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11/70/1170_120_120.jpg?rand=5793">
总节目 42 总播放 15311 总点赞 35 总评论 2

源自楚辞的凄美古风歌曲《越人歌》:石倚洁教学钢琴伴奏版

2024-04-17 14:53:29 播放 185 评论 0
0:00

是被称为“最科学也是最艺术当代男高音”,年纪轻轻就桃李满天下,培养出多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的石倚洁教授(上海人)教学版伴奏。
《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表达了对跨越阶级(性别)的爱情的向往。鄂君子皙是楚人,榜枻是越人,这首歌表达了越人歌者对楚国王子的爱慕(都是男的哦)。因为美好的旋律,很多民歌手都演唱过这首歌,

21世纪以来,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越人歌》能在网络上走红,引发影迷、乐迷以及网友们的讨论,电影《夜宴》功不可没,甚至在现象级的电视剧《甄嬛传》中,《越人歌》也有出现。

越人,是指哪里的先民?这首歌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是电影和电视剧中还没能真正还原的?且看上海古汉语语言学大师、已故的郑张尚芳先生在电影《夜宴》上映两个月(2006年11月22日)后,所发布的博文《千古之谜〈越人歌〉》。文章收在《胭脂与焉支 郑张尚芳博客选》一书时,郑张先生对内容作了修订和增补,定稿时潘悟云、王弘治、郑子宁等先生对上古音拟音提供了参考建议。

以下摘录自定稿《千古之谜〈越人歌〉》:《越人歌》其实著录于汉代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跟《诗经》完全没有关系,它是公元前528年拿桨的越人为游湖的楚国王子鄂君子皙唱的歌。
楚人将《越人歌》翻译成楚辞形式的汉语翻译。《越人歌》是《越人拥楫歌》的简称,是古代越人所唱的歌,越人原来肯定不是这么唱的。《善说篇》中还用汉字记录了它的古越语发音: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越人歌》原文用汉字记音有32个字,而楚译人把它译成楚辞的形式后,用了54个字,竟多了22个字;可见两者不是一种语言,所以不能字字对译。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白话翻译: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在河中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厚爱啊不嫌我粗鄙。 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所以这一段如同天书的汉字记音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很多人都在猜测它的原义。
综上,我们看到了两个版本的《越人歌》。影视剧中所使用的是类似楚辞形式的《越人歌》的汉语翻译,而原版《越人歌》则是古越语。这两个版本都见于西汉刘向所著述的《说苑·善说》。

《越人歌》是战国时期楚国鄂君子晳乘青翰舟泛游之时,趁钟鼓声歇停,打桨的越人船夫(没有明确性别)拥楫而歌。鄂君子皙因听不懂而请人译为楚语。听毕翻译好的歌辞后,鄂君欢然,上前拥抱,举绣被而覆之。其中的越人是居住在江汉流域鄂地(今湖北省境内)的百越部落,属扬越的一支。子皙则可能是楚怀王左右时的令尹,得楚王封君于鄂地,故称之为“鄂君”。



破译《越人歌》实际上有几个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用来记音的汉字在当时的发音,也就是汉字的上古音。其次是每个字的上古音对应古越语的什么意思。最后,串联成句的翻译应当与《善说篇》的楚辞翻译对应得上。
把汉字依古音,以侗台语里文字形式较古的泰文为主进行译解,分原文为五句(左为原文,右为泰文意译):
第一句:[滥兮抃草滥]———夜晚哎,欢乐相会的夜晚
第二句:[予昌枑泽予昌州]———我好害羞,我善摇船
第三句:[州州焉乎、秦胥胥]———摇船渡越、摇船悠悠啊,高兴喜欢
第四句:[缦予乎、昭澶秦踰]———鄙陋的我啊,王子殿下竟高兴结识
第五句:[渗惿随河湖]———隐藏心里在不断思恋哪
可以注意到的是原语中有许多与汉语是同源的:“兮、乎、予”几乎都同音同义。“州”也就是“舟”,但用为动词。“踰”也就是“喻”(家喻户晓的“喻”)。“昭:主”“抃:忭”“草:遭”“昌:匠”“秦:亲”“惿:志”“澶:殿”“滥:暗阴”等分别音义相关。译“心”专选一个心旁的罕用字“惿”,也似乎有点特别用心。以“昭”对“主”也是后世“诏”对“主”的先声。从此歌译解看,既证明《越人歌》是一种侗台语,又证明它的许多语词是与汉语同根的。
……

对原译四层意思尤其是“蒙羞被好”“心幾(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自羞鄙陋而王子不以此见绝)的感激之情都有了相对应的交代。只有“山有木兮木有枝”一句当是楚国译人为满足楚辞韵例凑足六句而添加的衬韵句,以枝谐知而已。
那么,越人、古越语、古楚语,与后来的方言吴语等,它们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呢?
依据郑张尚芳对古越语文献(如《越人歌》、勾践《维甲令》、《越绝书》等)、人地名词汇的几篇解读分析,当时吴越土著说的古越语原是属于侗台先民的百越语,不是汉语。越灭吴,语言未变。后来楚国灭越,把这里列为东楚,楚语逐渐取代古越语,才形成吴语方言的基础。
秦汉设立会稽郡、吴郡后,驻军吏民又带来中原汉语,它与东楚语融合,慢慢形成了汉晋六朝的江东方言(或江东“吴语”),即今日吴语、闽语、徽语、江淮话这些方言的共同祖语。到唐代,吴语、闽语等分立后才形成真正自成一系的吴语方言。
语言的转换交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汉扬雄《方言》所记不但“瓯”语词汇是古越语,连“吴越”词汇也还是古越语。
越人歌(楚辭)

作詞:出自漢代劉向《說苑》
作曲:劉青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心悅君兮君不知,心悅君兮君不知

免责声明:本节目内容为媒体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文学城电台(海外电台)的观点、立场以及投资建议。
评论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
快来发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