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种族灭绝吗?
文章来源: snowandlotus2022-08-19 16:52:52

一个字:有!是从八十年代起长达三十多年的针对汉族的残杀灭绝,也有针对回族的残杀灭绝。种族主义恐怖分子喊了多年的口号是:“杀汉灭回,把哈萨克赶到山里去”!历史上被赶到山里去的还有原住民塔吉克族,以及克尔克孜族等。

 

关于种族灭绝,维基上的定义是:“種族滅絕(英語: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意圖全部或部分消滅一个族群、國族、種族或宗教团体的行爲。”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定义。

 

联合国《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的定义有五条,如下: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国族、族群、種族或宗教團體,犯有下列行为之一者:

杀害该团体的成员。

致使該團體的成员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

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员生育。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不提复杂的历史恩怨,只从八十年代初到2016年的三十多年间,精心策划组织的、有一定规模、且造成人员伤亡的暴力屠杀案件多达数千起,包括公交车、集市等爆炸,包括劫飞机、炸火车,包括抢银行、袭击政府与公安部门等等,仅据维基单方面统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7%96%86%E6%81%90%E6%80%96%E6%B4%BB%E5%8B%95%E5%88%97%E8%A1%A8),死亡达六百多人,伤四千人。但是!这些数字并不包括平时随便就捅刀子的个体案件。个体死亡和伤残从来没有过公开数据,也没有准确的内部数据,因为按照对少数民族“少抓、少捕、从宽处理”的民族政策,伤残类大部分都不了了之,没有立案,如果累计起来数字会更惊人。幸运活着的遇害人在身体、精神两方面都受到极大伤害,精神伤害也波及到家人、亲友、社区。

 

这些主要是针对汉族、回族的恐怖活动,也殃及不支持疆独的维吾尔族和其他族群,令广大的平民百姓生活在惊恐之中。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地区,汉族、回族不能带刀,有的民族却有特权。按习俗,大部分有刀的普通人是为了方便日常生活的需求,但极端分子们不珍惜别人对他们风俗的善意尊重,反倒时时拔刀耀武扬威地进行恐吓,汉族、回族每天行走在危险之中,惊恐又愤懑,日子只能苦中寻乐地过。哈萨克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则长期处于被歧视、被驱赶的状态下,也心情郁闷。

 

对照联合国的定义,新疆的汉族、回族符合前三条,其它少数民族符合第三条。建议善心大发、听信谗言的联合国人权组织针对这种实实在在的种族灭绝进行公正、公平的立案调查,看看三十多年间到底有多少无辜的平民死于非命、终身致残、精神失常。

 

相反,汉、回等族没有针对别的民族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残害,更别说杀害。有说法指控中国政府违反了定义的后三条,是这样吗?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

 

曾经的教育培训中心:

说“曾经”是因为2019年底就已经全部关闭,因此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Michelle Bachelet到新疆没看着。教培中心当时采用的半封闭型住宿制可以说是“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但绝不是“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语文老师说过要把一个句子理解完整。

教培中心里有唱红歌、也唱少数民族歌曲,有吃有喝,但没有酷刑、体罚。相当一部分学员以前只学过古兰经,把它当作法律,没怎么学过数学、科学等课程,所以要补习文化课、法律知识,还要习练缝纫、修理等技能。里边允许打电话,只不过预留的时间比较短。周末允许回家,但实际上只有离得近的能回,离得远的确实回不了。

教培中心是把学员当作犯了严重错误的老百姓,以教育、培训为目的,他们学成出去以后没有坐监的记录,在社区里仍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以汉人为主的政府借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虐待做为老百姓的少数民族,小心翼翼地供着还差不多。别跟我说监狱,那里是犯人,不是一回事,而且对待犯人,世界各国谁也甭指责谁。

 

关于节育和人口:

从八十年代开始执行的计划生育规定:少数民族的指标是城市2个、农村4个,但在2014年之前新疆只是象征性地执行过很短的时间,大多数年份就基本上是摆设,城市里有一部分市民自觉遵守了,但有很多家庭是3、4个,农村里有6、7个的相当普遍。到2014年春天乌鲁木齐早市爆炸案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被当回事地执行了,后来到2016年疆独教材事发,才真正严格落实,但执行过程都比较守规矩。有些视频里哭诉的悲惨绝育故事只是故事,您所熟悉的对待汉人那样的严厉施暴行为根本不存在,少数民族一直享有超国民待遇。我猜个别执法人员态度不好是有可能的,但汉族执法人员一般不可能。

 

从2010年至2018年,维吾尔族人口增加了254.69万人,增幅13.99%,汉族人口增加了17.69万人,增幅2.0%。但这个时间段维、汉各有一个非常态的骤减。维族得益于之前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稳步大幅递增了几十年,使得处于生育年龄的人口基数巨大,在2014、尤其2016年起真地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了,导致出生率猛然降低,容易给不了解情况的人一个错觉和误解。而汉族这边,新疆长期执行控制汉人迁出户口的政策,到2016年陕西、四川大开发,需要招人,对新疆放开了限制,于是大批汉族抓住了这个机会胜利大逃亡,仅2017年就实际迁出二百多万,其中有一部分因不适应又迅速迁了回来,到年底最终净迁出人数为一百多万,是全疆汉族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不知道中央有关方面看到这个数字有什么想法,反正2018年户口政策又有收紧。

 

下图能清晰地看出这两种骤减,但是有些专家因不了解情况、听信媒体的忽悠而做出错误的解读(图取自平等性先生的文章,来自Dr. Adrian Zenz和他的博士生所发表的论文,在此感谢):

 

2005年至2018年新疆汉族(为主)县与少数民族(为主)县每千人的人口变化数

孩子被强迫从自己团体转移至另一团体了吗:

听着像有夺子之恨似的。新疆面积太大,大到从村这头到那头要走几个小时,之间广袤的大地上只分散地住着十几户、最多几十户。人少的村子只能跟邻村合用一所学校,即使本村有学校,有条件走读的也是少数,学校为住得远的学生提供住宿,孩子们一周或一个月回一次家。这在一些视频里被说成是孩子被人带走、不准回家。简单的住校怎么就被演绎得变了味?

提供住宿的不只是偏远地区与少数民族学校,乌鲁木齐也有好几所带住宿的汉族学校。

另外说明一下:新疆的义务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而其它省都是从一年级开始。

 

除了以上联合国关于种族灭绝的定义,有人又提出新的定义:“在文化,文字,风俗,宗教上消灭,也属于种族灭绝”。这怎么看都像是把大屠杀的残暴罪行跟文人没原则的情怀混淆起来。即便按这个变着花样的定义,新疆存在这样的所谓“灭绝”吗?来逐个看一看吧:

 

行政上:

1954年,出于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沿用了二百年的“迪化”城名改回乾隆之前的蒙古语“乌鲁木齐”。

1955年新疆省改置维吾尔自治区,下设其它少数民族的共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全面照顾到十二个少数民族。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有规定,少数民族必须要占够一定的名额,可多不可少。除了大家熟知的考学照顾,工作中评先进、晋级、提拔都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但实际工作、加班从来都是以汉族为主力。灯塔国目前做到了考学照顾、工作岗位种族多元化,感觉越来越向新疆看齐,但是晋级、提拔、奖金还是以工作表现为基准,不看族裔。以后该哪个学哪个呢?

 

文化上: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被列为联合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维吾尔《木卡姆》大型乐舞及其相关的器乐、诗歌,克尔克孜族《玛纳斯》说唱史诗,蒙古族《江格尔》史诗,哈萨克“阿依特斯”对唱及冬不拉琴艺术,俄罗斯族巴扬琴艺术,塔吉克族鹰舞,塔塔尔族萨班节,锡伯族西迁节等等。这些都是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新中国建国起长期投入七十年的成果,收集、整理、记录、出版、申遗,这些琐碎、耗时又费力的工作主力是苦哈哈的汉族,少数民族得以专心地去传承。如果不是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部分会已经失传——刚解放时能唱全《木卡姆》、《喀纳斯》、《江格尔》的艺人全疆就只有一两个、两三个人而已。

 

语言文字上:

一进新疆就能看到路牌、招牌上的维语,有些地方是哈语、蒙语,异域风情自在其中。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每所学校都配有汉语老师、设有汉语课,八十年代胡耀帮执政后,汉语老师陆续离开,于是很多学校便再没有汉语课,少数民族学生只学本民族语言,高考用本民族语的考卷。近几年来,中小学开始实行民汉双语制,在汉语的基础上,按不同地区继续教授维、哈、柯、蒙、锡、俄语课程,大中专院校则继续开设维、哈、蒙3种语言。2019年起,新疆的语文高考试卷全部都改用官方语言——国语,嗯,终于跟灯塔国SAT只有英语的作法接轨了。不过,对双语学生还是保留了一场单独的民语科目考试。

新疆出版物有汉、维、哈、柯、蒙、锡等6种文字的报纸、图书,卫视节目有汉、维、哈3种语言的频道,广播电台有5种语言。

 

风俗上:

除全国规定的节假日外,古尔邦节(宰牲节)为新疆法定假日,放假3天,肉孜节(开斋节)1天。

“猪”这样的字眼绝对是禁忌,人们只说大肉、大油,而且绝对不会当着穆斯林的面吃。人们常开玩笑说吃汉餐像做贼。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新疆的羊肉没怎么涨价,财政上是靠涨猪肉的价格来补贴低价羊肉,以至于我二十多年前刚到美国时,感觉超市里69分、99分一磅的猪肉简直就是不要钱,但是美国的羊肉却是猪肉的好几倍,正好跟新疆反着。喜欢猪肉的在美国很惬意,想吃羊肉的新疆才是天堂。

有强迫改变民族风俗习惯吗?有。比如,一夫一妻制是强迫执行的,而其它伊斯兰教国家是可以一夫多妻的。又比如,近年来十几岁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登记结婚了,强制执行婚姻法。也有些习俗的改变不是强迫的,比如,这些年的脱贫工作让全疆偏远的农村、山区都通上了自来水,以前因缺水而没有洗澡习惯的地方也能洗上澡了,还有不少土炕换成席梦思。再比如,很多少数民族也开始吃绿叶蔬菜了。移风易俗,是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呢?

 

宗教上:

一千多万穆斯林人口拥有两万多座清真寺(指通过审核的,还有很多没经过审核私自修建的没统计在内),平均每千人1.83座,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前三位,高于孟加拉、埃及、阿联酋、伊朗及邻居中亚五国,甚至土耳其。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平时的星期五做礼拜人数基本上在五千左右(疫情除外),古尔邦节达到两万以上。

1987年,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由世界伊斯兰发展银行和中国政府共同投资开办,是一所用维吾尔语授课的宗教高等学院。2010年校园又扩建,并在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以及伊犁、昌吉等几个地州开设了分校。

需要说明的是,在2009年的七五大屠杀后,接管新疆的张春贤主张大力翻新清真寺,汉族眼睁睁地看着一大批漏网、宽大处理的暴徒在豪华亮丽的清真寺招摇,而当时的新疆穷得没钱修校舍,引起诸多不满。不过他也修了很多路,倒是属于民生建设。

 

说了这么多,新疆的种族灭绝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如您亲自去看看。新疆对待外宾的政策跟全国除了西藏以外的其它省份一样,边境口岸的政策也是全国统一的,您去广州、南京、西安、漠河旅游能住哪、做些啥,在新疆就能住哪、做些啥,唯一的差别是有安检,这项自2014年乌鲁木齐早市爆炸案后开始执行的应急措施暂时还没有撤。还有,遇到的人可能高鼻梁、听到的话像歌唱、见到的字如波浪。

 

2022年8月19日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做礼拜的场面

 

参考:

对教培中心的学员来源、状况请参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464/202206/31223.html

 

两百多年间维吾尔族人口暴增了50倍 https://www.zhbaike.com/shcs/txzt/134575.html

中国和世界某不可描述的数据统计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5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