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zt

来源: 数字证 2014-06-29 06:06: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数字证 ] 在 2014-06-29 06:07:4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日军在台儿庄战役大败,伤亡了1万 多精锐部队,还被迫狼狈不堪的逃回后方。日本军方和民众根本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惨败,在他们的心里大日本帝国皇军是从来不会失败的。自明治维新建军以来,日 军还从没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败。而台儿庄战役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显然都是一场失败。就算是日本的盟国德国的将军们,也向希特勒报告,日军台儿庄战役中 战败了。台儿庄战役后,日军一方面将负有领导责任的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和第2军军长西尾寿造解职,另一方面更由于面子上挂不住,试图倾全力挽回颜面。

由此日军几乎砸锅卖铁,出动在华所有机动兵力近30万大军,试图合围全歼徐州附近的国军50,60万主力。

国军对此也自然立即应对,随后就出现了上一篇所说的徐州大撤退,以及今天要说到的兰封战役。

 

 

豫东和商丘的重要性


为了合围徐州的国军,日军可谓用尽一切力量,对于这场战役极为看重。

此次日军合围徐州主要从三个方向,徐州北边,徐州南边和徐州的西边,徐州的东部是大海,自然无需关注。

对于东部,日军仅仅在战役最后阶段,以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在连云港登陆而已。登陆目的主要是海军一派强攻,并不是为了防止国军沿海路撤退。其实当时山东江苏沿海 都被日军第三舰队严密封锁,国军想从海路撤退根本是不可能的。

对于西北南三个方面,日军认为国军从徐州北边突围可能性不大。因为徐州北边是日军已经控制的山东省中部和北部,属于日军后方。国军从这个方向突围等于自投罗网,是绝不可能的。

日本军部分析,国军最有可能的突围方向为南部和西部。

徐州的南部为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苏北和皖北这些地区目前还在国军控制下,这些地区地形比较复杂,皖北到处都是河流,植被茂密,适合隐蔽行军,是理想的突围路线。

不过南部突围也有明显的缺陷,也就是因为河流多,植被茂盛,道路复杂,皖北并不适合大兵团突围,而适合中小规模的部队分头行动。

从皖北突围,因为地形原因,一部分部队会不可避免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也必然会出现一部散乱,无法聚拢的局面。

这样突围的部队就算没有战斗损失,也必须有一段时间集结,收拢,恢复编制,也就无法立即作战,必须放到后方去。

当时蒋介石很清楚的知道,日军占领徐州以后,必将转兵进攻河南和湖北,随后发动武汉会战,占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几省,直逼四川。所以国军的部队需要能够立即作战,不能有大量部队到后方休整,那么从皖北突围的国军数量不能太多。

 

所以,日本人认为国军主要的突围路线,应该是徐州的西边,也就沿着陇海铁路,从江苏徐州到达河南省东部地区。

 

注解:陇海铁路从甘肃兰州到江苏连云港,长达1800公里,这是一条从东到系,横穿中国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条铁路。国民政府在1936年基本完成陇海铁路的修建,到1945年全部完成。


相比地形复杂的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地形良好,基本都是平原。这一线公路土路众多,周边地形又极为开阔,非常适合大兵团行军(白天躲避日军轰炸,晚上行军即可,当时日军飞机没有昼夜轰炸能力,只能白天作战),也非常适合大量物资的运输。

日军估计国军如果徐州西边,也就是沿着陇海铁路从河南省东部突围,少则3,4天按多则一周,就可以完全撤离出徐州地区。

所以,日军对于徐州西边的合围作战自然是极为重视的。

当时徐州会战最高指挥官,时任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寺内寿一大将命令第1军军长香月清司中将,务必出动主力部队,完全切断国军向西的撤退路线。

 

于是第14师团在著名的中国通土肥原贤二的率领下,准备首先进攻山东西部大平原,目的是接应14师团全部渡过黄河,然后立即转兵进入河南东部,最终将矛头占领重镇商丘,切断国军向西的退路。

为什么挑选商丘呢(当年叫做归德)?因为商丘是陇海铁路最重要的站点之一,也是徐州向西最近的一个交通枢纽。日军一旦占领商丘,就可以有效切断国军突围路线,完成西部的包围圈。

至于商丘以西的兰封,开封虽然也是陇海铁路的重要站点,但他们地理位置并没有商丘那么重要。商丘可以看做是豫东的一扇房屋的大门,开封,兰封甚至郑州只是房屋内厨房,卫生间的小门。一旦大门被打开,国军进出房间就没有问题,那么关闭厨房,卫生间的门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鉴于这种情况,蒋介石下令河南省所属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立即集中主力阻挡第14师团,以确保商丘为最主要的目标,其余皆为次要目标。由此一场激战就要在中原大地爆发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 大家可以看看当时的地图,商丘的重要性也就非常清楚了。下图是被俘的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数百万苏军被德军歼灭,其中大部分是投降的,为此苏联险些王 国。二战中有个特点,战败的国家大部分是因为有生力量被歼灭才投降的。德军的有生力量在东线西线被消灭殆尽,一个斯大林格勒就损失近百万大军,强大的德国 装甲兵团到了柏林战役时候仅剩1500辆坦克装甲车,而苏军则有6200辆。国军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较好的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从没遭受苏军和德军那 样的惨败。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陷入抗战泥潭的香月清司第1军

因为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军都在用于北面的强攻,面对国军汤恩伯,孙连仲,卢汉等部不下20多万大军,根本无法抽调什么兵力。

 

负责切断国军西边退路的重任,最终落到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的头上。

1军虽然名称上是一个军,其实完全不是国军那种下辖2个师共1万多人军。第1军其实是一个集团军的编制,也就是日本第1集团军。该集团军一般拥有10万以上的兵力(作战期间可能兵力较少,因为需要留一部在后方占领区驻守),下辖数个师团之多,兵力非常雄厚。

一般来说,日军这样一个集团军,完全可以独立对付国军一二个战区,是日军的一种战略作战单位。

 

日本军部和华北方面军对徐州西边作战,不可谓不重视。日本军部为了此次作战,特别安排桥本群少将率领几十名军官去徐州督战,并且让徐州会战总指挥寺内寿一(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以及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都立下了军令状。

可惜具体负责作战的人,却并不太热心。

 

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大将在徐州大包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立即命令第1军军长香月清司中将,立即派主力协同参战。

 

遗憾的是,当时军部设置在保定的香月清司的第1军对此丝毫不热心,原因也很简单,他手上已经没有什么兵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当时第1军的处境非常尴尬,也是最早陷入抗战泥潭中的日军部队。

1军下辖的几个师团已经完全被山西,河北,绥远的国军正规军和游击队打的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实在无力再抽调什么兵力帮助别人作战。

仅仅1个多月前的34月份,在寺内寿一大将的严令下,香月清司的第1被迫主动出兵进攻山西,试图占领山西全省,尤其是国军控制的山区。

结 果该部因为兵力不足,不适应山区作战等原因,被几十万山西国军四面围攻遭受惨败。国军不但没有丢掉一块地方,反而主动发动反攻,连续收复山西东部,西部, 南部的武乡,晋城,辽县,吉县,永和,石楼等地。日军参展的几个师团狼狈的四散逃窜,侥幸逃出国军的围追堵截,有的师团甚至还被赶回了河南省北部,退出了 山西省。

为此,香月清司被寺内寿一一顿臭骂。其实香月清司非常委屈,因为战前他坚决不赞成出兵山西,最终迫于激进分子寺内寿一的压力才勉强出兵。现在果然被国军打败了以后,寺内寿一来个金蚕脱壳,却让香月清司去背黑锅,这自然让香月气的咬牙切齿。


到了台儿庄会战中的5月 份,山西的国军再次奉命发动反攻牵制日军。日军在山西的部队再次遭受重创,国军接连攻陷山西南部的平陆,芮城,风陵渡,永济,禹门,河津,万泉等地,其中 风陵渡等地是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日军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但也一样没有保住。日军由于兵力不足,无力应付,完全是焦头烂额的状态。

 

除了山西以外,其他省份也好不了多少。

山西北面的绥远方面,原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在半年前的193711月杀入绥远察哈尔境内。这个东北挺进军钻入日军后方腹地连续转战,将日军家里的坛坛罐罐砸的稀烂,打的日军和伪内蒙古军鸡飞狗跳。

山西,绥远,察哈尔如此,剩下的河北省情况也很糟。


19371222日,寺内寿一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名义颁布了《日军占领地区治安维持实施要领》,其实主要就是对付河北省日益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当时,河北全省到处都是国军留下抵抗的正规军和自发的抗日民军,总数不下20,30万人。

日军在河北省仅仅控制城市和部分县城,一部分县城和几乎所有的农村地区都在国军控制中。在当时,日军的辎重卡车从河北一个县城开往另一个县城都是极为危险的,需要配备随车的大量护卫队才可以。日军在河北省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后方乱成一团的情况下,第1军现有兵力尚不足以有效控制占领区,让他抽调主力参加一线作战简直就是笑话。

这就等于一个人欠了1000万高利贷无力偿还,此时政府又让他捐款1000万支援三峡建设一样,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为此第1军军长香月清司中将,一再向他的长官寺内寿一大将表示:自己根本无力抽调兵力参战!

 

但是专横的寺内寿一却根本不管这些,命令香月清司必须服从命令,违者军法严惩。。寺内是日本贵族家庭出身,为人傲慢为苛刻,最是接受不了下级的抗命。

香月清司明白,如果此次他不出兵支援,怕是立马就会被穿上小鞋狠狠整一通(寺内寿一后来恶整了包括山下奉文在内的一堆人,香月清司在兰封战役后也被整了)。

 

香月清司最终一咬牙,下令他麾下最有战斗力的第14师团和第16师团去一线支持作战。

为什么抽调14师团呢,这是因为这个师团目前在河南北部作战,比较靠近山东。

当时第14师团和第7师团配合,刚刚将豫北(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国军西北军宋哲元,东北军万福麟赶到了山西境内,完成了河南北部作战计划,表面上似乎可以用作其他用途了。

实际上豫北地区非常广阔,日军以两个师团兵力要控制这么大片区域已经相当艰难,也是无力抽调兵力。

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割肉补疮了。

寺内寿一命令豫北的防御由战斗力更差的后方卫戍部队负责(为下元熊弥的预备师团108师团一部以及战斗力更差的河村董少将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4师团立即开赴徐州。

至于第16师团刚刚参加了南京战役和南京大屠杀,由于该师团伤亡较大,战役结束后被调往东北的大连休整。

此时第16师团也是唯一一支在后方休整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可以调用的部队。

香月清司命令16师团立即中止修正计划,前往徐州和14师团联手作战,香月清司认为如果2个师团加上配属部队共7万大军联手攻入河南东部,对付国军10万大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却没想到寺内寿一又玩了一个花样。

寺内以南线作战兵力不足为借口,将16师团划归第2军西尾寿造中奖指挥,用在徐州南线的作战。

香月清司被这种釜底抽薪的行为惊得瞠目结舌。

这样一来,恐怕西线只有14师团一个师团作战了。谁都知道,以仅仅1个师团3,4万兵力进入国军重兵驻扎的河南作战有着相当大的危险,但此时已经没有办法,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臭掉出来,协同14师团作战了。

 

 

香月清司命令首先命令,第14师团的28旅团立即出发。该旅团立即在河南新乡上火车,经过天津最终到达山东济宁。

给这个旅团的命令是,立即配合16师团一部,迅速占领山东西部运河以西的鄄城的黄河南岸地区,以保证14师团27旅团能够从顺利此处渡过黄河,这是14师团作战的第一阶段。

 

为什么让这个旅团绕一个大圈子先占领鄄城,然后再接应另外一个旅团渡过黄河呢?

这是因为当年黄河水量很大,水流比较湍急,日军一个师团这样的大兵团想渡河是相当困难成功。

同时山东西部的国军已经建立了黄河南岸的防线,据险死守。

如果日军14师团不首先占领山东西部黄河南岸一线,就无法保证14师团顺利渡过黄河,下面的作战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黄河天险完成第一阶段以后,14师团需要立即集中整个师团兵力,从鄄城、菏泽、东明出发,全力攻向河南省东部地区,占领河南商丘,完全切断国军向西的退路,这也就是所谓第二个阶段。

 

 

对于这种部署,寺内寿一,香月清司倒是都完全同意的,在当时看来也只能这样去做。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日军在占领区四处奸淫烧杀,无数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挺身而出,用简陋的武器打击日军。他们和国军正规部队配合,对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精锐中的精锐--第14师团

 

这里就要说说14师团了。

 

 

14师团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17个常设甲种师团之一,它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日军的王牌部队。

14师团成立于1905年的日俄战争末期。当年日军在和俄罗斯帝国军队的战斗中伤亡很大,前线深感兵力不足,所以后方日本国内紧急组建了4个师团用于增援,14师团就是4个师团中的一个。

 

该师团在福冈县小仓编组完成(差点被美国原子弹攻击的那个城市),随后立即派遣到东北作战。

14师团进入东北的时候,俄军已经濒于投降,14师团最终也没有参加大规模战役,不过是小规模扫荡,接受俄军头像而已,战争结束以后很快被调回国内。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白军和红军在广阔的俄罗斯土地上厮杀。短短6年时间内,俄国全境都陷入崩溃中。俄罗斯战后的工业仅为战前的七分之一,农业更是仅有三分之一,其中农业的崩溃直接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饥荒,饿死了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

内战期间俄罗斯死亡1500万人口(当时俄国人口只有1.2亿),其中包括100万红军和50万白军,其余多是死于饥荒和战乱的普通平民。

注解:其中还有4万多中国人参加红军,他们本来是北洋政府派到俄罗斯做劳工的,主要负责最为艰苦的挖战壕和最危险的前线运输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则从事俄国苦役犯才愿意干的采矿,伐木等工作。

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劳工像滞留在俄罗斯的德奥战俘和几万捷克人一样无法回国,只得参加了红军。

由于中国人特别能吃苦,又非常忠心,作战勇敢却不喝酒不跟女人胡闹,他们深受红军高层的信任。70多名华工曾在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列宁格勒勒斯莫尔尼宫,担任保卫列宁的警卫工作。李富清,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华工,便是70多名华工卫士中的一员,他还担任过列宁卫队的小组长。

列宁很关心这些来自中国的卫士们,曾多次和中国战士拉家常,问他们生活是不是习惯,吃的、住的好不好。列宁为了和华工卫士进行语言交流,还抽时间向这些卫士 学习您好吃饭等日常汉语。为了提高中国战士的俄语水平,列宁特意派了一名教师给他们上俄语课,并向他们赠送了俄语课本。19241月列宁逝世时,李富清作为军校代表为列宁守灵。

 

著 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保尔在回忆他所居住的小城被红军解放的时候,冲在红军队伍最前面的就是一个中国人。保尔对这个中国人手持手榴弹冲锋的勇 敢精神非常赞赏,可见当时中国人在红军中是非常普遍的。根据历史记载,这4万中国人中最后回到国内的不到2万人,超过一半人牺牲在俄罗斯广阔的土地上。

 

除了白军和红军的战斗以外,当时协约国组成所谓的干涉军进入俄国干预俄罗斯革命。

干涉军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捷克等共14个国家国参与,连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出动了2000多人。干涉军中日本出兵很多,有28000多人,主力就是第14师团!

 

没想到,此次第14师团却遭遇了一个倒霉的庙街事件,大大的丢了颜面。

 

 

注解:庙 街事件为少量日军和日本侨民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为中国领土,被沙俄强占)。庙街在1918年遭日军第14师团一部占领,1920年2 月初,庙街约有450人的日本裔平民社区,和350个日本陆军第14师团驻守。除了日本人外,俄国白军也有约300个士兵驻守,镇内平民约有一万五千。

当时俄罗斯战局动荡,表面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多为高尔察克白军控制,但到处都是红军的游击队,以及其他各种势力的武装,包括在俄罗斯一支很有市场的无政府主义的武装力量。

 

19201月,庙街被突然被无政府主义特里皮岑率领的4000多人的游击队包围。该游击队与布尔什维克红军经常并肩作战,很多人也把他们看为红军。

防守庙街的14师团只有250人,由于兵力太少,他没有敢于同这股俄军对抗,挂起白旗允许其进城(此举后来被引以为极大耻辱)。

这个红军游击队随后命令日军立即缴械,14师团自然就不同意了,两军随即发动激战。激战中人数不到对方十分之一的日军大败,最终被迫投降。

俄军战胜以后,立即将日军战俘和大量日本平民屠杀殆尽,短时间内杀死了700多人,仅有100多日本军民幸存。

于此同时,这股红军也屠杀了一批当地的俄国老百姓,数量多达几千人

日本本来迫于国际压力,准备从俄国撤军,这样一来有了借口,随即出兵救援庙街。俄军得知日军就要赶到庙街,随即将剩余的日军战俘和日本平民全部处死,顺便也杀死了庙街里面没有的来及逃走的俄国居民,又一把火将庙街全部烧毁以毁灭证据。

 

日本政府对此勃然大怒,立即借口出兵占领了北库页岛(当时南库页岛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占领),并且威胁要要出兵占领远东地区。

苏联政府当时还非常虚弱,不敢和强大的日军决战,只得委曲求全。

他们不但处死了特里皮岑等20多名指挥屠杀的军官,还建立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包括外蒙古),作为苏俄与日本之间的缓冲国。

经过多年谈判,苏联最终向日本屈服,将库页岛东海岸和西海岸长达50年的煤矿和石油开采权送给日本,日军才从北库页岛撤军。

此次庙街事变中14师团先是挂白旗,后来又被迫投降,最后还被屠杀殆尽,这对于日本人的观念来说,都是耻辱。

 

 

虽然对俄国人作战不怎么顺利,但就侵华来说,14师团倒是一场也不落下。

14师团自组建以后多次来到中国作战,最早的自然是1905年来东北参加日俄战争。

20年后的1927,14师团又被派遣到东北,成为在当地的日本驻屯军,随后参加了4年后的918事变,成为攻占东北的主力部队。

1932,14师团又赶到上海救援陷入困境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参加了128事变中最激烈的城市战。

 

随后该师团加入关东军序列,有参加了1933年热河会战和同当地抗日义勇军的长期战斗。

 

此战结束结以后,14师团在1934年被调回国内休整。

 

到这时为止,14师团可谓和中国军队交手最多的一个师团,参加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四大战役。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14师团也迅速被调入中国。

1937828日,14师团从神户乘船出发,93日至11日塘沽登陆,随后沿平汉线向保定,石家庄进攻河南中部和南部,参加了保定和石家庄战役。

在这两次战役中,国军防御还是相当顽强的,保定战役日军伤亡总数高达1万人,第14师团也遭受了一定的伤亡。

经过战地紧急补充,14师团又进入山西,参加了北方战场最为激烈的太原会战。

 

到了1938年初,第1军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在和山西,河北,绥远陷入激战,第14师团则和第7师团联手,顺利的攻占了河南省北部地区。

为 什么顺利,这是因为河南省北部地区为东北军万福麟部和西北军宋哲元部,当时宋哲元的西北军已经接近崩溃,为了保存实力,宋哲元几乎不让部队和日军硬碰,一 再溃逃,导致河南省北部迅速沦陷。而万福麟也是老军阀,想法和宋哲元类似,但他还是想打一打的。但他的东北军战斗力本来就低,又在保定战役,石家庄战役中 伤亡很大,更没有友军可以配合,他就算愿意打,实际上也打不了。

所以东北军和西北军在河南省北部没有顽强抵抗,日军两个师团顺利的将他们赶到了山西境内。

为此,宋哲元在战后被明升暗降作为处罚,实际被解除了军职。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日军14师团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火炮众多而且口径大,非常适合在平原地区作战。他的重武器众多,以这个师团的实力,怕是战斗并不弱于同等数量的美军,苏军,至于装备低劣的国军就更别提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谍报大师兼优秀军人--土肥原贤二

 

14师团当时的师团长为土肥原贤二中将,这个土肥原贤二后来也成为陆军大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柱人物之一。

 

土肥原贤二这个家伙是日军中最著名的中国通。

他早在1913年就在中国从事谍报工作,前前后后在中国混了30多年,同直系军阀,晋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等各种势力都有很好的关系。

 

土肥原贤二在中国多年并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在中国期间,土肥原贤二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说另外几种中国方言,就这一点恐怕比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要强。

 

土肥原贤二本人非常喜欢中国,他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及风土人情很了解,对中国的文化非常崇拜,但这一切却并没有改变他要求占领奴役中国的野心。

土肥原贤二是个最为热心的侵华分子,也是918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是推动日本侵华的第一步的重要人物之一。

后来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也是他的杰作,这个伪满洲国是后来日本侵华最重要的前进基地。


除了是个优秀的谍报人员以外,土肥原贤二还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

他出身于武士之家,军人之家,他的父亲土肥原良永曾任日本陆军少佐,他的哥哥土肥原鉴是日本陆军少将。

小学时期土肥原贤二就就读于仙台陆军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等,190410月就读于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

在校期间曾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及中国军阀阎锡山等为同学,交往非常密切。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土肥原贤二参加了日俄战争,颇有战功。战争结束后,土肥原贤二被送入日本的西点军校深造(也就是日本陆军大学校),几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土肥原贤二在当时日本军界很有名气,是一个兼情报大师和职业军人为一身的著名人物,这种人在日本陆军中也是极少的。

他在19373月担任14师团师团长职务,到此次兰封战役开始,已经整整当了1年多14师团的指挥官,对师团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

 

14师团是两旅团四联队编制的强大甲种师团。不算上其他配属部队,该师团就有2.7万兵力,装备极为精良,在当时日军17个甲种师团中,战斗力已经排行前几名。

此次由于要独立在河南东部作战,香月清司为了弥补兵力上的缺陷,更是给14师团配属了大量的额外重武器部队。

这些额外配属部队的重武器数量质量都极为惊人,包括独立重机枪第4、第5、第9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第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重炮兵第5、第6联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迫击炮第3、第5大队。

 

单看这些数字大家也许没什么印象,老萨告诉你:光是这样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它的的重炮数量就超过全中国重炮数量总和。

 

当时中国全国最大口径的火炮为从德国购买的莱茵金属公司的150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这批炮总数为44门。这44门重炮作为国军传家宝,所谓人在炮在,人不在炮也要在。这44门火炮从1937年淞沪会战一直用到1944年豫湘桂会战,直到1945年美式重炮开始通过印缅公路运输到中国,国军这才将所剩无几的德式重炮淘汰。

 

而第14师团配属的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又是什么样呢?该旅团在七七事变爆发后1个月调到华北。

该重炮旅团辖野炮兵第24联队(装备36120mm榴弹炮与1275mm野炮、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装备3675mm山炮与1275mm野炮)、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装备24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装备24150mm重榴弹炮)。

也就是说,整个重炮旅团装备2475mm野炮,3675mm山炮,36120mm榴弹炮,48150mm重榴弹炮。其他口径的火炮尚且不谈,光是此次14师团配属野战重炮兵第5,第6联队150mm重榴弹炮就有48门,已经超过整个中国重炮数量。

 

这种鲜明的对比,足可以看到中日两军火力相差之悬殊程度,也可以得知为什么后来兰封战役想吃掉14师团这么费劲。

 

除了增强炮兵活力以外,由于该师团主要在鲁西和豫东的大平原上作战,该师团特别注重了提高部队的机动性。

14师团除了本师团配属的几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外,还额外配属了独立轻装甲车第1、第5中队,战车第2大队,这似的该师团坦克装甲车总数量高达300多辆。

另有师团配属几百辆卡车,一次可以运送上万士兵和大量辎重,机动性很好,非常适合在平原和低矮丘陵作战。

不要小瞧四个轮子和两条履带,其实机动性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只要在合适的地形下,往往比火力还重要。
朝 鲜战争中,美军在第一二三次战役中大败,但部队仍然能够凭借机动力的优势突出志愿军包围,逃回后方去。当时美军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在白天依靠空军的优势飞速 撤退,到了天一黑就以坦克和重武器围成一圈进行防御。完全靠步兵行军的志愿军战士拼了全力急行军,也往往到深夜才能勉强追上美军。疲惫不堪的志愿军只能不 休息,立即进攻美军。但进攻美军重武器组成的防御圈,又谈何容易。而且往往进攻2,3个小时已经天就亮了,志愿军为了避免被美军轰炸就只能停止进攻。这样 一来,志愿军伤亡直线上升,美军伤亡却很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志愿军的战斗力就必然大为下降了,最终在砥平里吃了个败仗。
最终前三次战役美军虽然大败,但大部分部队居然还是突围了出来,保存了有生力量。而第四,五次战役,美军开始利用机动性的优势挽回败局了,到后五次战役以后志愿军就已经完全不占优势了,这就是机动性的重要性。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土肥原贤二,这个家伙后来成为陆军大将,这个军衔可是不多的。他的运气很背,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然后他在执行绞刑顺序的抽签中,居然还抽中了第一个,也成为第一个被绞死的日本高级军官。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强渡黄河

 

接到命令以后,14师团随即开拔离开豫北地区。豫北地区有两支部队驻守,一个是刚刚新成立担任治安守备任务的河村董少将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战斗力不强),另一个是刚刚被打出山西长治的108师团一部。

 

随后根据计划,14师团中的酒井隆的第28旅团被火车运送到济宁,准备杀入鲁西地区,同时将旅团配属的大量重武器也一同装车。

由于重武器数量太多,铁路又被国军游击队破坏的很厉害,某些铁路段更是一边修理一边运输。所以28旅团的大部分重武器一时不能运到济宁,28旅团也就暂时不能作战。

 

此时寺内寿一大将却认为目前军情紧急,徐州国军随时可能放弃徐州突围,已经来不及等14师团28旅团全部集结完毕才开始进攻。

他随即命令已经在济宁的16师团立即进攻鲁西。

于是这个16师团首先从济宁南下,经过激战,16师团将原韩复榘部的孙桐萱第3集团军74师击退(该部在之前一系列作战中伤亡较大,战斗力不强),占领了济宁40公里外的鱼台,金乡。

其中鱼台同江苏省的沛县丰县以及安徽省的砀山接壤。金乡紧靠鱼台,离河南省的商丘(当年叫做归德)也仅有50公里。

由此山东的西南部,基本被日军攻占。

 

此时14师团28旅团主力已经全部到达济宁,寺内寿一命令他们立即出兵,开始第一阶段作战计划。要求28旅团务必迅速占领山东西部黄河沿线,然后策应在河南边境的14师团另外一个旅团丰岛房太郎第27旅团渡过黄河。

14师团28旅团立即向济宁以西进攻,第一阶段的目的是鲁西重镇郓城和菏泽。

14师团首先全力进攻郓城,守军为商震第20集团军的23师一部。该师战斗力在国军中属于中流,作战意志却非常坚决。经过数日激战,直到11日,日军才勉强占领郓城,并且扫清了国军设置在郓城地区黄河南岸的江防工事。

 

14师团28旅团攻破郓城的目的是为了接应14师团第27旅团渡过黄河。为了渡河成功,27旅团还特别配属了一个工兵第14联队,负责船运和建设浮桥。


28旅团和工兵联队的帮助下,27旅团在12日全部渡过黄河,重武器也基本都运了过来。

于是14师团终于全部集结完成,目前共有4万兵力,配属重武器之多,在日军甲种师团中也是最顶尖的。

由于此时徐州附近的国军已经有突围的迹象,寺内寿一大将命令14师团立即从郓城杀向菏泽,占领这个路西最为重要的城市,随后立即南下占领商丘。

 

国军防守菏泽的23师是原晋军商震的部队,装备比较差劲,无力和14师团对抗。

23师守城的一个旅也没有随意放弃这个城市,他们以绝对劣势兵力和武器苦苦支撑。

经过2日激战, 23师这个旅伤亡殆尽,菏泽被14师团攻占。

国军守将23师师长李必蕃将军决心与城共存亡,城破之后开枪自杀殉国。

随着菏泽,郓城等地被日军占领,鲁西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敌手,徐州西边的包围圈完成了一半。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日军运输能力还是很强的,但前提也是需要有通畅的运输路线。当时黄河铁桥早已被国军炸断,到处的道路也都被国军破坏。国军还不断伏击日军运输车队,日军辎重部队活动相当困难。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导致徐州会战日军惨败的重大的分歧

 

在基本控制鲁西以后,14师团已经完成了第一期计划,也就是师团渡过黄河,并且占领山东省西部地区,封锁徐州国军西面突围的一半道路。

 

随后,14师团主力全部杀入河南境内,以执行第二期作战计划,也就是占领河南东部的商丘地区,完全封死徐州国军向西突围的道路。

 

让任何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大将和第1军香月清司大将居然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分歧,这个分歧最终导致徐州合围战的完全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日军在抗战初期三个最大的失败之一。

 

寺内寿一大将命令14师团必须立即占领商丘,但第1军军长香月清司认为必须首先占领兰封,至于是否商丘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

寺内寿一要求占领商丘是站在整个徐州保卫战的角度考虑,14师团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已。

而香月清司的考虑主要站在第一线作战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都是道理的,这是所处的角色不同而已。

14师团是日军中的重装备师团,也是机械化师团。

这种师团虽然火力强大,机动力强大,在平原作战远非普通步兵部队能都企及,但也有一些致命的副作用。

同需要少量不急的步兵师团不同,机械化师团每日作战都需要大量补给物资。

大 家似乎都看到二战前期德军装甲部队在波兰,法国,苏联的大胜,其实大家都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在德军装甲部队大胜的背后,是德军后勤人员的可怕 付出。在一辆辆德军坦克后面,是数量众多的油料车,弹药车,辎重卡车,修理车,医疗车等等以及数量巨大的辎重护卫部队。这些防御能力不强的辎重部队冒着敌 军空军的轰炸,敌军陆军的袭击,将一车车宝贵的补给送到德军装甲部队一线。他们付出的代价,远比德军装甲部队要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幕后的英 雄。没有这些部队,德军的装甲部队就是一堆废铁。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最终的失败,其实也就是因为补给线被切断,补给始终运送不上去。被包围的德军第6军团 每天需要800吨物资,而德军只能可空投90吨,最终自然全军覆没了。斯大林格勒德军和仆从过一共损失了85万人,苏军损失110万,但德军却没有苏军这 么强大的恢复能力,开始走向全面的劣势中。

重装备机械化,摩托化师团和步兵师团不同,步兵师团的补给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有基本弹药,粮食不足也可以在当地抢劫中国农民。

重装备师团则必须后方大量提供大量物资才能有效作战,就以14师团装备的30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几百辆卡车为例,如果没有汽油柴油,根本无法开动。而汽油柴油无法缴获,中国农民家里总不能还放个油库吧。

从菏泽到商丘有200多公里,日军作为主力的89式坦克最大行程不过170公里,也就是说还开不到商丘就没油了。没油的坦克就是废铁,怕是只能做不能移动的钢铁碉堡使用了。

在台儿庄作战的第10师团和第5师团就是因为弹药补给严重不足,最终丢弃大批重装备,狼狈后撤。

阿登反击战中,德军最后因为油料耗尽,被迫将大量崭新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丢弃。而这些坦克在几天之前刚刚狠狠修理了美军,杀了他们很多人,让美军的M4坦克兵们惊恐不已。

道理是是一样的,如果按照寺内寿一的命令让14师团深入商丘一线作战,那后方补给线就根本无法保证。从商丘离日军控制的后方补给中心济宁,就算沿着铁路也有200公里距离。这200公里的一路上到处都是国军的游击队和正规军,他们不断伏击辎重车队。就算忽略国军的袭击,这一线的道路也被国军破坏殆尽,到处都是深坑,地雷和各种障碍物,车队短时间内根本没法使用公路。在没有基本补给保证的情况下,14师团如果孤军深入商丘一线作战,是极为危险的。


在香月清司看来,如果执行寺内寿一的命令,就让会14师团陷入和台儿庄战役中的第10师团,第5师团一样的处境。

就算能够成功突入商丘地区,一旦遭遇国军四面围攻就肯定会重蹈台儿庄的覆辙,怕是又要被包围歼灭大半。

所以,香月清司认为占领商丘自然是必须的,但首先必须占领兰封。

注解:兰封县,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地名。即现在的兰考县固阳镇周边地区。中共建国以后,在1954年将兰封、考城二县合并,称兰考县。


占领兰封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切断陇海铁路(兰封也是陇海铁路的一个重要车站),而是为了占领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

当时日军第108师团已经控制了黄河以北的东坝头,和兰封仅仅一条黄河相隔。一旦占领兰封附近的渡口,以14师团极为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工兵能力(搭建浮桥),那么最为重要的补给线也就建立了。

一旦有了足够补给和弹药,14师团在河南东路大平原上,一个师团3,4万人以火力和机动性的极大优势,对抗10万国军也完全没有问题,占领商丘在香月清司看起来就像探囊取物一般。

老萨说:就之后14师团依靠重装备在豫东纵横驰骋,连续击败国军多支部队来看,香月清司的想法并非狂妄。14师团在国军10万大军包围下,仍然能够发动对攻作战,战斗力之强让人惊叹。

 

对香月清司的这个部属,第1军高层基本都是认可的。但香月清司也有没说的地方,他占领兰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占领距离兰封仅仅40,50公里的开封。

当时的开封是河南省省会,按照日军的传统,占领一个省的省会是极为荣耀的事情。一般来说,占领中国某个大城市,日本军部会给相关指挥官授勋,而占领某个省会,天皇都会亲自授勋。国内更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占领这个城市的指挥官也就大大出名了。

香月清司认为开封周围不适合防守,一旦占领兰封,日军只需要调动重兵作出攻击开封的养子,此处国军按照一般军事常识不可能死守,恐怕就要放弃开封撤退了。所以14师团占领开封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香月清司心里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但寺内寿一大将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如果知道香月清司的想法。必然气的将胸口锤到爆裂,他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打发的。

 

 

在寺内寿一看来,第1军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商丘,切断国军从徐州向西的撤退路线,至于是否攻陷兰封,开封根本不重要,至于14师团会有多大的伤亡也不重要。

只要能够歼灭徐州附近60万国军主力,那么中日战争十有八九就会结束,国民政府无兵可用就只能投降。就算不投降,日军随即南下在极短时间占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然后以重兵攻打近在咫尺的四川,国民政府怕是还真坚持不住。在寺内寿一心目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不要说14师团,就算第1军全部拼光也是值得的。

在寺内寿一看来,是否能够完全围歼徐州附近国军,在于能否及时占领商丘。

而是否占领兰封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占领兰封根本不能阻挡徐州国军大部队突围到河南。至于占领开封就更没有意义了,就像当年华中派遣军非要占领南京一样,只有政治上的意义,没有任何军事上的意义。

如果想彻底切断国军退路,必须占领河南东部重镇商丘。

 

 

所以说,这也就是高级指挥官和实际带兵者的区别。

刘亚洲将军回忆过,一个师长在中越战争开始前对他说,我就希望赶快打仗,我要做中国的拿破仑。至于士兵我根本不在乎,他们对我来说只是伤亡报告上的一个个数字而已。

 

但基层的团长营长就不是这样,他们对手下士兵十分关心,绝对不忍心随便牺牲他们。

电影《兄弟连》里面,在德军就要头像的前夕,美军团长辛克上校为了邀功,命令温斯特少校派侦察队去德军阵地捉活口,结果阵亡了一个美军士兵。其实这种捉活口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徒增伤亡而已。温斯特少校为了部下的士兵,不惜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作假,糊弄了辛克上校。

 

道理也是这样,在寺内寿一看来,士兵死活跟他没有关系。著名电影《帝国毁灭》里面,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报告,柏林战役中已经战死了3万名年轻的德军军官,这是惨重的损失,必须立即停战。但希特勒惊讶的反问他:青年军官本来就是用来牺牲的啊?

魏德林被惊得哑口无言!

和魏德林一样,香月清司和他部下的军官对士兵比较有感情,不愿意随意牺牲他们,所以他们试图选择比较稳妥的作战方法。

 

此次香月清司才是真正的统兵大将,寺内寿一虽然官衔比他高,实际很难左右他。

寺内寿一认为香月清司倚老卖老,持才傲物(香月清司是日军中著名的军事理论大师,早在年轻时代就对步兵战术很有研究,在日军中很有名气),不服从命令,早该撤换(香月清司在1937712日被任命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当时这个中国驻屯军和日本关东军是平级的,而寺内寿一还是1个月后才被派遣到中国,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

而香月清司对寺内寿一也极有意见。

首先,他认为寺内寿一战术战略眼光都很差,之前台儿庄战役的惨败已经表明了这点。

其次,他认为寺内寿一根本不关心官兵和一线指挥官的死活。除 了让14师团冒险深入敌后以外,第1军第一线部队指挥官们视察战场时所用的全为旧式性能差的飞机,一旦遭遇国军战斗机追击很难幸免。而寺内寿一华北方面军 的参谋们至部队则乘用新式性能较好飞机,完全可以告诉脱离国军飞机追击。而第1军在1937年迟迟不发棉衣,导致一些士兵冻伤截肢,甚至还有冻死的。而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参谋长、课长、参谋,甚至勤务人员则早已穿上新的、有的还是高级防寒服;

再 次,他认为寺内寿一人品很差,不是正派人,对其非常不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从来不愿意吃亏,从寺内寿一开始人人乐于享受。除徐州作战时前移至济南外,其他 时间一直居住于安闲的平津地区,很少至第一线部队视察,艰苦危险的地区更是少去。对人事制度上的用人方面,寺内寿一大多扶持自己亲信,而不适用能力比较优 秀的其他军官,对于敢于反抗的军官一律打压恶整。

总之,香月清司认为寺内寿一傲慢自大,实则无能昏庸,且不顾基层官兵生死,是个踩着士兵鲜血往上爬的野心家,对其非常不屑。


由于香月清司和寺内寿一有宿怨,导致这个问题也更为扩大,最终导致日军徐州合围战的失败。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其实军事作战中,一线指挥官和上级有意见分歧并不稀奇,但这种分歧必须是单纯军事上的。如果加入私人原因,往往就会对作战有着极大的影响。上图的香月清司和下图的寺内寿一就有私人矛盾!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战局的飞速变化

虽然高层意见完全不同意,但此时战局对日本还是比较有利的。当时日军北边包围圈基本形成,日本大军已经将国军压制在台儿庄,禹王山,临沂一线,离徐州已经不远,北边的包围圈已经形成。


南线日军连接攻陷皖北的蒙城,安徽最东部的永城,并且逼近皖北重要交通枢纽宿县(今天的宿州市)。

可是由于南线国军的死守,日军进展速度较慢,包围圈中还出现大大小小的漏洞。

南线蒙城战斗中,守军桂军173师一个团2000多人几乎全部殉国,173师副师长周元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虽然这样,日军在南线的包围圈也算大体形成,其中永城距离商丘也不过100公里的距离。

 

只有西线的包围圈,迟迟不能完成,但多少也有些进展。

 

14师团占领菏泽的同时,16师团这个精锐师团(东史郎所在师团)也派出一支机械化突击队(1个坦克大队,摩托化步兵1个大队,还配属野战炮兵1个中队,1个工兵小队),冲入离徐州仅仅20公里的黄口,炸毁了一段陇海铁路(从徐州退往河南必经的陇海铁路)。

 

 

与此同时,从安徽北部向徐州进攻的日军13师团的先锋部队(1个坦克大队,轻装甲车1个中队,摩托化步兵2个中队,工兵1个中队)也一举杀到黄口,两支日军先头部队会师,从形式上封锁了徐州国军西撤的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西线包围圈的雏形已经形成。

 

 

可惜的是,这两支机械化先锋部队的兵力太少,不足以完成整个切断国军向西退路的任务。如果让他们去阻挡几十万国军的撤退,就等于是一个人伸手去拦住一场雪崩,估计连他们自己都要全军覆没。

所以14师团以重兵占领商丘,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一旦14师团占领商丘,就可以和永城地区的日军彻底完成西边的包围圈,那么国军从西边突围已经不可能,最乐观的估计,至少从西边突围的40万国军基本不可能避免被歼灭的命运。

 

 

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深知其中的关键,他命令整个师团以极高的速度,迅速杀入河南境内一线。

 

当时河南北部,也就是黄河以北地区已经被日军占领,和国军控制的兰封仅仅相隔一条黄河而已,日军远程火炮其实都可以打到兰封。日军在豫北的飞机也肆无忌惮的轰炸河南省全境,并且同商丘的国军空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空战。

 

 

可喜的是,对于此次徐州大撤退,蒋介石和国军高层的头脑非常冷静,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他们认为西边是撤退的最重要路线,务必保证,也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挡向这一线进攻的日军14师团。

早在14师团在5月初猛烈进攻鲁西的时候,蒋介石就判断出日军必将进攻河南东部。他一边命令鲁西的国军务必死守,尽量拖延时间,一面调集部队进入豫东地区,准备迎击14师团。


14师团攻占鲁西并不顺利,因为铁路运输太慢,延迟了进攻的时间,后来的进攻又因为国军的顽强防御变得仅为缓慢。

直到15日,14师团才占领菏泽。而仅仅一天后的516日,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已经下达徐州国军的总撤退令。

实际上,15日这天,国军一部已经开始向西撤退,并且在16,17,18三天成为撤退的最高潮。

18日李宗仁率领第五战区司令部的全部参谋军官放弃徐州空城撤退,国军完全撤离。

19日,日军占领空徐州。

显然,这次14师团慢了一步,就像下棋一样,一旦开盘慢了对手一招,后面再想挽回就很难了。

 

当时日军方面很快发现国军主力已经全部从徐州撤退,其中主要的撤退方向是西边和南边。

南边当时日军已经建立了一条封锁线,虽然四面都是漏洞,但多少可以起到一定作用,预计国军从南边撤退的部队不会打胎。

只有西边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这么辽阔的豫东平原,怕是国军100万大军也能撤退的出去。

对此寺内寿一大将极为恼怒,如果14师团不能顺利占领商丘,国军必将全部撤退出徐州地区,自己集中25万大军所谓向心包抄徐州的超级大战略完全失败,连小鱼小虾也没抓住。

此次合围战役之前,日军上上下下气势如虹,壮足了声势四面包围徐州,宣布就要全歼60万国军主力。

现在居然这么一个结局,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日本陆军大臣杉杉元,甚至日本天皇裕仁要如何下台呢?

这不是一个超级大的笑话吗?

对于这种情况,日军高层非常焦急,寺内寿一大将,在占领空城徐州的同日就下令:各部立即向西追击,攻占至永城、商丘一线,并进行尔后作战准备的命令。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14师团务必尽快占领占领商丘。

 

当时第1军和第2军根据这个命令,当日作了下列的部署:   

(一)第14师团南下占领商丘

(二)第5师团、第114师团,沿徐州至宿县的津浦铁路进行追击。   

(三)第16师团及配属的混成第3旅团(从关东军调来)攻占商丘。   

(四)第10师团及配属的混成第13旅团(从关东军调来),急速前进至永城地区。

各部一共为5个师团又2个旅团,总兵力10多万人。

 

日军各部都远离商丘,只有14师团最接近,那么此时14师团就是最重要的一支尖兵了。

 

 

在寺内寿一下令之前,14师团进攻还算非常顺利。

16日,也就是李宗仁下达总撤退灵的时候,日军14师团主力已经分路南下进入河南境内。土肥原亲自率步兵2个联队(欠1个大队)和重炮兵部队经铁炉集,向内黄、民权挺进。

27旅团长丰岛房太郎率步兵一个联队、骑兵一部、炮兵一个半大队为右纵队,向考城挺进,双方准备回合兰封以东的陇海路地段。

土肥原贤二这样部属,也就是准备先切断陇海铁路,然后再决定是进攻商丘还是兰封。

 

17日,14师团先头机械化部队已经杀到仪封、内黄集以东,切断了陇海铁路。此时日军暂时停止行军一天时间,等待部队聚拢起来。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 铁路沿线一般都是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就算没有火车,也适合步兵的行军。此次商丘一线的铁路运输其实已经被切断,但仍然有大量国军沿着铁路突围成功。此次 日军虽然有大量机械化部队,但由于装甲作战理论过于落后,坦克并没有被集中起来使用,大部分坦克装甲车仅仅起到了自行火炮的作用。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头脑清醒的蒋介石

 

在日军疯狂前进的同时,国军这边也没有闲着。

蒋介石判断形势,决定调集重兵到河南东部地区,全力保证徐州西边的突围路线。



此时蒋介石认为豫东作战对国军有劣势也有优势。

地形的劣势

劣势在于豫东地形对国军极为不利,却正是日军发挥威力的好地方。

 

豫东地区都是平原,大部分地方都是沙地,看起来像沙漠一样。

当时在豫东作战的64军军长,粤军大将李汉魂将军回忆:我在523日到达豫东内黄集,然后经双塔转到阳堌。这一路土地极为平坦,一望无垠,但沙砾绵延,酷似沙漠景象。

当时参展的2746师(原中央陆军教导总队)排长李勋回忆到:我们率乘坐火车到达豫东,一路都是平原,漫漫山地,望不到尽头。除了东南方有几颗灌木,此外见不到任何一根草和庄稼。

 

日军坦克装甲车在这种地形纵横驰骋,一天的行军速度超过国军一倍有余。

同时日军各种重武器在平原这种视野开阔地区极为可怕,虽然似乎相聚1020公里,但由于视野好,国军就像在日军眼皮底下一样。日军火炮几乎指哪儿打哪儿,在国军轻武器射程之外已经大量杀伤了国军,国军几乎无力对抗。

注解:豫东地区沙地的原因。

大 家都看过《焦裕禄》吧,对兰考也就是兰封的沙地和风沙应该有很深印象。豫东地区的沙地主要原因是因为黄河!黄河历史上几十次大规模决口改道导致出现大规模 的沙地。由于黄河水流中泥沙几多,改道以后大量泥沙沉积下来,经过大风一吹,就成为漫天的黄沙。豫东又都是平原,对风沙没有任何遮挡。

当 地就形成了普遍的沙地和风沙,导致豫东地区的农业大受打击。除此以外,豫东地区还有可怕的盐碱和内涝。内涝就是农田大量积水排不出去,农作物自然全部淹 死。而盐碱导致土地几乎无法根种!这些自然灾害导致所谓的中原大地成为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直到今天商丘,兰考等地,经济发展也是大大落后沿海地区。

 

打残的部队

不利的地方,还不仅仅是地形这一个方面,更有国军自身的原因。

 

当时国军60万大军在徐州,还有50万以上兵力在华北其他地区,单单山西境内不下30万人,这样就有110万人了。

还有留在华东地区作战的30多万大军,以及不得不留在后方西北,西南确保最底程度控制力的20万人,这已经使用了接近180万部队。

而国军开始时候总兵力仅有180万左右,经过半年多的战斗伤亡不下6070万人,这也就出现了60万左右的兵力大缺口。

虽然这半年通过紧急征兵得到了30万兵力,并且大多紧急送上了前线。但相比70万左右的兵力缺口,目前一线兵力仍然有3040万的差距,正在紧急补充中。

 

当时能够作战的已经全部在第一线了,在第二线的部队都是之前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中打残的。

国军工业力量差劲,军队恢复能力也很弱,加上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这些部队伤亡太大,短短2,3个月怕是绝对无法复原。

 

蒋介石认为,此次豫东会战只能将这些打残的部队抽调上去使用。但这些部队新兵太多,老兵太少,武器损失太大,补充的又少,战斗力仅为之前的四五成左右,再也不是上海战场上那一支支精锐部队了,怕是很难和日军正面对抗。

但目前已经在没有其他兵力可以使用,只能勉为其难。

 

不过,在蒋介石看来,此次豫东作战也是有优势的。

孤军深入的日军

14师团虽然兵力强大,重武器众多,但毕竟孤军深入河南境内。

如果他要想保存自己,就不能不管后勤补给随意突入商丘一线,那么商丘也就安全了。如果他孤军突入商丘一线,必须缺乏补给,恐怕会被国军歼灭,也很难完成切断徐州国军西退路线的任务。

所以,国军只要集中10万大军对14师团做包围歼灭态势,就可以逼迫日军做出选择,无论日军如何选择,恐怕徐州境内国军都可以撤退成功的。

 

由此,蒋介石调集自己中央军精锐部队,也就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被打残的部队,参加豫东作战。

 

参战部队包括原教导总队,原德械36,8788师,税警总团,74军,胡宗南第一军等等。

 

 

其中,宋希濂率712个师也就是87师和88师很快赶到兰封。71军下辖的这两个师,也就是著名的德械师,是中央军曾经最为精锐的部队。

这两个师经过淞沪会战,伤亡了六七成。接着又是惨烈的南京保卫战,这2个师突围出来的也只有二三成兵力,其中孙元良的88师几乎全军覆没,仅仅突围出来2000多人,连孙元良自己都被日军包围在南京城内,最后靠改装才勉强逃了出来,侥幸躲过了南京大屠杀。

换而言之,这两个德械师损失超过8成,武器装备也损失很大,几乎等于被歼灭了。

 

12月中旬这两个师刚刚南京突围出来,1月份经过艰苦行军到达后方。由于伤亡太大,立即被送到河南洛阳进行休整。

按照二战一般军事规律,战时一支部队损失二三成兵力,相对比较容易恢复,因为军官损失一般不大,老兵们也很多。军官是一支部队的骨骼,老兵们或者说军士就是部队的神经,新兵不过是肌肉而已。有了骨骼,神经,少一两块肉算不了什么,肌肉也是很容易补充的。

就是算这样,这样一支部队一般也要经过一个月以上才能恢复全部战斗力。

因为部队的兵员武器补充需要时间,新兵熟悉部队,指挥官熟悉新兵也都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不经过休整就随便送入战场,伤亡会比较大,因为新兵作战能力比较底下,作战意志薄弱。

《兄弟连》里面很多老兵不喜欢新兵,就是因为新兵很容易战死,老兵们不愿意看到他们被杀的这一幕。

 

以上之上伤亡二三成的情况,如果部队损失达到五成,一般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才能恢复大部分战斗力。

因为打到这种地步,军官和老兵也损失不少了,武器装备损失也很大,没有一段较长时间恢复就很难作战。

在朝鲜战争初期,北朝鲜10万大军将南韩9万 多部队几乎一口吃掉,第一次攻击就把南韩边境几个师歼灭九成以上。南韩军队在一周之内就几乎崩溃了。大家都是朝鲜人,都吃吃泡菜长大的,为什么差别这么 大?这主要北朝鲜军队的主力(占作战部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是在中国作战多年的朝鲜人,多是林彪麾下身经百战的四野老兵。这群打了七八年仗的老兵油 子,去打南韩军那群没有作战经验的菜鸟部队,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损失5成都这么久时间才能恢复,那么像87师,88师这样损失超过8成的,武器基本都损失殆尽,老兵不剩几个,军官更伤亡殆尽(连883个旅长都在南京殉国2个)的部队,如果没有半年的时间有怎么能够恢复战斗力呢?

 

现在这些伤亡如此之大部队,在1月刚到河南洛阳进行休整,前后还不到3个月就被送到一线继续作战,战斗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71军这些中央军曾经的精锐部队里面新兵太多,有的甚至整个连几乎都是新兵组成的,武器也不怎么样(之前丢的太多,补充不了),虽然官兵斗志非常顽强,战斗力却比淞沪会战时候明显弱了一大截。

当时和71军在上海并肩作战的胡宗南第一军,伤亡超过8成。这支号称第五大主力的司令部参谋程采回忆道:我军在淞沪会战以后回到陕西潼关休整。我们部队虽然号称精锐,但原有干部伤亡过半,兵员不整,新兵到部队连基本训练都没有完成,火上装备上也大不如前,一个步兵营不过只有几挺重机枪而已。

 

本来71军还要至少1,2个月才能恢复大部分战斗力,但为了保证徐州大撤退的成功,成功阻挡土肥原师团的威胁商丘。

71军被迫中断休整,紧急赶赴商丘,这显然是违背基本军事常识的。

打 个比方来说,这就等于最近为了妻子看病透析肾脏,被迫犯罪的优秀丈夫一样。他妻子的病想要根治,只能换肾,透析只能缓解,其实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因 为透析时间过长导致并且病情逐步加重。但换肾需要50万,他拿不出钱来,只能将手上仅有的钱拿去透析。这样虽然暂时保住妻子姓名,但经济情况更恶化,更没 有钱给妻子换肾,而妻子的病情也就越来越严重,更需要换肾了。

可是,这个丈夫也好,当时的蒋介石也好,都只能这么做!为啥?因为当时国军损失太大,已经无兵可用,如果不愿意向日军投降,就只能将这些残破的部队顶上去应急了。

 

71军紧急开往商丘前线,但由于铁路被日军飞机破坏严重,仅有88264旅和87师一个团赶到商丘,其余被阻在兰封。


此时,17
日,日军先头部队到达仪封、内黄集以东,同防御此处的国军激战。


18
日,土肥原师团主力到达内黄、野鸡岗、楚庄寨地区,与酒井支队回合。丰岛房太郎率领的右纵队到达仪封附近。

 

至此,土肥原第14师团师团已经全部到达预定地区,切断了陇海铁路,完成了其初步计划,开始考虑下一步怎么去做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河南东部地形一马平川,最适合日军发挥威力。而国军根本无险可守,只能在沙土地上挖一些战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不是为了徐州大撤退的成功,国军不应该在河南同日军决战,这样对我们太不利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合围徐州计划完全破灭

 

根据寺内寿一的命令,那么此时攻占商丘就是14师团的下一个目标,不但要占领商丘,还有尽可能快的占领。因为18日,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部已经放弃徐州,全面撤退了。

 

没想到的是,此时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果然执行了自己的想法,没有遵从寺内寿一的命令。

香月清司认为从这一周的情况来看,14师团果然几乎无法获得任何补给,紧靠自己随军辎重部队维持。尤其汽油和柴油供应极为困难,大小车辆恐怕再有最多一周时间,就要全部趴窝不能动弹。

如果此时擅自向商丘地区进发,一旦被国军包围,补给又断绝,恐怕又要重蹈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被重创或者全军覆没。

自然,如果日军运气较好,首先冒险占领了商丘并且依据城市死守,说不定可以切断国军西撤路线,并且保证到其他日军来援救。

但如果这样,14师团就非常危险。商丘不过是个小城,以这种小城死守是不明智的。况且四面又是国军部下40,50万大军,一旦被包围,很有可能被全部歼灭。

退一万步说,就算国军不歼灭他,只要切断他的补给线,14师团也坚持不了多久,更无力出城拦截国军。商丘并非是四川山区的一些小村子,四周都是山,只有这一条路。商丘附近还有几十公里距离的平原地形,可以供国军大部队从容撤退,所以光是以没有补给的14师团光占领一个商丘城,也是没用的,14师团一样不能完成任务。

 

当时日军占领的民权在兰封和商丘之间,也就是说日军离兰封和商丘的距离几乎相等,无论北上南下都是很方便的。


在这种关键时候, 香月清司当机立断的决定还是要先占领兰封,并且控制兰封以北的黄河渡口,先保证补给线通畅再说。

对于占领兰封香月清司倒是很有信心,以为他已经通过情报知道,这里防御的国军都是被打残的少量部队,里面新兵至少占一半以上。

 

香月清司司估计1,2天内就可以攻占兰封,并且占领黄河渡口。一旦获得黄河北岸源源不断的补给,打通一条补给线,以14师团的强大威力再回头一举占领商丘看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有机会还可以顺便占领开封。这样不仅能保证14师团官兵的安危,而且战功也就大多了。

 

于是,香月清司违背了寺内寿一的命令,并没有向南进军,转而向北出发了。


 

让香月清司没想到的是,他自以为高明的计划,在蒋介石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眼中不值得一提。

日军出兵之前,无论在兰封附近(俞济时的74军和黄杰第8--原税警总团),还是在商丘附近(李汉魂的粤军64军,中央军宋希濂71原德械师,桂永清27原中央陆军教导总队等其他几个军)已经开入了国军重兵,并且任命国军中最有名的大将薛岳将军为前敌总指挥,正在张网以待呢。

 

香月清司认为仅仅需要12天就能顺利完成的兰封战役,持续了长达半个多月。期间14师团不但根本无法占领商丘,眼睁睁的看着徐州60万国军的计划从商丘一线撤退,更让自己自身难保,差点被国军合围歼灭。

兰封会战的最重要的目标就这样实现了。

 

 

19日,14师团主力开始进攻民权县的内黄集和内黄车站。

 

豫东前敌总指挥薛岳将军立即作出部署:

1.  71军宋希濂部坚守考城,内黄集一线,吸引日军主力,不得后撤。

2.  64军粤军李汉魂部立即前往商丘宁陵县,配合74军俞济时部防御,防止14师团南下进攻商丘。64军同时抽调184师彭林生部前往砀山,协助黄杰第8军防守商丘东部,防止徐州方向16师团从侧翼夹击商丘。

3.  其余各部立即向兰封,商丘,民权一线靠拢,伺机歼灭14师团。

 

可以看到,薛岳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他的部署以防止日军攻占商丘为主,调动64军协助74军,第8军防御商丘,3个军这样死守,日军短时间内攻陷商丘几乎不太可能。这样一来,徐州突围国军也就安全了。

同时,薛岳命令宋希濂71军坚守这一线,主要为了拖延14师团前进步伐,以方便国军其他部队向心包围。一旦徐州方向国军大体都突围成功,国军队14师团的包围也同时形成,到时候无论歼灭14师团,还是放弃豫东撤军,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谓可进可退,可攻可守。

这个老虎仔还真有一套!

 

守卫内黄集的是195师,守卫内黄车站的是106631团,都由71军军长宋希濂统一指挥。

可惜这一线的防御是相当仓促和薄弱的。

195师刚由河南地方保安团改编,由于前线兵力不足,紧急送到豫东一线战场来的,部队里面准备极为仓促,深知连军官都没有尚未配齐。

195师在18日刚从郑州巩县赶到内黄,连工事都没做好就在第二天和日军主力相碰,结果可想而知。师长梁恺(黄埔一期)多次向蒋介石表示本师新编,不能作战,但此时蒋也无计可施。

106师是石友三残部的改编来的,由石友三麾下大将沈克指挥,该部后来归属东北军张学良领导。东北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106师在东北军中还属于末流。该师在围剿陕北红军时候遭受重创,沈克师长为了保存实力居然和红军私下达成互不进攻额协议。

该师在西安事变以后投靠国民政府,但蒋介石认为沈克同他的老长官石友三一样不可靠(石友三在当时有三姓家奴的外号,最会见风使舵,有奶就是娘),对该师补充非常有限,该师战斗力也很弱。

不要说他们,就连71军军长宋希濂也是刚刚上任不久。

他的德械36师在南京保卫战中伤亡也很大,突围成功以后立即送往后方休整,宋希濂被调到湖南浏阳担任荣誉1师师长职务。

这个荣誉1师其实徒有其表,主要是收集一些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中负伤后治愈的老兵,帮助他们恢复战斗力。

此次由于71军王敬久军长在南京保卫战中,是唯一一个先于部队渡江的中央军师长,被蒋介石所不喜。此时又因为指挥部队休整期间出了一些人事上的纠纷,被蒋介石借机撤职,由宋希濂接任。

宋希濂紧急从湖南赶到兰封,已经是516日了,日军主力全部到达民权,随时准备进攻了。

当时军情就已经非常紧急,日本空军基本控制战区制空权,四面轰炸国军部队。

宋希濂在17日赶赴最前线的106师沈克部那里视察,结果两人刚刚聊了几句,就遭遇十几架日军飞机轰炸。四面都没有防空的设施,实在没地方躲,而日军飞机来得又快,也来不及再躲。没有办法,宋希濂和沈克只好挤在一个比较坚固的房屋角落里,靠运气了。

日军飞机扔了几十个炸弹,把宋希濂他们房子的玻璃全部震碎,好在没有将这所房子炸倒。

日军飞机走后,宋希濂和沈克这两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不约而同的舒了一口气,说了:真危险,真危险。

他们是走运了,也有不走运的,沈克部官兵被此次轰炸炸死炸伤300多人。

宋希濂视察完部队以后赶忙乘车回去,由于怕小车目标明显容易被轰炸,宋希濂该乘坐一辆普通的卡车回去,没想到卡车在路上又被日机盯上!

宋希濂战斗经验丰富,他发现日军飞机在空中盘旋以后,知道马上就要俯冲,赶忙命令车上所有人全部跳车,躲到傍边农田中。果然日军飞机随后俯冲扫射,将卡车打的千疮百孔,好在宋希濂他们反应比较快,捡了一条命。

 

一个军长一个师长遭遇尚且如此,足可以见到豫东一线日军相对于国军火力之悬殊。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日军重炮威力极为惊人,国军基本无力抵抗。国军有的只有下面的小家伙,这种口径较大的迫击炮,已经是国军的火力支柱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首先在系留气球指引下,日军重炮旅团开始猛烈炮击,国军一个团阵地上刚刚一个小时就被炮击数千发炮弹,其中很多还是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炮弹,破坏力极大。

随后日本空军也开始大规模轰炸,他们的重轰炸机的大炸弹也准确的投掷在国军阵地上。

14师团这样的攻击,可以说怕是连美军苏军也防守不住,更不要说可怜195师。这些地方保安团官兵1个月前很多还是老百姓,连轻机枪都没有看过,做梦也没有见过现在这种场面。

在强大的空地火力下,日军一次大规模冲锋,195师就遭受了相当惨重的伤亡,余部实在无法坚持,赶忙撤退出内黄集阵地。

 

随即,日军转为进攻守卫内黄车站的106631团。

631团战斗力虽然远比195师强多了,官兵也比较有作战经验,但也远远不是14师团的对手。该团因腹背受敌,阵地也被日军炸的稀巴烂,也被迫撤退了。日军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连续攻占内黄、马庄寨、人和集等几个外围阵地,其中内黄离兰封不过10几公里!

 
同日,88262旅和61183旅继续在仪封等处与日军激战。

大家都知道88师是德械师,而这个所谓61师其实就是著名的胡宗南补充旅,旅长是钟松,是中央军精锐,参加过在川西北潘松平武围堵红军的作战,是一支劲旅。

这个旅其实是一个师的编制,在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他们立即赶赴上海,协同87,88师成为打响813淞沪会战第一枪的部队。

该师在淞沪会战中整整激战了3个月,是一直坚韧顽强的劲旅。但在淞沪该师伤亡非常惨重,余部居然只剩一个团,随后撤到南京附近的句容休整!

该师刚刚得到了第52师残部以及新兵的补充,日军就开始进攻南京,该师被迫在到两个月后移驻江西桐庐继续休整,勉强恢复了元气,就立即送到一线战场,归属71军指挥。

 

封仪不是一个城市,近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土寨子,根本无险可守。

日军以极为强大的重火力攻击88262旅(88师当时已经归属桂永清27军指挥,脱离宋希濂71军编制),并且用大量坦克装甲车冲入近距离为步兵掩护。该旅伤亡极大,但仍然坚守不撤,经过2日血战实在无法坚持,被迫由刚下火车的桂永清的2746138旅接替。

这支27军其实就是原来的中央教导总队。

中央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的伤亡并不比88师和 61师要小,连总队队长桂永清都差点死在南京长江边的淤泥里,此时也是刚刚补充新兵完毕,完全来不及做适应性的训练。

 

27军当时下辖3646师,在湖南休整没有多久,又被派遣到河南前线。

 

138旅接替防御阵地后,也很难抵挡日军进攻。

这主要是因日军拥有空前强大的重炮兵火力,国军实在比不了。当年在上海作战,上海由于到处是河流湖泊,村镇众多,日军重武器优势一定程度被削弱。现在在平坦的豫东平原上,国军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很难找到隐蔽物,面对日军空中轰炸、重炮兵和坦克反突击,损失相当惨重。

且日军 全为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极强,国军追不上、跑不了,作战相当被动。

 

20日,日军装甲部队再次全力袭击兰封以西的罗王车站,刚到车站的2736师和胡宗南第1军先头部队立足未稳被日军攻击,费尽力气才稳住阵脚。

 

经过3,4天的激战,日军虽然占领了兰封外围一些据点,但并没有决定性的胜利,反而被国军四面包围。

这样香月清司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现在根本无力去关商丘方面的情况,而是为了自保尽一切力量占领兰封,保证黄河渡口这个运输线,以确保14师团不被歼灭或者重创。

 

而此时蒋介石为了保证徐州大撤退的顺利进行,已经制定了务必歼灭或重创14师团,同时蒋介石认为日军为了救援14师团不被全歼,必然被迫放弃弃封死国军国军西撤道路的计划,这也就是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就像蒋介石预计那样。

蒋介石在21日命令李汉魂的29军团,桂永清的27军,71军联手在内黄,民权一线歼灭14师团。同时第8军军长黄杰协同84军一部负责死防守商丘,一来阻挡14师团试图返回徐州,而来阻挡江苏徐州方向试图求援14师团的日军;孙桐萱第2集团军,20集团军商震部负责鲁西菏泽,定陶一线阻挡山东西部球员14师团的日军。

 

本来蒋介石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多认为,14师团必将进攻商丘,所以特别调动第8军配合94军死守商丘。

如果14师团全力进攻商丘,必将同商丘一线固守的国军进入胶着战,将日军吸引到商丘一线,就等于想一只苍蝇飞到粘苍蝇的纸一样,被死死缠住。

那么就可以仿效台儿庄战役一样用重兵包围其侧后,并且切断他的补给线,一举将其重创或者歼灭。

这样商丘肯定就保住了,几十万国军也可以从容撤退下来。

 

但蒋介石和程潜并没有想到14师团会放弃进攻商丘,而去攻击兰封。所以此次的围歼14师团的保卫战,最终演变为兰封附近的追歼战,由此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不过让国军得意欣慰的是,日军转为进攻兰封,甚至直到24日攻陷兰封的时候,国军徐州的大军早已经过商丘一线撤退到了河南境内的安全地带。国军对的兰封的围攻,至少保证了徐州国军撤退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如果有机会,歼灭14师团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如果不能将其歼灭,至少要尽量削弱他,尤其不能让他占领兰封,靠近黄河渡口的补给线。

虽然兰封战役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保证徐州大军撤退完成了,但第二个歼灭14师团的目的却没有实现。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 有人说是兰封会战导致了国军掘开黄河大堤,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老萨会在下面的文章中写清楚。掘开黄河大堤跟兰封会战并没有关系,而是因为日军试图尽快占 领河南,然后逼迫国军在湖北,湖南,江西决战。当时中国国力差,军队恢复能力太慢。在这一系列的作战后,国军大部分部队已经无法继续作战,急需一段时间休 整补充。如果强行和日军决战,恐怕大部分国军主力就要被日军歼灭,抗战也就完了。如果不决战放而随意放弃河南,湖南,湖北,江西这些省份,以换取休整的时 间,那么日军也就轻松攻入了抗战第二道防御圈,和四川近在咫尺,抗战也就几乎完蛋了。掘开黄河大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当时中日两国军力国力差距的最极 端表现。其实当时的情况就是一句话,要么做亡国奴,要么掘开黄河大堤,牺牲一部分老百姓,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怎么选择?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四--兰封战役上,真相中的真相(新抗战系列之三十六)




 

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随后发生了!

日军转而猛攻兰封一线时,由于日军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国军守军新兵太多,战斗力非常虚弱,河南平原上有无险可守,根本无法抵抗日军猛烈的攻击。

负责兰封一线防御的桂永清军长的部队被日军机械化部队的一连串猛烈攻击打得七零八落。没有经验的新兵往往在老兵或者军官伤亡以后,就无法继续作战,相当一部分国军在日军追击下,甚至出现溃散情况。

桂永清当时对战局判断过于悲观,他认为为了收拢部队,必须暂时向南方撤退,随后下令27军向南撤退。

但桂永清深知兰封的重要性,所有国军都可以撤退,就是兰封不能撤。他留下88师师长龙慕寒,让他必须死守兰封。

又让人没想到的是,龙慕寒以一个旅固守兰封,在日军猛攻下伤亡极重。龙慕寒认为部队伤亡太大,死撑下去兰封也肯定守不住,不如乘着现在伤亡还不算太多,先一步突围出去。随即,龙慕寒在没有同桂永清联系上的情况下,也擅自率兵突围出兰封。

这样一来兰封就在24日被日军攻占,兰封以北的黄河渡口也被日军控制,日军终于打通了补给线路。但此时国军徐州大军早已经突围成功了!

兰封的失守,对徐州大撤退没有任何影响,但却对下面的围歼14师团造成极大的影响。

于是,一场围绕着歼灭14师团的歼灭战也就开始了。

我顶 字号: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日本军部给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的命令是务必占领河南东部的商丘,切断徐州方向国军60万大军的撤退路线。没想到因为多种原因,第14师团并没有进攻商丘,而是在从山东省西部进入河南东部以后,转向向去进攻黄河附近的兰封。由此一来,日军围歼徐州国军主力的计划彻底失败,而14师团自己也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地步,险些被全部歼灭。这也就是著名的兰封战役,下面就听老萨来说一说。


先占领黄河渡口,再进攻商丘

 

14师团以近4万人的强大兵力进入河南东部以后,师团长土肥原贤二和他的顶头上司香月清司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完全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也就是徐州会战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大将的命令相反。

香月清司命令土肥原贤二,将商丘作为战役第二位的目标,第一目标则是立即占领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尽一切力量打通和黄河以北日本控制区的联系。

既然只有占领商丘才能完成封锁徐州国军的计划,为什么香月清司敢于命令部队先占领兰封呢?

这主要是寺内寿一站在战略角度考虑,而香月清司则站在战术角度考虑。

从原则上,寺内寿一的命令没有任何问题,日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商丘。

但香月清司他们作为一线指挥官,认为寺内寿一的目标虽然没有问题,但目前14师团并没有这个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补给上。

14师团从山东济宁出发,一路转战数百公里才进入河南省东部。这一路,14师团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油料和补给。

从济宁到商丘的地图直线距离也有200多公里,而实际公路距离更远。

这一路上由于存在大量国军的正规军和游击部队,孤军深入的14师团补给线早已被切断。

14师团是重装备师团,他的火力和机动力都极为强大,但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足够补给基础上的。

在补给线被切断的情况下,如果是一个日军轻装步兵师团,说不定还能够支持较长时间。

因为轻步兵师团补给相对单一,对后勤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有弹药就可以勉强作战,粮食还可以在当地抢劫中国农民。

而机械化师团则不同,一旦没有燃料,坦克和装甲车就成为废铁。而没有足够的炮弹,日军最强有力的大量的重炮也就成为摆设。

有些人很奇怪日军步兵还算强大,为什么坦克装甲部队务必和苏德美相比。其实这也跟日军的后勤短板有关系!

日本本国石油资源贫乏,而装甲部队又需要大量燃料,这是日本无力负担的。况且就算有了燃料,恐怕一向忽视后勤的日军辎重系统,也无法及时送到前线。

香月清司认为,目前商丘附近已经有至少国军2个军的兵力,14师团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只能坚持作战4,5天时间。

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无法占领商丘,那么孤军深入的14师团很有可能像台儿庄战役的第5和第10师团一样反而被国军包围。

那么日军不但完成不了占领商丘切,从而断国军徐州大撤退路线的战略目的,更有可能导致14师团全军覆没。

这种打法在香月清司看来是极为荒唐的!

香月清司认为,14师团必须立即北上占领黄河边的重镇兰封,控制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

当时黄河北岸已经完全被日军控制,只要14师团占领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那么立即可以打通同北岸的补给线。

这样一来,不但补给完全没有问题,日军援军也可以源源不断输送到14师团这里。

这样14师团背靠这条补给生命线,就算不能占领商丘,至少立于不败之地,不会被国军歼灭。

况且香月清司根据情报估算,兰封附近仅有国军仓促调到前线的12个师,都是新兵占多数的部队。

14师团强大战斗力,恐怕1,2天就可以占领兰封。在打通补给线以后,14师团立即南下占领商丘,也是来得及的。

香月清司命令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立即北上,对这个命令,土肥原也表示支持。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国军方面又抢在了他们前面。

就在此时,516日,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下达了总撤退令,60万国军随即分各路从徐州地区突围。

日军很快发现国军的动向,也非常着急。

518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向第1军军长香月清司中将下达命令,让他们尽快南下占领商丘,要特别注明要不惜任何代价。命令中还要求虽然第1军为主攻,但第2军也需要大力配合。

让寺内寿一没想到的是,就在18日当天,土肥原贤二已经遵从香月清司的命令,率领部队北上进攻兰封去了。

这一南一北,完全相反。

那么随后就必然出现两个结果:

1.在日军北上的时候, 国军60万大军中的一大半部队(约40万人)迅速从商丘一线突围成功,其中就包括台儿庄战役中的功勋部队孙连仲第3集团军。而所谓攻占商丘的计划合围徐州60万国军的计划,也就完全不存在了。国军很好的完成了兰封战役最重要的战略意图,也就是保证徐州地区国军顺利突围

2.香月清司过于轻视国军实力,他预料中的1,2就可以占领的兰封根本不可能实现。他们北上兰封,最终差点成为他们全军覆没的场所。

由此,兰封战役开始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 兰封战役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徐州地区国军的撤退,至于歼灭14师团是次要目的,其实并不重要。此次兰封战役从战略上来说是成功的,至于之后掘开黄河和兰封 战役没有任何关系,关键在日军继续进攻河南,并且迅速逼近湖北。以当时的国军来说,只有掘开黄河这一条路,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兰封战役跟掘开黄河根本没有 任何关联,就算全部歼灭日军14师团,日军进攻河南的还有3,4个师团,国军一样守不住河南。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奇怪的作战

 

兰封战役是一场奇怪的战役,他是开始时一场追逐战,最后演变为强攻作战。

追逐战?谁追谁?并不是强大的日军追击国军,而是国军追逐日军!

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主要是两军高层对战场的预计有着很大的差别。

当时的国军部署为:

在日军第14师团的南边商丘方向和东边方向都是国军主力部队。

而西面是国军少量部队,沿着兰封南部平原修建的一些野战防御工事。

北面则是相对坚固的兰封城。

为什么这样部署呢?

蒋介石和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都认为,日军必将首先南下进攻商丘。

国军情报机构,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点。

当时河南省主席兼任20集团军司令商震的一支骑兵部队在河南敌后伏击,击毁了日军一辆小汽车。汽车上的一名日军司机和一个少佐都被击毙。

国军骑兵从少佐的身上缴获了一份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攻击命令。这份命令中包括日军此次进攻部队的番号,兵力,指挥官的姓名,以及日军攻击商丘的具体计划。

这些都和蒋介石的预计完全相同。

 

所以蒋介石将包括黄杰的第8军(原中央税警总团),俞济时的74军等部全部调到商丘,在此处驻扎重兵。

而在日军的北面,西面则没有部署太多的部队。因为部署到这一线的部队,只是为了防止日军从这些方向突围逃窜而已。

所以他们兵力不多,战斗力也较弱,作战方式也主要以阵地防御为主。防御这一线的部队主要是宋希濂的71军的87师,88师跟一部,也就是原来的德械师,现在则是没有德携的普通师了。

 

其实蒋介石和程潜的估计并没有错,日军徐州会战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下命令猛攻商丘,仅仅因为香月清司和土肥原贤二的抗命,临时改变的14师团前进的方向。

 

这个是蒋介石无法预计到的,但这样一来,商丘也就没有危险,兰封会战的最主要目标相对轻松的就实现了。

但凡是有利就有弊,日军北上虽然让国军顺利从徐州突围,但也给国军围歼14师团造成很大麻烦。

在南面和东面的国军主力,并没有和14师团日军主力对碰上。

而日军也意外的占了一个便宜,他们被动的避实击虚,主攻方向都是国军战斗力较弱的部队。

19日,14师团主力开始北上进攻民权县的内黄集和内黄车站,开始了兰封战役的进攻作战。

 

由于没有预想到日军会北上进攻,国军防守部队都是二三流,无力抵抗14师团的进攻。

国军守卫内黄集的是195师,守卫内黄车站的是106631团。上一章已经说过,195师是刚刚从河南省保安团改编过来的部队,基本全是新兵,战斗力很差。

战斗力弱还只是一个方面,该师居然还是仓促赶到战场的部队。

在日军进攻前一天的18日,195师刚刚从郑州巩县赶到内黄集,到日军进攻的时候,甚至连阵地也没有做好。

195师师长梁恺(黄埔一期)目睹部队现状,非常担忧。他多多次直接向蒋介石表示195师是新编部队,不能和日军野战部队正面作战,更不能第一战就和如此强大对手交手,不然很可能被一击即溃。

可是此时蒋也无计可施,因为他手上根本没有其他部队可用,这剩这些还在休整中或者刚刚编组的新部队。

195师战斗力很弱,106师也好不到哪儿去。106师为西北军小军阀石友三部将沈克的部队。沈克在石友三完蛋以后,投靠张学良麾下。

当时东北军在国军中属于战斗力最弱的部队之一,而沈克这个106师由于不是东北军嫡系更不受重视,战斗力在东北军中还属于最末流。

这两支部队能否和日军对抗,大家想一想就可以知道。

上一章已经说明了,14师团火力和机动性都极为强大,远非国军可以相比。

14师团本身的各种重武器尚且不谈,淡淡配属给他的一个重炮旅团就有150毫米以上口径大炮近50门,就这一个旅团就超过了国军200万大军的重炮数量(国军开战时仅为44150毫米大炮,全部从德国购买)。

也许有朋友对150毫米火炮的威力不太清楚,老萨告诉大家,当时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可以击毁国军任何野战土木工事和半永久工事,甚至简易的钢筋混凝土要塞也抵挡不住。

看过兄弟连的朋友们可能对美国在巴斯托涅被德军炮击的场面记忆犹新,这种炮击造成美军很大伤亡。但其实德军的火炮不过是88毫米火炮和105毫米火炮,威力远远无法和150毫米火炮相比。88毫米火炮尚且把精锐的美军空降兵打成这样,150毫米火炮的威力可想而知。

当时日本150毫米火炮中较为老式的三八式重榴弹炮,它的炮弹就有36公斤之多,威力可想而知。

双方火力,尤其是重武器火力如此悬殊,国军几乎无法应付。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日军重炮其实还是很厉害的,威力也很巨大,国军直到1945年打通外援通道之前,都无力抗衡。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国军首战不利

日军首先攻击内黄集的195师,他们用重炮猛烈轰击,同时使用大量轰炸机配合轰炸。

195师作为河南保安团,本来属于民兵性质,全师绝大部分官兵从没参加过正式作战。此次遭受这种程度的猛烈攻击,怕是美军101空降师也支持不住,根本不要说这些河南保安团了。梁恺的195师伤亡极为惨重,一部陷入混乱。

随后日军步兵猛烈冲锋,195师士气已经丧失大半,经过短时间的抵抗,最终全线败退。

日军接着两面夹击内黄车站的106631团。106师虽然战斗力也弱,总归是经过战争考验的部队,相当一部分老兵也打了几年仗。

他们一个团仍然坚持了几个小时,最终伤亡太大,被迫后撤。

在占领内黄集和内黄车站这两处的同时,日军也猛烈进攻仪封。

防守仪封的国军战斗力较强,是原来的最精锐的德械88262旅和中央军61183旅。

仪封位置在兰封东面,也是很重要的军事要隘。

88262旅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也是伤亡了八成部队,正在后方紧急休整。此时休整尚且没有完毕,一部分新兵刚刚学会打枪,就被匆忙派到兰封来。

88师赶到仪封仅仅二天后,日军就杀到这里。

而和88师在淞沪并肩作战的61师原本是19路军的部队,师长为钟松,也是一支中央军劲旅。

他们在淞沪会战的伤亡也不比88师要少,此次也是在休整期间紧急赶赴前线。该师也是在18日才在兰封车站下火车,之后通过急行军赶到仪封,到达仪封第二天就和日军14师团正面交火。

虽然战斗力相差极大,但88师和61师都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他们几乎就是凭借意志,在这的小镇坚持了整整22夜之久,伤亡超过三分之一,但最终仪封也没有守住。

短短1天时间,日军迅速攻占内黄、马庄寨、人和集等地,虽然仪封尚且没有被攻占,但此处国军伤亡重大,估计坚持不了多久。

香月清司和土肥原贤二对这一天的作战非常满意,认为完全符合他们的语气。这两人认为在14师团猛烈攻击下,北线的国军果然不是日军对手,几乎是一触即溃。

内黄集离兰封不过10公里距离,到黄河渡口也不到20公里。这点距离对于日军机械化部队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杀到。

按照这种势头,日军继续进攻1,2日绝对可以占领兰封和黄河渡口,然后就可以立即转头南下进攻商丘了。

 

20日,日军以装甲部队部队作为前锋,长途奔袭进攻兰封以西的重要据点罗王车站。罗王车站本来只有少量兵力驻守,在蒋介石的严令下,27军的原德械师36师和第六大主力的胡宗南第一军先头部队,连夜乘坐火车在20日上午紧急赶到车站。

还没等国军全部下车完毕,日军坦克已经杀到车站。日军坦克部队见国军还没有展开,立即猛烈冲击车站,并且朝着火车开炮开枪。国军凑措手不及,火车车厢连接被日军击中,伤亡了数百人之多。国军在日军攻击下,一顿陷入混乱中。

好在胡宗南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很快稳定住部队,并且组织敢死队将日军坦克赶走。

此战极为惊险,如果罗王车站没有守住,这两支援军就不能赶到战场。

日军继续北上攻击,恐怕兰封在这一天也就失守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失败以后,蒋介石和前敌总指挥薛岳已经明确知道,日军是在试图北上。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立即对14师团做围歼部署,将其堵在河南东部。

蒋介石命令在河南境内的8276471745个军和61106师等战区直辖部队都已经赶赴河南东部战场,这些部队兵力约有10万之众。

另外胡宗南第1军正在从陕西紧急赶来,预计将来兵力有10多万人,这样足可以和14师团正面对抗了。

蒋介石在19日亲自赶赴郑州前线,并且在21日正式下达总攻击令,部署主要如下:

1.商丘附近的国军除了留一部防止日军从徐州方向攻击过来以外,其他部队立即北上进攻14师团。具体包括第64155师、第745158师和 71军,共3个军,全部由粤军大将64军军长李汉魂指挥,由商丘方向沿铁道两侧向西攻击。

 

 

2.目前在兰封附近的国军,尽一切力量固守这一线,阻挡日军西进和北上。具体为兰封的46366110688师(欠一旅)和200师装甲搜索营,固守兰封和兰封至杞县的国防工事,由27军军长桂永清统一指挥。

3.商丘附近由黄杰的第8军和64 军的187师一个团防御(64 军的187师是新兵组成,在汉口才领到武器),同时作为豫东战场的总预备队。

由大将薛岳为豫东战场前敌总指挥,协调各部作战。

显然,蒋介石命令日军西面和北面的部队是阻击,要拦住日军的前进步伐。而国军则由东面和南面向日军猛攻。

为什么这样部署,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国军主力基本全部在日军东面和南面,短时间内不可能赶到西面和北面。况且就算立即往西面和北面方向急行军,也不可能超过日军机械化部队的速度。

由此,出现了所谓的追逐战。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 人的意志再强,总抵挡不住钢铁。此战中,国军之所以不是14师团的对手,总根本上来说还是中日两军军力国力相差太大。日军由于军事力量强大,部队恢复能力 很强。以第5师团为例,先后在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中被重创,有的甚至伤亡超过一半,但他居然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大量新兵 和更先进的武器迅速补充到部队中。而国军军力差,恢复能力也差,往往恢复需要日军一倍时间。这些曾经的精锐部队,在伤亡巨大以后,没有半年时间根本无法恢 复,如果让他们仓促和日军主力对碰,结果就是兰封战役这样。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不能不战而投降吧。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第一阶段的追逐战

国军一部从东面,南面猛攻日军,日军负责防御的59联队节节败退。

但日军同时也在攻击西面的国军,此处的国军战力不及,也是节节败退。

虽然中日两军都在攻击,但日军有明显的优势,国军显然占了很大的劣势。

国军的进攻

21日,从南向北进攻的国军第51师和第58师一部、第88师的264旅顺利攻克前一日失守的内黄集、野鸡岗、人和集。

内黄日军一部逃向西北方向的毛姑寨,主力逃向西南方向的双塔集、阳堌集。

从东向西进攻的宋希濂87师,他们在一个山炮营(10门法式山炮)支援下攻击仪封。

国军集中山炮,迫击炮,重机枪猛烈攻击日军。封仪的日军措手不及,狼狈逃往仪封以西的东岗头、毛姑寨。

仅仅一日之内,日军占领的内黄集,人和集和仪封都被国军收复。

当时71军军长宋希濂认为日军虽然抵抗顽强,也有野炮等重武器,但兵力并不算多,似乎大部分主力并不在这一线。

显然,宋希濂判断是正确的。这一线日军只有一个59联队加上配属部队,不到1万人。日军主力都已经向西杀过去了!

当日,空军17大队10架伊-15驱战斗机由驻马店飞周家口机场加油挂弹后,飞至兰封附近轰炸敌炮兵阵地。这批国军飞机给予国军地面部队极大支持,造成日军很大恐慌。

 

但在他们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正要降落的时候,突然遭遇日军陆航第二飞行大队24架战斗机包围。

经过一场激烈的空中格斗,被偷袭的国军损失不轻,飞行员汤威廉、张尚仁、冯如和、赵茂生阵亡,丘戈失踪,马国廉、胡佐龙、邓正熙座机重担后迫降脱险,队长岑泽鎏座机中弹百余发后飞回基地。

飞行员朱均球双腿烧伤,跳伞后因为无法行动被日军步兵发现后残杀。

 

这是所谓第二次归德空战,虽然国军和日军伤亡差不多,但国军空军力量薄弱,力量仅为日本空军十分之一。此战河南境内的作战主力空军第17大队伤亡过半,飞机损失严重,后来没有再敢于大规模轰炸,从而基本丧失河南东部战区制空权。

 

 

在空军支援的同时,国军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200师也协助步兵作战。他们派出副师长邱清泉带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搜索营来到兰封助战。

他装备的坦克为刚刚运送到中国的T-26和中国仅剩的几辆从英国买来的维克斯坦克,而装甲车居然从意大利购买来的菲亚特CV33装甲车。

200师的坦克兵基本都是初学乍练的,有的对T-26坦克的驾驶也刚刚几十个小时,对立面各种俄文的开关和按钮尚且没有全部认识清楚,就被送到战场。

此时也没有别的选择,为了弥补国军坦克装甲上的巨大差距,也就赶鸭子上架了。

当天邱清泉的这支小小的装甲部队和日军100多人的骑兵部队遭遇。日本骑兵没有反坦克武器,被邱清泉一顿好揍,伤亡大半,没死的骑兵打着马飞奔逃走。

邱清泉率部追击了一通,一直追到日军阵地前沿。阵地上的日军用野炮山炮轰击国军坦克,邱清泉的破烂坦克经不起这种打击,被迫中止追击。

523日,第71军及第74军又夺回了西毛姑寨、杨楼、和楼等村庄,收复兰封以东全部日军控制区域,同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日军这一线的59联队配属了大量重武器,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

邱清泉的坦克部队在一次进攻中,突然遭遇日军重型炮火急袭。

邱清泉损失3辆英制维克斯轻型坦克坦克,意大利制6CV-33装甲车,这是让邱非常心疼的损失。

激战到23日晚,日军留守的59军联队在国军合围下根本站不住脚,全线向西边撤退。

 

这样来看,国军进攻似乎很顺利,日军就要完蛋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再看看日军的进攻。

 

21日国军已经全部突围出徐州一线,几十万国军部队已经经过商丘撤退到豫东地区。此时是否占领商丘已经没有意义,更不要说占领兰封和开封了。

此时日本军部对此次徐州保卫战的失败已经非常清楚。他们认为既然徐州保卫战已经失败,出于不扩大战争的意图,不应该继续进攻河南。

尤其裕仁天皇本人对军部非常不满,认为徐州会战目前为止日军伤亡超过6万人,却没有歼灭国军主力,战争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由此,日本军部在21日下达了停止继续进攻的命令:

 

(1) 扩大徐州会战的战果,但大略停止于兰封、归德(即商丘)、永城、蒙城联结线以东。 

    (2)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应使参加徐州会战的部队继续沿津浦线地区进行扫荡,务必尽快向淮河()以南地区转进。第13师团可配置于蚌埠以西淮河之畔,预定将其转隶于第2军。 

    (3)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应随着华中派遣军部队的转进,将第2军约2个师团为基干的部队,配置在徐州以南至淮河的沿津浦线地区。” 

显然,日本军部已经明确命令,日军可以追击徐州撤退的国军,但绝对不得进攻商丘和兰封,停止全部进攻。

但对此,无论是华北方面军还是第1军都根本不作理会。

华北方面军早在19日已经下达了总攻击命令,此时眼见就可以攻下兰封,为什么要停手呢?

况且此时寺内寿一大将目睹14师团公然违背他的命令擅自北上,导致徐州会战失败,气的差点吐血。

但当然冷静下来以后,仔细思索得出必须继续进攻的结论。显然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生米也煮成熟饭,就应该尽力挽回一些。这就跟做生意一样,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能赚1元钱也是好的。

当时国军在豫东集中了10多万大军,还有几十万退下来的疲惫部队,如果日军能够在豫东将国军歼灭合围,还是有帮助的。

至于香月清司和土肥原贤二既然已经违背命令行事,按照日本陆军军纪,怕是事后一定要被处罚。如果此时不继续进攻来立个大功,将来说不定就被解除军职,去东京街头摆摊去了。

所以,14师团并没有停止进攻兰封一线黄河渡口的步伐,甚至进攻更为猛烈。

由于预计兰封城防相对比较坚固,日军暂时没有北上进攻兰封,而是立即西进,进攻兰封以南的国军野战防御工事,留下59联队配属一部分重武器殿后。

简单来说,日军就是绕过兰封兜了一个圈子。

日军主攻的这一线,正好是国军的软肋所在。

先说说部队,驻守这一线的为李良荣第46师、龙慕韩第88262旅,另外还有刚刚败退下来的钟松第61师、沈克第106师。

61师,106师的情况已经说过了,原德械88师和45师(中央陆军教导总队)从南京突围的时候,只剩2,3成兵力,由于补充时间太短,装备也不足,现在战斗力顶多只有当年的百分之五十。

当时担任粤军64军军长的李汉魂将军回忆:我军在豫东战场的部队,新兵太多,实战经验水平不高。我虽然目睹本军将士用命,作战英勇顽强,友军也竭力互相配合协调,但也看到部队各部之间联络有很多问题。

再说说阵地,兰封附近的国防工事,这是从1936年开始修建的,是全国抗日国防工事的一部分。但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力量薄弱,这些工事大部分为土木工事,根本无法抵抗日军重炮的打击。这些工事如果对付日军轻装步兵也许比较有用,也能长期坚持。但对付日军14师团这种重装机械化部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工事就是一个个棺材,带着里面的国军战士一起完蛋。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这种平原地形正是日军发挥威力的地方,在这种地形下,日军战斗力等于扩大一倍。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最后说说地形,兰封南部地形完全是平原,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最不适合国军作战。

还是李汉魂回忆到:我经过双塔到阳堌,沿途土地平旷,一望无垠,但沙砾连延,酷似沙漠景象。

在这种地形,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发挥威力。日军300多辆坦克装甲车纵横驰骋,国军步兵一天走完的路程,他们2,3个小时就能赶到。

当时国军骑兵回忆:日军几百辆装甲车和大量卡车,炮兵牵引车浩浩荡荡开进,仅仅正面就长达56华里。

 

部队差,导致国军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不是日军对手。阵地差,导致国军根本防守不住。地形的弱点,让国军连撤退都撤退不了。


日军的进攻

 

21日,日军14师团除了留下59联队为主力的一部坚守外,另外主力步兵三个联队以及重炮旅团等全部出发北上。

14师团三分之二的兵力由内黄集向西,经阳堌集附近北上,向兰封以南的重要据点马集进攻。

此处国军李良荣46师奋力抵抗,无奈日军炮火实在厉害,小小的马集镇几乎被日军重炮轰为平地。

桂永清紧急调遣邱清泉的200师坦克营给予救援,结果在马集外围遭遇十倍数量的日军拦截。

 

日军用重炮和反坦克炮猛烈阻击国军坦克部队。

当时T-26和维克斯坦克都是轻型坦克,不要说重炮,就是连37毫米火炮也抵抗不住。至于意大利的装甲车更别说了,连大口径机枪子弹也挡不住。

邱清泉部可怜三十多辆坦克装甲车,在上次被击毁9辆以后,又当场被又被击毁7辆,余部被迫撤退,马集随后失陷。

日军占领马集以后,并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向西猛烈进攻。显然,土肥原贤二的目的是绕过兰封,占领兰封以西的黄河渡口陈留口。


22
日,日军主力向兰考西南的孟郊集进攻。

钟松的第61师官兵誓死抵抗,但仍然抵抗不住日军重武器掩护下的强攻。当时61183365团八连连长谢德刚回忆,当时日军炮弹如梭一样打过来,把处于一线的我营七连全部轰光,营指挥部也被轰毁。我们八连由于所谓预备队,侥幸没有遭到这种毁灭性打击,但我连也殉国21人,重伤4人,轻伤更多。谢德刚运气较好,一发子弹击中他的裤裆,好在没有击中皮肉。但好运气不会一直有的,之后他在观察敌情的时候被一发子弹击中,打穿了右脚腕。由于军情紧急,谢德刚连药也没来及上。

我军试图反击日军,但日军火力过于猛烈,重机枪火力把部队压制在阵地中几乎无法抬头。

激战仅仅数小时后,兵员伤亡过半,核心阵地已经被突破。

27军军长桂永清得知孟郊集危急后,立即调动第36师前往救援。36师一部轻装奔袭,却没想到在外围平原和日军大量坦克装甲车突然遭遇。

36师救援部队没有携带重武器,其实就算将36师全部重武器带上,也绝对不是日军的对手。此次36师在平原上完全被日军重武器火力压制,被迫放弃增援撤退。

但没想到的是,平原上连撤退也跑不过日军坦克。

国军刚一车,日军坦克装甲车和骑兵立即四面迂回包抄,试图截断36师增援部队后路。

激战数小时后,这股国军险些全军覆没,主力勉强依靠夜色突围成功,还有一部完全被日军装甲部队冲散。

当日,孟郊集被日军攻陷。除了36师被击退以外,61师师长钟松和旅长邓宗梅都被日军包围,最后在友军协同下,才侥幸脱险。

36师作为援兵已经被击败,61师,46师大部分都被重创,那么剩下的国军部队只能自生自灭。

日军乘势占领兰封西面的罗王车站、罗王寨,并向北占领曲兴集,驻守此处的46师和106师一部全部被击退。

从曲兴集到黄河岸边的渡口陈留口仅有几公里距离,日军攻陷曲兴集就等同于占领了黄河渡口。

日军先头机械化侦察部队甚至向西火速推进到兴隆集,离河南省省会开封市仅20公里距离。

豫东情况顿时变得极为利于14师团!

23日,日军向北进攻的部队击破商震部142师一支骑兵部队的抵抗,占领三义寨和陈留口。由此,14师团完成了作战目的,占领了黄河渡口 陈留口。

当时日军控制了黄河北岸的贯台渡口,并且这个渡口已经集中了大量日军工兵部队。

而黄河南岸的14师团,它自己也下辖工兵第14联队整整一个联队,具有强大工程能力。

14师团控制陈留口以后,两岸的日军立即建立了轮船运输线,各种补给源源不断的运送到14师团。由于船运比较费时费力,日军居然还搭建了一座浮桥,由此14师团的补给线完全畅通,还得到一部日军的支持,稍后日军干脆从这处增援了整整一个旅团1万多人大军。

可以说,从23日开始,14师团并不再是孤军深入的部队,他背靠大后方,不但补给没有问题,援军也源源不断赶到,想歼灭他就是极为困难的了。

由此兰封战役第一个阶段结束。

这个阶段,虽然国军在东路南路猛烈攻击日军,将日军防御的59联队歼灭一半以上,但就算将那须弓雄大佐的59联队全歼,14师团还有第2联队,第15联队,第50联队三个步兵联队,还有骑兵第18联队,离歼灭14师团还有远着呢。

日军主攻方向的西路,由于国军兵力薄弱,战斗力不强,根本没有能够挡住日军3万机械化部队的冲击。

21日到23日短短4天作战中,日军接连攻陷国军在兰封南面和西面大部分据点,防守该区的国军463661106师被冲得七零八落。

 

当时46138275团排长李勋回忆道:

日军先是在阵地上升起气球,随后向我军阵地猛烈开炮。

我军仅仅在日军前一天到达阵地,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河南东部盐碱地非常坚硬,仅仅挖成了一些卧式掩体,无法抵抗日军火炮。

开始我军火炮还还击,但很快被日军火炮压制,根本无法开火。我军伤亡很大,我连连长陆松茂在炮击中不幸殉国。

这时上级突然告知,日军将会以大量坦克作为先导,让我们准备反坦克的武器。我军哪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只能将几个手榴弹捆在一起,成为集束手榴弹。同时指派一些最优秀的射手,负责射击坦克瞭望孔。

刚刚布置好,日军炮火就已经向后转移,只见日军13辆坦克掩护近1000名步兵冲了上来。其中有2辆坦克,直接向着我连阵地冲过来。代理连长王永福比较有经验,他一直等到日军坦克进入阵地前200米才下令开火。一顿火力急袭,将日军坦克附近的步兵毙伤不少,但坦克仍然不断向阵地冲过来。

眼见坦克就要冲到阵地上来,我叫大家沉住气,然后问谁敢上去炸坦克。

顿时有两个新来的学生兵起身报名,我赶忙用手势制止(他们没有经验,这样上去是送死)。我看了身边老兵邱海江一眼,他立即明白什么意思,随后抓起一捆手榴弹冲了上去。

当时日军坦克距离我们只有100米,老邱冲到距离坦克50米处突然摔倒,我以为他牺牲了。我心情沉重的准备另外派人,没想到他只是受伤,没有死。随后他突然起身冲到坦克数米处,用力拉响手榴弹,投掷向日军坦克。

一声巨响,日军坦克被炸毁,但老邱也牺牲了。

这时候,一排也用敢死队炸毁了一辆坦克,日军3辆坦克被我们炸毁两辆。

其他日军坦克见状纷纷后撤,日军步兵本来躲在坦克后面,现在坦克走了自然也一团混乱。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此次日军坦克装甲部队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他们将兰封西边的国军冲散。豫东平原地形,也特别适合坦克作战。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日军一个指挥官跪在士兵群中挥舞战刀不许部下撤退,我用中正式步枪瞄了一会,一枪将他击毙。他被打倒后,他附近的日军都跑了。

不过,仍然有很多日军继续向我们冲过来。我们在近距离扔出大量手榴弹,随后代理连长王永福跳出战壕,大声喊:弟兄们,杀啊!

战友们纷纷端起刺刀向日军冲过去,勇敢的和他们肉搏。日军抵抗不住,被迫后撤,我们将日军第一波进攻击退。

 

可是日军兵力众多,火力强大,他们随后又发动数次猛攻,我军拼死抵抗,但伤亡很大,全连160人仅剩下41人,我排更是仅剩19人。

战斗激烈还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更有战场条件很差。由于日军的暴行,沿途老百姓大多逃散,一切物资都逃后方运输上来。

河南此时天气也极为酷热,我们阵地上又没有任何遮,完全处于暴晒中。官兵一个个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手都被暴晒的枪管烫起水泡,急需要喝水。

但此时由于日军封锁,一天一夜没有一点东西送上阵地,不但没有饭吃,连水也没有喝。大将都牙咬支持,直到晚上才吃了一次饭喝了一次水,下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晚上,我们排的战友打扫战场,寻找殉国战友的粮食和弹药,却突然发现有两个退步受伤的日军躲在死尸堆中,想乘夜色逃走。

当时战友伤亡很大,或者的弟兄们个个咬牙切齿,一起要上去把他们捅死。我让大家住手,说要捉活的。

没 想到我刚走到一个日军身边,他突然拿起刺刀刺过来,我急忙侧身一躲,刀锋擦 着身体飞过。旁边的战友周天禄看见气急了,上去就是一枪托,将这个日军脑袋砸的粉碎。另外一个日军吓得没敢抵抗,被我们捉住。其他战友要把它杀了,我赶忙 阻止。五班长说:这种狗东西,让他活着干什么?

我说:上面说俘虏有用处,抓俘虏大家也都有功劳。

大伙听了就算了,七手八脚的把他拖到了营指挥所。

继续坚持到晚上,营长来让我们连缩编为一个排。

 

521日,日军再次进攻,一个上午进攻两次,炮火更为猛烈,我们一个旅阵地上少数落下几千发炮弹,整个旅伤亡很大。

我们排有两个弟兄被炮弹炸死,我发现以后准备去看看是否还有救。没想到我刚刚起身,左脚刚踏上站战壕,突然1发 炮弹落下。好在我打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对日军火炮有一定了解。我听到炮弹的声音就急忙往下一扑。我的上身和右腿在这一扑中躲入掩体,但左腿还留在战 壕外,没有来得及缩回来。就在这时,炮弹爆炸了,随着一股巨大的气浪,我的左腿感觉像被一根粗棍猛击一下,全身也抖了一下。

我再想缩腿,哪能缩的动,整条腿都麻了。

我回头一看,左腿绑腿被炸开,腿外侧裂开一条五六寸长,一寸宽的大口子,鲜血直涌。

我受伤虽重,但不愿在这种节骨眼惊动大家(怕有人来救,再被炮弹炸死炸伤)。我咬紧牙关忍着剧痛,自己用急救包包好伤口。

过了一会,炮弹声稀疏了一些,日军叫声四起,我知道他们要冲锋了。

连长下命令,让大家准备战斗。我当时已经无法动弹,又不愿意被日军俘虏,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拧开盖子,坐在战壕里面。我准备日军一来就拉响手榴弹,跟他们同归于尽。

也不知道隔了多久,枪声渐渐稀疏了,听到弟兄们狂呼敌人又被打退了,我这才放心!

随后战友发现了我,将我送到后方,我就离开的前线。当时我的那个160人的那个连,剩下不到30人了。

 

通过李勋排长的回忆,可以看到为什么国军守不住,双方战斗力太悬殊了。

 

其实这种战役并不稀奇,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东北威远堡战斗。1946418日,二战四平打响。国军战斗力最强悍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22师直接杀向开威远堡,林彪调动3纵一个纵队去拦截。

22师先锋团65团很快和解放军三纵交火,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65团在绝对优势炮火的掩护下,居然击溃了整个3纵主力。65团不过是新22师的一个团,而3纵则是解放军中一个军的编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新22师是美械部队,美械部队非常强调炮兵火力,步兵在战场只起到次要作用。所以新22师主要击垮3纵的仍然是炮兵,步兵的数量只是次要的。

而解放军3纵虽然是一个军编制,但重武器数量并不多,炮兵也没有形成战斗力,根本无法和新6军这种部队正面对抗。

威远堡战斗让杜聿明和廖耀湘摸清了林彪的地盘,既然国军一个精锐团可以击溃解放军一个军,那东北战场的解放军还有什么可怕呢?

随后国军穷追猛打,将林彪部队全部赶出松花江以北,如果此时不是马歇尔出来调停,林彪怕是就要全军覆没了。

 

道理也是一样的,国军和3纵一样,无力抵抗日军14师团的强攻。

 

 

这段时间进攻中,国军也是打不过,也撤退不了。固守某一个据点,立即被日军飞机轰炸,重炮轰击,坦克配合步兵冲击,伤亡惨重,守不住。如果放弃阵地撤退,又被日军机械化部队大肆追击,一部被打散。

这样打到23日,兰封西面归属桂永清指挥的463661106师都遭受很大伤亡,而且被日军冲击的一塌糊涂,国军空军在日军攻击下失去制空权,而邱清泉可怜的坦克部队更是损失了一半以上兵力!

 

这场追击战,国军虽然歼灭日军不少部队,但并没有战略上的胜利,也没有获得战术上的胜利。

打个比方,在陆地上的鳄鱼相对比较脆弱,但进入水中他就很强。中国猎人追着这只在陆地上气息奄奄的鳄鱼猛打,虽然将他砍伤很多处,但这条鳄鱼最终还是跳到了水里。那么这样一来,中国猎人就不利了,鳄鱼一旦恢复元气,立即会回头进攻,猎人和鳄鱼的实力差距就减少了。

再打个比方,而此时日军占领兰封和黄河渡口以后,就如同一颗被仍在水泥地上的水仙花,突然被插到一个有水的花瓶中,等于起死回生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国军敢于进攻日军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别的不说,光是日军的重机枪和小炮的火力就非常强大。步兵如果没有足够火力掩护向日军冲锋,无异于送死。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第二阶段兰封失守

日军在占据陈留口以后,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得到了大量增援部队的补充。

23日此时徐州国军已经全部突围成功,所以14师团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封死徐州撤退国军路线根本没有成功。

为此寺内寿一大将极为愤怒,命令土肥原贤二立即南下进攻商丘,看看是否有所转机。

此时土肥原贤二认为战机早已经失去,再去攻陷商丘已经没有意义,还不如转而先占领南边的兰封,同时伺机占领西面仅仅20公里的河南省会开封。

由此,土肥原贤二命令正在向兰封撤退的59联队配合日军14师团主力南北夹击兰封,务必短时间内占领兰封,进而占领开封。

此时,兰封的情况非常不妙。

在日军对西面桂永清率领几个师的进攻中,不但这些据点都被日军攻占,国军这几个师大多伤亡惨重,一部干脆已经陷入混乱中。

桂永清认为现在部队已经完全乱了,需要立即退往后方区域集结后重新再战。

于是桂永清下令各部暂时向南方的杞县撤退,全部收拢以后再寻机反击。

不过当时北方的兰封尚且在88师手中,兰封的的战略意义很重要,不能轻易放弃。桂永清并命令第88师师长龙慕韩守兰封,没有命令不得撤退。

不过此时龙慕韩的情况也不好,他在兰封其实仅有88师的一个旅数千兵力,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战斗力不强。在之前一系列外围激战中,这个旅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战斗力大幅度降低。

那么兰封的防御能力如何呢?

宋希濂回忆道:兰封城并不大,城墙也不高,大部分是用土筑成的,只有城门附近有部分砖头,防御能力不强。

现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突然从两面夹击,攻击部队又有至少1个旅团上万人之多,龙慕韩觉得根本是守不住的。

23日,日军59联队开始向兰封发动进攻,日军重炮向城内猛烈轰击,随之步兵开始冲锋。

 

此时龙慕韩犯下一个很大的错误,他见目前守城的这个旅伤亡很大,恐怕坚守不到1天时间,必须考虑撤退。

龙慕韩急忙联系军长桂永清,但当时通讯已经断绝,一时联系不上。

 

此时作为黄埔一期生的龙慕韩,突然想起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来。

他认为如果不撤退,88师这个旅恐怕要完蛋,兰封也保不住。

既然兰封反正也是保不住,还不如保存这个旅再说。

随即,龙慕韩居然在23日晚上擅自下令撤退,部队乘夜色突围,完全放弃兰封。24日凌晨,兰封被日军占领。

 

这样一来,日军59联队也顺利突围成功,和14师团主力在渡口靠拢。

 

我党方面一般大肆鼓吹兰封战役是失败的,而失败原因就是龙慕韩和桂永清,黄杰擅自逃走。

这里先不谈黄杰,就桂永清来说,他谈不上逃走。

因为他的部队本来已经被日军冲垮了,在后方1020公里处收拢部队,这完全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常识,怎么能算不上逃走呢?

 

至于龙慕韩擅自放弃兰封却是也是真的,但兰封是否失守并不影响兰封战役最主要的战略目的,也就是保证徐州大撤退的成功。

至于是否影响合围14师团这个次要战略目的呢,我们可以说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日军在攻陷兰封之前已经攻占到了渡口,就已经摆脱了被国军团团包围和被切断补给的不利局面。

那么兰封是否被日军攻占意义就很小了。日军攻占兰封对整个战局没有任何决定性影响,顶多是保证被包围的59联队突围成功而已,同时对下面围歼14师团造成一些麻烦。

但就算59联队没有成功突围,没有能够攻陷兰封,而国军也将这个联队全歼,也无关大局。

 

14师团还有3个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一样保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战斗力,不会伤筋动骨。

接着14师团必然还会攻击兰封,小小的兰封城就靠88师龙慕韩一个旅,无论如何也守不住,还是会丢掉。

 

至于黄河渡口的失陷,西线国军部队的败退也是没有办法的。双方实力悬殊,就像3纵无法有效抵抗新22师一个团那样,国军想要在河南平原抵抗日军配属大量重炮的机械化部队,是不可能的,非人力所及。

 

 

所以老萨说,历史要仔细的看,就能看到很多非常清楚的事实。当然,篡改历史者有时候甚至比很多历史学者更懂历史,所以他才能有效的篡改。换句话说,他自己是明白历史真相的,只不过愚弄自己的人民而已。

 

在得知23日当日,日军攻陷黄河渡口和兰封的情况以后,蒋介石勃然大怒。

其实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军阀部队身上,并没有什么稀奇。蒋介石在几个月月前刚刚将在河北省和河南省北部一路逃跑的宋哲元解除军职,将擅自逃跑的韩复榘枪毙,宋哲元和韩复榘还都是上将军衔呢!

 

但此次作战主要是他的中央军部队,蒋介石对中央军要求很高。黄河渡口失陷是力不能及尚且可以理解,但兰封显然是刚一激战就被放弃,这就是不可饶恕的。龙慕韩从兰封撤退,并没有接到过蒋介石或者薛岳的允许,这个从某种意义上他来说就是抗命,对于军人来说是绝对要掉脑袋的。

 

蒋介石在23日当晚打电话,给兰封地区总指挥27军军长桂永清,对其一顿臭骂!

当事人回忆道,桂永清战战兢兢的拿起电话,立即听见蒋介石愤怒到嘶哑的嗓音:桂永清?你这个军长是怎么当的?谁让你们从兰封撤退了?谁下的命令?你怎么带的兵?日军为什么23天时间就占领了黄河陈留口(渡口)?你们为什么不马上反击夺回来。

桂永清说:我的部队已经被冲乱,我只能在杞县收拢部队后再夺回陈留口。至于兰封的情况我并不清楚,是由88师龙慕韩师长负责防守的,我没有下令让他撤退。

蒋介石更是恼怒,他继续大骂到:龙慕韩不服从军令,临阵擅自撤退,应该立即押送回武汉处决。至于你,我限你2日之内收复兰封!

蒋介石顿了一顿后生硬的喊道:如果2日内拿不下兰封,就把你的头交到武汉来!

随后桂永清听见听筒那边啪的一响,电话信号断了,知道是蒋介石甩掉了电话。

桂永清吓得大汗淋漓,双腿发软。他赶忙返指挥部队,准备马上反攻兰封。

与此同时,24日蒋介石命令第一战区司令薛岳指挥俞济时74军,李汉魂64军,宋希濂71军,桂永清27军于25日开始,全面进攻兰封一线14师团。

同时调动胡宗南还在陕西休整的17军团加入作战。

由此,第三阶段对14师团的大合围开始了,下面就是一场场激烈无比的战斗。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上图的苏制t26坦克性能还算不错,可以和日军正面对抗,但国军坦克数量较少,也没有工业底子,实际很难有一只真正的机械化部队出现。这些坦克主要还是掩护步兵作战,实际上等于自行火炮。下图的意大利CV33装甲车,性能就很烂了。意大利自己用的这些装甲车,在北非被英国人修理的一塌糊涂。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第三阶段国军强攻


蒋介石对此次歼灭14师团还是很重视的,他亲自在24日严令到:此次兰封会战关系整个抗日战局,务须于26日拂晓前将兰封、三义寨、兰封口、陈留口、曲兴集、罗王寨地区间之敌歼灭。如有畏缩不前、攻击不力者,按律严惩。

 

当晚6时,薛岳向所属部队下达了夺回兰封及以西之罗王车站、围歼铁路以北曲兴集、三义集之敌的命令,主要为:   

(一)商震之32军以1个旅进攻兰封西北之兰封口、三义集一线之敌,遮断其与黄河以北之联系。   

(二)俞济时之74军(缺58师)与配属之第20师,在32军之南翼,进攻三义寨至兰封城附近一线之敌,断绝敌城内、外之联络。   

(三)宋希廉之第71军攻占兰封。   

(四) 桂永清的第27军(缺1个团)与配属的第21师、第106师,在74军之南翼,攻击三义寨以南的朱庄、丁寨之敌;   

(五)李汉魂的第64军(缺187师)与配属的第58师,进攻兰封以西铁路仁的后伊王、罗王寨之敌,割断其与兰封城内之敌的联系;   

(六)胡宗南的第17军团一部,进攻罗王寨以北曲兴集之敌,主力向南迂回攻击罗王寨敌军之侧后;   

(七)251830分开始总攻击,各部须于24日的夜间,消灭当面少数之敌,完成攻击准备。   

 

(八)豫东兵团总司令部在25日上午7时,位于兰封以南的阳堌集。   

薛岳进攻的步骤是,首先将敌进行分割、包围,然后各个歼灭。薛岳的这个部署是根据豫东战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 

 

 

日军14师团占领兰封后,由于毕竟兵力不足,他们的部队在该地区配置得相当分散。

 

东至兰封、西至罗王车站,北至黄河岸边的夹河滩、兰封口、陈留口一线各有日军一部,适合一口口吃掉。

薛岳这种打法,可以有效夺回兰封,稳中取胜,代价是进展相对较慢。

 

可惜想吃掉14师团哪有这么简单。

防御能力超强的14师团

 

需要说明的是,14师团是个仅为顽强的师团,尤其在与防御上非常厉害。

不谈在抗战中的其他战例,就说说他们同美军的激战。

14师团曾经在帕劳群众的贝里琉战役让美军吃了大苦头。就是这个14师团一个主力旅团11000多人,在贝里琉这个珊瑚小岛死守。

当时美军认为评凭借自己绝对优势海陆空三军的绝对优势,攻占这个弹丸小岛需要2天,最多不超过4天。

结果在14师团顽强防御下,美军先后用了两个师,付出了死伤1万人的巨大代价,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更有高达4万多吨的弹药,最终才攻占了这个几平方公里的小道。

此战中,第1陆战师在贝里琉的数个月期间共遭受超过6,500人的伤亡,占全师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第1陆战团造成百分之六十的伤亡,3,000人中失去了1,749人。

1陆战师这支号称美军最精锐的部队,由于此战被严重削弱,直到194541日入侵冲绳时,该师都未能投入战斗。

另外参战的第81步兵师,在该岛作战时超过 3,000人死伤,代价一样非常惨重。

美军认为贝里琉战役中中姐妹山战斗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事上面对最困难的战斗。而贝里琉战役也是美军在太平洋上伤亡比率最高的战役

 

而日军守军11000人中,10,695人死亡,另有202人被俘,指挥官中川州男少将自杀,战役持续了长达73天时间。

更有甚者,在14师团该旅团全军覆没以后,居然还有1名新村日军中尉与他26名隶属第2步兵师的士兵和8名第45防卫队水兵,在贝里琉的洞穴中坚守直到1947422日(战争结束已经接近2年时间),最后由1名日本海军上将说服了他们战争已经结束后投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1次正式投降。

 

由此可见14师团防御之顽强!以美军如此的优势火力兵力吃掉他尚且如此困难,各方面都远不如14师团的国军,自然更是几乎不可能了。

 

 

525日,薛岳指挥各部发动对第14师团的猛攻。

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下,国军在进攻作战中极为勇猛。

攻击兰封的71军和攻击罗王车站的64军的师长、团长们都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

 

 

 

南面

在日军南面的罗王寨、罗王车站方向,国军第58155师由南向北发起强大攻势。

该地有日军六、七千人,利用列车、卡车堆积沙包或墙堡开凿枪眼构成工事据点,驻守罗王 寨、罗王车站、石寨三处。

 

这支粤军64军是李汉魂带了7年多的老部队,装备比较精良,有一定战斗力。

但粤军在国军中只属于中流部队,虽然装备好,训练不错,但因为广东比较富裕,广东人战斗意志较低。

此次为了国家,粤军作战意志增加了数倍,彻底成为一支劲旅了。

 

在兰封以西罗王车站的粤军64军,先以重炮兵作近距离射击。日军防御工事大部被打塌,然后粤军猛烈冲锋,官兵前仆后继往上扑,国军一度攻入罗王车站。日军也顽强防御,他们阵地外猛烈开火并且释放毒气催泪弹弹。粤军火力不敌日军,一场激战以后被迫撤退。

 

26日,胡宗南增援一团(78468团)和一个炮兵 营,由西向东配合进攻罗王车站。

 

粤军65军在胡宗南78师 帮助下,再次突入罗王车站。此次李汉魂已经赶到一线指挥,亲自选择重炮兵近距离的射击阵地。一个军人能够到第一线,这是很了不起的。粤军官兵吃惊的劝军长 赶快离开第一线,因为日军炮火猛烈,飞机轰炸也厉害,这种情况下谁也保不住下一分钟自己能活。但李汉魂将军毅然拒绝了!

没想到,仅仅几个小时后,轮到李汉魂震惊了。他在前线居然看到了豫东总指挥薛岳将军!

 

此次粤军冲入车站,日军再次顽强抵抗。粤军并不擅长近战,但仍然和车站内的日军肉搏整整3小时,最终将这股日军全歼。

5283时,罗王车站被李汉魂将军指挥的64军收复。

罗王车站虽然是陇海铁路上一个中型车站,但却是日军切断这条铁路的重要据点。

  

国军收复了罗王车站,后来有收复了兰封,清除了日军对这段铁路的控制。铁路暂时恢复通车,因而原被隔断在兰封以东的42列火车及所载之大量物资得以撤回并相继西开郑州。不要小瞧着42列车物资,对于可怜的国军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这批物资能够成功撤退到后方,对于之后抗战也是极为重要的。

 

 

占领罗王车站以后,国军急围攻罗王寨,此处的日军第15联队凭借城寨及外壕顽强抵抗。

 

此时粤军的少量炮兵和刚到的胡宗南的炮兵营就发挥了作用。他们乘夜色逼近日军阵地1000米处,然后向着宅子内猛烈炮击。天一亮,国军就立即冲锋,打的日军狼狈不堪。

经过数日激战,27日罗王寨日军坚持不住,丢下大量尸体和物资逃走。由此国军基本清除了日军在兰封南边的所有日军据点。

 

攻陷罗王站后,国军缴获日军遗留的大量文件,辎重,甚至还缴获了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的一把武士刀。说明土肥原贤二曾经在罗王寨指挥作战,后来由于情况危急,被迫紧急转移指挥部,连随身军刀也忘了带走。

李汉魂将军回忆,土肥原贤二的武士刀是倭刀的第一流作品,锋利无比。他曾经用河南省通用的铜币作为实验,一道将20枚铜币劈开。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国军也好,日军也好,在平原多事依靠这种战壕作战。区别是日军有大量重武器,而国军没什么重武器,伤亡自然也就悬殊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东面

 

在东面,进攻兰封方面的战斗更为激烈。

 

24日攻入兰封的敌军,是14师团横山静夫大佐的步兵第2联队以及安田兼人中佐的骑兵第14联队的一部。进城仅一天,即遭到了反击,也算立足未稳。

 

25日,46138旅旅长马威龙在兰封南郊的许楼激战中殉国。

 

马威龙是黄埔四期生,也是原中央陆军教导总队的名将。马威龙是率领部队在南京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英雄,他英勇善战,名气很大。

马威龙旅长身经百战,但从没追逐名利,始终以普通军人自居。少将军衔在国军中是很受优待的,但马威龙从来坚持和普通士兵一样的标准。

半年前马率部从四面都是日军的南京城中拼死突围成功,随后继续退往后方休整,随后率部来河南作战,没想到殉国于此。

当时官兵回忆,由于日军防守顽强,马威龙旅长亲自到一线督战。当时萧团长说日军炮火太厉害,让马不要到前线去。

马威龙旅长却说:上级指挥官貌似,不能身先士卒,还怎么激励士气?

马旅长随即带着几个卫兵到了最前线。

在一次日军炮击中,马旅长被一发炮弹击中,全身炸出几十个伤口,当场殉国。他身边的卫兵也有几人死伤。

 

教导总队的官兵对马威龙旅长殉国都极为悲痛,发誓要给他报仇。

国民政府追赠马威龙将军陆军中将军衔!

 

当时排长李勋也对他们的进攻所有回忆,不过不是进攻许楼就是了。

冲锋号一响,我军官兵立即开始冲锋,逼近日军阵地一百米处时,连长高喊:冲啊!

大家端起机关枪,步枪一起向日臻射击,边打边冲。同时,日军轻重火器也一起猛烈还击,顿时有好几个弟兄饮弹倒地。排长是有经验的老兵,他见日军火力太猛,忙喊:卧倒,卧倒!狠狠打!

于是敌我双方就在100米距离激烈对射。但我军在河南大平原上,一没有阵地作为依托,二没有有利地形的掩护,所以伤亡迅速增加,攻势也受挫。突然,连长手旗一挥,大喊:冲锋啊!

我 身边的司号员撑起半身,刚要吹冲锋号,突然被一发子弹击倒。排长端起带刺刀 的冲锋枪,也一下子站起,刚喊一个冲字,就被日军打倒。我见此情景,心中一急,赶忙爬到他的身边。连长左臂受伤,血流不止。他侧身望了我一眼,急忙说:不 要管我,不要失掉战机,你赶快带领全排冲上去。说着他把冲锋枪交给我。

我不敢怠慢,大声喊:排长负伤了,全排听我指挥,冲啊!

我一跃而起,率领弟兄们冒着弹雨,迅猛的向前冲,一路不断有战友中弹倒地。冲到距离日军阵地不到50米的时候,我们再次卧倒,将木柄手榴弹一排排扔过去,几乎同时,日军的甜瓜手榴弹也接二连三扔过来。在爆炸的瞬间,我猛地跃起高喊:杀啊!

随即继续向前冲过去,弟兄们也端着刺刀随我猛冲。日军试图顽抗,在我们接近战壕时,他们由扔过来一排手榴弹,又炸到几个弟兄,但活着的,轻伤的仍然继续猛冲。

这时日军也跳出战壕迎上来,我扣动冲锋枪的扳机,射出一串子弹,几个日军应声倒下。我们连迅速冲入敌群,于日军展开激烈肉搏。突然,一个日军端起刺刀向我刺过来。我本来要先发制人,但三八式加上刺刀长1.6米, 我的冲锋枪加上刺刀太短。等我反应过来,日军刺刀已经刺到我身旁。我急忙向左一闪,这把刺刀从我右肘刺过,刀尖划破了我右下臂皮肉。我当时根本顾不上疼, 用枪托顺势横扫过去。这个日军反应也很快,他扔下刺刀抓住我的枪。我俩奋力争夺,扭打在一起。此时另一个日军举起刺刀,刺向我的后背。我无力抵抗,只好闭 目等死。没想到他刚举枪就呃的叫了一声倒下。我回头一看,是机枪手周天禄举起机枪砸死了该敌。接着老周一转身,冲着被我压在身下的日军就是一脚,然后一枪 托将他砸的脑浆迸裂。

我刚刚站起来,就看到老周如闪电一般,抡起机枪左右开弓,连续砸死了六个日军。

周天禄是河南信阳人,当时25岁,为人忠厚,力气很大,能双手同时举起两人成年人,是我连第一大力士。此时其实他已经负轻伤五处之多,但毫不在乎。

经过此战,我连毙敌80多名,剩下日军仓惶逃走。

我连经过这一站,160人只剩下76人,我排原有50人,此时重伤5人,殉国17人,其余28人全部受轻伤,我自己也受伤三处。但所有轻伤员没有一人下火线。

战斗中,学生出身的士兵费精死的最壮烈,日军刺刀从他的前胸通透后背,但他奋力将刺刀扎入敌人腹部,双方刺刀都留在对方身上。

 

当晚,第88师以重大伤亡代价夺取兰封车站。

26日,第87师攻克许楼。

26日,74军夺回罗王车站,71军占领几乎要所有外围阵地。

但兰封仍然没有被收复,此时桂永清也在率部配合74军等部猛攻兰封一线。

26日全天,国军先是集中火炮轰击日军以作为压制,但活力太弱,根本不是日军对手。随后国军步兵蜂拥攀爬城墙,仅仅一个上午前后猛攻三次。

但日军兰封守军火力强大,三次进攻居然没有占领一块地域。

宋希濂下令调来两门野炮,偷偷逼近兰封近距离猛烈炮击,将兰封城轰出几个缺口。国军官兵再次猛烈攻城,激战到黄昏,终于从三个缺口冲入城墙,87师和88师各一部攻入城去。

但这些部队立即遭到日军反击,不能继续前进,兰封大部还在日军控制下。

 

26日当天黄昏蒋介石再次打电话来询问,桂永清不敢接电话,亲自拿一把冲锋枪带着警卫营到一线督战。

 

27日,已经攻入兰封城内的8788师在桂永清27军配合下,全力进攻兰封县城。

 

由于国军各部奋力猛攻,并得到邱清泉坦克部队和国军空军的有力支援,此次进攻相对顺利。

 

27日,宋希濂71军在凌晨2时乘夜色进攻,摧毁了14师团第2联队在城外的阵地,一句攻破兰封的东门,紧接着大量部队突进至仅有土城墙的兰封城内。

 

此时日军不甘心失败,他们在拂晓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当时宋希濂已经有所预料,指挥部队将日军击溃。

 

日军横山静夫第2联队伤亡很大,他们在兰封坚持到上午,终于弃城逃向以北的三义集。

与此同时宋希濂71军已经发动猛烈进攻,日军殿后部队瞬间作鸟兽散,激战仅一个小时兰封即被71军夺回。

此战宋希濂71军缴获日军很多辎重,宋希濂还将缴获的一匹日本洋马作为坐骑,并且将它取名为土肥原。

 

国军终于收复兰封,兰封日军第2联队被重创,一部突围,大部被歼灭。

 

此时,电话又打到桂永清这里,他才敢接。

蒋介石干涩的声音又骂道:让你2日内占领兰封,怎么用了2天半?

桂永清满头大汗,勉强回答:校长,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为了打下兰封我的27军伤亡很大,主攻的46师李良荣部的旅长一死二伤,团长伤亡各二名,营长阵亡九名,连以下官兵伤亡五千余人,我们已竭尽全力。

蒋介石似乎没有听到桂永清的回答,仍然怒斥到:你自己说,这场仗你怎么打的!

随后再次扔下电话。

 

稍后蒋介石发布处罚命令,撤销桂永清27军军长职务,88师师长龙慕韩被押送回武汉枪决,这也是第一个被处死的中央军高级军官。

防御黄河渡口一线作战不利,导致阵地接连失守的46师师长李良荣降为上校,戴罪立功。

 

龙慕韩这个黄埔一期生随后在武汉被枪决,年仅43岁,当时军衔为中将。

 

至于桂永清和李良荣,都由此一蹶不振。桂永清由此没有再指挥过国军的陆军部队,直到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才担任海军副总司令的职务。

 

至于李良荣这个黄埔一期生,受过孙中山亲自赞扬的老军人,直到1946年才恢复少将军衔。如果不是之后的金门战役他表现了一把,估计从此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同时蒋介石下令取消27军番号,取消一个军的番号,是表示对这个军极为不满了。

 

西面

 

曲兴集方面,胡宗南主力迅速中站攻克高堂寨、陈留口。不但占领日军西面的据点,还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由此,14师团再陷入困境。

 

27日晨,国军第2051师先后攻克杨圪挡、梁圪垱之线。国军北靠黄河大堤,51师居中,两边是新35师和20师,彻底切断日军和黄河以北的联系。

14师团为了与黄河北岸的日军 建立联系,在飞机协同下疯狂反扑。

国军拼死防御渡口,第51师的团长纪鸿儒、第20师团长刘沣水先后阵亡,但坚守住了已占领阵地,后由著名将领张灵甫率部接防。

 

期间邱清泉配合作战的坦克部队也有一定损失,26日,一个排3辆战车配合胡宗南军进攻,因与步坦协同不利,步兵脱离,最终被日军击毁2辆, 1辆履带被打断以后被日军俘虏。

 

 

由于第1军没有想到国军会以如此规模合围14师团,根本没有什么准备。黄河北岸的日军仅有一些工兵部队和辎重部队,一时无力强渡黄河南下。日军紧急命令黄河北岸的第4独立混成旅团前往渡口,但短时间内无法赶到。

 

 

 

激战到27日,由于14师团附近包括兰封在内的据点全部被国军攻陷,14师团的后勤补给线再次被切断,情况非常不利。但14师团仍然奋力抵抗,试图等待援军赶到。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此次日军也使用了大量部队,14师团包括各路援军,总兵力也超过10万人了。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最后阶段的围攻和日军的紧急救援

 

27日,各部国军仍在包围14师团猛攻。

26日,中国军队攻克柴楼、蔡楼、十八寨、何寨、薛楼、宝王寺一线,逼近三义寨。

三义寨方向约有日军六千多人,火炮二十余门,坦克数十辆,仍然具有强大火力。

 

26日,中国军队攻克柴楼、蔡楼、十八寨、何寨、薛楼、宝王寺一线,逼近三义寨。

 

薛岳知道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司令部位于三义集,因此命令战斗力最强的74军、27军合力围攻三义集。

 

2746师就是原来的中央陆军教导总队。他们之前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系,没有守住兰封南部和西部,深感耻辱。此战他们为了一扫千尺,打得更是凶猛。

 

他们李良荣师长的率领下,在坦克、重炮兵、苏制轻轰炸机的掩护下,喊着活捉土肥原的口号冲锋。

 

33夜的战斗,日军14师团遭受重创,大部被迫退至铁路以北的黄河南岸地区。

 

28日,14师团被压迫到曲兴集、三义寨少数据点,补给极为困难,仅仅依靠日本飞机空投维持。由于弹药缺乏,一部分重炮已经无法使用,坦克装甲车也瘫痪,但仍有相当的战斗力。

 

先是106师两个团曾一度攻入寨内,但因日军以战车、骑兵反攻,又退出。

 

之后第46师一部、第51师突击队曾突入三义寨内,经一夜激战遭顿挫。

 

 

14师团固守几点,依靠火力优势向外猛烈射击开炮,国军当时实在没有能力吃掉这么大一股日军。

双方陷入持久战!

 

 

 

早在14师团在攻占兰封之前,香月清司就感觉事情不对,向寺内寿一要求支援,不然就要将不对撤退回黄河北岸。

在日军占领兰封却被国军四面包围的时候,位于石家庄的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极为紧张,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觉得14师团遭遇这种包围,就算不被歼灭也一定会遭受重创。对14师团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如果损失掉了,一来太过于可惜,二来怕是寺内寿一大将本人都要倒霉,甚至日本陆相杉杉元大将也要下台。

鉴于这种危急的情况,香月清司一再向寺内寿一要求紧急支援。

对此,寺内寿一同参谋长冈部直三郎研究后于528日确定,令第2军已在西进追击徐州撤退国军的第16、第10师团,混成第3、第13旅团立即放弃现有作战计划。全军不再管徐州撤退的国军,而是立即不计伤亡,急速向兰封方向增援。

 

28日,蒋介石再次下手令,命令各部加强进攻。

 

但当时日军的援军已经不远了,接到命令以后,日军各部放弃对其他各股国军的追击,全部转为去商丘求援14师团。

比如第16师团及混成第3、第13旅团,立即从商丘沿铁路两侧快速向西推进。这一路,日军对近在咫尺的国军大量撤退部队,完全视如不见。

其实这些国军撤退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如果一旦遭遇日军攻击,怕是也会溃散的。

 

 

日军16师团配属混成第3旅团共4万多人,占领砀山以后,继续进攻商丘。

商丘本来有国军3个军的重兵,但此时大部已经北上进攻14师团,余下的仅有第8军军长黄杰率领残缺不全的3个师

 

日军从26日开始强攻商丘,经过两日激战,国军伤亡惨重。

黄杰的第5军下辖40师,187师,24师。

其中40师战斗力较强,就是大名鼎鼎的税警总团,可惜由于淞沪会战损失太大,也是中断在安徽休整,在5月初紧急调到河南作战。

 

40师在淞沪会战打的很顽强,连孙立人也被打成重伤,本来是一支功勋部队。

可惜之前伤亡太重,尤其武器装备大量损失,短时间内根本弥补不过来。

 

其余两个师战斗力都很弱。

187师是从广东调来,部队多是新兵,大部在武汉刚刚领到枪,根本没有作战经验,战斗力很低。

24师更惨,它是刚刚在徐州会战中退下的部队,损失过半,被作为预备队使用。

 

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第8军仍然坚持了2天。

 

27日,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电令黄杰:务须死守商丘,在14师团被歼前,不得放弃。

但这显然是无法办到的!

28日,第16师团向商丘以西迂回,欲断守军退路。

为了避免被日军歼灭整个军,黄杰留下187师固守,率领伤亡较大的40师,24师撤退。

 

日军随即猛攻商丘,黄杰命令187师师长彭林生务必坚持3天。但由于日军攻击的太猛烈,187师仅仅奋力坚持了一天,在29日清晨突围。

此时国军从徐州撤退的部队已经完全经过商丘,掩护的任务是完成了。

但蒋介石对商丘过早失守非常不满,他将第8军军长黄杰和187师师长彭林生撤职查办。

 

黄杰这个黄埔一期生,国军中最精锐的税警总团团长,也大受打击。直到6年后的1943年,黄杰才官复原职,出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先后参加过强渡怒江和反攻腾冲外围的战斗。

至于彭林生运气比较好,由于他是力战不敌,并非擅自撤退,虽然被解除师长职务,1年后就官复原职。彭林生之后参加了武汉会战等一些系列战役,战功卓著。抗战结束以后,彭林生回家务农,随后和唐生智一起投共,还组织了一支支持解放军的游击队。

1951年,彭林生却在三反五反中因为反革命嫌疑案,被零陵军分区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同时,蒋介石也取消了第8军的番号。

 

黄杰撤退以后,16师团也就杀入了河南东部战场,战局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14师团的情况,国军短时间歼灭他已经没有可能。而日本这几个师团援军杀入河南东部平原,到达兰封也就是2,3天内的事情,此时日军的总体战斗力又远远高于国军。

 

此时国军围攻14师团伤亡较大,如果再以弱击强擅自在河南平原同日军决战,必遭严重损失,河南也保不住,无异于自我毁灭,这是极不可取的。

鉴于此,蒋介石命令薛岳考虑将豫东国军全部撤退。

 

 

30日,日军第2军又下令将第10师团的步兵三个大队配属第16师团,增加了16师团战斗力。

 

同日,日军抽调混成第4旅团5000多人由贯台渡口强行渡过黄河,与土肥原师团靠拢。

 

14师团再次获得大量援军,显然此时已经无法歼灭14师团了。

 

鉴于此,蒋介石在531日下达了豫东部队的总撤退令。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第14师团的前身,此次14师团伤亡很大,至少超过三分之一。但兰封战役也可以明显看出中日两军的差别。日军战斗最强的14师团只要能够有足够的补给和援军,是能够面对战斗力二流的国军几个军围攻的。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一十五--兰封战役下,激战中的激战(新抗战系列之三十七)


63日,日军第16师团攻占杞县、通许、陈留。
4
日,日军第14师团向开封进攻。6日,开封失守。
7
日,日军攻占郑州市中牟县,离郑州近在咫尺。

鉴于日军大有一举占领河南,然后进入湖北逼迫国军决战的石头,国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民族的生存,被迫下令掘开黄河大堤,以洪水阻挡日军前进。


9
日上午,郑州花园口黄河河堤决口,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流去。

黄河水形成一个巨大的水障,将日军迅速南下部队完全阻挡,被迫他们停止进攻。

而日军攻击的先头部队还被洪水围困,数千人被国军歼灭,剩下的尽一切力量北撤。

 

中牟县城的第14师团被洪水围困,日本第2军组织了1个工兵联队、6个 工兵中队的救援队,用大批舟艇援救被困部队。

被洪水隔于新郑以南的第16师团第30旅团的5个大队就地组织防御,来不及撤走的车辆、火炮、战车等重武器沉 于水底,并淹死大批士兵。

日军航空兵以飞机投食物、医药及救生设备共61吨半。最后由日军第2军派出的船艇队将其撤回。

黄河水将中日军队隔离,豫东战场逐 渐沉寂,国军坚守河南大部直到抗战结束。

所有跟帖: 

还没看文字,照片很珍贵。谢谢! -TraderJo- 给 TraderJ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9/2014 postreply 12:19:42

唉,怎么能有人昧着良心说国民党消极抗日呢? -0101011- 给 0101011 发送悄悄话 (26 bytes) () 06/29/2014 postreply 14:59:10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