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七月与安生》想起我少年的闺蜜
文章来源: 水沫2016-12-01 08:30:06

《七月与安生》电影连接:

http://www.dnvod.eu/Movie/Readyplay.aspx?id=3QuMf9bBUb4%3d

七月与安生,很好看的电影。

我喜欢的格调,文艺清新,细腻浪漫。我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有人从这个故事想起自己青涩年代里的闺蜜。在我们的青春里,其实友情陪伴的日子往往是多于爱情的。

有人从这个故事里看到自己的两面。循规蹈矩的一面,自由不羁的一面。

有人从这个故事里看到灵魂和感情的执着,七月与安生,最终活成了彼此的模样。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两个闺蜜,安生叛逆,七月乖巧,她们从十三岁开始,好到形影不离,好到坦诚共浴,好到分享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好,直到她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男人她们同时爱上了这个男人。因为这个男人,安生十八岁出去流浪;因为这个男人,七月在二十七岁难产而死。

其实这个男人在这个电影里不过是一个道具,一个让女孩间的友谊经历了许多婉转细腻的挣扎、许多曲折轮回的过程而成长起来的道具。

并不想评论这部电影,只是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自己的青涩岁月。虽然时代不同,但女孩间的友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她的名字叫苹,有着类似安生的性格,胆大不羁。而我一向乖巧听话,是类似于七月的性格。

我们也是在十三岁相识,初中的时候。她是一个假小子模样的女孩。那时女孩子们大多梳着两条辫子,和长或短地垂在肩上或者胸前,苹却总是把辫子往上用卡子夹住。她还喜欢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嘴里嘘着口哨,看上去跟男孩如出一辙。

她莫名地一开始就对我很好。有一次因着老师给了我一个大荣誉,我却因此被班上部份女生孤立的时候,她挺身站在了我的身边。从此我们好的也是形影不离。

那时她几乎每天都到我家,我们说话,唱歌,模仿演戏,或者,就只是安静地各做各的事。

她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女孩,体育好,力气大,体育课有的项目我不敢的时候,她会说,别怕,我会保护你。

有一天,一个红花皮的本子从她口袋掉了出来。我问,是什么,我可以看吗?她说,是日记,你可以看。我翻开本子,里面写了许多关于我、关于我们友情的赞美的话。说我纯洁如赤子婴心,说我们的友情她珍爱若生命。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被人表白,感动地在她的本上写下生命有限,友情无价,我会永远珍惜。

我们虽然性格不同,但有一点很相同,向往真情。而且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喜欢《红楼梦》,喜欢林黛玉。粗犷不羁的外表下,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她甚至把她的名字""改着了林黛玉的""

高中也是我们的变化时期。如同七月上了重点中学,安生上了职高,我上了重点中学,她上了护士学校。她在那时突然就变了,烫了满头毛绒绒的卷发,穿时髦紧身的连衣裙,戴招摇的耳环,谈了好几个男朋友。她开始抽烟,抽烟的姿势颓废但好看。

不同的是,我很晚熟,我那时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我看见她抽烟,跟男孩子打情骂俏,会不好意思。

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圈子,自然没有爱上同一个男孩这样的事。我们的故事就平淡多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她已经工作。我们有时会通信。我的笔迹,有点像男孩。她每次收到我的信都很开心,单位里的人还以为她有一个浙大的男朋友。

她有时来看我,我们一起走在校园里,她的时髦和不羁,常常引人侧目。有一次她来看我,下大雨了,于是我们两个人挤在学校的小床上睡了一夜。

我们同年同月同日生,有些事情互相会有感应。虽然圈子不同,找男朋友会有不同,但有一点很相同,就是看重颜值。在我恋爱的时候,她已经结婚生子。她的先生高大帅气。

在我出国的时候,她却离婚了。

我问她为什么离婚?她说,她喜欢自由。

这么多年,她一直独身,只因为她喜欢自由。

她是一个自由不羁的女人,不过,并没有去流浪,她一直生活在故乡。反倒是我,在异国它乡漂泊。不过,她一直过的是单身潇洒的日子,而我喜欢柴米油盐的温馨。

几十年后,她成了业余摄影师,因为她喜欢走遍千山万水。我成了业余写手,因为我很宅。

每个人的人生,或许都有这样的一个少年的朋友,你们的友情曾经让你们珍爱如生命。

 

少年时期的我。

她的作品,我都很喜欢。她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对我说,我的照片,你随便用。这是她近期的一些作品.

雾里看花

黄河九曲第一湾

长征路,雪山

故乡

枯荷

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