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伊斯兰一:起源,第一稿

来源: 都是国货 2016-11-26 04:05: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54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都是国货 ] 在 2016-11-26 04:08:4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史话伊斯兰一:起源,第一稿》
 
《史话伊斯兰一:起源,》伊斯兰教作为现在地球上人类最核心,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之一,

《史话伊斯兰一:起源,第一稿》

伊斯兰教作为现在地球上人类最核心,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之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又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几个人几篇文章,就可以简单化说得完整和清楚的。

而在公众领域,现在充满了对伊斯兰教的误读和误解,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客观认知能力问题,有一部分是主观倾向问题。通俗的说,就是大家根本无法坐到一起谈事儿。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从纯学术角度切入,尽力不偏不倚,把事情(史实)先确定和说明白,而非急于评价评判,乃至对骂。

此篇,以及这一系列的目的,是尽我最大可能与努力,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尽最大可能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因为我本身毕竟是基督徒),最大可能性减少个人观点和评论。

这一章的名称,叫做《起源》,抽丝剥茧,尽力还原当时那个客观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开篇。

众所周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穆圣他是少有的天赋禀异之人。当他在公元632年死去时,已将几乎所有的阿拉伯部落结合成一个新的统一社会,称为乌玛(ummah)。建立了从喜马拉雅山到比利牛斯山间的伟大帝国,并形成一个独特的文明。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呢?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展开这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吧!

1部落与血族复仇,伊斯兰教的文化背景

伊斯兰教起源于部落文化,最开始是非常明显的“部落宗教”(相对而言,基督教起源于昆兰社团,是一种“社团宗教”)。这点现代社会的人很难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尤其是中国大众,对此更是基本上完全缺乏概念,因为中国部落社会很短暂,同时早已经成为久远的过去。

但我们若不能很好的理解部落文化,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真正理解伊斯兰教的来龙去脉。在穆圣时代和之前的整个阿拉伯(如今广大中东地区),贝都因部落他们没有死后世界的概念,他们信“复命”(darh),可翻译成时间或命运。它是至高无上的,这种态度在死亡率极高的此地或是很基本的。死了就死了,更不要说进一步的不朽,永恒之类超越性概念。

那时的阿拉伯部落民众,不信钱(如埃及和犹太人的金牛犊),也不信神,更不信生殖崇拜(如苏美尔人那样,广场公开性交祭祀),而是信仰穆鲁瓦。现代学者把“穆鲁瓦”(muruwah)翻译成“男子气概”,其实它的含义相当广泛,它表示战场上的勇气,受苦时的毅力与坚忍,以及对部落的绝对贡献。“穆鲁瓦”的德性要求阿拉伯人不顾自己安危,随时随地对他的部落首领效忠,他必须承担骑士般的责任,对任何攻击部落的行为采取报复,同时保护部落的老弱妇孺。

同时,“血族复仇”就是部落之间,乃至整个阿拉伯的律法。

什么是血族复仇呢?若是部落人民之一被杀,则以杀害罪犯部落任一成员为报复。没有必要惩罚谋杀者本人,因为在一个前伊斯兰的阿拉伯部落中,个人完全无关紧要,随时可以消失无影无踪。没有个人,只有部落。因此,杀掉敌对部落的某个成员或其他成员并无差异。

这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仅不能接受,完全就是匪夷所思的,荒诞的。是彻头彻尾的恐怖主义,是无差别攻击。但是,请大家不要忽略那个1500年前的历史背景。

“血族复仇”可说时在没有中央权威的地方,保障最起码的社会安全的唯一方式。恐怖的平衡,威慑,让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为了保障部落的生存,部落首领与大众平等共享财富和所有物(类似于一种原始社会主义的形态),某个部落首领无法报复,那么他的部落便不受尊敬,因此“血族复仇”的原则乃是简易而粗糙的正义形式。

但也表示许多部落很容易便陷入无法停止的暴力循环,大家永远不会认为已经执行的报复和原有罪行相等,变成了你杀我,我再杀你,你又报复杀我。尽管它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它的确有许多优点。它鼓励一种深刻而强力的平等主义,以及对物质产品的无动于衷。

穆圣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立伊斯兰教的,平等主义,血族复仇,男子气概等等,这些深刻的融入了伊斯兰教的血液,乃至成为基因。

我们在这里,在现代,不能简单的用“是非对错”评价这些文化基因,因为脱离那个语境和历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年的阿拉伯各个部落,就是在这种残酷的自然环境下挣扎,这就是客观历史,我们甚至应该理解和带着同情怜悯。

或许进一步,我们在评价伊斯兰教的一些有争议的习惯时,也时时不要忘记特殊的背景。例如穆圣允许穆斯林男子娶4个老婆,在如今文化下被常常质疑,诟病,但是请大家不要忽略,在部落文化中,有能力的英雄男子,是可以娶9个老婆的,穆圣的主张已经是大大的进步和规范妥协了。而至于伊斯兰教为什么没有与时俱进,进一步改革,那是后话和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

深刻的平等主义,内在的植入了,同时改变了伊斯兰社会的历史,葬送了几次知识分子大自救行动。我们后面会进一步讲到,在18世纪伊斯兰知识分子大自救过程中,大众不会支持那些用英文在欧洲期刊发论文的,只会支持“他们认为”“平等”的。

公众,普罗大众,绝大部分是无知的,他们能达到的认知极限,就是非黑即白。而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是有认知能力的,但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站在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或利益角度,真正超然的观点与视角,很难。因为人类这种生物,都是急于先进行价值判断,之后再进行(或忽略)事实判断。

2部落的土崩瓦解,伊斯兰教的时代背景

在阿拉伯大草原(外加沙漠)上,所有贝都因部落每天都要面对灭族的可能性。这就是当年的客观实现,不过,随着时间进展,他们慢慢“混起来了”,原因就是圣克尔白寺与和平主义。

圣寺克尔白四周的神圣地区,禁止一切暴力活动,因此在麦加,阿拉伯人可以彼此和平交易,他们知道古老的部落仇恨到此都会暂时停止。

渐渐地,商业兴起了,城市扩大了,和平也有可能性了。

库拉以希族人(他们当时占着麦加和圣寺,有大部分控制权)知道,没有这块圣地他们不可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他们现在几乎有足够的粮食可供食用,而且把麦加变成贸易与高度金融的国际中心。他们觉得已变成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且某些人甚至相信,他们的财富可以使他们达到某种不朽。

但穆罕默德相信,这种自我满足的新兴崇拜,意味着部落的解体。在古老的部落时代,部落必须优先而个人次之,每一个部落的成员都了解,他们彼此依赖才能生存。因此,他们有责任照顾自己部落中的穷人和弱者。现在个人主义已取代了社群的理想,竞争已变成了规范。个人开始构筑自己的财富,而毫不留意库拉以希族的弱者。

穆罕默德相信,除非库拉以希族人学习把另一超越的价值(也就是后来的《古兰经》)作为他们生活的中心,而且克服他们自我中心于贪婪,否则他的部落会因道德上与政治上的自相残杀而四分五裂。事实上,也的确像穆罕默德说的,金钱本身,并不是阿拉伯统一的先决条件,而且往往起负面作用。

这个部落传统,如今也被很好的继承下来了,“伊斯兰”意味着穆斯林有责任要创造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使穷人与老弱病残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顾。《古兰经》的早期道德信息很简单,囤积财富和积蓄私产是不对的,而把自己财富的固定比例救济穷人,公平地和社会分享则是正确的做法。在西方社会中,穆斯林们捐款数量一直在前列,遥遥领先于华人社会和社团。济贫与礼拜,至今乃是伊斯兰教五大基本功课的两项。

现在我们大致能了解和理解,穆罕默德在一个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建立的伊斯兰教。它本身必须战斗力和战斗性极强,否则它早就像与它同时代的近百种部落宗教一样(圣克尔白寺庙里面,最开始供奉着几百尊神,包括古罗马希腊神话的各种神祗,耶稣,甚至于佛陀),灭亡了。

它从出生之日起,就与政治和生存,息息相关,而非一个纯粹信仰和文化的宗教。我们外人和后人,无法,也不应该指责或否认这些,因为这是他们那个时代阿拉伯民族自救与升华的现实情况。

穆罕默德就是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成为先知,接受了神授,开始了带领阿拉伯民族统一和文明之旅。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写太多了,大家也记不住,接受新鲜东西需要一个大脑运作过程。下一章,将是介绍《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创立的《史话伊斯兰二:古兰经,圣训,与撒旦诗篇》

此章的核心参考书目,是《神的历史》(海南出版社,2013)中《第五章 唯一真主:伊斯兰教的神》和《阿拉伯通史》(新世界出版社,2015)中《第一编 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我将在未来完成整体后的校对中,完善整个文献书目。

 

本文系转载。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