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金牌还债,10 年没钱回家!

来源: 金错刀 2021-07-30 03:02: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556 bytes)

什么样的世界冠军会让人感到心酸?

中国乒乓球混双在领先两局的情况下,惨遭日本对手逆转,与金牌失之交臂。赛后,刘诗雯几度落泪,充满自责。

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国选手肖若腾以微弱的分差屈居第二,而夺冠的日本选手被普遍质疑 " 有大失误却拿高分 "" 胜之不武 "。

出界却夺冠的日本选手

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失误掉杠,重重摔在垫上。

起身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 " 可以再翻吗 ",让网友瞬间破防。

在这届奥运会上,让人心酸的中国运动员可以说一个接着一个。

但是,如果要问 " 最让人心酸的世界冠军 ",那只能是举重运动员

在所有运动员中,他们大概是在赛场上最有力量,却在生活中最无力的运动员。

可悲的是,这样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1

参加奥运前,家里穷得买不起冰箱

体育圈里有句话: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练举重。

事实的确如此。

雅典和里约两届奥运冠军刘春红,家境贫寒,连体校都差点上不起。后来是哥哥主动退学,打工为她赚学费,她才留在了体校。

另一位奥运冠军邓薇,为了省路费,曾 10 年没有回家。奥运结束后,记者问她最想做什么,她说:" 我最想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可是我好像已经忘了回家的路了。"

为什么练举重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因为相比其他运动,练举重很省钱。同时,练举重太苦,只有他们才能坚持。

这股拼命的狠劲,几乎可以在每位中国举重名将的身上看到。

中国最早的举重名将,是东莞市石龙镇的陈镜开。

1956 年,陈镜开在国内接连打破世界纪录,然而西方国家拒绝承认中国国内的成绩。

次年,陈镜开赴莫斯科参赛,在举起 138 公斤就能破世界纪录的情况下,他要了 140 公斤的重量,他说:

" 当我看到颁奖台已经做好了准备,苏联国旗挂第一,中国第二,埃及第三,我火了。"

陈镜开成功了,一举成为民族英雄,先后 6 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石龙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 " 举重之乡 ",家长们抢着把孩子送到体校,甚至辞职做保安,方便照顾孩子。

不过随着石龙经济发展,本地练举重的人越来越少。如今," 举重之乡 " 更多时候指的是湖南的 " 两化三州 "(安化、新化,以及湘西州、永州和郴州)。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谌利军、侯志慧、廖秋云,都是来自 " 两化三州 "。

他们也大多是贫苦家庭出身,迫切想改变命运。

谌利军 11 岁刚上体校时,爷爷因癌症去世,父亲和叔叔又身患重病,全靠母亲做苦工撑起整个家庭。

有一次,母亲想让谌利军退学,教练蒋益龙不忍放弃一个好苗子,对她说:

" 有我在,就有他(谌利军)的饭吃。他以后要是没出息,你去法院告我!"

教练蒋益龙(左)与谌利军(右)

2013 年,20 岁的谌利军终于拿下人生第一个大赛金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拿下金牌,他便有了可观的工资和奖金,但这些钱基本用来还债了,所以家里一直还是特困户。前几年,记者到他家采访,发现窗户上连玻璃都没装,四面透风,另外墙体开裂,地板上满是屋子漏雨的痕迹。

2015 年,谌利军得了世锦赛冠军,买了一台双门冰箱,那是当时他家里唯一的电器。

今年东京奥运会上,谌利军在落后对手 11 公斤的绝境下,将挺举重量一口气提升了 12 公斤——举起来就是金牌,举不起来连铜牌都拿不到。

最终他上演了惊天逆转,如愿拿下金牌!

成功后,他尽情欢呼。网友也很欣慰:这枚奥运金牌,足以让他的家庭彻底告别贫困。

有这样的榜样在前,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穷孩子希望通过举重改变命运。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失望总是大于希望。

2

100 人苦练 10 年,只有 1 人出人头地

想通过举重改变命运的人们,都会深刻体会到举重的残酷,这种残酷丝毫不亚于贫苦的生活。

这种残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长达 10 年的非人类训练

在东莞石龙镇,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体校想在本地招生非常难,有教练说:" 以前练举重是百里挑一,现在只要有人来练,我们就很高兴了。"

只要还有出路,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去练举重。

相比篮球、羽毛球等运动,举重不仅更累,还相当枯燥,每天都要重复固定的几个动作。

这份痛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最开始有 100 人练举重,一年之后还坚持的通常不到 10 人。

更让人绝望的是,举重运动员的成才周期长达 10 年!

此外,初期练举重,体校的条件可能还十分艰苦。

奥运冠军龙清泉被县业余体校举重队选中时,体校没有场馆,没有举重器材,最初只能拿竹管和废弃的自来水管当杠铃模仿练习。为了增加重量,教练和队员在竹管和自来水管里填充沙石 ...

然而,就算能吃训练的苦,离熬出头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2. 练成世界级水平,还是得看人脸色

在中国,哪怕一个人的举重实力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也很可能碌碌无为,黯然退役。

原因很简单:机会太少,能人太多。

例如东京奥运会,举重共有 14 枚金牌,男女各 7 枚,可是每个国家只能派出男女运动员各 4 人参赛。

今年勇夺举重女子组 49 公斤级奥运冠军的侯志慧,就吃过大亏。

2016 年,侯志慧随队抵达里约,然而就在奥运开幕前,她的参赛名额被临时替换,给了 75 公斤以上级的孟苏平——当时 75 公斤以上级中有一个强敌被禁赛,孟苏平的夺冠希望更大,侯志慧被迫 " 牺牲 "。

又苦练了 5 年,不服输的侯志慧穿着里约奥运时发的比赛服,去东京拿回了失去的金牌。

侯志慧的遭遇并不罕见,向艳梅、王明娟等世界冠军都有过奥运前被替换的经历。向艳梅得知 " 噩耗 " 后,痛苦到把自己关了一个月。

除了限制参赛人数,有时国际举联还会调整级别,很容易让运动员的努力付之东流。

举重名将占旭刚,在 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打破 3 项世界纪录,轻松拿下举重男子组 70 公斤级的冠军。

到了 2000 年的悉尼奥运会,由于国际举联更改了级别,占旭刚被迫参加 77 公斤级比赛,顿时成了 " 弱者 ",差点无缘奖牌,直到他拼死举起自己从未举起过的 207.5 公斤,逆风翻盘,拿下金牌!

3. 逃不掉的伤病折磨,让人功亏一篑

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举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的代价,就是无处不在的伤病。

一个意外,就能让他们功亏一篑。

2016 年里约奥运会,谌利军参加的举重男子 62 公斤级比赛,被认为是内定最稳的一个级别。没想到,他在赛场上突然抽筋,无奈弃权。

赛后他流着泪说道:" 对不起教练,对不起所有人,对不起祖国。"

去年 10 月,谌利军又遭遇肘部肌腱撕裂,并进行了手术,右上臂留下一条 15 厘米长的伤疤,差点无缘东京奥运会。

直到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他这些年憋着的一口气,才终于松了。

谌利军所受的伤,还算不上最严重的。

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举重运动员唐功红为了夺冠,举起了 182.5 公斤的重量。

完赛后,唐功红马上被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她的血压飙到了 200 多,导致内脏破裂。

后来她还想备战北京奥运会,教练告诉她:你不再适合从事剧烈的运动了。

虽然一身伤病,但万幸的是,这些奥运冠军会得到来自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奖励,通常包括现金、房产、代言、职位等等,确保生活无忧。

不幸的是,奥运冠军终究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举重运动员" 退役即失业 "

3

举重运动员的出路,不应该只有奥运会

短视频时代,各路牛鬼蛇神般的网红层出不穷,不少人还收入不菲,就算是奥运冠军,日子也未必比他们过得滋润,想想就觉得讽刺。

而那些不是奥运冠军的举重运动员,退役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呢?

摆在人们面前的答案,是一个个惨痛的故事。

曾多次获得过全国冠军的邹春兰,退役后生活艰难,住所不足 5 平米,靠在浴场里当 " 搓澡工 " 谋生,因为她 " 只有不到小学 3 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

更令人备感唏嘘的是前亚洲冠军才力。

因为过胖,退役后的才力找工作困难重重。后来他在原先当运动员时的大院里做起了保安,为了给家里省钱,想去之前他 " 可以随便吃的运动灶 " 打饭,结果被厨师嘲笑:" 都不是运动员了,还来白吃白喝。"

最惨的是,才力一身伤病,以至于他尽量不穿袜子,怕弯腰时猝死。2003 年,33 岁的才力患病离世。死亡当天,家里只有 300 元存款,住不起院。

举重运动员前途渺茫,很大程度是因为举重这项运动在中国太过小众。

除了奥运会时期,平时鲜有人关注举重,举重运动员自然不吃香。

但是小众运动就没有出头之日吗?

中国马拉松,10 年前也是妥妥的小众运动,如今马拉松产业规模破千亿,许多热门赛事甚至要抽签才能参加。

以前同样小众的滑板运动,如今爱好者超百万。去年举办的 X Games China Star 滑板赛,两天的比赛,在腾讯视频上直播点播总观看人次超过了 3300 万。

举重要想大众化,完全可以从它们身上取经:面向市场,从竞技体育走向平民运动。

这不仅需要体制的一些改变,还需要宣传渠道和手段。

由于宣传不给力,信息不透明,人们一直对举重存有很大偏见,例如 " 练举重长不高 "" 练举重肯定会受伤 "... 普通人自然敬而远之。

实际上,只要不轻易挑战极限,举重是一项很好的训练全身的运动。

因此在健身文化盛行的欧美国家,举重可以说是一项平民运动。

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参与举重运动的美国人多达 3900 万,这还只是 2012 年的数据。

中国举重队在国外也因此享有很大知名度,欧美健身人群一直对他们顶礼膜拜," 惊为天人 "。

中国举重运动员一个普通的训练视频,在 YouTube 上都能有数百万播放。

举重在中国同样有机会。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的健身人群增至 7029 万。健身文化日益流行,这就是举重运动发展的机会。

举重运动要提升大众的参与度,让普通人平时就玩起来,而不是等四年一度的奥运会。

留给举重运动员的,不应该只有伤病,以及已成过往云烟的荣誉。

荣誉很重要,但对于要撑起整个家庭的举重运动员,钱永远最实在。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图中人物为德国举重选手马蒂亚斯 · 施泰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