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即将举行的 NIO Day 2022 上,公司将发布两款新车,一款是完全迭代到 NT2.0 平台的 ES8,一款是全新车型。"12 月 12 日,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透露。
蔚来官网显示,蔚来在售车型共有 6 款,分别为基于第一代技术平台打造的三款车型 ES8、ES6、EC6(以下简称 "866")以及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 NT2.0 打造的三款全新车型 ET7、ES7、ET5。
秦力洪把蔚来旗下产品的迭代形容为 " 开赛车过弯 "。" 随着 866 升级到 NT2.0 平台,预示着蔚来即将驶出弯道。" 秦力洪称,在接下来半年左右的时间,蔚来将完成 "866" 全系列车型向 NT2.0 平台的迭代。
据蔚来董事长李斌介绍,2023 年上半年,蔚来将推出 5 款全新车型。到 2023 年 6 月,蔚来将有 8 款车型同步在售。
新品牌瞄准 20 万 ~30 万元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11 月,蔚来交付新车约 1.42 万辆;今年前 11 个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超过 10 万辆。" 虽然在新势力车企中,蔚来不是唯一一家在前 11 个月交付量超 10 万辆的企业,但在均价为 40 万元的纯电动车市场中,蔚来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 秦力洪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资料图)
此外,蔚来正在筹备推出一个面向大众市场的全新品牌。对于推出新品牌的原因,秦力洪解释称,虽然未来中国高端电动车渗透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但蔚来现有的产品线组合能做到的仅是与市场增长趋势共同增长,可操作空间有限。"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新的增长引擎,而蔚来选择在中档主流电动车市场插入一个品牌,这将是公司增量的来源。" 秦力洪透露,近两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提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 20 万 ~30 万元的细分市场,而这一市场,公司将交给即将诞生的全新品牌。
据悉,新品牌旗下车型将使用公司最新的 NT3.0 智能平台,并将与 NT3.0 产品一起推向市场。" 我们相信,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不仅能增加公司应对技术变化、产业政策变化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公司毛利率及技术竞争力。" 李斌称,在电池、芯片等核心技术上,蔚来的目标是建立全栈自研能力。
蔚来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2 年第三季度,蔚来研发支出增加至 29.4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46.8%,环比增加 37%,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高单季纪录。" 蔚来今年每个季度的研发费用在持续提升,目前的研发支出接近 30 亿元。" 秦力洪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每个季度 30 亿元左右的研发投入。
从蔚来财报可以看出,成立 8 年以来,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蔚来今年第三季度调整后净亏损约为 34.6 亿元,环比扩大 58.3%。" 蔚来亏的是研发,而研发博取的是明天的可能性。" 秦力洪称。
换电站在欧洲市场拓展不顺
据悉,蔚来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和杭州五个城市。而蔚来在欧洲组建的研发团队,主要分布在英国、牛津、慕尼黑、柏林。其中,蔚来整个欧洲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测试和研发团队位于柏林,研发人员已有上百人。此外,秦力洪透露:" 公司已开始在新加坡部署研发力量。"
今年 10 月 8 日,继进军挪威后,蔚来宣布同时进入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个欧洲国家,产品、全体系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皆实现全面落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按照规划,蔚来将在上述市场推出 ET7、ET5 和 EL7(国内对应车型:ES7)三款车型,并已于今年 10 月中旬起陆续开启交付。
作为蔚来第二个出口产品,蔚来换电站的建设在欧洲市场的拓展并不顺利。" 欧洲换电站的值守技术人员的招聘是一个很大问题,招不到人。" 秦力洪表示," 无人值守 " 将会是蔚来换电站进一步扩容,乃至实现全球化的前置环节。否则,仅是人员这一项,就可能会让公司在欧美大规模布局换电站的计划推行不下去。
今年 10 月,李斌对外表示,到今年年底,蔚来将在欧洲建成 20 座换电站;到 2023 年年底,建设完成 120 座换电站。" 受各地方规则、成本等多方面原因,今年欧洲建成 20 座换电站的目标可能难以达成,预计到今年年底大约建成 17~18 座。" 秦力洪坦言,从当前换电站建设情况来看,明年建成 120 座换电站的目标不变。
事实上,蔚来的 " 无人值守 " 换电站运营在国内已开始逐步实施。官方数据显示,蔚来在国内已有近 150 座换电站开始实施 " 无人值守 " 运营。
在秦力洪看来,在欧洲布局换电站的两大变量一个是人员,另一个则是电费。" 在欧洲,一年下来赚的电费,基本可以与建站成本持平。" 秦力洪透露,蔚来正筹备进入北美市场,但接下来一年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