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缘

来源: 自做煮张 2019-06-06 07:12: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40 bytes)

中国人的节日习俗大都和吃食紧密相连,年三十的饺子,十五的元宵,清明节的春卷,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天生吃货如我,也会有不为馋虫所动的节日,就是端午节。许是在西北的童年物资匮乏,珍贵的江米被大人们攒到年底做醪糟,磨汤圆粉,平日里不大吃得到;也可能那年头北方的粽子内馅大都是个把红枣,对我而言不过是把玉米面换成了江米,口感变得软糯滑溜些,味道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吃不吃的就那么回事儿。

随父母回成都后看过一部港片--《屈原》,吃粽子的习俗要纪念的人不再是童话故事里的虚无,变成一个被称作历史的东西中的一页,忠君爱国的士大夫思想和当时鼓励知识分子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时代大潮似乎有某种微妙的契合,粽子似乎也成为某种体现知识分子献身精神的味道,只是成都的物产虽然比西安乡下要丰富得多,粽子的味道却远无法和那些当时被视作成都名片的名小吃相比,不过是一个节日的符号而已。

直到和ZB同桌后,才知道粽子对于崇庆县的人而言,不单和端午节紧密相连,还是当地人一年四季走人户时必备的伴手礼。崇庆县地处成都以西大约四十公里外,是地道的郊县。成都话管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叫“走人户”,既然要走人户,自然不能“打甩手”(空着手),带伴手礼上门是基本的礼数。虽然初一就随学校的组织参观过崇庆县怀远乡万元户们的幸福生活,八十年代初期的万元户终究只是村子里屈指可数的几家,大部分人到城里走人户时还是习惯拎上些粽子,不至于失了礼数。放学抄近路走学校后门路过ZB窗前的缘故,对崇庆县的粽子有了认识。崇庆县风格的粽子只糯米、绿豆、红豆、花椒的组合,朴实得象是用粽叶包裹的饭团子,并不惊艳,问起味道,ZB说馅心里有时包裹着腊肉,且用了花椒,所以是咸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粽子还有咸的。

后来去上海工作,离淮海路全国土特产商店不远处有一个巴掌大的摊位,只一个很大的电饭锅里堆着尖尖的粽子,旁边写着“嘉兴粽子”四个字,印证了南方人的粽子不只在端午节时分吃的概念。冬雨的黄昏时分路过那摊位时,湿冷的空气中飘荡的淡淡粽子香令人难以抗拒。即使刚吃过了饭,还是忍不住想要买一个来吃。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咸粽子,喜欢那粽子被一口咬开时肥肉顷刻化在糯米间的圆滑,喜欢那瘦肉吸足卤料的滋味后被煮得离断魂只差一步时的口感,喜欢那糯米经过久煮后残留的若有似无的粽叶香……唯一的美中不足是那粽子的尺寸太大,一个足以顶一顿饭,去淮海路逛逛的话吃粽子还是吃本帮菜,总令人两头为难。

再后来出了国,各式各样的肉粽吃了不少,还是对嘉兴粽子和崇庆县的粽子印象最深。爷爷的老家在崇庆县,虽然回到成都三年后爷爷就走了,那些来吊唁的老家亲戚坐满奶奶家门口院子的情形总还记忆犹新,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从没吃过来自崇庆县的咸粽子。许多年后,每到这时节,会因为思念,想起爷爷的叶子烟味道http://www.shenshan.me/taste/678,想起爷爷老家特色的粽子。

2019端午临近,终于忍不住想要凭着三十多年前的记忆试着做一把。不去和那些高大上的食材搭配相比,吃的是来自川西崇庆县的质朴口感,填补的是一种属于年少时缺憾的味道。

所有跟帖: 

腊肉粽子,最有味道。 -想冬眠的熊.- 给 想冬眠的熊. 发送悄悄话 想冬眠的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19 postreply 07:53:52

我吃过的粽子里,奶奶做的最好吃。腊肉,花生和绿豆拌在糯米里,还要加整个的花椒。 别提多好吃了。 -微笑的花- 给 微笑的花 发送悄悄话 微笑的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19 postreply 18:59:33

咬着花椒咋整呢? -小豆蔻- 给 小豆蔻 发送悄悄话 小豆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6/2019 postreply 19:52:25

花椒和盐炒过热后变得酥脆,即使包进糯米里经历几个小时的蒸煮后仍可以轻易咬碎。 -自做煮张- 给 自做煮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7/2019 postreply 04:57:19

花椒和盐炒熟后即使包进粽子里经历几个小时的蒸煮,也可以咬碎,浓郁的麻味已融入米粒中,不用太担心。 -自做煮张- 给 自做煮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7/2019 postreply 04:59: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