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李克农力主拍摄,《潜伏》借鉴剧情ZT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21-01-09 19:05: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794 bytes)

 

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李白的雕像,这并不是诗仙李白,他是牺牲在解放前夕的烈士李白。

既然他的雕像被树立在北京邮电大学,那就意味着李白烈士肯定和电讯事业有关系,实际上,他就是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本文讲述的是这部电影和李白的故事。

一、李克农力主拍摄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片头编剧标注名字是林金,但在我国影史上根本查不到此人的其他作品,因为这是一个化名,名字的背后不仅有国家安全部的同志,还有一位我党在秘密战线上的将军,李克农。

1949年5月30日,上海刚刚解放,李克农的电报就直接发到了陈市长的手里,他要求上海市协助寻找一位叫李静安的被捕同志,经过调查发现李静安在上海解放前二十天被反动派杀害。

李静安原名李华初,曾化名李白、李朴和李霞,这位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在1937年接受任务到上海担任秘密电台工作,曾两次被捕,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监狱里备受折磨,牺牲在解放前夕。

1957年,李克农建议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李白的事迹拍成电影,由国家安全部提供李白同志的事迹资料并配合拍摄,片中李侠的名字就改编于李白在1937年的化名李霞。

1958年电影上映,成为我国反映秘密战线影视作品的不朽经典。片中里坡饰演的电台领导,从身份到形象各方面,几乎都可以看出来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李克农。

二、孙道临深度还原李白

《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的导演是王苹,她当年曾在上海从事过秘密地下工作,因此她力排众议启用了文质彬彬的孙道临饰演老红军出身的李白。

孙道临回忆说,他一开始并没有参透秘密战线同志的形象精髓,只是从电影艺术创作角度努力使角色做到演谁像谁,片中李侠先后从事的湘绣师、无线电修理、糖果店老板等角色对孙道临来说都不难。

但是,当年拍摄此片时有很多从事过上海地下工作的同志曾过来探班,他们告诉孙道临,李白虽然做过很多工作,但他毕竟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身上的正气和精气神比一般人要多,孙道临顿悟。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很多李侠发电报的特写,这些镜头全都是孙道临亲自上阵,他发电报的指法是标准的老手, 很多动作都是专业的,因此经得起特写镜头的考验。据说李侠发电报的一些细节曾经被无线电台爱好者拿来当范本。

片中也用镜头语言表现了李侠的专业水准,比如他的指法就深得同行的赞誉,说他“就像一汪清水一样”,同时这么出色的技术也成了他被对手识别出来的伏笔。

在老版本的影片中,李侠还有一个听电报的镜头,他可以不用手抄直接用耳朵听出全部明码电文,这些小细节的刻画是孙道临学习了一个多月的成果。

更值得敬佩的是,在拍摄李侠受刑一段戏时,孙道临主动要求真上老虎凳,甚至在导演觉得满意的情况下他还要求再给自己加一块砖,以达到最完美的拍摄效果,其演戏之拼命让人叹为观止。

多说一句,片中所有的收报机和电报机都是当年给李白烈士当老师的涂作潮亲手制作的,李白使用的电台也是出自他的手。本来剧组要将涂作潮的名字放在片头顾问一栏,他谢绝了。

三、被《潜伏》借鉴的剧情

片中饰演李侠搭档和妻子何兰芬的是袁霞,其原型就是李白的搭档和妻子裘慧英。

和孙道临的待遇一样,袁霞一开始也被很多人不看好,甚至有厂领导发话,如果剧组执意让袁霞演女主角,他就不签字同意。

之所以袁霞不被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她当时的表演经验不足,容易紧张。另一方面她的长相和气质即使烫头穿旗袍还是显得有点儿土。

但是,袁霞的这种效果正是导演王苹想要的,在她的坚持下,算是新人的袁霞出演了这部重要的电影。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何兰芬本来是缫丝厂女工,被派到李侠身边担任助手,两人组成了假夫妻家庭。

何兰芬不太适应当太太的生活,李侠经常疏导她开解她并教会她打麻将,晚上休息时李侠让何兰芬睡床,自己打地铺。

经过一起战斗的岁月,李侠和何兰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经组织批准组成了正式家庭,并有了自己的孩子。

相信很多没看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的观众,看到这些剧情时一定会想到另一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没错,虽然地下战线里假夫妻组成真家庭的事例有不少,比如江姐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但是,像《潜伏》里余则成和翠萍的故事很多地方都和《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和何兰芬的故事相似,中间肯定存在一些借鉴的地方。

四、表演精彩的反派演员们

在该片中主要的反派演员有四位,其中大家不太熟悉的是陆丽珠饰演的女特务柳尼娜,她的表现就像那个时代的其他女特务一样,虽然让人恨,但不得不说其身上散发出来的女性诱惑力还是很足的。

让人意外的是大帅哥王心刚,他居然在该片中出演反派特务姚苇,而且表现非常出色。

当年电影界四大帅哥中的两位齐聚该片,倒是为该片增添了许多男性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有两位饰演日本人的反派演员,他们分别是演小仓的孟庆芳和饰演中村的王孝忠。

孟庆芳当年被化妆师誉为五官随便挑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比王心刚长得好,但组合在一起就只能演反派了。为了塑造人物,孟庆芳特意给自己剃了一个大光头,增加了角色的凶狠度。

此外,他还在片中设计了一个外插花台词,在问李侠电台藏在哪里时,孟庆芳感觉直接说电台显得拗口也不生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台词和动作:滴滴答。

此外,片中小仓曾经打过李侠一记耳光,这个情节是导演的外插花,这是王苹当年从事地下工作时遇到宪兵搜查时的亲身经历,也是她一辈子唯一一次挨耳光因此记忆犹新,她将此遭遇放到了电影里。

有外插花的还有王孝忠,当年为了琢磨角色,他曾到部队找老通讯兵聊天,老兵们告诉他想看某个人是不是搞电报的,直接看他的手指头就行,因为常年按键,手指肚都是平的。因此王孝忠饰演的中村拿起李侠的手看了看来了一句:老资格了。

五、花样百出的传递情报

之所以说《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经典谍战片,除了该片对无线电设备的使用持有严谨的态度外,片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传递情报方式,而且几乎不重样。

地下党之间传递情报,有用口红的,有用书的,有用蛋糕的,有用火柴盒的,还有用开水壶壶盖的,毕竟导演是搞地下工作出身,顾问里还有那么多专业人士,因此该片的谍战元素非常经典。

六、李白的告别

肯定有观众不理解,为什么李侠不能在发现危险后先撤退,等安全了再想办法发报不行吗?

其实,片中也有交代,历史上也确有其事,李白最后发送的情报是关于国民党长江防线规划以及国民党军部队起义的,这些情报本身也是其他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极其珍贵又极其重要,对于将来的渡江战役意义非凡,因此李白不顾自己的安全坚持把所有情报发送完成。

历史上的李白曾经两次被捕,第一次被捕前他向战友们连续发送了三个“再见”。第二次被捕前,他发送了代表警报的三个“V”,由于他的谨慎和牺牲精神,给他传递情报的上线一直没有暴露。

电影中李侠发报结束后给同志们的告别语是“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伴随着他发报的身影,是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的胜利画面,这个镜头运用极其经典,感人至深。

 

所有跟帖: 

短码! -太宇-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21 postreply 19:38:26

行云流水,如歌一样的嘀嗒声,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听出来。不过,应该吸取教训,分别用不同手指发报,熟了,脚后跟,肘子,牙齿,都能发出。 -太宇-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0/2021 postreply 16:00:40

这个电影的本子写得就很好。我读到的时候电影还没文革后解禁。文革前的电影,特别是五十年代的,水平高的比较多,各方面都认真。文革期间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242 bytes) () 01/09/2021 postreply 22:49:58

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是我的最爱!因为导演演员编剧等等都有亲身体会,并且有那么多曾经当事人热心参与其中,所以才真实耐看。 -whalx- 给 whalx 发送悄悄话 whal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21 postreply 08:34:19

2000年以后的电影全是神剧。 -天南地北- 给 天南地北 发送悄悄话 天南地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21 postreply 08:51:40

难能可贵的是道具用的是原型真家伙 -jwhzzj- 给 jwhzzj 发送悄悄话 (192 bytes) () 01/10/2021 postreply 09:31: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