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与压痛点(原始点)

来源: kylelong 2022-07-20 05:44: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830 bytes)

Trigger points are defined as areas of muscle that are painful to palpation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taut bands and the generation of a referral pattern of pain. Tender points are areas of tenderness occurring in muscle, muscle-tendon junction, bursa, or fat pad. When tender points occur in a widespread manner, they are usually considered characteristic of fibromyalgia. Trigger points, which typically occur in a more restricted regional pattern, are indicative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In some patients the two phenomena may coexists, and overlap syndromes can occur. Although experienced examiners can generally identify the same tender points,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trigger points has been low in most studies. There is continued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homogeneity of myofascial pain because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examination findings. In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atients, it appears tha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injections can be helpful in decreasing pain and improving range of mo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 comprehensive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触发点与压痛点

触发点(Trigger points),被定义为触诊疼痛的肌肉区域,其特征是存在绷紧的带和产生疼痛的牵涉痛。压痛点(tender points),是肌肉、肌腱交界处、滑囊或脂肪垫中出现的压痛区域。当压痛点广泛出现时,它们通常被认为是纤维肌痛的特征。触发点通常以更受限的区域模式出现,表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某些患者中,这两种现象可能并存,并可能出现重叠综合征。虽然经验丰富的检查者或按摩师(RMT)通常可以识别相同的压痛点,但在大多数研究中触发点的评估者间可靠性很低。由于检查结果的变异性,关于肌筋膜疼痛的定义特征和同质性一直存在争议。下面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与特点。

1,触发点疗法

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形成触发点,这些触发点通俗的理解就是肌肉中的结节。根据其活跃的程度,可以分为活跃触发点和潜在触发点。活跃触发点:常常可以引发身体许多部位的自发性疼痛。潜在触发点:平常不活跃,也不引发自发痛,但潜在触发点完全可以转化为活跃触发点。

触发点是肌肉组织中的疼痛部位,可向其它区域传播(牵涉)疼痛。 触发点指示身体已经经历某种形式的生理功能障碍,诸如姿势不良,重复的机械应激,机械不平衡(诸如不同长度的腿或急性创伤)。 触发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几乎总是将疼痛指向身体的其他部位。触发点是你身体保护机制的一部分,这是保持身体安全的重要防御反射。 当反射失误或不关闭时会出现问题 - 导致持续的疼痛和僵硬。

触发点(Trigger points)引发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疼痛,还可以引发麻木感、刺痛感、过度敏感、烧灼感等。而且它引发的疼痛程度也完全不相同,有的是隐隐作痛,有的则是痛到无法忍受,甚至影响正常的活动。

触发点诱发的问题

(1)牵涉痛(referred pain)

牵涉痛是触发点引发的最常见的症状,所谓牵涉痛也就是说,它除了自身部位的疼痛,还可以将疼痛转移到身体的其它部位。例如,斜方肌的触发点除了可以引发背部的疼痛,它还可以将疼痛传递到头颈、面部和肩部,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牵涉痛。

(2)压迫神经和血管

触发点是许多肌节收缩在一起形成的结节,因此,有触发点的肌肉常常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那么穿过这些肌肉的神经和血管就特别容易受到压迫。受压迫之后,这种感觉与肌肉的酸痛感是不一样的,它可以令人体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如麻木感、刺痛感、烧灼感以及过度敏感,也可以引发身体的肿胀和肢体的冰凉。

(3)肌肉功能障碍

除了疼痛和其它感觉方面的症状,触发点通常还会影响肌肉正常功能的发挥。我们知道,肌肉要想发挥正常功能,必须保证它有足够的收缩和运动范围。而有触发点的肌肉往往不能得到真正的放松,所以这就会导致肌肉出现疲劳,从而引发相关的功能障碍。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触发点引发的症状中,有些是你想象不到的,这些症状各不相同,有些症状跟疼痛无关,而有些症状你很难相信居然是触发点引起的。这些奇怪的症状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活动的表现。例如眼睛发红、容易流泪、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唾液分泌过多、持续流鼻涕、平衡感降低、持续咳嗽、心律不齐、手心容易出汗等,可能都跟触发点有关系。

触发点治疗是一种技术,通过触发点的定位和操作来减轻疼痛并“停用”该点。 这种技术有时也被称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Myo是指肌肉组织, 筋膜是它周围的结缔组织)。

触发点治疗能做什么?

触发点疗法可以减轻疼痛,增加运动,并使肌肉软化,拉长,变得更强壮。 治疗触发点时应使用中等压力。 如果治疗师压得太紧,你会紧张反抗压力,肌肉也不会放松。触发点疗法基本上涉及缺血性压迫,一种温和的非侵入性方式来停用触发点,并拉伸。触发点释放技术可能有点不舒服,但不应该引起疼痛。 事实上,疼痛中的肌肉往往会紧张起来,因此造成疼痛会阻碍技术正常工作。 如果伤害太大,你会开始以紧张的反应紧张肌肉。

在触发点治疗期间,按摩治疗师通过用手指按压肌肉组织(触诊,palpation)或通过夹钳握住肌肉纤维来定位触发点。一旦触发点位于,治疗师或按摩师(RMT)施加压力,直到疼痛逐渐消失。

2,压痛点疗法

压痛点(tender points),是以拇指或食指末节指腹触压皮肤时,在呈现阳性病理反应的部位出现以疼痛为主要感觉的点。其反应的程度因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一般分为三级。 轻压即有不可忍受的疼痛为“+++”,中压则疼痛但可忍受为“++”,重压才觉轻痛为“+”。 压痛点常在急性病中出现,慢性病中也可见到。

病人之最痛苦的症状为发烧与疼痛。而疼痛有“现在性”和“潜在性”两种。“现在性”者,是一种无需用任何方法之帮助而病人本身即感觉的疼痛;“潜在性”者,是一种患者某一局部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如压迫、穿衣等,才感觉出来的一种疼痛。后者多数是医生在检查时才发现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压痛点。

压痛点亦称“过敏点”或“敏感点”。国外对此多专用诊断方面,故概称之为“压诊点”。压痛点疗法是通过对身体表面的压痛点施以手法按摩、捏揉、拍打、熨炙等物理刺激,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有人叫做“原点疗法”。原点疗法,就是原始点疗法。原始点是身上一系列已被确定的固定部位,是分布在脊椎两侧及头、肩、臀、肘、手、脚七处原始点及膝髌骨上方内外侧的特殊点。在这些部位找到较痛点,称为原始痛点,按揉这些原始痛点,即可解除很多病痛。
原始点疗法,据悉是台湾张钊汉医师研究创立的。

压痛点疗法的理论根据是病态信号神经传导机理,中医根据经络循行、气血流通理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阻滞气血瘀阻等在体内的脏腑病变,一定会将病理变化的信号外延反映至体外某个对应部位,这些部位有如钥匙口,适当的刺激会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调节身体功能恢复平衡从而治好疾病,当治疗到有效乃至痊愈程度时,原来压痛点也就不再疼痛。

压痛点疗法是按摩行业的技术精髓,运用得好胜过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效果也相当明显,对于新得的较轻疾病是最佳的治法选择,家人好友之间就可以施治,以最低的医疗花费或者0花费,在很短的时间内解除病痛,因此也是最值得推广的一种民间康复疗法。

压痛点疗法的特点

(1)内疾病,其肢体压痛点以本侧为重,对侧较轻。如胆囊炎右气舍压痛较左气舍显著。例如右为二十,则左为十。

(2)病重者压痛明显,病轻者压痛亦轻,极轻或无器质性病变者,则每无压痛点的出现。一般压痛+,皱眉苦脸时++,躲避时+++,无病苦时则压痛亦不明显。如支气管炎在发作时,压之则为阳性,且可使胸闷咳喘立即轻减,如在稳定而无咳喘胸闷等症状时则压痛即不明显。

(3)如发烧而至全身违和者,身体过胖者,神经过敏者,其所在压痛点都呈阳性时,则其论治价值不大,甚至没有诊治价值。

原始点疗法简单易懂易学

原始点疗法方法简单,仅利用一条脊椎、七处原始点单纯手法即可治疗相应部位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不必像找穴位那样难掌握,只要按照病痛在下,从上方处理,病痛在前,从后背处理,病痛在旁侧,从中间处理的治疗原则即可。如腹部疼痛可以在疼痛部位相对应的后背部上方一掌处脊椎两侧1指左右开始找原始点按揉即可。施术过程中,力度适中,使患者都能接受。注意施术后用热源温之,效果更佳。

原始点定位及适应证

(1)头部原始点:按推耳后骨旁及枕骨下沿之原始痛点。
适应证:适用于头痛、偏头痛、头晕、眼睛酸涩痛、口眼歪斜、耳聋、耳鸣等头面部疾病。
(2)肩部原始点:按推肩胛冈下及肩胛骨旁之原始痛点,适用于肩痛、肩臂痛、腋下痛及侧胸痛。
(3)上背部原始点:脊椎处原始点自肩部水平线与脊柱交点旁1指为第一个上背部原始点,依次向下。适用于气喘、咳嗽、心痛、心悸、背痛、胸闷痛、肩后痛、上背部之疾病。
(4)下背部原始点:按推下背部棘突旁两侧之原始痛点,适用于胁肋痛、腰痛、骶部及臀部疼痛。
(5)臀部原始点:按推同侧臀部骨旁之原始痛点,适用于腹股沟痛、腿部痛,大腿痛、膝痛、膝后痛、膝不能弯曲、小腿前内外侧痛、足跟腱痛、足踝关节痛及踝骨旁痛 。
(6)踝部原始点:按推内踝骨旁后侧及后侧上部之原始痛点,只有极少部分患者是因外踝骨后侧引起,适用于足跟痛。按推同侧内踝骨旁前侧及下侧之原始痛点治疗足背内外侧痛、足底中段痛。
(7)足背部原始点:按推足背跖骨间之原始痛点。适用于足趾痛、足底前段痛。

原始点与十二经筋的关系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在循行中分别或着重结聚于各经所循行的踝、腘、膝、股、臀、腕、肘、臂、肩、颈等关节或肌肉丰盛处,与肢体的肌肉、肌腱、筋膜相似。而原始点大多分布在这些部位。
如脊椎处原始点分布在脊柱两侧,自肩部水平线与脊柱交点旁1指,大约1寸 为第一个上背部原始点,依次向下共17个点。

其分布亦在十二经筋上,主要有足太阳经筋夹脊旁;足太阴经筋着于脊;足少阴经筋夹脊;手阳明经筋绕肩胛,挟脊上结颈部;内踝骨旁前后侧及下侧是足部的重要原始痛点。

内踝有足太阴经筋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结内踝;足厥阴经筋起足大趾上,结内踝前;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入足心,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同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即足三阴筋均结于内踝处。

按推同侧内踝原始痛点即能缓解足跟痛、足背内外侧痛、足底中段痛。由此可见原始点同十二经筋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背部原始点与华佗夹脊穴及膀胱经的关系

华佗夹脊穴:夹脊穴是经外奇穴,于脊椎棘突间两侧,背正中线外侧0.5寸处,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

而膀胱经背部走行: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为大杼,向下依次为风门、肺俞、心俞至膀胱俞等。而脊椎处原始点自肩部水平线与脊柱交点旁1指,大约1寸 。由此可见背部原始点定位,是伴行华佗夹脊穴及膀胱经之间走行的。

在临床上,通过检查在背部原始点处的反应与相应水平的膀胱经腧穴上反应往往一致。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常在7~12胸椎一侧或两侧的原始点出现条索状反应物。而在其相同水平的膀胱经上的脾、胃俞之间亦有压痛明显条索状物。局部原始点的作用与其位置临近的夹脊穴及膀胱经腧穴一致。可见背部原始点同十二经脉经筋、夹脊穴及膀胱经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而,腰背部原始点的作用是通过十二经筋、夹脊穴和膀胱经而发挥出来的。两者具有调节气血、振奋阳气、生精益髓的作用。所以能治疗脏腑及脏腑气血有关的疾病。

十二经筋能约束骨骼筋肉,主要司肢体关节的运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故十二经筋的病症多表现为该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或与运动有关的疾病。以运动障碍和疼痛为主,如挛急、掣痛、转筋、强直及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偏废不用等。原始痛点处多表现为局部筋膜的结节、条索状改变及痉挛、刺痛等。

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夹脊穴及膀胱经背腰部腧穴均有相应的神经后支伴行。与相应的内脏所属神经节段与其主治内脏病的节段有相当的一致性。如心、肺、气管、主动脉、食管等的交感纤维来自胸2~6段,胃、小肠、结肠由胸5~12段交感经,肝、胆、胰、肾等来自胸6~10及腰,降结肠以下至直肠则来自腰1、2段。按揉相应部位引起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影响到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介质,从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背腰部原始点与相应的腧穴具有一致性,第1~6胸椎两侧的原始点主治心、肺疾病,第7~12胸椎两侧的原始点主治肝、胆、脾、胃等脏器疾患,第1~5腰椎两侧的原始点主治肾、膀胱、大小肠及生殖系统疾病。由此可见其功能主治上很相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