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录取,在发生什么?
文章来源: 贾平凸2023-01-09 13:12:48

今年录取都在发生什么?

从2023年早录统计情况看,中国大陆的藤校录取数直降30%,美国本土的华裔学生的录取数量也减少。从紫檀今年的报喜量,就能感觉冬天来了。

录取条件普遍又提高了。孩子们太难了。

凸子在北美的直线消息,也在印证以上的判断。拿几个T10名校案例来举例。

一个校友加花街的高管,孩子三年高中深入参与该校活动,这位爸爸本身也是学校挂名的积极校友之一。孩子申请该大学EA脆拒了。

另一个T10名校Legacy例子,校友爸爸是花街的更高阶高管,多年捐金支持学校,孩子申请该校EA也被脆拒了。

第三个例子,还是T10,校友爸爸是新型某投资圈顶流,虽然最近有些紧,但他多年来参与该校录取面试,是当地有名的校友面试官,孩子申请该校EA也脆拒了。如果以上三个都是华裔男生,会让你觉得有些性别因素的话,顶流的文科类女生我也可以举出三五个Defer和Reject的例子。但,这里就不多说了。仿佛伤口撒盐。

录取条件是不是真的变难了呢?其实不然。

来看看17校有公布的早申数据。虽然今年还有一些其他校数据,但因缺乏去年对比数据,就不列在这里了。

 

你可能一眼看得出来,排名20以上的的学校,今年收到早申数量普遍增长。而排名低于20的,早申量就相对去年回落了。比如耶鲁,比去年增加456人早申,圣母则增加了1480人。连又高又冷的哈佛,早申人数又涨了147人。只有MIT和Duke,今年早申比去年分别少了2857和1601份,这是有特殊条件决定的,后面再说为啥他俩早申会掉量。

如果早申的增减对你来说不重要,那重要的就是早录的规律。这看得出来吗?看看下面这个分拆表就清楚多了。

 

 

你只看早申增加的分拆表,可以看出各家都适度下调了早录率,让早录的人数大致与去年持平,或者说录取数差异不会超过±3%。只有Emory例外,早申增加10%,录取也同比例增加10%,率取率和去年持平,没有下调。

 

 

而五家早申数量降低的学校,早录率适当提高1-3%,这样抵消一些申请减少的影响,让录取数量的减少得不大。Duke因为早申量的锐减,必须把早录率大幅度提升,才能基本讲早录数量维持在正常数量。BU和BC算是这条的例外,他们基本维持了早录率,所以早录数量大幅度减少了。这只能是一个原因,即BU和BC 收到的早申质量随数量减少而降低,那就找不到足够质量的申请者了。

没有足够质量的申请者,这其实对于最最高冷的MIT是最突出的,美国高中本来就很少产出高段位的理工科学生(点对文科类来说)。2020-2022之间的早申稍稍一涨,就已经把这些能早申的理工牛娃,都激发出来早申MIT了。这个净增数是多少,从2020-22的差值是5000人,这里面可不都是值得拥有M录取的理工牛娃,还有很多纯碰运气的打枣者。

那么这两年净增的M早申的牛娃人数是多少呢?少于400-500人,这是每年在RD段至少拿下M和另一家T5的双录者。这些人只有一部分没参加早申,算是这两年的净增、早申M、牛娃。要再进一步估计,那应该是<300。

对于Duke,这个牛校受地理位置所限,招生资源本来就少于其他T10,早申掉下来确实是因为没那么多人能在排他性的早申里能选Duke不选那些位置好的学校。

总结一下,录取的基本思路就是维持年度总量和早/常分配的比例,尽量不因申请数量的增减而在录取数量上变化太大。但,在外界更关注录取难度表征,即率取率上,就对不起了,可以不同年度是时期有较大浮动。以上只是说明了录取的一般性规律。

怎么解释本文开篇处对今年早申标准提高而难度加大的判断呢?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T-10普遍早申数量增加,带来的早录率降低,虽然录取数变化不大,但录取的体感难度肯定是提高了的。但这还不能满足我们的渴望。其实还有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由于T-10常规的录取率的连年降低,带来了今年的早申数量继续提升。结果是优秀申请者们更加对常规期望值降低,从而注重早申。往年总有一些优秀申请者,因为各种原因在申请条件上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而放弃早申机会。等到标化出分、或者文书写满意了,再去拼RD录取。

今年肯定不等RD的人更多了。分数可以Optional,文书也就可以早早抓起来。或者,无论如何先申一个早。这种早申的目标,都是头部学校,而且T-10多于T-20。录了就不想再后悔,所以早申就申的高点吧。很多优秀申请者冲进早申段,带来早录的竞争压力,录取条件就自然提高了。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往年要Skip早申而只申RD,但今年却蜂拥进早申的人数应该有多少。更精确一点问,就是这一类T10的申请者、或者T-5的申请者,能有多少。先以T-5来看。

这类强手,不申早而只申RD,他们在RD一定会T-5全投,而且要拿得下至少两个才够强来。反过来看,RD拿得下两个T-5的,如果他参加早申,他的早录几乎是肯定的,那他就不可能再申RD的。这就说明,这类超强的选手(往年不申早而今年申早),数量应该与双录T-5人数相当。还有一部分单录T-5的RD选手,他们也是超强的。在早申阶段,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没有投T-5的。如果再加上这些人,今年净增的早申T-5人数就应该有3500-3600。这是引用的是Class 2024-2026的数据计算的。只要今年早申比2024年的净增超过3600,那就说明这些强手都已经进早申来了。

以上图表选自我去年的《藤校抢人大战》一贴里。有兴趣可以去我博客了翻。

今年早申数比2020年多出了5000人。这正好说明,T-5早申的增量,就是那3600个强手再加上1400-1500位打枣者(纯属碰运气的申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