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前夕的杭州,即将惊艳世界的杭州
文章来源: 水沫2016-08-31 09:33:23

关于G20峰会,本来并没有特别关注。可是,这两天我完完全全被G20刷屏了!

当然,这主要因为我是杭州人。

我的朋友圈和同学群里,都以杭州人或者现在居住在杭州的人为多。对于即将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每天都有各种消息、介绍、段子和很燃情的帖子。

于是,我也因为杭州而关注G20

杭州,以极大的热忱来迎接这次G20峰会。这是杭州多处新增的立体花坛。

下面来自杭州的朋友的一线报道: 峰会前夕的南山路,真切感受到了市民的热情。

这次G20峰会,政府确实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是大多数单位停工,鼓励杭州市民外出旅游,而且凭杭州人的身份证,在外地旅游可以免去门票。

这是纷纷外出旅的杭州市民。

许多地方禁车,杭州的大街上难得如此安静和空旷,这是来自杭州一线的朋友的照片。

杭州现在的蓝天白云。

 

还有就是非常严格的安检。朋友圈看见这个段子,颇为搞笑,但可以看出安检之严:

幸福杭州人


晚饭后我去超市买了盒牛奶打算明天早上喝,结果我一出超市门口那个保安就让我喝一口 ,然后我上公交车,司机也让我喝一口 ,我下了公交车 ,走了一段路碰到执勤警察又让我喝一口,眼看就剩一口了,我努力藏住留到明天喝,回到小区门口,保安又让我喝了最后一口。我的早餐奶就这样在我睡觉前全喝完了。

本年度最佳作文

 

我问杭州老乡们,大家对于G20在杭州怎么看?老乡们说,杭州人都还是很支持的,主要是爱杭州,为杭州骄傲。

又怎能不为杭州骄傲呢?微信里收到这样的文: 为什么是杭州?

其实,这已不是杭州第一次被追问“为什么是杭州”。

其实,这已不是杭州第一次被追问“为什么是杭州”。  

        94日,G20峰会即将在杭州拉开序幕,这个齐聚全球20位最有权势领袖的巅峰会议,正在将杭州推向世界的舆论中心:G20此前的举办地都是华盛顿、伦敦、多伦多、圣彼得堡这样的国际城市,此回首次来到中国,没选北京或上海,而是选择了一座1.5线城市。

  其实,这已不是杭州第一次被追问“为什么是杭州”。过去近二十年,杭州由一座无可争议,好山好水好人文的旅游集散地,变成了一座“越来越说不清”的城市”。  

        说它是一座明星旅游城市,可它又是国内仅有几个第三产业超过60%的都市;说它是隐逸文化的发源,可它引领的移动支付和普惠金融,正在勇猛精进地带着人们奔向未来;说它是座1.5线城市,可它身上又有着太多让北上广深等正牌一线城市汗颜的“之最”;说它水土宜人适合养老,可越来越多来自硅谷、华尔街的技术、金融精英纷纷回国入杭

  杭州凭什么爆发出如此洪荒之力? 

       那些让北上广深也汗颜的表现

    如果不带现金,只带一部手机出门,哪座城市你能生活得最好?

  答案是杭州。

  杭州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杭州超过98%的出租车、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50%的餐馆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甚至有相当部分的菜市场小摊也能用手机买单

        杭州有最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是中国唯一一个被BBC评为“全球公共自行车服务最棒的城市”。  杭州有遍布全市的信用借还网络,凭芝麻信用分免费借雨伞、借充电宝。

  杭州是养老床位最充裕的城市;是白领年终奖最高的城市;是国内大城市中,真正做到“斑马线前车让人”的城市。

  北京大学4月发布的报告说,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最高,拥有金融街、中关村的北京和拥有陆家嘴的上海,仅排在第七和第八位。

  杭州与北京、深圳一道被公认为中国创业潮的三大中心,而从最近的发展速度来看,杭州最快。

  杭州当然还是电商之都、快递之乡、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中心,是中国新经济的代表。

  一个城市所有的荣耀,不管是生活还是商业、科技,杭州似乎都得到了。

  取消西湖门票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杭州的这种成长蜕变,与四大一线城市不一样。

  北上广深,多多少少都是政治助力的结果。北京不用说了,政治中心;上海的腾飞得益于浦东的政策红利;深圳是因为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广州有广交会的加持。

  杭州的成长蜕变,基本是靠自我生长,不按套路出牌,实现弯道超车。杭州式颠覆,有诸多要素,这里重点谈两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关键节点。

  第一个节点,本世纪初,杭州逆势而动,在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

  这期间,黄山风景区,旺季门票由80元上涨至230元。张家界的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由158元上调至245元。

  杭州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意图是:不以旅游作为直接赢利点,而是以旅游业作为导流的入口,发展其他产业。

  此后的发展按照杭州的预想进行。西湖免门票十年间,游客数量增加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3.7倍,达到上千亿元。

       第二个更为关键的节点,是互联网真的来了。

  两个“不按套路出牌”者碰到了一起。

  一个是杭州市,没有按当时主流做法去发展重化工、制造业,而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和金融。

  另一个是阿里巴巴,在当时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存在。马云那时还是个吊丝,从一部叫《扬子江中的大鳄》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回杭州创业是不得已的选择,当时他在北京做网站,到处去找政府机构求合作,想帮他们在互联网上向世界展示中国,但几乎是被轰出门去的。

  马云后来说:阿里巴巴来到杭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部)不在北京、上海,而选在杭州。我创业那会儿诺基亚很棒,它的总部在芬兰一个小岛上,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北京喜欢国有企业,上海喜欢外资企业,在北京上海我们什么都不是,要是回杭州,我们就是当地的“独生子女”。

  发展至今,很难说是杭州成就了阿里,还是阿里成就了杭州。但公认的是,杭州依靠这次出牌,完成了量级上的跨越。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前在国内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两座城市的数据却很抢眼,一座是杭州,另一座是重庆。两座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在全国26个主要一二线城市当中分列一二名。

。。。。。。。。。。。

很长的文章,就节选这么多吧。

最后一定要看看惊艳世界的宣传片。可惜油管象素稍微差了一点。

 


还有这个也超美!

 


杭州之美,无与伦比!(下面是在杭州的朋友拍的西湖的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