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在华西方传教士拍摄的中国教民zt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18-01-22 17:52: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77 bytes)

 

 
 
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威廉姆·班尼斯特(William Banister),晚清时期曾在多地传教,先在福建省,后转至香港,1908年起成为广西、湖南两省的主教。这些照片就是他在广西湖南工作期间搜集的。图为加入教会的一位宋姓男子。
后排从左到右: 大助祭路易斯·拜登,牧师吉姆·帕克尔;前排从左到右: P.L.兰登,克里斯汀,拜登夫人,牧师F·查尔德。这些外国人除了那个孩子,都穿着清朝的服装,拜登和兰登甚至剃发蓄辫。他们这样的装扮能更容易接近中国人。
广西桂林,班尼斯特发展的第一批皈依者,也就是晚清特殊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教民”。从着装上看,这些人不是社会最底层,生活有着基本的保障。这组照片大多跟班尼斯特的传教活动有关。
湖南永州加入教会的一家三口。在晚清的社会环境下,教民的身份显得比较尴尬:在普通百姓眼里,他们是沾了“洋”气的“二毛子”;在官府眼里,他们是疏离清朝主流价值观的另类百姓;在洋人眼里,他们是官府应该一体保护的大清子民。
永州教民,上图出现的一家三口也在其中。教民信奉了“洋教”,不再祭祀祖宗和孔子,违背了固有的传统,跟周围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因此被视为“背弃祖宗”、“离经叛道”,受到普通百姓的歧视甚至敌视,被认为是“失业无赖之人”、“无业莠民”。
教会学校里的老师及其妻子。教民因为与洋人牵涉上了关系,因此有了特殊身份,受到特殊对待。教民有违法现象,比如拒绝捐输纳粮、拒绝加入团练保甲,地方官不敢严加约束。地方官在断案时,判决结果往往偏向教民一方。
永州教会学校里的女孩。部分教民的不法行为和享受的特殊待遇,普通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有很强烈的不满。时人曰:“未入教,尚如鼠;一入教,便如虎。”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尽量避免与教民生出交涉,以免引火上身。
桂林,传教布道的现场。从咸丰到光绪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朝廷一再强调,教民虽习外国之教,犹是中国之民,要求地方官但论事之曲直,不分人之民教,对平民教民一视同仁。实际上,因为外国传教士屡屡干预地方事务,这一点很难做到。
围观外国人拍照的村民。晚清的官绅士民对教民无可奈何,心理上和生活中都相当排斥。话说回来,这些人之所以加入教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求世俗功利,可能只有少部分人是真正受教义感召而加入的。晚清就有教民“吃教”“恃教”的说法。
乡村路上的小买卖,不能确定照片中的人物是否与教会活动有关。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传教士和教民的行为都收敛很多,并逐渐正常起来,“教民”一词也慢慢消失。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