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安吉殁于车祸,谈自己学车开车之短板
文章来源: huiling-LA美國2024-03-20 18:35:41

我一向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服输的,尤其是骨子里有些女权主义的倾向,从来不觉得女不如男。在国内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宣传深入骨髓,那祸国秧民疯婆子江青不是还说过:“男人有什么了不起,男人还是女人生的!” 虽然是蛮横无理令人啼笑皆非,但潜移默化中,在中国出生长大的我辈女性大都认为男女平等,女人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女儿当自强!

唯有认路和开车这桩事情,我是真服了男司机。我在中国时没机会学开车,当年上山下乡十几岁时对“女拖拉机手”很向往,还买了几本拖拉机和汽车的书籍看,梦想能开着拖拉机去机械化种田,可惜山区大都是梯田,生产队里根本没有拖拉机。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物资短缺,福州人对职业排行有个顺口溜“ 一嘟嘟(司机),二医师,三杀猪”! 必得用福州话讲才押韵逗趣。虽是戏谑,但也说明了司机因为开车既拉风,又能走南闯北捎带买东西,有物质交流的便利;而医师看病人脉广,购买食物较方便;杀猪佬吃肉近水楼台,多么卑微的需求形成了职业的可怜排名榜!以至于当年司机成了最佳职业,超过医师,领先杀猪佬。可我虽然很青睐学开车当司机,但在国内时从来没有机会摸过方向盘。

来美国后,才知道这是车轮上的国家,基本上男女老少(十六岁以上)全民开车,开车是谋生的基本技能。八十年代中期,先生比我早来美国一年多,马上买了一部手动破车,考了学车许可,穷留学生省钱抠门,居然没上过一次驾驶课。听他讲,一天下课拉上已经有驾照的同学,由那同学把车开到一个空旷的停车场,然后先生坐上驾驶位,同学教他基本几招,前进、后退、左右转弯、三点掉头和平行泊车,他学的认真,领悟极快,三个多钟头后,居然行进自如,于是开车打道回府,由于道路不熟,一不留神上了高速公路入口,先生吓出冷汗,朋友坐在副驾上壮胆,就这样第一次学车就在高速公路上狂奔。此后信心大增,每天有空就练车,没几天就考上驾照,也算学车传奇了。

我学车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是看到那么多的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就不禁头晕目眩,再者不是天真的小姑娘了,懂得“保命哲学”了,汽车是“马路杀手”之类的说法引起恐惧感,使我拖延了一年多才开始跟着先生学车。由于他自己三个小时学会开车,没几天又考上驾照,所以就认为开车很容易,嫌我太笨胆子太小,学了好几次还不敢上路,而且还经常熄火。我则抱怨手动车发动时手忙脚乱,换档还易熄火,在红灯前停车再前行也常会死车,哪敢开上街?吵嚷几次后,先生决定换个自动车,我这才慢慢在先生指导下,学会开车基本路数,也敢开车在周边逛了,前后练习了二十多小时就约了路考。

没想到路考却好事多磨,竟然考了四次才通过!第一次见到考官先就胆怯腿软,按着指令上路,紧张得也没注意到考官讲“前行”时,其实是他设个陷井,那条路是反向单行道,我应该置疑考官并改路线的,但我径直开进去,所以考砸了。第二次路考,在红灯前停在一辆超高的卡车后面,红灯转绿了但卡车不动,我没注意到还死等,考官讲我应该换道开走的,所以又不让我考过。第三次什么错也没犯,考官说我开得犹犹豫豫,经验不足,还得多练,又Failed ! 这下我气炸锅了,埋怨先生教得不好,顺便讲一下,老留老公们总结经验,千万不能教老婆开车,因为夫妻不能变师徒,谁服谁呀!吵吵闹闹的,有几对因为学开车都差不多闹离婚了!我们还好,但也互怼红脸了几次。所以痛定思痛,我上驾驶学校报了名,告诉他们我会开车了,只要上三节课加强技能,然后付二节课时费请教官陪我路考。这招奏效了,当时每节课二十刀,这一百刀花得值了,驾校老师纠正了我的一些动作,强调了开车时前瞻后顾的重要性,要形成看左右后视镜的习惯,以及换道前一定要先打灯、看后车窗,要避开死角、迅速转头看后车状态等等,他还强调了开车要集中注意力,要准确判断路况,要胆大心细灵活处理等等,这些都是老司机的经验精华,听了受益匪浅,我开车上路更胸有成竹了。果然第四次路考时,我的教官坐在后排给我壮胆,我按考官指令完成得近乎完美,连三点转弯和平行泊车都无懈可击,我终于拿到驾照了!这是在美国奋斗的基本而重要的技能,一张通往独立和成功的通行证呀!我越想越开心。

但是拿到驾照开心了,却仍旧害怕上路,尤其是不敢上高速,见到高速公路上五六排的车流呼啸而过,总觉得分分钟会出车祸,甚至每次独自开车出门前都会胡思乱想,于是我常自嘲:得有些“视死如归”的精神才敢开车。可怕的是我不大会看地图,每去陌生地方,得把地图翻来复去比划半天,并且方向感极差,也不认路,跑相反方向的事时有发生。开车时前进与倒退档也会糊里糊涂挂错,但我有一个法宝,一不对劲就踩刹车,所以还没铸成大错过。那时我上班有可直达的地铁和公交车,平时上哪都是先生开车,我没有急迫需要开车的愿望,驾照被我雪藏了年余不用。

直到先生去韩国出差了个把月,当时新买的丰田Camry就静静的停在车道上,我和女儿都是搭公车上学上班,这下当年九岁的女儿不干了,多次抱怨;“ 我的朋友们妈妈都会开车,我妈妈有驾照却不开车!我要坐车!” 吵吵后小妞子又建议;“妈妈我给你带路,你不要看地图,我告诉你怎么走。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开车去海边玩吧!” 嗯,小妞儿讲得对,她居然知道我不会看地图的心结!于是在她的陪伴下,我们开始上路去了熟悉的local 本地超市购物,有时接送她上下学,周末去附近公园等等,我也慢慢克服了开车恐惧,能够近距离来去自如了,但高速公路还是尽量避免。

等到先生回来,大为惊讶女儿竟然帮助我基本上克服了开车恐惧感,从此以后,三人出门时,他尽量让我开车,也让我短距离开freeway, 但我也许天生胆小不喜欢挑战,始终对上highway 心存畏惧。后来有GPS了,对于我这地图盲方向盲来说,开车方便容易多了!

这期间,我们又买了一部轿车由我专用,尽管我小心翼翼但还是发生了两次车祸,都是别人撞到我的。

第一次是发生在波士顿臭名昭著的storrow drive , 这条主干道是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的,顺便带女儿上下学。这条路弯道巨多又狭窄,那天有个外地女司机拦腰撞上我的后座车门,幸好女儿坐在副驾位上,我俩都只是被撞击力吓坏了并无大碍,但召来警察调查事故写报告,又打电话给保险公司,然后让拖车公司来把烂车拖去修理厂,好一阵忙乱!先生也来到事故现场帮忙,一家人精疲力尽,十来岁女儿初遇车祸,着实惊吓了一回。

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开车带来探亲的婆婆去奥特来斯血拼,回程路上红灯转绿正要启动,一部从交叉路口闯来的皮卡飞奔而来,成直角撞上我的车头,刹那间巨大的冲击力把挡风玻璃撞碎了,一块小碎尖片划过婆婆的额头,顿时血流不止,婆婆吓得尖叫并流泪,我也吓呆了,但还本能地紧紧踩下刹车,停牢在原地。赶紧安抚婆婆,幸好只是擦破额角的表皮,要是击中眼睛或者更不幸的事发生,怎么向先生交代?我冒出一身冷汗,腿都几乎软了,正在这时,不知现场谁打了911,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医护人员给我婆婆包扎伤口,把她扶到救护车上躺下,因她不会说英语,又让我随车。我这边顾不上埋怨,迅速与肇事车主交换了保险信息,警察来了取证,对方倒是老实承认闯红灯,警察让我填表签字后,就放我跟救护车去附近医院急诊室了。烂车也被拖去修理厂了,花了个把月时间近九千美元才修好,当然是对方保险公司付费。

急诊室医生给婆婆好一番检查,X光、B超、CT全套查了内脏也无碍,我这才放心了,松懈下来后才发现自己脖子很痛,大约是被撞击的霎间,脖子突然前倾所致,幸而查了无事,半天忙乱下来狼狈不堪,口干舌燥,内衣都汗湿了。先生也赶来急诊室看望他妈妈,对我颇有微词,认为我车技不行,应变能力差,如果是他见到飞奔而来的车子,应该抢前把车极速开走!也许他是对的,当时见到飞奔而来的车子,我是吓呆了,反而把车刹死,但如果能在这0.1秒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判断,可能会避免这场车祸!我虽有些赧然,但又认为这超出我的能力范围,这场车祸我不是过错方啊!

婆婆当天就岀院了,此后她好久不敢坐我的车,后来只敢坐她儿子开的车,而且要坐后排中间,可惜她老人家不知道,有时后排也会被撞毁的。后来居然有律师打电话来,帮我们向对方保险公司索赔,律师和婆婆都得了些银子,算是有惊无险,也给婆婆赔偿压惊了。

最近最吸睛的赵安吉车祸,有许多媒体揭示源于她车技烂,三点转弯最后一步应前行却误挂倒车档,而且落入池水中后,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居然浪费几分钟讲电话向外求救;当时在岸上如果她能马上踩刹车,即可避免倒车直落池塘,而在堕入塘底后如能迅速自救也或能生还;如不浪费时间打电话,而是趁电未断时打开车门按钮,即可在车进水后,水压减少时打开车门游出来;或者在车内进水前用重物锐物甚至钻戒来敲碎车窗玻璃,总之这个聪明绝顶的女人驾车技术和处理突变的能力却与她的智商不匹配,以至身为海洋航运女王却溺毙于自家的小池塘,很可怜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该是多么恐惧和绝望,真是死于非命,太不值得了!

此文在文城发出一天后,读到德州警方发布的新闻:赵安吉尸检的血液毒理学检测报告显示,她的血液酒精浓度为每100毫升0.233克,接近德州法定上限每100毫升0.08克的3倍。这就实捶了原先多个自媒体猜测的酒驾致死!多么冰雪聰明的女強人,却在高浓度的酒精作用下,昏头昏脑胡乱开车,完全错乱,当汽车反向猛力后退時也不知剎车,車子沉沒了,第一时间未打911,却給閨蜜打电話聊了8分钟!要是她能有正确的判断及时进行自救,断不致在车內活活溺亡。

从赵安吉匪夷所思的车祸联系自己学车开车的糗事,我不禁想到,是不是上帝造人时,给男人强壮坚毅果敢的特质,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强?而女人则纤细温柔随和、应激反应力低弱?我找不到答案,但我承认自己的开车短板,反应不夠迅速和灵敏,于是我告诉自已:首先上路前永远不要喝酒,其实我只偶尔呡些啤酒,現在更要完全戒了。开车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体不舒服不上路;要严格按照规则,停车牌前一定停下车东张西望后再启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国内公路警示语),不要与人抢道;转换车道时一定要充分观察后车状态;保持清醒头脑,在突发事件时尽量正确判断及时处理!最后是不开长途,能不上高速公路就尽量开local 地方公路,我不能确定在瞬间万变的高速公路驾车,自己的应变能力足够避开车祸,我把GPS 定在非高速路线上了,咱退休了,开车慢悠悠求安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