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孔丘-儒

(2022-12-10 13:49:22) 下一个

上一篇文章至今,三个多月了。

已是寒冬萧瑟季节,却依然俗务缠身。

断断续续地读,断断续续地写。

今天坐在飞机上,有几个小时可以心无旁骛,可以静下心来,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写完这篇。

她说,我老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呵呵,确实,有些话,有些思想,只能和先贤神交。

不过有一说一,我绝大部分时间,还是活在现实的世界中。我倒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去读先贤们的文章。

 

我喜欢读书,杂读。

自以为是个读书人。但并不是中文科班出身,对文学有浓郁的兴趣。

各种书读多了,对中国文学的演绎,便有了了解。

这次,之所以想写这个系列,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呢?

让自己系统地去读先贤们的文章,就算有些文章以前读过,重读,不免别有一番滋味。

读书,就会有心得。

把心得记下来,便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我的文章。

我会慢慢读慢慢写,细嚼慢咽。你们呢,不妨慢慢看,不妨也细嚼慢咽,如果值得你花这个时间。

做学问,修生养性,急不得,比的是耐心。

 

先秦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和诸子散文。

《诗经》比《楚辞》和诸子散文要早许多,我们已经说过了。

《楚辞》和诸子属于春秋战国,同一时代。其中,楚辞的先驱,当然是傲骨嶙嶙的屈原屈灵均兄。屈原之后,便是宋玉兄, 唐勒兄,景差兄的时代。

宋玉宋子渊的风采,我们已经见过了。

可惜,《汉书·艺文志》载有唐勒赋四篇,今都亡失。景差兄亦是如此,他的文章,也都亡失。《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即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读书至此,心中感触良多。

第一是无缘见识唐勒兄,景差兄的风采,

第二就是“终莫敢直谏”。

我又想起了那个下午,三个臭男人在后花园喝茶聊天,山寨版的锵锵三人行,呵呵。

我说:“中国的经济是发展起来了,道德和文明,还是愧对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称号。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改观。“

他说:“中国的读书人的脊梁骨,都已经被打断了。“

他说:“中国的读书人,从来就没有脊梁骨。”

我说:“偏颇了吧,古代的封建王朝,还有言官制度,监察御史。武将死战,文官死谏。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古代的读书人,许多还是颇有风骨的,只是现在,已近灭绝。“

他说:“古代的言官,之所以敢死谏,是知道皇帝一般不杀言官。皇帝如果杀言官,是要在青史上留下昏君的骂名的。第二,就算杀言官,也不会祸及家人,反而多有照顾,己虽死,可以流芳百世。比较下来,死谏的利益大过风险。如果言官知道皇帝一定会杀他并诛灭九族,一个死谏的言官都不会有。比如如今,说实话的结果是百分之一百的倒霉下大狱,利益风险比是零,自然没有一个人敢言。“

我,虽不完全同意,竟无言以对。

因为今天,在那片土地上,确实是,终莫敢直言。

 

我,想起了一段搞笑野史。

纣王无道,西周兴,众将问姜子牙:“何日可兴兵伐纣?”

子牙遣探子至朝歌。不久,探子回,道:“朝歌上下,无不痛骂纣王荒淫无道。”

子牙叹了一口气:“商气数未尽,散了吧。”

过了几年,子牙再遣探子去朝歌,探子回,道:“朝歌上下,鸦雀无声,无人敢说话。”

子牙瞅了一眼众将,叹气道:“尔等继续操练去吧,商气数未尽。”

又过了几年,子牙再派探子,探子回抱:“朝歌上下,无不对纣王歌功颂德。”

子牙大喜,击鼓升帐召集众将:“商气数已尽,即日起兵伐纣!”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争放,百家争鸣。

个人以为,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开放自由活跃的时代。

各种思想的火花,如同灿烂的星光,绚丽多姿。

等到儒家奠定了统治地位后,灿烂的星光,便成了遥远的传奇。从此,在文明的进程中,中国,便停滞不前,只有兴灭,只有轮回,没有进步。

我的这个读书系列,只说风雅,只谈诗文,只聊哲学。尽量不涉及政治和宗教。

宗教和政治,都极容易引发争议。我想尽量避免。

只是人活在世上,既然入世,又如何能完全避开?

 

诸子百家主要是史书与思想,用的是散文体。

比如《春秋》,《左传》,《尚书》等属于记史。

比如《庄子》,《墨子》,《老子》,《战国策》等属于思想,谋略,合纵等。

记载历史的史书,没有什么好说的,留给喜欢钩史的,呵呵。

对于诸子散文,我倒是很有兴趣。

我想看看,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都擦出了哪些思想的火花,更想看看诸子的文采。

 

我们后来的读书人,都自称是儒生。

所以在诸子之中,第一个想读的,当然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文章。

先秦诸子的文章,按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春秋之初,《论语》,《墨子》,《老子》。

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孔子,姓孔,名丘,子仲尼。

《论语》是孔子的后辈弟子记录的孔子的言行语录,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篇文章。

呵呵,也就是说,我要读完所有这些文章,才写下这篇心得。

《论语》和各大宗教的经书非常相似,都是记录教主的言行。

所以,儒家又称儒教。

自宋代以后,《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科考的必读书。天下的读书人,如果不把这四书读得滚瓜烂熟,就不必进京赶考了,纯粹浪费时间浪费钱。

 

《论语》二十篇,分别是:

学而第一,说务本之理。

为政第二,说治国理政。

八佾第三,说礼乐。

里仁第四,说仁德。

公治长第五,评论古今人物。

雍也第六,叙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这些都是记录仲尼兄的言行和对话,以及对今人和古人的评价。

这些言行,对话,和评论,就反应出仲尼兄自己的思想。

仲尼兄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

 

第一篇《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儒家的温良恭俭让。

把学到的,在生活中实践出来,学以致用,不是很令人愉悦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就算别人不理解你,也不要生气,这样才是一个有风度的君子。

宋人朱熹对此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顺的人,极少犯上。不犯上,就更不可能造反。

君子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以孝为先,这就是仁的根本。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而孝是仁的根本。

所以,后世的历代皇朝,所谓的盛世基本上都是以孝治天下,讲究施仁政。

就算是反贼,也要来几句讨伐檄文,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布拉布拉布拉。。。”

呵呵,意思就是你既然不施仁政,就别怪我不孝顺服从,要占领道德高地。

其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这个以后再说,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巧言令色之徒,鲜有仁德。

我们应当时时反省,做事尽心尽力,做人诚实可靠,学以致用。

 

第二篇《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天下,就会如北斗之光,如灯塔,照耀天下,众星拱之。

这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那么今天的道德制高点是什么呢?民主,自由,天赋人权。所以,灯塔国才能一呼百应,无论多远的地方,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非法移民,都趋之若鹜。

那么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道德的感召力和强权?鸡和蛋,谁先谁后?

仲尼兄的回答是,有德,才能有北斗之光,才会有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严刑峻法,百姓会怕,会不敢犯罪,会服从,但这种服从是因为怕而不是服。如果用道德礼教来约束,百姓会有廉耻之心,从而自我约束。

仲尼兄主张用软实力,用道德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用今天的话来说,用正能量来感召。

这和法家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这个以后再说。

这也产生一个问题:道德的力量,法治的力量,谁轻谁重?如何平衡?

不但我有这个问题,卫大夫孔圉也有这个问题。

仲尼兄游说卫国时说,用礼乐统治黎民百姓就好像用缰绳驾驭马匹,只要握住缰绳,它们就知道怎么跑了。用刑罚统治老百姓,就好比拿鞭子驱赶,很容易失去控制,令骑马者受伤。

大夫孔圉提出疑问,只有缰绳,没有鞭子,马儿怎么会怕人呢?马儿会越跑越慢。

仲尼兄和大夫孔圉的争论,现代人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民主与法治并重。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什么是君子呢?

少说多做,而不是夸夸其谈。交友广泛又不结党营私。勤学习,爱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嘿嘿,小弟算君子。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仪态端庄,为人慈孝,行善止恶,举直离枉。

如此,便能使民敬,民忠,民服。

 

在仲尼兄的心中,君子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为政者,首先应当修身齐家,然后才能好好地治国平天下。以身作则,去教化万民。而后万民为道德所感召,由衷地敬,忠,服。于是,水到渠成,而平天下。

首先,我必须要承认,我做不到这十五个字

我可以仁义礼智力信,但也看对象。

我可以温良恭俭让,但不会无限度。

我可以忠孝廉耻勇,也可以很无耻。不过,再无耻,也还是要有个下限。有所为,有所不为。

啊,惭愧惭愧。

 

那么问题来了。

古往今来,有符合仲尼兄定义的君子么?有符合仲尼兄定义的当政者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当然有。

我相信,他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谦谦君子。否则,至圣先师就成了岳不群。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当然没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谦谦君子,是从不了政的。

仲尼兄自己的游说之旅,从政之路,就是一路碰壁,郁郁寡欢。

最近,人民领袖批评了小土豆:“太天真了。”

前些年,第三代核心批评了香港记者:“太傻太天真。”

也许有人会说,马英九是不是个例外?

我和他不熟。他的形象确实符合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模样。但是,只是形象而已。从政者,没有手段,厚黑,无耻,又如何能上位。

 

在中国的历代皇朝中,有一位谦谦君子的皇帝么?

呵呵,一个也没有。

那为什么会独尊儒术呢?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是对人的,不是对己。

西方对当政者的要求,比东方要低许多,并不要求执政者同时也是一个道德模范。

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那么,仲尼兄的《为政》篇,他的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就是太傻太天真呢?

我其实很赞同他的修身齐家。

作为一个个人,努力学习,去提高自己的素养, 是可以做到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

但如果要把它推广到治国平天下,就要有一个前提,性本善。

人性本善么?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篇,《八佾》。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篇,说礼乐,也就是一种等级制度。

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

比方说,明黄色和龙,就只能是皇上用。

比方说,谁可以坐八抬大轿,谁可以穿什么样的服饰。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应该用四佾,他用了八佾, 就是于礼不合,僭越。

于是,仲尼兄便出离的愤怒,叔可忍,婶不可忍。

 

既然说礼乐,当然会说到君臣如何相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礼贤下士,精忠报国。这话没错。不过,个人以为,光是礼贤下士还不够,知人善用,贤士才有报国的机会。

 

我个人对《八佾》篇最感兴趣的倒是仲尼兄对《诗经》上两篇文章的评价。

至圣先师给人的印象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其实不然,哈哈。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

《诗经·国风·卫风》中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描写佳人之美。

 

这一段什么意思呢?

子夏问,美丽的容颜,可以让素缟成为绚丽,对吗?

仲尼兄答,先有素缟,才可以画美丽的容颜。

子夏恍然大悟,先有仁德之心,后有礼仪。

孔子大赞。心灵美,才会散发出有里到外的不可阻挡的魅力。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流传最广的一篇。

你也许没听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你一定听过《关雎》。

我在写吉甫兄的时候,还和了一下。

 

叠叠虫草,临水之坳。娟媛黄花,婉儿清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对《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我们再来重读一下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呵呵,我读来读去,没读出乐,更没读出哀来。这就是一个暗恋的少年,见到梦中的女神。于是,想尽办法去博得美人心。

一见之下,心头狂喜,接下来就是忐忑不安。

也许,仲尼兄的乐与哀,就是和我一样的意思吧。

 

第四,《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一个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上面刚刚说完子夏与孔子的对话。所以这一句非常好理解。

内仁,才是美。要有一个仁慈的心。

 

再次惭愧惭愧一下,我是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从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角度,我不是君子。从窈窕淑女的角度,我是。

不过呢,美丽的容颜可以让人第一时间产生冲动。

而长久的交往,则一定要有一颗美丽的心。

鞋子不合脚,镶再多钻石也没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至理名言,无需解释。至圣先师,名至实归。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反过来,德孤,必无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论语》有两百多篇文章,我当然无法一一说到。

但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孔子的思想。

首先,我们要看到孔子游学和教授的目的是什么。他是想建立一个他心中的完美和谐社会。

所以,西方把儒学称为儒教是不对的。

宗教最终要解决的, 是生死问题。什么生死问题呢?

  • 我们从哪里来?
  • 我们要怎么做?
  • 我们要去哪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出世法。只有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才是入世法。

而孔兄,没有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只回答了要怎么做。

所以,儒家只有入世法,没有出世法,算不得宗教,只能属于哲学。从涵盖的范围来说,宗教要比哲学广。宗教包括了哲学。

 

那么,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孔兄心中的完美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历来的先贤们用了十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其中前面五个字又称为“五常”。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我用四个字来总结:上仁下孝

在“仁”和“孝”之间,哪个更重要呢?孔兄认为,孝为根本。

一个人如果孝顺,就不会忤逆。在家,不忤逆长辈。在外,不忤逆上司。当然,君王,官员,要仁,要施仁政,宽待子民。如此,每个人都安守自己的本分,这个社会就完美了,没有动荡,没有战争,人人安居乐业。

 

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

不管你赞不赞同孔兄的思想,都必须承认,在这场长达几百年的竞争中,孔兄完胜。

近代很多人说,之所以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的思想有利于君王们的统治。

我以为,这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不是主要的原因。这个世界上两件最难做到的事情,第二是把别人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第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孔兄的思想,能够被天下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甚至没有读过书的贩夫走卒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大家认可,而不仅仅是因为君王们提倡。

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必然是寻常百姓喜爱的。

 

那么,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同时被君王和百姓接受呢?

个人以为,因为它符合人性。

孝顺父母长辈,长辈关爱下辈,君王施仁政,百姓安居乐业,谁不喜欢呢?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三从四德,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些儒家思想,难道也符合人性吗?

呵呵,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仲尼兄的思想,和后来的儒家思想,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孔子,只是儒家这个品牌的创始人而已。他管不了以后几百几千年的事。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论,所以是非常口语话的。

孔兄的谈话中,喜欢用反问。比方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什么什么乎?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这说明他平时的谈话中,逻辑性会非常强。

于是说出自己的观点后,会反问,难道不是如此吗?

如果谈话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弟子门人,这样的教学方式,说明孔子非常的平易近人,对门人弟子敦敦教诲,属于善导的老师。

 

孔兄的谈话,或者说文字,非常的简洁明了。

其文字的特点,与四言体为主的《诗经》和七言体为主的《楚辞》有很大的不同。

日常的口语,与花了功夫润色之后写下的文章,当然会不一样。

当然,孔兄这样的读书人的口语,与田间农夫的口语,还是会大不同。

这样精炼儒雅的口语,记录下来,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散文。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读书人,是不是平常言语中就是如此的文雅。还是孔子的这些门人弟子们在记录他的谈话时,加了一些润色,而不是完全一字不差的记录。

反正我读《论语》的感受是,虽然文字特点与《诗经》和《楚辞》有很大的不同,但依然非常适合朗诵。能让人禁不住要朗诵的文字,就是好文字。

甚至只要闭上眼睛,我脑子里出现的一幅幅画面就是,

自己头戴云冠,一捋长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又或身穿僧袍,于冥想中惊起,仰天大笑:“朝闻道,夕死可亦!”

哈哈哈。

 

一个能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千秋后世的人的脑海中的男人。

一个随口说的话,都能让人忍不住要朗诵的男人。

一个一生追求建立心中理想社会的男人。

一个仁慈的男人。

当然是一个玉树临风的男人。

能做到前三点的男人历来不缺,比如那些领袖们大帝们。

但他们多的是手段,缺的是仁慈, 所以,和玉树临风不沾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