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马未都:长得好看,不如活得漂亮

(2020-09-22 10:19:29) 下一个

作者:柳嘟嘟

马爷特能侃,大到国宝收藏,小到鸡毛蒜皮,马爷都能侃得头头是道。

在处处看脸的时代,马爷能凭借一张嘴成为“超级网红”,足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

这一晃,马爷65了,从当年的机床工人,到现在的文化大家,马未都的人生大智慧,都藏在他标志性的小眼睛里。

很多人谈起马未都,都是从名利的角度去吹捧,而年过花甲的他,早就对名利轻轻一笑了:

“人的一生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阶段就走不动了。我不希望我这个年龄,还在为钱做事。”

 01 
爱书之人

要说马爷的出身,真不算低的。

马爷的父亲曾在空军服过军役,因此马爷是在空军大院儿长大的,那时候的空军大院是第一大院,据马爷调侃,他们大院甩王朔那十几条街。

但革命年代毕竟动荡,马爷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小学四年级时赶上文革,马未都无学可上,只能四处闯荡讨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在乡间务农。直到现在,马未都的文凭那一栏,都是 小学四年级,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书籍的喜爱。

在生活无依无靠的岁月里,文学给了他极大的心理慰藉。

16岁那年,他初读《红楼梦》,“我当时对曹雪芹崇拜得五体投地,看书的时候就想,曹雪芹写得有什么好?”

读到黛玉死去,宝玉出家,窗外已是北风呼啸。他抱着书,感觉文学像炸弹一样在心里炸开, “我差点死在这书里”。

那时候书籍匮乏,只要是写在纸片上的字,对他来说都极其珍贵,因此他对书籍从来不挑剔。

“我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拿起来看着特别过瘾的书是大部头的医学书,看解剖、看人体,就是喜欢。这些书跟专业无关,我可能终身都用不上,但是不代表它不会在某一个地方有潜在的好处。”

1975年底,马未都返回城里,到航空工业部当机床铣工。那年年底,工厂发奖金,为了打破大锅饭,厂里规定把奖金分成三等,第一等8块钱,第二等7块钱,第三等6块钱。这三等奖金没多少差异,只是为了突出等级,但涉及到面子问题,厂里为此停工开讨论会。

马未都意识到,这次会议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有结果的,于是就开口说:“我愿意拿三等奖,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让我退出这次会议。”就这样马未都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走了出去,直奔图书馆,在图书馆看了两天书。直到现在,马未都都觉得那一两块钱,实在是花的很值。

马未都常说: “人应该接受系统教育,然后是不系统地学习,就是要打破这个系统。打破它肯定有一个口,你要找到那个口子,阅读是途径。”

他的世事洞明,是从阅读开始的。1980年,工作之余的马未都,开始了文学创作,从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02 
编辑部的故事

1981年8月20日,只有4个版的《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描述了一个车工的爱情故事。

那时候的文学环境刚刚由禁锢转为稍微宽松,马未都的这篇小说一下子走红,成为了当年的千万级爆文。

据马未都说,那时候他每天打开家门,读者的信都是一车一车地拉过来。

两个月后,他被调入了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社里最年轻的编辑。

那一年,马未都26岁,他用文字实现了命运的突围。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飞跃式的改变,我是由一个工人发表小说,直接调到出版社。从身份角度上讲,那是一步登天。非常震惊,很多作家、很多老编辑那都是我仰慕已久的,结果都在一个单位里,都能看见。

我就想我一定要比别人做的更好,不管我现在是一个单位的主人也好,还是我在出版社、在工厂,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上,我都应该尊重我自己的这个角色。就是加班加点,我也会认真把手头工作做好,而且我不愿意炫耀,炫耀无益于你对这个社会的判断。”

当上编辑的马未都,阅读的机会越来越多,不再像以前那般匮乏,但读书的时间却越发少了。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当你获得这个机会的时候,你就知道,读书是你一生中最应该早做的事情。”

马未都在出版界的一举成名,跟王朔有莫大的关系。

有一天,同事跟马未都说,门口有个小孩要见你。马未都一瞅,原来是王朔,穿了个大裤衩子,愣头愣脑的就来了,也没寒暄,王朔把自己的小说《橡皮人》递给马未都转身就跑了。

马未都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马未都一看,丫真是个人才,决定要帮他发表。

但是这本书里很多话都是忌讳的,发表一事遭到了反对,为此,马未都还专门请主编喝了点酒,主编一高兴,就同意发表了。但还是把第一句话删掉了,因为这么露骨的话,实在跟那个年代犯冲。

马未都对此耿耿于怀,正好那期是他去印刷厂签字付印,于是他又偷偷地把这句话加上了,马未都说: “他的这句话在早期作品中象征意义特别重,象征他成人。”

之后,马未都把样稿寄给了《小说选刊》,心想如果《小说选刊》能转载,主编也就不会再怪罪这件事了。

果然如马未都所预料,《橡皮人》一炮打响,王朔成为80年代青年心目中神一样的存在,而马未都也跟着成为了非常有分量的编辑。

英雄惺惺相惜,与马未都的相识,王朔在《梦想照进现实》中写道: “知道光和光怎么打招呼吗?在最黑的地方见!”

之后的十年里,马未都先后挖掘了莫言、余华、刘震云等威震文坛的作家,成为出版界大佬级的伯乐。

1989年,马未都、王朔、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史铁生等人组成“海马影视创作室”,开始了影视剧的创作。

那时候的电视剧还是个空白的产业,《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爱你没商量》、《皇城根儿》等等一播出就火遍了全国,这也为马未都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那时候起,马未都的收藏就不只是小打小闹的了,财大气粗的马未都开始了“抄底式”的收藏。

 03 
收藏之路

说起收藏,马未都是真心喜欢。

“收藏,我要是仔细想,大概从小学就开始喜欢了。我记得六几年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查抄,抄完人就走了,扔下来好多不知道是什么的物件儿,我拿着看,就喜欢这种旧东西,但那时候没意识。我真正开始收藏是在工作以后,20世纪80年代初吧,到现在有30年了。

我总觉得,人生总是得有一点儿喜好,我只是喜欢破解很多历史的谜题,收藏就是慢慢地把历史搞明白。”

幸运的是,马未都还真是赶上了好时候。80年代,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就够买好多碗了。要是搁现在,一个文化大家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

“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我二十一岁‘文革’结束,1980年我二十五岁,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是我狂收暴敛的十年。这十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

当然,编辑部的工作再有钱,一个月也就几百块,无法支持他买那么多古董。其实他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时候也开始倒腾药材生意,卖中药是个暴利行业,在“万元户”已经非常了不起的时候,他一个月就能挣七八万块钱,正是靠着这些钱,马未都才有底气地玩儿古董。

当时在出版社,他也不敢跟人讲自己做买卖,但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马未都超有钱,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从80年代零零星星的收藏,直到90年代,他已经收藏了逾千件文物了。

而且,马未都是第一个从国外用集装箱往回买文物的人。

从三五块钱的买卖,到数以亿计的交易,马未都从文物买卖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悟透了人生的道理。

当时他住在北京西郊空军总医院,在东城上班,每天都要路过钓鱼台国宾馆,那附近有个卖古董的跳蚤市场。马未都每天一下班,就到这里转转,每个月都能买上一两件心仪的古董。时间一长,就跟这帮人混熟了,他的很多古董知识和交易行规都是从这里学到的。

“因为他们每天上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就跟老师每天给你布置一道题似的,很多东西都没见过。”马未都常在节目里说,市场是很锻炼人的,行不行,就看你动到真金白银的时候,手哆不哆嗦。

从最初跟摆地摊的打交道开始,他就练就了很强的心理素质。当时,文物鉴定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博物馆的专家对市场的判断几乎是零。而马未都从多年的地摊交易中,获得了很多的经验,面对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时,他能很快地做出判断。

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马爷一路上走过来的坑也不少。

上世纪80年代,他刚走上收藏之路时,最喜欢的是明清时期的家具。为此,他经常到京津农村去收货。当时,收藏热潮并未兴起,尤其是80年代以前不被重视的明清家具,一把黄花梨座椅售价十元都没被置之不理。

之后因为受到香港的收藏家青睐,价格才开始上涨。那段时间,马未都开始在农村地区捡漏,有一次,他去天津的一个村子买家具,看上了一把明代的黄花梨官帽椅,制作精良,保存完好。马未都一看就喜欢上了,卖主要价500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家终于同意以3000元的价格出售。椅子装上车后,卖家又说他有一个黄花梨箱子。如果有兴趣一起买,可以给个不错的折扣。

当时,马未都正在和朋友们讨论事情,他顺着卖家的手看了一眼,从做工上看,这个箱子和刚才的椅子应该是同一时期的,做工也很精致,应该是明代的杰作。马未都问他打算卖多少钱,卖家说这是一件很大的家具,现在在市场上至少值1万元,如果马先生买的话,他只收6000,马未都觉得不贵,就顺手买了。

运到北京后,马未都看到两个农民工把这个黄花梨的家具给抬起来了,心里一下子就凉了。黄花梨属于硬木,密度很高。一个大型的箱子往往需要几个人一起抬起来。

从那以后,马未都在买卖上更加小心了。在成交之前,必须经过仔细验证,不可妄下结论。很多人认为收藏是个不得了的技术,但马未都认为, 这只是“小技”,考验的无非是你的专业技能和对一个事物的敏感程度。

真正的“大技”是哲学和玄学层面的,它已经不是常规的“学”可以解释的。

很多人向马爷讨教收藏的经验,马爷坦言: “收藏没有捷径,所有人告诉你的捷径一定是个弯路,是个陷阱。不要认为任何一个简单的知识就可以判定这个东西的全部。一个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明白。”

 04 
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的创建,可谓一波三折。在90年代,办私人博物馆是一个不正经的想法。

之前,马未都办过一些收藏品展览,后来他想着把场地固定下来。“固定下来不就是博物馆了吗?”于是,他跑到北京市文物局申请,工作人员斜眼一瞥,“想什么呢,这种事是国家办的,私人不能办,别来这儿掺和。”

几年后,国家对私人文物的态度逐渐明朗,马未都察觉时机到了,1992年,他再次申请注册,1996年终于获批成立,次年正式开放。

这是我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那时的马未都才30多岁,不知道这事儿后面有多麻烦。

他老婆说这就是“摆着个好日子不过,非做这苦差事”。博物馆做起来的确不容易,但马未都却总能苦中作乐: “人生总是需要一个精神支柱嘛,我不认为一个人背负这么多东西有什么好处,但我认为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吧,最终都应该为社会不唱高调地做一些事儿。”

观复博物馆的性质是“民非”,民办非企业、非社团法人单位。民办博物馆既没有财政支持,也不能盈利,部分由企业赞助支持。

博物馆的运营非常不易,而观复博物馆是目前唯一一家能用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的博物馆。

它最早的地址在北京琉璃厂,这条古文化街上还有荣宝斋、大千画廊等老字号。之后分馆陆续开到了上海、杭州和厦门,投资达到数亿元。而创建博物馆的初衷,马爷说是为了做一件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

“我一开始就是喜欢收藏,当收藏的东西多的时候呢,我希望它公诸于世,希望它有一个教化作用。西方,尤其是欧洲,这方面的教育比重比较大。你到欧洲去看那些国家,都非常艺术,所以说它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应该有一些美学的教育。”

观复博物馆是马爷多年来的心血,但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一定会在清醒之时,将博物馆捐给国家。“我心目中最好的结局是,我离开博物馆,若干年以后,有一天闲着没事,甚至都坐轮椅了,我说,我去观复博物馆看看,不通知任何人,我也买票进来。我进来以后觉得这博物馆比我在的时候更好,那我认为,这个事就彻底做成了。”

也许,这就是一个文化大家的胸怀吧。

 05 
撸猫

以前,人们去博物馆大多是冲着马未都,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去看看大名鼎鼎的“观复猫”。

毫无疑问,观复猫是全中国生活条件最好的猫了。

它们睡着黄花梨的家具,住着专门的猫别墅,有专人饲养,还不时在各文化类节目中作为“贵宾”现身,据马未都透露,每年养猫的成本,跟养人差不多。在博物馆里,它们各司其职,每天在博物馆里迎来送往,成了文物和游客之间的桥梁。

提起猫,马爷满脸都是溺爱。

他对猫的喜欢源于父亲的影响,小时候他家里便有猫,今天有猫砂,但那时候没有,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找工地,背一书包沙子回家,用脏了之后就拿去冲洗,搁到阳台上晾干了再反复用,虽然辛苦,但马未都总是乐此不疲。

而成年之后的马未都,猫给他带来的更多是心灵上的慰藉。

“我经常半夜写东西嘛,如果光是你一个人有点干巴,有只猫蹲在你桌上陪你,看着它你会觉得内心特别平静,一人一猫,此生足矣。”

而他跟观复猫的结缘,源自非典。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许多家养猫狗遭到遗弃。有人跟马未都说,自己家门口有只大黑猫蹲了好几天,要不要捡走?马未都冒雨把这只猫抱了回来,这是只肥肥的狸花猫,因此取名为花肥肥,它是博物馆第一任“猫馆长”。花肥肥活到十五岁,去世了,马未都找人做了十二只它的铜雕像,放置在馆内各处。在他畅想的新博物馆里,会有一个猫的墓地,每只猫走了以后都能给它立个碑,供人凭吊。

后来,博物馆里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只流浪猫,马未都一一收下,每只都给起了萌萌哒的名字:黑包包、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

正巧撸猫的时代来临,马未都说: “猫能够替我们治愈社会的很多心理问题,缓解情绪”。现在,“观复猫”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也成为了博物馆向人们传递文化的媒介。每当马未都抱着他的宝贝猫们出镜时,点击率都会直线上升,观众大呼萌化人心。

在观复猫系列的所有插画中,我们都能看到以马未都为原型的马霸霸的模样。一脸傲娇却又萌萌哒,像极了现在的马未都,表面上看去总是不苟言笑,然而一开口你就会发现老先生一口京腔,幽默风趣且平易近人,他的憨态可掬或许和他爱猫有关。

 06 
 

对马爷来说,现在摆在他面前唯一的焦虑就是年龄。

他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但时间是人生最明确的边缘。

今年5月21日,马未都作为《对白》第三季的首期嘉宾,与年轻人聊了聊生命的意义。

“虽然有遗憾,但是你无悔;虽然有不足,但是你无愧;虽然有缺失,但是你无碍。虽有千言万语道不尽,但蓦然回首,喜怒哀乐是你充实的一生,这就足矣了。”

从当年的毛头小子到现在的马爷,人生的浪头打过来,马爷毫无疑问是幸运的,他用自己的机智聪明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人生有很多日子是精打细算着过的,很多是囫囵吞枣着过的,挣扎也好,坦然也罢,正如马爷所说:“不管你想不想前行,你一定被这个时代裹胁着前行。

作者:柳嘟嘟。拾文化(ID:shiyafengshe),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海淀网友 回复 悄悄话 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