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局面......Zt

来源: 2012-11-24 21:51:2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亚太“局”在美 “势”在华
2012-11-12 08:12环球时报
1
字号:TT
  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第一次出访定在本周末的东南亚之旅,这被认为是美国强化“重返亚太”政策的信号。日本也更趋活跃,正寻求与美国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本副防相长岛昭久称:“我们正见证中国的惊人崛起,日本和美国必须考虑应对它所带来的后果。”

  经合组织宣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最早2016年就会超过美国,很可能加剧美日等国保守人士的焦虑甚至惊慌。美日今后围绕中国搞更多可以解读为针对中国的动作将是必然的,中国周边将经历一段在中美之间犹豫不定或故意耍平衡的时期,这应在预料之中。

  美国将使出全部力气维持东亚的“均势”,这意味着中国实力增长得越快,它围绕中国的防范性部署就会越多。由于中美有着大量合作和共同利益,并非冷战关系,美国会为它的行为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些行动无论如何都会让很多中国人感觉不舒服。


  日本目前与中国大体属于实力相当的国家,因而是美国防范中国最积极的盟友。只有再经过几十年,中国把日本越甩越远之后,日本社会的心态会变化,包括重新考虑在中美间的战略定位。

  如果中国可以控制自己的崛起速度,让经济总量追赶美国来得慢一些,中国的地缘政治就更有调适的时间与余地。尤其是,中国是否成为“世界第一”对解决国内问题无直接帮助,而且这个虚名如今也带不来多少民族骄傲。

  然而问题恰恰是中国无法控制崛起的速度。它的实质是中国在城市化,中国人向往更好的日子,希望生活质量的提升尽可能来得快些。中国的执政者必须满足人民的这些愿望,而它们的兑现过程就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崛起。

  中国同步发展国防,以及与一些邻国发生海上领土纠纷都强化了外界对中国崛起的负面想象。但中国只发展经济而留下国防的短板对一个大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中国在海上领土方面的回旋空间也不比任何纠纷邻国多。

  中国是在国内问题重重而无心“崛起”时意外树大招风的。对这个局面中美日都没有其他选择,大家只能精心处理彼此的不安,避免西太平洋的和平与发展局面最终以“大国政治的悲剧”收场。

  目前亚太的“局”在美国手里,但“势”在中国一边。美国把“局”编织得太密会刺激中国,中国用具体行动展现“势”则会让美日忧上加忧。

  领土纠纷值得多说几句。舆论的开放已使中国很难在领土问题和长远发展之间设计严格的战略,外交必须跟着大众的意见走。但多项民意调查也显示,民众并未失去朴素的战略观,人们其实没有立即解决所有领土问题的期待,将之与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做最佳平衡,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愿望。

  中国必须有承受美日等国际压力的强大心理。这种压力越往后将越强,但中国的主动性和应对压力的资源都将增加。我们需见怪不怪,不惊不怒,我们的应对从容些,整个局势的紧迫感就会少些。

  中国崛起不会绊倒在任何一个具体点上,中国的力量增长跃过一定水平后,将逐渐改变世人对世界力量平衡的看法和感受,也会影响各国的应对策略。多少年以后,回望奥巴马一连任就先去东南亚,以及日本最近的骚动,都会发现那是些大局之外的边缘事件。▲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晓芳


打印收藏纠错分享到: 1
1
点此查看新闻表情排行榜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震惊

0

愤怒

1

悲伤

0

感动

0

喜悦

2

幸福

2

无聊

0

可笑

0
相关新闻
学者称奥巴马第二任期内或微调重返亚太战略2012-11-11 08:20:00
奥巴马大选后首访东南亚 日媒称展其重返亚太决心2012-11-10 01:20:00
帕内塔将访亚太3国 美官员称显示美在亚太信念2012-11-09 15:12:00
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将访问亚太 第一站澳大利亚2012-11-09 11:26:00
奥巴马连任延续美国亚太战略 中美关系引关注2012-11-09 04:09:00
更多图片请查阅高清图集图片推荐

缅甸一日两震波及东南亚 地震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意大利威尼斯再遭水淹 游客洪水中泡澡游泳

韩总统候选人文在寅竞选活动 为百姓端米饭

科威特举行烟花表演

斯里兰卡监狱骚乱平息

李宗伟与黄妙珠举行华人礼俗婚礼仪式

叙冲突双方在边境激烈交战 1.1万难民大逃亡

朝鲜脱北夫妻重新回朝 称在韩受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