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崤之战

来源: 都是国货 2017-05-08 14:46: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288 bytes)
说说崤之战
 

??《崤之战》是《左传》名篇,因为叙事多角度有层次,出场的人物性格塑造得也好。关涉的基本事件倒很简单:秦国想偷袭郑国,但没有成功,班师经过崤山的时候,中了晋国的埋伏。

《左传》精心安排了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胜利方、失败方和吃瓜群众,预言了秦军的失败。

一个是晋国的卜偃,这算是个半神话性质的人物,作用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忒瑞西阿斯。碰到晋国有大事必出场,出场必说预言,预言必定说中。

一个是秦国的蹇叔,这位代表了秦国智库的顶尖水平。

还有一个是周王室的王孙满。王孙满后来作为周王室的政府发言人,还有教导楚王怎么做人的杰出表现,这时还是小孩子,出来先露一小脸。

和《左传》的大多数预言神乎其神,让人难以置信不同,这三则预言剔除神话和过分精准的成分,都显得大体可信。因为秦军这次行动会惨败收场,简直是一定的。

首先,秦国为什么要打郑国,就不大好理解。

由于郑国地位的特殊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吞并它。以秦国的位置之极端僻远,国力之并非顶尖,觊觎郑国的国家中,连有力竞争者都排不上,念叨什么“国可得也”,也是一种迷之自信。——再说,当年秦穆公被烛之武劝走,就是因为知道灭了郑对秦国也没有好处,这时怎么又变主意了呢?

这种不合理,连小说家都感受到了。如《东周列国志》是这么写的:

却说秦将杞子、逢孙、杨孙三人,屯戍于郑之北门。见晋国送公子兰归郑,立为世子,忿然曰:“我等为他戍守,以拒晋兵。他又降服晋国,显得我等无功了。”已将密报知会本国。秦穆公心亦不忿,只碍著晋侯,敢怒而不敢言。及公子兰即位,待杞子等无加礼。杞子遂与逢孙、杨孙商议:“我等屯戍在外,终无了期。不若劝吾主潜师袭郑,吾等皆可厚获而归。”正商议间,又闻晋文公亦薨,举手加额曰:“此天赞吾成功也!”前遣心腹人归秦,言于穆公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遣兵潜来袭郑,我为内应,郑可灭也。晋有大丧,必不能救郑。况郑君嗣位方新,守备未修,此机不可失。”……穆公艴然曰:“寡人三置晋君,再平晋乱,威名著于天下。只因晋侯败楚城濮,遂以伯业让之。今晋侯即世,天下谁为秦难者?郑如困鸟依人,终当飞去。乘此时灭郑,以易晋河东之地,晋必听之。何不利之有?”

小说添加了很多《左传》里没有的细节。

第一,是戍郑三秦将的心理。夺取郑国政权,只是场面话,重点是他们在郑国待着憋屈,所以他们的真实心理是闹点事出来,然后捞点东西好回家。——背井离乡被派去做毫无希望的工作的人有这种想法,倒是很好理解的。

第二,是秦穆公的心理。这么多年一直被晋国压制着,晋文公死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的目的也不是真据有郑国,而是拿下郑国后和晋国换取河东地。——回顾前面秦穆公和晋怀公的故事,这个情节加得也很合理。

第三,是在叙述中强化郑文公去世、晋文公去世和秦国出兵这三件事之间的关系。当初是郑文公和秦国定下密约,让三秦将戍郑的,从此晋国、秦国的势力,在郑国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郑文公一死,即位的公子兰当然是倾向晋国的,平衡打破,这时秦国要么割肉,直接让杞子等人回来放弃郑国;要么补仓,再派兵去支援杞子。如果晋文公在,秦国多半会选择割肉,但问题是晋文公也死了,反而似乎有了压倒晋国的机会,所以秦国决定派兵了。

所以这一段,虽然属于脑补,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体现了一种把零散的历史记录系统化、合理化的努力。当然,这究竟多大程度上接近事实,还是不好说,因为也可以有更简单的解释:专制君主就是发神经,却没人拦得住。

秦国打郑国,蹇叔称为劳师以袭远”,究竟有多远?

当时秦国的都城还在雍(陕西凤翔),到郑国都城(河南新郑),今天车程大约是七八百公里。古代道路要曲折得多,古书上往往称秦军奔袭了“二千里”,大致也差不多。

其间道路,可以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是从雍城到黄河渡口,大约200多公里。这一段还在秦国境内,路也还不算太艰难,秦军沿途应该可以得到不错的后勤保障。

但接下来道路,则变得凶险之极。从今天的陕西潼关到河南渑池,西段的山谷深险如函(盒子),东段以崤山为最大阻碍,因此被称为崤函之险。这里大山中裂,怪石交错,往往抬头不见天日。细细的道路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许多路段两辆战车不能并行,大军会被挤压成一条细长的直线,若从空中鸟瞰,想必如同一条若隐若现的蠕动的爬虫。

到了战国时代,秦国在此筑下关口,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函谷关。有了函谷关之后,秦军的行动应该会方便许多,以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体制的高效缜密,关内会有相应道路修缮,也会在沿途设置补给站点。但问题是此刻这条道路还为晋国所有,虽然一开始晋国没有阻止秦军经过,但也不会给予什么支持,一切行军所需物资,秦军只能靠自己解决。

第三段,过渑池进入洛阳盆地,道路又开始畅通,甚至可能有所谓“周道如砥”高速公路。秦军过周的都城北门时,王孙满等天子的臣民看见的是“超乘者三百乘”的轻剽景象。这样的表现,当然被鄙视为“轻而无礼”,但体会过堵得半死之后突然路通了一脚油门踩下去的快感的人,对当时秦军的心情,应该也不乏共鸣。

之后,又经过伊阙和轘辕两处天险,秦军终于逼近郑国。这一路走下来,虽然沿途没有遭遇任何军事阻力,但也已然是强弩之末了。

这时的问题就变成了这支秦军和郑国的军事实力对比。

前面说到,玩跳车表演的秦军是三百乘,这是秦军数量的下限。总兵力究竟多少,史书上没提。但这种长途奔袭后勤压力太大,基本不宜高估。

郑国的实力,一直是二等国家中的顶尖水平。春秋初年,郑庄公派出去打弟弟的兵力是百乘,到这时又已然经历过几次扩军浪潮。我们找不到当时郑国的兵力总数,但崤之战后不过二十年,郑、宋交战,郑国一次就俘获宋国“甲车四百六十乘”,郑国的兵力,应该比这个数要高上不少。学者一般估计,郑是标准的“千乘之国”。

所以此时疲惫的秦军要与郑国正面开战,并没有多少胜算,只能寄望于出其不意的偷袭。但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法隐瞒消息,失去内应之后,秦军主帅孟明只能放弃对郑作战。

回军之前,秦军先灭掉了滑国。其实秦灭滑也无法据有,这块地由晋国到来接盘倒是很方便的。滑是天子脚下的姬姓国,晋国本来不便下手,所以秦国这么做等于是给晋国送了一份大礼。秦灭滑的目的,一般分析认为,这是秦军大老远来了不能空手而回总得干点什么,但更可能是疲惫的秦军需要有个地方修整。《左传》写“灭滑而还”,似乎只是一瞬间事,实际上秦军过周是二月,回师再次到崤山是四月,扣掉路上的时间,秦军在滑停留了可能有一个月。

最后,晋军攻击秦军的方式,在春秋时代有很特殊的地方。

第一,这是一场利用地形优势的伏击战。崤山主峰高达1500~1900米,是秦军西归最主要的障碍,晋国就在这个地方发动了攻势。春秋时代,大多数战争仍有“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的讲究,不能因为宋襄公被嘲笑就认为这些规则已经过时,事实上五大战争的另外四场,都是双方集中主力以堂堂之旗正正之师对决。

第二,这是一场残酷的歼灭战。《左传》记录很简单,只说“败秦师于崤”,《史记》却强调是“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而《公羊传》更是形容为秦军“匹马只轮无反者”。其实《左传》也特意写到,三年以后,秦穆公对晋作战取得胜利,专门绕路“封殽尸而还”,此役秦军死伤极多,毫无疑问。

五大战争中的另外四场,都只求一决胜负,不以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战场上,双方也都注重展示贵族风度。——战国时代,秦军的屠杀热情极其恐怖,然而,它正是第一个遭遇此种暴行的受害者。

对崤之战的影响的分析很多。有人指责先轸等晋国主战派,认为他们是一介武夫,认识问题缺少政治高度,所以虽然取得了重要军事成果,但因此付出的代价是秦晋从此失和,两国之间兵连祸结,白白楚国这个蛮夷渔翁得利。

这种论调,正如当初秦晋联手攻打郑国的时候,也有人认为是烛之武的游说造成了两国关系破裂,所以烛之武只是策士而无大局观。再如晋襄公和秦穆公都去世后,两国一度复合却没能持久,又有人认为,是当时晋国的执政赵盾朝令夕改,才破坏了秦晋和平的大好局面。

其实,这么多偶然事件和个人行为都导致了秦晋战争,也许恰恰说明,秦晋两强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要建立政治互信实在是很难的,往往一点微小的分歧就可能持续发酵,直至酿成战争。所谓秦晋之好,已然注定是明日黄花。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

崤之战,晋军抓住三位秦军元帅,但又放了回去。孟明当时撂下一句话:“三年当拜君赐。”三年之后,我们要来找回场子。

事实是仅仅二年后孟明就带着秦军打了过来,然后被晋国打得大败,所以晋国人管这一仗叫“拜赐之师”。  

下一年,也就是真的是第三年了,秦军再来,这次秦国人“焚舟济河”,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晋国人看着也有点怵,所以不跟玩命的较劲,躲在城关里没迎战。秦国人算出了一口恶气,回到当年崤之战的战场,“封殽尸而还”。

但这并不意味着秦国对晋国取得优势,下一年,估摸秦国的狠劲也过了,晋国纠集诸侯联军伐秦,取得大胜。

之后秦晋之间战争不断,大体上,总是晋国获胜,但晋国也拿秦国没有太大办法。这时秦国都城在雍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秦已经迁都咸阳,那么晋军一过黄河,很容易会兵临城下;雍偏在关中平原的西端,要从黄河东边跑过来,还要再过北洛水和泾水等障碍。距离那么远,沿路那么穷,晋国的后勤会出大麻烦。

基本上,能过泾水,对晋国来说就算大成就,再坚持往西,就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最著名的战例是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一直简直打了棫林(在今泾阳县),这是距离雍城最近的一次了。接下来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

晋军主帅荀偃一声令下,鸡鸣时准备好战车,把军营里的井填上灶夷平排开阵势,大家看着我的马头行动。——留下来一个成语,叫“马首是瞻”。

然而晋的下军统帅栾黡当即回了一句,我们晋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命令,我的马头是想向东去的。

然后他就真的带着下军回去了,诸侯们本来就不愿意过河,也纷纷回去了。

所以这次还是无功而返,晋国人事后总结,管这一战叫“迁延之役”,就是拖拖拉拉的战役。

所以,秦国打晋国,是嘴上说想要,身体却很诚实,真打是顶不住的;晋国打秦国,是我就蹭蹭,不进去。总之,不大可能有什么决定性的后果。

所有跟帖: 

赞文笔。 -o88- 给 o88 发送悄悄话 (182 bytes) () 05/08/2017 postreply 16:36:30

蹇叔哭师时断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秦军将有去无回),结果被秦穆公骂为老不死(可能是”老不死“这骂人话的最早来源)。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137 bytes) () 05/08/2017 postreply 16:42:19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