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文 化学浸出转基因大豆油含溶剂残留己烷是神经毒素

来源: 2012-08-20 10:46:5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陈一文 化学浸出转基因大豆油含溶剂残留己烷是神经毒素

    * 发表于:2012-08-20 08:09:43
    * 作者:黑土地在哭泣

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化学浸出”工艺使用的溶剂己烷是神经毒素。国内外学者早已揭露“由于正己烷会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及运动神经细胞,故油脂浸出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争议”,对人类健康,特别对青少年、儿童、婴儿与孕妇及其胎儿,造成极其严重危害,对这样的神经毒素在转基因大豆油中的残留量必须“零容忍”早就应当淘汰!大规模生产转基因大豆油的“非常先进”的采用化学浸出工艺的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企业每年造成巨量己烷排放,造成严重污染!金龙鱼明知故犯采用使用己烷溶剂的“化学浸出”工艺,自己“严重损害了金龙鱼油的商业信誉”,怪不得郭成林网帖《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对金龙鱼的揭露! 

金龙鱼化学浸出转基因大豆油含有溶剂残留的己烷是神经毒素

-- 禁止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原料进口、开发、种植、销售理由之65

陈一文(cheniwan@mx.cei.gov.cn)

《新浪网》“陈一文顾问博客”首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8f.html

《陈一文顾问网站》:http://sea3000.net/cheniwan

【致谢:对于协助对该篇文章提供科学依据与出处的学者特别致谢。欢迎相关学科更多学者来邮件或以“发表评论”方式对笔者这篇文章以及其他发布过的博文内容,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并注明其出处,便于笔者及时予以补充。】

 

《晶报》 2011-06-04《是损人利己的造谣罪人 还是秉笔直书的爱国青年?》(记者:吴建升)披露

http://www.dailyss.com/content/2011-06/04/content_5712874.htm

针对郭成林《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揭露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采用化学浸出法提炼残留有致癌物质”的说法,“金龙鱼方面的委托代理律师,也作为受害方代表出庭参加了公诉。……金龙鱼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品牌和大企业,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铅汞残留等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还有相当部分产品已不含铅汞残留,但被告在网文中用恶毒的语言任意进行贬低和攻击,就是虚构事实,蓄意损害金龙鱼的品牌和商业信誉。”

但是,金龙鱼方面的委托代理律师承认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产品“铅汞残留等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还有相当部分产品已不含铅汞残留”是什么意思?就是承认:金龙鱼部分产品确实存在“铅汞残留”,而不是没有“铅汞残留”!此外,“……残留等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是什么意思?就承认:金龙鱼部分产品,除了“铅汞残留”外,还有其他不愿意明说的“残留”!是否有毒?

    郭成林的揭露使人们对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生产采用的“化学浸出”工艺与其他某些厂家大力宣传的“物理压榨”相比的优缺点,以及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化学浸出”工艺使用的溶剂,不得不搞清楚!

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清楚,到底是金龙鱼自己“严重损害了金龙鱼油的商业信誉”,还是郭成林发表网帖《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揭露金龙鱼油“使你不能生育后代,它能让我们的后代断子绝孙” “严重损害了金龙鱼油的商业信誉”?

 

大豆的“物理压榨”与“化学浸出”工艺

 

《四川日报》( 记者寇晓琴)2001年12月18日《“浸出法”制食用油致癌吗?权威部门实话实说》的说法:

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1/12/18/52534139.html

据介绍,植物油提取法经历了三大历史过程:人工物理压榨、机器物理压榨、浸出法制油。

    “浸出法制油”是一种萃取技术,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油脂提炼食用植物油,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成熟和科学的食用植物油制炼方法,并在国内外大型油脂企业普遍采用。该技术弥补了传统物理“压榨法”制油缺陷,萃取过后经过精炼,其有害物质完全可降到国家要求的安全程度。我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推广。

《王瑞元,浸出法是先进的制油工艺浸出油是优质安全的食用油,《中国油脂》2004年02期》的说法: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ZZ200402001.htm
浸出法制油,早在1843年就起源于法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制油工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当今,在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工艺生产的油脂,占油脂生产总量的90%以上。……至今,全国浸出法制油厂(车间)达到2000多家,已占到整个制油能力的80%左右。
浸出法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这种方法已被食品工业、医药行业等广泛采用。浸出法制油是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利用油脂与溶剂的互溶性质,经溶剂与处理过多固体油料中的油脂接触,将其萃取溶解出来,而后用严格的工艺设备脱除油脂中溶剂的一种先进、科学的制油方法。

浸出法制油的过程,一般分为5个基本工序。即,(1)浸出前对油料的预处理;(2)预榨浸出或直接浸出;(3)萃取液(混合油)经蒸发、汽提、脱溶,将溶剂与油脂分离;(4)浸出后的物料(粕)经蒸发脱除溶剂;(5)溶剂经回收后再利用。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5-11-16《新标准加速国内“食用油”行业洗牌》的说法: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5-11-16/n0047111.htm

工艺之争

    食用油的制作工艺分“压榨”和“浸出”两种,一直以来,关于两种方式优劣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

   所谓“压榨”法,就是靠物理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食用油不含任何溶剂残留,具有安全、卫生、无污染的特点;而“浸出”法则采取有机溶剂提取,它通过将油料与“六号轻汽油”等有机溶剂充分结合后提取食用油。

 

《晶报》2006年9月14日《压榨油好?浸出油好?》的说法:

http://www.sznews.com/eating/content/2006-09/14/content_351968.htm

据了解,压榨法和浸出法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

压榨法是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生产而成,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无化学溶剂污染,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保证产品的安全、营养、美味,符合人体健康需求,适宜长期放心食用,但缺点是出油率低。“压榨油工艺”目前在国内主要用于花生油、橄榄油、坚果油等高档油品。

    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浸出法制油“科学、先进”的优点优先考虑对消费者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前提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优点”,还是牺牲消费者健康为代价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优点”?

《王瑞元,浸出法是先进的制油工艺浸出油是优质安全的食用油,《中国油脂》2004年02期》的说法: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ZZ200402001.htm

    浸出法制油之所以比压榨法制油科学、先进,是因为它具有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好、粕的质量高、油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等无可比拟的优点。

 

    王瑞元先生非常坦承清楚概括了“浸出法制油”对企业“之所以比压榨法制油科学、先进”的要点,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所有这些“科学、先进”之处没有一项是优先考虑对消费者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

    为此对“浸出法制油”与消费者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影响做重点剖析。

 

“浸出”法有无溶剂残留?中国的大豆油成品溶剂残留标准?

 

《四川日报》( 记者寇晓琴)2001年12月18日《“浸出法”制食用油致癌吗?权威部门实话实说》披露:

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1/12/18/52534139.html

我省大型和国有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制炼油脂过程中,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生产,产品的溶剂残留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五十之内,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食用标准。

据质量监督部门对省内国有粮油企业食用植物油的定期监督抽查表明,2000年产品合格率达100%,2001年现已抽查的产品合格率为96.77%。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2-1-15《“浸出法”制食用油很安全 但要谨防有人鱼目混珠》披露: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2-1-15/n0005721.htm

大型和国有企业产品的溶剂残留量都控制在百万分之五十以内,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食用标准。

对当前市场上的确存在食用油溶剂残留超标的现象,罗工说,少数不法厂商不到国家定点厂购买溶剂油,或不按国家规定的工艺程序生产,进而造成食用油脂污染。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故意在合格的散装油中掺假,以卑鄙的手段降低成本损害消费者利益。但这些并不能否定该项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这位技术权威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制造商和市场流通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使监管到位,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购买食用油时,尽可能选择大企业的品牌产品。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4-08-11《新食用油国家标准为何延迟实施 》披露:

http://www.gxny.gov.cn/web/2004-08/24802.htm

   浸出油一般多见于色拉油,我国大豆色拉油基本上是采用浸出法工艺制造的。这种工艺在世界上已使用100多年了,比较复杂一时很难说清楚。过去的一、二级油存在着胶质、有机杂质等残留,这种残留物质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而现在的一线油相当于过去老标准的色拉油;现代二级油相当于过去老标准的高级烹调油;现代三级油相当于过去老标准的一级油;现在的四级油相当于过去老标准的二级油。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5-11-16《新标准加速国内“食用油”行业洗牌》披露: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5-11-16/n0047111.htm

    新的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颁布并曾定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将食用油分为——、二、三、四等,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凋和油、一级油、二级油;第二,生产企业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原料生产国,以及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第三,必须注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此外,新标准还对食用油产品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技术指标也有严格要求。

   “浸出”法则采取有机溶剂提取,它通过将油料与“六号轻汽油”等有机溶剂充分结合后提取食用油,但如果在制造过程中精练程度不达标,溶剂中的正已烷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有机物将难以完全清除。……一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家新标准对这两种制油工艺都不排斥,但随着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一旦“浸出”被明确标注在油桶上,而他们又清楚知道了其“可能存在致癌物质”,这类产品面临的市场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化学浸出”大豆油成品对溶剂残留检测不检测?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2-1-15《“浸出法”制食用油很安全 但要谨防有人鱼目混珠》披露: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2-1-15/n0005721.htm

就食用油的卫生现状,记者走访了成都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据食品工业及相关产品监督室主任杨军介绍,6号抽提溶剂油的沸点为60℃~80℃,其挥发性很高,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折腾”,制成的精炼油已不存在汽油污染。为此,1994年由国家卫生部监督司批准通过的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已不再把汽油残留量纳入要求检定的指标。

    杨主任还谈到,有些油脂厂生产销售的毛油和一些低档次的二级油中,芥酸和油溶性有机化合物(如醛、酮等)含量较高。醛、酮是致癌物质,大量摄入含芥酸的油脂会导致心肌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较发达地区已不再食用这类低档油。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5-11-16《新标准加速国内“食用油”行业洗牌》披露: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5-11-16/n0047111.htm

    新的食用油产品国家标准颁布并曾定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将食用油分为——、二、三、四等,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凋和油、一级油、二级油;第二,生产企业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原料生产国,以及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第三,必须注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此外,新标准还对食用油产品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技术指标也有严格要求。

   

     从笔者检索到的报道来看,近年没有见到关于“化学浸出”大豆油成品溶剂残留检测不检测以及溶剂残留实际检测结果的任何报道,这显然 “化学浸出”大豆油产业最不愿意向公众谈的“秘密”!

 

国外哪些人群选购“物理压榨”植物油,哪些人群选购“化学浸出”植物油

 

网络《维基百科》对“植物油脂”(Vegetable fats and oils)词条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getable_fats_and_oils

另外一种方法是物理萃取,称之为“压榨”,不使用溶剂萃取。它采用“传统的”方式,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压榨。这种方法较典型的用于生产更为传统的油(即橄榄油、椰子油等),美国与欧洲大部分“健康食品”消费者倾向于这样加工的油。

《晶报》2006年 09月 14日《压榨油好?浸出油好?》介绍:

http://www.sznews.com/eating/content/2006-09/14/content_351968.htm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在购油时更关注食用油的品牌,对于两种工艺的区别,多数消费者认为压榨油优于浸出油。为了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压榨油。压榨油在打着“健康安全”的旗号大力进军食用油市场,赢得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认同的同时,也给长期以来主导市场的浸出油带来了极大挑战和危机。压榨油真的比浸出油更健康吗?

    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俊籽认为,从安全和环保上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而浸出油则很难满足人们追求食品天然、环保的消费心理。中国农科院山东花生研究所育种专家、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医药专家毛文岳也指出,判断食用油的优劣,生产工艺是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食品科技网》2005-11-16《新标准加速国内“食用油”行业洗牌》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05-11-16/n0047111.htm

    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于“压榨”法,且生产成本较低,日前很多国外食用油企业都采用“浸出”法制油,相反许多国内老品牌倒是用的传统压榨工艺。然而,一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家新标准对这两种制油工艺都不排斥,但随着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一旦“浸出”被明确标注在油桶上,而他们又清楚知道了其“可能存在致癌物质”,这类产品面临的市场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4-08-11《新食用油国家标准为何延迟实施 》也披露:

http://www.gxny.gov.cn/web/2004-08/24802.htm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转基因食品(包括化学浸出转基因大豆油—摘录者注)的价格一般是非转基因食品的1/3,顾客多是留学生等一些低收入群体。

 

中国“化学浸出”大豆油成品溶剂残留标准美国标准、欧盟标准的比较

  

前边介绍,《四川日报》( 记者寇晓琴)2001年12月18日《“浸出法”制食用油致癌吗?权威部门实话实说》披露:

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1/12/18/52534139.html

我省大型和国有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制炼油脂过程中,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生产,产品的溶剂残留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五十之内,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食用标准。

 

大豆油(GB1535-2003)国家标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913491.html?from=like

表1 大豆原油质量指标:溶剂残留量/ </=100(mg/kg)

表2 压榨成品大豆油、请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

溶剂残留量/浸出油:

一级、二级:不得检出;三级、四级:</=50(mg/kg)

压榨油:

溶剂残留量/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均不得检出

   该标准注1:压榨油和一级、二级请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欧盟对食品的溶剂己烷允许残留量标准

据美国Cornucopia研究所2010年11月的研究报告《营养棒与肉类替代物中的大豆蛋白与化学溶剂》(Soy Protein and Chemical Solvents in Nutrition Bars and Meat Alternatives)披露:

http://www.cornucopia.org/hexane-guides/nvo_hexane_report.pdf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署(FDA)对大豆食品(溶剂)己烷没有设定最大残留量水平,并且不要求食品生产商对(溶剂)己烷残留量进行检测。

欧盟对食品中溶剂残留量采纳了最高限量指令,包括对大豆成分中己烷的残留量。对除去油脂的大豆粉为成分的消费者食品,欧盟禁止高于10ppm的己烷残留量水平。

Cornucopia研究所对大豆成分样品进行检测时,检测到己烷残留量高达21ppm(21mg/kg)!

斯梯夫·布雷克博士(Dr. Steve Blake)发表的论文《理解饮食油脂—对它们健康作用的科学指导》(Understanding Dietary Fats and Oils - A Scientific Guide to their Health Effects)介绍:

http://www.naturalhealthwizards.com/Understanding.htm

   “加拿大对食品设定了10ppm己烷最高残留量。”

   这就是说,中国“化学浸出”三级、四级大豆油的己烷残留量允许标准是欧盟与加拿大对消费者食品己烷残留量允许标准的五倍!

 

转基因大豆油“化学浸出”工艺用的化学溶剂己烷是什么“东东”?

从上边摘录的报道中,大家能够注意到,谈到转基因大豆油“化学浸出”使用的溶剂时,采取“化学浸出”工艺的转基因大豆油生产企业显得不太愿意点明他们氏用的溶剂是什么,因而采用“6号抽提溶剂”、“六号轻汽油”、“6号溶剂油”等让人业外人士摸不清头脑的提法。

网络《维基百科》对“植物油脂”(Vegetable fats and oils)词条的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getable_fats_and_oils

萃取

加工植物油的“现代”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采用溶剂萃取,它提供更高的产率,更快并较便宜。最通用的溶剂是从石油加工的己烷(hexane)。这种技术用于大部分“较新的”工业油,如大豆油与玉米油。

美国Cornucopia研究所2010年11月的研究报告《营养棒与肉类替代物中的大豆蛋白与化学溶剂》(Soy Protein and Chemical Solvents in Nutrition Bars and Meat Alternatives)披露:

http://www.cornucopia.org/hexane-guides/nvo_hexane_report.pdf

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的分类:己烷是一种神经毒素[2];而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的分类:己烷是一种“危险的空气污染物”[3]。

参考文献: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ttp://www.cdc.gov/niosh/topics/organsolv/

3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 Air Toxics Web Site: About Air Toxics,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epa.gov/ttn/atw/allabout.html

百度百科《己烷》: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82.htm

中文名称:己烷;英文名称:n-hexane;中文名称2:正己烷。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 北京晨报》2011年02月17日《苹果公司137名中国供应商员工因工作环境致病》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17/012521965890.shtml

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做出回应。

这份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长达25页,专门用一章对于正己烷的使用进行说明:“2010年,我们了解到,在苹果公司供应商胜华科技苏州工厂(即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我们要求胜华科技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将该化学品从生产线上撤下。还要求他们修复通风系统。自采取上述措施以来,再无工人因化学品暴露受到损害。”

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含的溶剂己烷残留量有毒,事实俱在,无法抵赖。

明明是金龙鱼自己“严重损害了金龙鱼油的商业信誉”,怎么能够倒打一耙对郭成林发表网帖《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揭露金龙鱼油“使你不能生育后代,它能让我们的后代断子绝孙”进行打击报复!?

金龙鱼为首转基因大豆油生产企业明知“化学浸出”己烷溶剂是早应淘汰的神经毒素,坚持使用,明知故犯!

《刘文生at el,异丙醇油脂浸出工艺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7(5)》披露:

http://www.docin.com/p-73838642.html

由于正己烷会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及运动神经细胞,故油脂浸出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争议[1]。随着各国对食用油溶剂有害气体排放标准限制法案的实施,以及油脂浸出新型溶剂新工艺的开发,油脂浸出技术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在我国,食用油新的国家标准要求对机榨油与浸出油作出明确的标识。开发新的油脂浸出溶剂是发展油脂浸出技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Schaumbeg H H, Spencer P S. Degeneration i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produced by pure n-haxane [J]. Brain, 1976,99(2):182-192

[2] Wakelyn P J. Overview of the clean air act of 1990, cottonseed oil mill[M]. Mesquite:Contton Gin and Oil Mill Press, 1991:12-15

己烷是一种危险性的空气污染物

据美国Cornucopia研究所2010年11月的研究报告《营养棒与肉类替代物中的大豆蛋白与化学溶剂》(Soy Protein and Chemical Solvents in Nutrition Bars and Meat Alternatives)披露:

http://www.cornucopia.org/hexane-guides/nvo_hexane_report.pdf

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己烷分类为“有危险的空气污染物”,因为它有助于形成地面臭氧(O3),是烟雾的主要成分。尽管臭氧对上大气层至关重要,地面的臭氧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造成污染性危险。[13]

主要由汽车排气产生的氮的氧化,在日光下与己烷这样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反应时,形成地面臭氧。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己烷列为187种危险性空气污染物之一,界定为造成癌症或可能造成癌症或其他严重健康影响的地面产生成分,例如造成生育影响或生育缺陷,或有害的环境与生态影响。[14]

过量的臭氧还损害植物的健康,导致包括大豆在内作物的矮化生长。美国宇航管理署(NASA)2009N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不断增长的地面臭氧浓度对美国大豆作物每年造成大约20亿美元损伤。[17] 由于使用己烷,一种便宜的但污染性的溶剂,生产大豆油,大豆产业正在损害它们所依赖的大豆作物本身。

美国ADM公司拥有的伊利诺斯州仅一家Archer Daniels Midland工厂,每年释放接近100万磅己烷,使它成为美国己烷空气污染第二最大排放企业。[18] 仅在伊利诺斯州,ADM、Cargill与Bunge拥有的食品加工厂每年排放大约400万磅己烷。

Solae,“自然”素食汉堡包中大豆蛋白成分的主要供应商,仅其俄亥俄州与伊利诺斯州的大豆加工厂,每年排放仅90万磅己烷,使它在美国己烷最大排放企业中位居十三。

参考文献:

13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xics Release Inventory Explorer, chemical release reports:http://www.epa.gov/triexplorer/

14 Associated Press, “Investigation into Sioux City Plant Explosion Inconclusive,” December 6, 2003, (available from Lexis-Nexis).

17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xics Release Inventory Explorer, chemical release reports for 2009: http://www.epa.gov/triexplorer/

18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zone: Good Up High, Bad Nearby:http://www.epa.gov/oar/oaqps/gooduphigh/index.html

19 I . T. Marlowe, T. J. Giddings, S. J. Richardson, and A. Stentiford, U.K. industry and ozone pollution from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missions. II. Update to October 1991, Report 878 (PA) (London: Warres Spring Laborator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xecutive Agency of 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1991). Quoted in A. Rosenthal, D. L. Pyle, K. Niranjan, “Aqueous and Enzymatic Processes for Edible Oil Extraction,”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19:402–420, 1996.

请金龙鱼告诉我们:你们在各地的转基因大豆采用“化学浸出”工艺的多家大规模生产厂,使用的化学溶剂是什么?是否有“非常先进的美国的转基因大豆采用化学浸出工艺企业”同样的大量有毒有害己烷排放?

(4)200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卫生部《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第16条”规定(该条与卫生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19条一致):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部可以组织评估委员会对已经批准的新资源食品进行再评价:

(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在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认识上发生改变的;

(二)对新资源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学质量产生质疑的;

(三)新资源食品监督和监测工作需要。

经再评价审核不合格的,卫生部可以公告禁止其生产经营和使用。

依据该条的规定,消费者们有权聘请律师团向卫生部提出,国内外学者早已经指出“由于正己烷会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及运动神经细胞,故油脂浸出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事实证明转基因大豆普遍采用的“化学浸出”工艺中使用的己烷溶剂是早应淘汰的神经毒素。在国内外公认对人类健康,特别对青少年、儿童、婴儿与孕妇及其胎儿,造成极其严重危害情况下,(1)对人类健康不是形成 “潜在性健康危害”而是形成明显“健康危害”;与(2)“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明显“低于对应的采用“物理压榨”的中国优质非转基因大豆油,对这样的神经毒素在转基因大豆油中的残留量必须“零容忍”!为此要求应当停止金龙鱼以及全部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与销售,已经出厂的全部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应当全部“召回!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2011年7月14日《宣判书》确认: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于2006年至2010年期间出具的检验报告,证实南海油脂公司生产的金龙鱼大豆、二代食用调和油等产品经检验合格。”

笔者为此最严厉质问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1)你们2006年至2010年期间检测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否对金龙鱼对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采用“化学浸出”工艺加工生产的转基因大豆油的神经毒素己烷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如果没有检测的话,为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任何微量的己烷残留量对人类健康,特别对青少年、儿童、婴儿与孕妇及其胎儿,造成极其严重危害吗?

(2)如果进行了检测的话,你们2006年至2010年期间检测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出具的检验报告是否向金龙鱼告知: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含有的己烷残留量是神经毒素,对对人类健康,特别对青少年、儿童、婴儿与孕妇及其胎儿,造成极其严重危害!

同时质问金龙鱼:

(1)你们对自己加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产的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对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必然存在的己烷残留量进行了检测?

(2)如果进行了检测的话,检测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不向消费者告知来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这种己烷残留量对人类健康,特别对青少年、儿童、婴儿与孕妇及其胎儿,造成一系列危害?

此外,还要质问金龙鱼所有采用“化学浸出”工艺加工孟山都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油的大规模生产厂所在地的环保局:

(1)金龙鱼采用“化学浸出”工艺与己烷溶剂的工厂,是否与“非常先进的美国的转基因大豆采用化学浸出工艺企业”有同样大量有毒有害己烷排放?

(2)它们如果与“非常先进的美国的转基因大豆采用化学浸出工艺企业”也有同样大量有毒有害己烷排放的话,你们对他们如何处理?

相关资料:

陈一文:中国真正共产党人三代真诚的朋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5c.html

陈一文: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油草甘膦残留量严重危害健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58.html

陈一文: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油成品油含转基因片段危害健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57.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脂肪酸含量比非转基因大豆的低不利健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56.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油的有益元素重金属含量与非转豆油不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55.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油多酚种类含量大不相同为非转大豆3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54.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草甘膦残余量水平对人类生育有毒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3n.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高残留量的草甘膦对动物健康有毒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3k.html

世界农化网:是作物福音还是致癌物,草甘膦面临巨大考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3h.html

叶增民硕士论文: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性研究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r2t.html

陈一文:转基因安全管理不是愈加严控,而是愈加宽松失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8i.html

《陈一文:从孟山都劣质、低营养、有毒、垃圾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大宗进口剖析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全面失控》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jQ5NTYw.html

农业部以“孟山都公司一家私利”牺牲“中国人民健康利益”涉嫌渎职刑事犯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k4.html

卫生部重大渎职对大豆草甘膦残留量不设标准导致进口不检测草甘膦残留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3o1.html

陈一文:外国药公司独资支持女性不孕不育调查是卫生部耻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jox.html

陈一文:中国不分农村城市精子质量下降转基因大豆难脱关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frj.html

扬韬:转基因大豆与精子异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fql.html

陈一文: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加剧人类繁衍恶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cwt.html

陈一文:大量施用农药是美欧男子精子质量持续下降罪魁祸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q9in.html

人民网:美转基因大豆在欧洲吃闭门羹炮口重点转向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3t.html

四川反转声援团:大力声援反转英雄郭成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ll.html

法治周末:白领发帖批金龙鱼被刑拘戴手铐脚镣出庭遭质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k1.html

中国企业报:金龙鱼“转基因”危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jy.html

北京青年报:鲁花PK金龙鱼:转基因争议引出“诽谤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bq.html

陈一文:转基因安全管理不是愈加严控,而是愈加宽松失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8i.html

陈一文顾问:为郭成林遭金龙鱼公司陷害做辩护的证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6m.html

陈一文顾问: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要求出庭作证的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6l.html

郭成林是损人利己造谣罪人,还是秉笔直书爱国青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5g.html

陈一文:各地应向北京市教委更换兰清牌转基因大豆油学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q2r.html

陈一文译:转基因作物安全营养评估结果受经济利益影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kav.html

陈一文:转基因大豆是邪恶公司孟山都邪恶目的邪恶怪胎产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681.html

陈一文:支持转基因学者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担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6au.html

陈一文:孟山都实现所有农作物种子100%转基因与专利野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7j5.html

陈一文: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是孟山都造假欺骗做伪证产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7ki.html

陈一文:孟山都给日本卫生部审查用转基因大豆样品做假欺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7l0.html

陈一文:孟山都脆弱的动物实验与欺骗性的实质等同原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7q3.html

陈一文:许多自杀案例证明孟山都草甘膦除草剂具有致命毒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o7r7.html
人民日报:转基因的理念与利益之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m6vj.html
陈一文转载:学者呼吁国内慎用转基因食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m73f.html
陈一文:建立制衡转基因农作物利益集团利益制衡机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l40v.html
陈一文译:先锋公司假称非转基因在欧洲销售转基因玉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leay.html
陈一文:进口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灾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hcx.html

陈一文译:人类不需要而且应全面禁止转基因食品的十个理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i08.html

陈一文译:生物学家揭露转基因作物草甘膦残留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aai.html

陈一文译:四国九科学家揭露转基因作物危害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mq3q.html

陈一文译:英土壤协会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lrq5.html
陈一文译:孟山都在日本开发抗草甘膦转基因稻米全盘失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z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