感到似乎有一辆坦克不见了。由于我们距那个地方有三千多米远,观察得不是太清晰。基地司令按副司令指示进行了核实,然后向首长报告说:红军为扭转不利局势,命令后续梯队的部分力量快速向前,进至有利地形,抗击敌人向左翼的攻击,其中有一辆高速行进的坦克不慎掉进了雨裂沟里,部队正在自行组织救助,他们表示不会影响演习继续进行。

副司令没有吭声,继续观察着红蓝双方的对抗行动。隐约看见有吉普车、救护车和吊车聚集在那条雨裂沟旁。大约过了二十几分钟,屏幕上实时态势显示红军的战损超过百分之五十,已无力发起新的攻击行动;而蓝军损失虽然不到百分之四十,一时要想达成作战目的也不太可能。这时,基地司令向副司令请示后宣布:演习已达到预期目的,到此结束!

发出演习结束的信号后,两位司令立即驱车向那条雨裂沟的方向急驰而去。按说此时老百姓应该主动回避,但老兵的冲动和敏感,使我挤进了后续参谋的车上,一同赶往出事地点。

我下车一看,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辆坦克掉进了与车体长等宽、约有三米多深的雨裂沟里,坦克车体坐在了雨裂沟底部,炮管翘支在雨裂沟的前壁上,炮塔与车体向前错位约三、四十厘米。

部队救援的吊车已作好了起吊炮塔的准备。副司令不等车停稳,第一句话就立即询问:“车里的人出来了没有?”现地组织救援的红军指挥员回答:“除驾驶员外,车长、炮长和二炮手三人都还在车里。二炮手的右小腿已被炮塔切断,血流不止,而车长的右大腿被炮尾左侧的防护板压住动不了,炮长被车长挤在炮塔底部也出不来。我们正想把炮塔吊起来,想法救出他们。”

听到这里,副司令立即叫吊车暂停作业,自己迅即跳到雨裂沟里,三步并作两步爬上车体,麻利地从炮塔与车体错位的缝隙中钻进了车体里。这连续的动作,把我惊呆了:他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啊!而且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他没有花一分钟去讨论、去指挥,而是立即深入到最核心的部位去勘查情况。

此时,基地司令同步地向现场指挥员了解详细情况,他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炮塔吊起来?”

指挥员说:“我们已经救援了半个小时,左右为难呀!只有吊起炮塔才能把二炮手救出来,可车长的右大腿卡在炮尾左护板处,吊起炮塔就要切断车长的右腿。若不吊起炮塔,二炮手出不来,受伤的腿流血过多,就会有生命危险。我们还没有找到两全其美的救援方案。眼看受伤战士失血过多,生命危险,情急之下我只好准备吊起炮塔,即使切断车长的大腿,但若能够保住两条人命也是值得的。”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副司令从错位的缝隙中探出头喊道:“拿一把锤子来!”

一个战士迅速递给他一把锤子,他迅速又返回车里。随即我们听到车里传出当当的敲击声,大约分把钟,敲击声停止,只见这位老人,从错位的缝隙中把车长托举出来,接着又抱出了炮长,他重又低下头去,再度确认了仓内空间状况后,自己才爬了出来。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关注和期待之下,红军指挥员指挥吊车把炮塔顺利吊了起来。随着炮塔被吊起,那位小腿被切断、流血不止的二炮手终于被战友们抱出车外。最令人欣慰的是:“他还活着!”我看到这位战士虽然神志清醒,但面色苍白,右腿尽管作了临时止血处理,可在空荡的裤腿边依然滴答向下流着血。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下,伤员和那条断腿被小心地抬上救护车,迅速送往驻训营区的野战医院紧急救护。

当现场大部分人刚刚想松一口气时,副司令又接连下了几道命令:要求驻训部队立即组织人员到野战医院献血,准备伤员急需;命令基地司令,叫停在场部的直升机立即做好起飞的准备,随时准备将伤员送往后方医院;并通知后方医院选择直升机机降场,上报准确方位和目标特征,同时做好接机和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

看到自己的战士都被救了出来,看着救护车飞快的奔向驻训营区,看着副司令的迷彩服上沾洒着斑斑血迹,红军指挥员带着感激和激动的心情来到副司令面前说:“感谢首长救了我和我的战士!今天这一课我将永生难忘!我们自己已经救援了半个小时了,实在想不出一个合适的救援方案。幸亏您赶到了,难为您亲自钻进炮塔里,只用了一把小锤子就帮我们摆脱了困境,真不知道如何感谢您才好。”

副司令严肃而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讲感谢,我们都是战友,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责任。问题是作为指挥员面对复杂情况如何冷静分析,妥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才是应对意外风险的关键。刚才从现象上看,是面临着两难境地,不吊起炮塔救不出二炮手,吊起炮塔就要切断车长的腿。可是当我钻到车里面仔细观察就发现,虽然车长是被挤在椅座上的,炮塔与车体瞬间错位造成他右大腿卡在炮尾左护板处不能动,但他的座椅是可拆卸的,从下面敲出固定拴,卸掉椅子,车长、炮长也就自然能够顺序解脱出来了,然后再吊起炮塔救出二炮手,就不会造成新的伤害了。”

几句话让现场每个人钦佩得五体投地。在大家的一片感慨声中,副司令轻描淡写地说:“别大惊小怪,多大点事呀!”

副司令又接着说下去:“眼下情况已经处理完了,迅速安排拖救受损坦克,组织部队清理现场安全回撤。回到驻训营区,尽快静下心来,你们全体干部、战士,一定要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千万不要总结偏了,不要因噎废食。这不是一起管理工作上的安全责任事故。从发生到处置的全过程,都暴露出我们在训练上的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希望你们把这些环节和问题都找出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克服,今后无论是演习场还是到战场,就有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再有,你要记住,对指挥员来讲,赢得胜利是我们的使命,减少损失也是我们的责任。天色不早了,你们赶快行动吧!”

说完他就带着基地司令和一行人向着直升机起降场赶去。在路上他们通过车载对讲机一边听取汇报、一边果断处置:

一是野战医院对伤员初诊和紧急处置后报告,因失血过多,虽已经输血,但他生命体征还很不稳定,建议将伤员立即送往后方医院抢救以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以争取对他断掉的小腿进行再植。

副司令立即答复“同意!”并指示基地司令具体安排直升机送伤员到后方医院。

二是接到直升机大队的报告:场区东南方向直升机飞行航线的气象比较复杂,天色已晚,大片的积雨云正在生成,这种情况下起飞需要报告军区批准。

副司令胸有成竹地回复:“我已经注意观察,也看到了这一点,但目前东南方向的云层还有一个缝,是一个可飞行的气象窗口。只要直升机抓紧时间,20分钟至半个小时应该能够飞过去,我判断你们可以在天黑前到达医院。”他又思虑片刻继续说:“你们按照我的命令执行!我负全部责任!你们要保证安全飞行,有情况随时报告。”
当我们的车队赶到直升机起降场时,直升机、伤员、医护人员都已做好了起飞准备,副司令再一次巡视了各个环节,嘱咐了几句,就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在我们的祝愿和期待中,直升机轰鸣发动、升离地面,争分夺秒地穿过夜色初降的云雾,渐渐远去。大家这才神情严肃地返回了基地。

围坐在桌旁共进晚餐的时候,大家仿佛还沉浸在这场意外的后怕与反刍之中,气氛仍有些凝重,基地司令为了打破沉闷的局面先开了口:“首长,部队发生的问题我们也有责任。”

副司令抬起头看着他反问道:“你们有什么责任?”

“如果我们导演部的人员能及时提醒部队这种地形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基地司令回答道,话语间满含着真诚的自责。

“对作战地形的勘查、分析和利用是你导演部的事吗?”没等他回答,副司令又接着说:“我在现地提出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不仅是对红蓝双方部队指挥员的要求,也是针对你们基地指挥员说的。你们基地导演部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确定演习课题和目的,选定演习场地,明确演习样式,制定符合实战要求的对抗规则,把对抗双方导入交战状态,就完成了大半的任务,剩下的就是要全面细致地掌握演练信息,深入客观的评估演练情况,发现部队演练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如果你们去提醒部队本应该由他们自己关注的这个问题、那个情况,那你们不就成了保姆了吗?!我们的演习还叫检验性吗?!这样的演习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训练出来的部队真的能打仗吗?!”

基地司令马上回答:“首长我明白了。您这么多年来一贯强调要紧贴实战练兵,不仅是针对受训者讲的,更重要的是针对组训者讲的。受训者这方面出问题是局部的,好纠正,而组训者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不好,出现偏差是全局的,给部队战斗力建设带来的危害也是致命的,纠正起来就非常难。”

“对!”副司令马上肯定了他的悟性,接着说:“这场演习从组织的角度讲,你们做得是不错的,我看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现场红蓝双方交战行动的态势看,我们搞的这套“实兵交战仿真训练系统”是成功的,起到了约束部队按实战要求进行演练的作用。接下来你们要做的是:花几天工夫,在深入听取部队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地完善这几年摸索出来的对抗训练的组训方法,搞一个改进和批量配套这个训练系统的方案,坚持把它用到演习训练中去。我想通过你们的不懈努力,部队的实战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训练作风也会有所好转。”

这时,基地值班室的参谋进来报告,直升机已安全将伤员送达后方医院。医院报告:从伤员失血情况看,如果再晚到十几分钟,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幸亏转运及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目前伤员已脱离危险,医院准备连夜为他做小腿再植手术,院领导表示要尽全力保证再植成功,请首长放心。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吃饭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我对副司令说:“我看今天要不是你在场,后果不知道会怎样呢?”副司令却突然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部队的问题其实都在我们领导身上,如果我们都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那样求真务实地抓部队建设,今天这样的情况也许不会发生,就是发生了也会比较妥善的处置。我们这一级领导在不在现场都应该一样!”这最后一句话,听在耳里、震在我心里!

饭后,我和基地司令、以及其他无法平静入睡的人们,仍然毫无倦意地一边散步一边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感慨和议论一句接着一句。而我没有加入他们热烈的议论,任凭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回想着今天我的老学长对于训练、对于意外、对于责任、对于生命的一言一行,使我对当代军人、对和平时期的部队、对官兵的情谊、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一刻起,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这样一副图画:一位白发的老兵,从炮塔歪斜的缝隙中奋力伸出双臂,托举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而战士的头轻轻地斜靠在老人那戴着两颗将星的肩头。两个人的目光,一个坚毅且刚强、一个信赖而期待,他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滚烫的柔情。我想给它起名为“本色”:这是军队的本色、这是军人的本色,这是我的老大哥的本色;我还想管它叫作:“传承”:这是生命的传承、这是优良传统的传承,这是人类美德的传承!作为一个老兵,我被这官兵之情感动!作为一位母亲,我被这血肉之情震撼!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为这样的军队自豪!

第二天一早,就接到医院的正式报告:经过连夜奋战,二炮手的断肢再植手术顺利完成,目前伤员生命体征稳定,继续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健康。立刻,这个好消息随着秋风,传遍了整个基地。

第二天,按照演习结束时的惯例,副司令和基地司令一起、分别到红蓝两军驻地探望演习官兵,与参演部队互相道别。在话别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多次重复着感谢、敬佩之类的话语。明知这一切都发自真心,但这场面却仍让副司令显得不自在。

我独自走到帐篷外面,却意外地发现帐篷外聚集着一大群年轻的干部和战士。按规定,他们不能闯进去,但他们也不愿离开。他们聚在一起等着,想亲眼见一见救了自己兄弟一命的首长,想亲口表达一下内心的感激和敬佩。我激动得无法自制,冲到副司令面前大声喊道:“你快到帐篷外去看看,有人想见你!”当久经沙场的副司令站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刹那间竟一时语塞,谁也说不出第一句话来。副司令也很激动,敬礼向大家致意,周围立即响起一阵鼓掌声。我被这真情感动得有些窒息,只是默默地看着、任凭泪水哗哗流淌。副司令又大声讲了几句鼓励大家的话,然后响起了更加热烈的掌声。在干部战士不尽的道别声中,我们离开了驻地。
 
现在四年过去了:

今年5月我因事路过了当年发生意外的那个部队的军营,看见整齐的楼房、操练场、大批坦克、一队队年轻的战士。真巧,新任领导竟是我们哈军工一位老校友的孩子。他告诉我,当年的这个故事已成为本部队特有的一笔精神财富。每当有了成绩、每当遇见困难,重温一遍,就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他很自信地说:“我们不会让老首长失望的!”

他还告诉我:那位二炮手的小腿已经完全接活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已经复员回乡了。我以一个母亲的名义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他一定要记住这段特殊的经历,以老首长的精神为榜样,勇敢面对生活的考验,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位车长现在已经提升为连长,今年正带领连队在一个重要地点担负执勤任务。我以一个老兵的名义默默地祝福他:相信他一定会记住这段特殊的经历,以老首长的精神为榜样,当个好军人,当个好干部。

我曾和老学长一起回忆过这段往事,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的这样一段话:救一个人的命,这个行为虽然可圈点,但与抓部队训练相比,搞好训练是能救许多人性命的大事。我们军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不怕牺牲的,但也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我在战场上看到不少因为训练不好造成的伤亡,至今想起来,还心里难受!如果我们训练好了,上战场就可以气壮地叫敌人“拿命来!”训练不好,则难免气短地想自己是“送命去”。自己送命可以算是大事,但完不成战斗任务就是天大的事!抓好训练才应该是部队工作的重点啊!经老大哥的这一点拨,才使我豁然明白了他一贯狠抓部队训练的硬道理、才让我更深地理解了他那颗时时牵挂着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滚烫的心。

这些后话仍然是故事的一部分,体现的仍然是永恒的主题—“本色和传承”。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所有跟帖: 

回复: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将军抢救坦克手的真实故事 -F正式会员- 给 F正式会员 发送悄悄话 (5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18:49:01

回复: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将军抢救坦克手的真实故事 -F正式会员- 给 F正式会员 发送悄悄话 (5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18:49:19

唉!聪明?还是其他人太笨? -天涯无芳草- 给 天涯无芳草 发送悄悄话 天涯无芳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3/2010 postreply 08:11:57

三米多深的沟,60多岁老头嘣唧就跳下去了, -tiantiantaba- 给 tiantiantaba 发送悄悄话 (103 bytes) () 08/04/2010 postreply 02:53:46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