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调查
新华社高管万武义是否叛逃成为一个新华社没有报道的新闻。在这场新媒体时代的突然事件中,新华社做惯了新闻界的裁判员,少有的被拉到竞技场上运动了一把。结果显示,新华社被微博打败,第一在速度,第二在内容传播渠道。
英伦在线网站做了一个小规模调查,截至目前为止,11%的读者通过大陆新闻网站知道这条消息,而47%的读者是通过twitter和其他途径,注意这里的twitter不包括大陆中文的微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大陆微博了解这条新闻的不过,4.5%。
其实事情发酵很久,从6月3日就开始,万武义因病滞留在英国,据说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可能导致瘫痪,按照英国医院惯例,可能不会出具长途飞机旅行的证明,因此一直滞留至今,在英国当地接受保守治疗。从6月3日,到7月26日,叛逃传言大规模爆发,接近两个月。
两个月时间,酝酿出一条叛逃新闻,冠以“史上新华社最高级级别官员叛逃”,成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夺目的标题。短短一天之内,媒体迅速地出现,传播派和辟谣派两个队列。前者,以互联网上微博、BBS为主,被大陆视为异议媒体,基本上无法接近新闻源,因此基本上都是靠传播二手消息为主。
辟谣派不同,都是大陆主流官方媒体,以非官方的凤凰网最为卖力,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辟谣,直接联线了伦敦新华社分社。起码在台面上,新华社这次危机应对,不失分。新华社伦敦分社在这个事情处理,相当老到,可以视为一场危机攻关的小胜利。
在传播和辟谣之间,BBC中文网一如既往地要做中立客观。它拿到了现场采访的机会。在网站上播出了8分多钟录音,附带文字稿。可惜,连新闻六要素,都表述得一塌糊涂,开头第一句话,竟然是“网络上自周一起传言 ”,看起来像个博客。尤其令人遗憾的,提问水平之差,令人不知所云。关键信息一带而过,比如万武义先生与妻子在英国会面,到底是谁先到,怎么回面,这样的关键信息,基本上没有问清楚。
通读下来,BBC中文网似乎要做一个中立客观的辟谣派,顺便也送新华社一个人情,却又似乎把舍不得送太多,留了这样的尾巴“采访期间,新华社伦敦分社的负责人一直在场,并向我们介绍见到了万武义的夫人”。总而言之,一场起与网络的流言,让新华社和BBC两大巨头看到了自己的“小”,要说还是咱们微博有力量。
调查出处
http://www.talktone.co.uk/cn/?q=node/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