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记住的母亲

来源: 2019-10-20 12:57:4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昨天借了巜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思的自传巜活着为了讲述》,昨晚读完第一章,主要写的是他陪妈妈回老家卖老房子以及这次跟母亲的短暂旅行对他成为作家的重大影响。

    书的卷首写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书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让我陪她去卖房子。

      还差一个月满二十三岁的马尔克思,是法律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但他辍学了,他妄想无师自通,靠新闻和文学为生。他逃过兵役、得过两次淋病、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他游荡在哥伦比亚的沿着加勒比海的城市巴兰基压和卡塔赫纳之间,为《先驱报》撰写每日专栏,渴望着和朋友一起创办一一本急进大胆、穷途末路的杂志。

       当妈妈出现在“胡须如野草,头发似鸡窝…………脚穿朝圣者的凉鞋”的马尔克思面前时,他都没反映过来。但他这样讲述了母亲:“她迈着轻快的脚步,从码放着书的桌子间走过,出现在我面前,一脸坏笑地看着我,这笑让人想起她昔日的美好时光!”。

       他的外公是上校,他的母亲受过富家小姐般的良好教育,但她却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镇上的电报员。

        马尔克思是这样讲诉和记住母亲的:“从她结婚开始,健康和幽默———她的两大优点———一直陪伴她走过坎坷崎岖的漫漫人生路。然而,最令人诧异也最令人信服的是,她能够巧妙地掩饰个性中强硬的一面。典型的狮子座性格使她能够树立起女性权威,以厨房为据点,一边用高压锅煮菜豆,一边不动声色、柔声细语地控制整个家族,连最偏远的亲戚都能辐射到”。

          家境贫寒,但父母却不惜一切代价供马尔克斯读书,辍学,是父母不能接受的,父亲几乎不能原谅,那么短短的两天卖房旅途,母亲是怎样用尽心思、又是怎么用耐心、用战术、用深爱影响马尔克思的呢?

          从马尔克思游荡的城市巴兰基亚到故乡老家,要坐气艇,穿过一大片浑浊荒凉的沼泽地,到达纳加,再从纳加转乘火车,才能到达故乡。这一路沿途,母亲找了五次机会柔声细语地谈判马尔克思的辍学问题。

        第一次以“你爸爸很伤心。”开始,被马尔克思一一辩驳回去;第二次,她又以“我得替你爸爸讨过说法。”为由,展开对话,试探马尔克思:“我能告诉你爸爸,你会答应继续念书吗?”马尔克思没给她可乘之机,坚决回答:“不能”。第三次,当汽艇坏了,维修时,他们吃早餐时,她又卷土重来:“怎么跟你爸爸说?”他们母子的对话被一位无礼的食客听到了,也追问:“为什么辍学?”母亲答得很快:“他想当作家”。这个回答有点吓着了马尔克思。第四次是在火车上,母亲以“我跟你爸爸到底要怎么说?”展开新一轮追问,马尔克思知道,她不会让步,,不会打退堂鼓,干脆回答:“告诉他,这辈子我只想当作家,也一定能当上。”。第五次,当他们到达了老家,在阿尔弗雷多医生的药店里,当医生问马尔克思“在念什么?”时,妈妈又抢先回答:“他想当作家。”。大家对作家和小说巜芭芭拉夫人》展开了有趣的讨论,妈妈反复强调不反对当作家,但最好拿个学位,一辈子有个保障,而医生却觉得这恰恰是个人志向无法动摇的明证 ,只有爱情的力量可以与之媲美,尤其是艺术志向,最为神秘,让人甘愿奉献一生,不求回报。最后,医生宣告:“个人志向与生俱来,背道而行,有碍健康。”。妈妈再一次问马尔克思:“怎么跟你爸爸说?”马尔克思回答:“就照医生的话说。”

        坚决当作家,这个决定就做了,一定要当上作家,这个决心就定下了。

       岁月悠悠,岁月沧桑,那个在母亲眼里落魄的、穿着双破凉鞋的、不太体面的年轻人,当上了作家,写下了《百年孤独》。而在他母亲九十七岁高龄过世的当天,马尔克思写下了回忆录初稿里的最后一个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