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英圣战,布尔战争如何葬送大英帝国?zt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23-03-15 05:51: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136 bytes)

 

1652年4月,一艘来自荷兰的船只渐渐靠近非洲好望角,船上载着153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他们的目的是在这里建立一个殖民地,他们在这里种植庄稼,饲养牲畜,之后由荷兰东印度统一收购。

因为受到东印度公司的压榨,这些雇员越来越不满,于是他们为了摆脱了公司,逐渐向内地迁移,随他们一起迁徙的,还有更多寻找生计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

这些不同国家的人不断拓展自己的地盘,相互交融,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布尔人,意思是农夫。

谁能想到,在这之后的200年,这群农夫葬送了当时最强大的帝国,终结了海洋帝国时代。

来自-自由

1795年,拿破仑占领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彻底落下帷幕,而荷兰海外广大的殖民地,被英国占领。其中也包括南非开普敦地区。

英国人占领这里之后,大量英国移民涌入,导致这里的人口比例开始倾斜。布尔人不再作为数量最大的群体,却占领着大量的黑人奴隶和土地,这让刚刚接手的英国主人很不满意。

无法获得自由劳动力和土地的英国殖民者在1828年颁布法令,废除了当地黑人和布尔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当地黑人成为了自由人,可以合法拥有土地,这让布尔人十分不满。要么说英国是最为友善的殖民者,作为一个工业强国,为了获取劳动力,所到之处,皆是瓦解的奴隶制度。英国甚至在1833年通过法案,废除了大英帝国境内,包括殖民地内所有奴隶制度。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布尔人干脆集体脱离英国殖民地,继续往北方迁移,向内陆进发。

他们来到了当地黑人帝国祖鲁王国境内。

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布尔人与祖鲁人,英国人发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终于在1849年,成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并且在1852年,得到了英国的承认。而建成这伟大功勋的人物就是比勒陀利乌斯,德兰士瓦的首都名字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后来,这里也成为了南非的首都。

要说的是,德兰士瓦共和国还有一个好兄弟,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

这是由不愿接受比勒陀利乌斯领导的布尔人建立,两国关系密切,互相照应,唇齿相依。

英国人,布尔人,祖鲁王国,从此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然而快乐的日子,很快被一个看似好事的坏事,给打破了。

罪恶来自财富

1866 年,一个名叫雅各布斯的农民孩子,在奥兰治河河畔附近与他的朋友收集“漂亮的石头”,在他的战利品中,有一颗石头格外亮眼,这吸引到了邻居范尼凯克,男孩母亲把这颗石头赠送给了他,这颗石头多番易主,最终传到了一位业余地质学家手中,这是一颗重达 21.25 克拉的钻石,这颗巨大的南非钻石被命名为 Eureka(尤里卡),意思是“我找到了”。从此,世界上第一颗钻石诞生了。

但是此事就此打住,再也没有人深究。

1869 年,一位牧羊人发现了一颗巨大的卵石,那位邻居范尼凯克用自己的全部身家换取了这块同样耀眼的石头。

这就是后来威震世界的超级钻石-南非之星。

这两颗钻石均以过万英镑成交。巨大的财富诱惑,吸引了数万淘钻团。其中也包括英国殖民者。

这个钻石矿位于布尔共和国境内,为了能够占领这个矿场,1871年,英国军队强行进入矿区,驱逐布尔军队,实际上控制了奥兰治共和国。

而另一个布尔共和国德兰士瓦,陷入了与其他当地黑人王国的战争泥潭。

英国人以保护的名义,说服德兰士瓦接受英国统治,这一年是1877年,布尔共和国消失了。

而占领了布尔共和国的英国在1879年攻克了祖鲁王国首都乌伦迪,国王被俘,流亡开普敦,从此祖鲁王国名存实亡,再也无力和白种人争夺地盘,这块世代的黑人领土就这样被拱手让给了西方殖民者。

祖鲁王国的灭亡,给了布尔人重新建国的希望,祖鲁人已经被消灭,威胁已经消除,英国已经失去了继续占领布尔共和国的理由。

然而此时的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反而变本加厉,增加税收,向布尔人征收德兰士瓦共和国未收上来的税款。鼓励英国商人不断购买土地,挤压布尔人的生存空间。

不止如此,为了能够解除布尔人和当地黑人的武装,英国颁布所谓《缴枪法令》,没收黑人的武器。这些武器是钻石矿分发给黑人的工资。这起收枪事件遭到了黑人的强烈反抗。

驻扎在德兰士瓦的英国士兵南下镇压叛乱,而此时德兰士瓦国内的英国士兵才不足3000人。

留给布尔人重新建国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布尔战争

1880年12月16日,5000多名不满英国统治的布尔人齐聚帕尔德克拉尔,在这场国民大会上,正式宣布,武装反抗英国统治,恢复布尔共和国,大会中推举了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皮埃特·茹贝尔和小比勒陀利乌斯三人为首领。

同一天,在比勒陀尼亚的英国驻军收到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普勒陀尼亚。

第一次布尔战争拉开大幕!

1881年1月,英国增援部队向德兰士瓦挺进,在快进入德兰士瓦的时候,遭到了布尔人的伏击,英军的司令官科利将军被打死,英军伤亡以及被俘近300人。

3月6号,布尔人和英国人签订了停战协定,这场小规模战争终于结束了。

随后两国签订《比勒陀利亚》协定,英国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共和国的自治权利,英国作为其宗主国存在。

这条协约依然埋着很大的雷,那就是布尔人并未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这为后来爆发的另一场,足以毁灭大英帝国的大规模战争,埋下了伏笔。

落日帝国

19世纪是属于英帝国的时代,依靠着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他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最高效的生产能力,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世博会,全世界新奇事物汇聚于此,在全世界面前狠狠秀了一把肌肉。

然而到了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电气时代。

就像蒸汽机将英国送上了全世界的王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将美国和德国扶上了争霸舞台。

在钢铁产量上,美国和德国分别在1890年和1896年超越了英国,在新兴产业,化学和电力方面,更是被美德甩在了身后。英国抱着陈旧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地道且低效的生产能力, 惶恐不安。

军事方面,帝国海军依然是世界第一,但庞大的殖民地也让英国力不从心。而他的敌人们,似乎在迅速成长。法俄的海军力量已经无法忽视,尤其两国已经结成了军事同盟。

而德国威廉二世,开始推行他的“世界政策”,海军扩张的序幕徐徐拉开,其争霸全球的野心昭然若揭。

即便是看似保守的美国,也在这个时间段开启了自己的军事扩张之路,1898年的美西战争,1899年针对其他帝国在中国执行的 “门户开放”政策,都表明了美国不会满足于目前的北美领土。

英国那无可比拟的经济和海军实力受到了新兴国家的严重挑战。

旧王退位,新王登基,势不可挡。

此前,英国的对外政策一直都是“光荣孤立”,主要内容是英国不与任何欧洲国家缔结长期义务条款,比如军事同盟,以此保持充分的自由行动。保持这一政策的条件,是英国本身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带来的安全感,和对其他国家的威慑。

而此时,这个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光荣孤立政策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而此时,南非方面,发生了一件事。

在《比勒陀利亚》协定签订两年后,也就是1983年,德兰士瓦境内又发现了一个大金矿,后世称之为“兰德大金矿”。发现金矿的消息震惊全世界,自然也遭到了英国的垂涎。

德兰士瓦依靠这个大金矿摆脱了财政困境,赚得盆满钵满,以金矿为中心,发展起来了之后南非的著名城市约翰内斯堡。

德兰士瓦的金矿吸引了德国人和英国人前来淘金。为了对抗仇敌英国,布尔政府拉拢了德国人,英国和布尔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1885年,德兰士瓦政府对英国商人征收高昂的铁路通行费,又封锁了菲尔容斯德里夫浅滩,为了躲避高额的铁路通行费,英国商人都是从这个浅滩登陆德兰士瓦,将货物运往约翰内斯堡。

英国和德兰士瓦陈兵对峙,最终浅滩重新开放。

这场冲突只是英布双方矛盾的一个缩影,因为金矿主要是英国和德国人投资,德兰士瓦政府对其收取了高额的直接税和利润税,同时售卖特许权和垄断权,从开普敦殖民地到德兰士瓦之间也设置了高额的关税,德兰士瓦政府靠这些手段,收获了巨额利润。

1897年,德兰士瓦财政收入为448万英镑,已经相当于当年金矿的利润总和。

而德国人却在南非销售工业产品,势力已经渗透南非的金融行业,铁路行业。

在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督罗得斯眼里,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哪怕是用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

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督罗得斯,让英国矿主组成革命委员会,同时向殖民大臣,后来成为首相,并推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要了一块土地,专门训练士兵,同时拉拢开普敦骑警。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武装推翻德兰士瓦政府。

1895年12月29日,罗得斯的武装部队,潜入德兰士瓦,张伯伦事前已经命令停止行动,因为据可靠消息,城内的策应部队决定退出行动。

这只孤军深入的“革命军”被德兰士瓦军队团团围住,全军覆没。

这次失败的军事行动让英国颜面扫地,开普殖民地总督罗得斯辞职。

但是这次行动却让英国人决定孤注一掷,不再寄托于和谈,而是用血和汗彻底抹除这块心头大患。

1899年5月,英国同德兰士瓦举行和谈,和谈的内容围绕德兰士瓦外地人的入籍和选举权问题展开,德兰士瓦做出了最大让步。

然而英国在此之后不断添加条件,其内容和让德兰士瓦重新成为英国殖民地无异。

与此同时,英国不断调集军队到开普,以此来激怒布尔人,逼迫其打起第一枪。

10月9日,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共和国,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停止增兵,撤出军队。英国拒绝,11日,布尔人发动攻击,布尔战争爆发。

大英帝国时代的休止符,开始落笔。

帝国崩塌

考虑到这场战争持续3年,总体划为了3个阶段,其具体细节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但是这场摧毁大英帝国的战争,涌现了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英国大人物。

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日后成为英国首相,赢得二战的丘吉尔便作为记者前来参战,两个星期过后,他就成了布尔人的战俘。日后成为首相张伯伦负责了战时大部分军务,甚至《唐顿庄园》中的伯爵罗伯特就曾经在这场战争中服役。

这场“灭英战争”中,英国先后动员了45万军队,包括25.6万的正规军,10.9万的志愿军,而布尔人只有8.8万军队,不足其五分之一。

可是这场战争却拖了3年,英国耗费了2.2亿英镑,死亡2.1万多人,而布尔人的军队也只剩下了2.2万,已无力再战。

1902年,双方签订了合约,战争终于结束了。

英国重新成为了两个布尔共和国的宗主国,英国赔偿了布尔人300万英镑,英国承认了布尔人对黑人的压榨,双方修好,共同压迫当地黑人。到了1910年,英国在开普的殖民地与两个两个布尔共和国合并,组成了南非联邦,其成为了英国第四个自治领。

可是这场惨烈的战争撕裂了英国政治,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战争的狂热因为战场上的屡屡受挫而被浇灭,很多人开始反思英国的殖民政策是否正确。

在经济上,因为布尔战争庞大的战争支出,让英国无法再维持如此庞大的海外领土,张伯伦直言不讳地说,这些领土是英国的负担。这也迫使越来越多的海外领土开始拥有自治权利,成为自治领,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

而在外交方面,英帝国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变得千疮百孔。战争期间,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在谴责英国的背信弃义。英国陷入了孤立。

为了能够抑制法国,英国给予了美国开凿巴拿马运河的便利,为遏制俄国,英国与日本建立了同盟。

不久之后,英国开始卷入纷繁复杂的大陆政治军事旋涡中, 彻底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

可是英国民众并不在乎,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和平的时代。英国继续沉浸在编织的帝国美梦中,在帝国议会,高谈阔论,剑指全球。

而在布尔战争结束12年后,来自大陆的一封电报打破了唐顿庄园的欢声笑语。

英国将用120万士兵的性命,为英帝国献上最后的赞歌。

如果能回到过去,当南非那颗钻石,那处金矿被发现的时候,英国还会不顾一切,赌上45万士兵,赌上大英帝国的前途,去争夺那无法挽救的帝国余晖吗?

所有跟帖: 

这简直对应俄打乌 -壁上观- 给 壁上观 发送悄悄话 壁上观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23 postreply 21:30: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