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魔术3---贺龙案辨析
文章来源: 关心文革2021-03-04 12:47:39

道具:李烈主编《贺龙年谱》和张云生《毛家湾纪实》。

这个魔术变得厉害,一下子变了三个:买账、平静如常、人间蒸发。

一、小魔术1:买账

在丁氏的魔术《“文革”时期军内的一场大搏斗--贺龙案辨析”》中有这样的文字:

9月10日,贺龙来到毛家湾拜会林彪。林彪说:“贺老总啊,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贺龙说:“我干的是共产党,支持谁,反对谁,你还不知道?”(注7)林彪与贺龙之间的谈话具体内容,现在已无从查考,据林办秘书张云生的回忆,:“贺龙走进大厅,林彪迎上前去。俩人握手寒暄后,林彪请客人落座,内勤送上茶水,宾主谈话开始,气氛平静如常。”(注8)

林彪这番话其实意在提醒贺龙,在毛泽东与刘少奇的斗争中,贺龙应该站在毛泽东一边。可是从贺龙的反应来看,贺龙不仅不买林彪的账,甚至也不买毛泽东的账,对于林彪暗示贺龙应追随毛泽东反对刘少奇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林彪所言“贺龙的问题可大可小”,说到底就是毛泽东掌握着贺龙的命运,毛可以将贺龙的问题压下来,“留中不发”,也可以对贺龙立案审查。毛泽东如果不想打倒贺龙,没有任何人敢于立案追究贺龙的问题。

这里的(注7)就是一个“买账”的小魔术。“注7”取自“李烈主编《贺龙年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2页。”

和《贺龙年谱》对照一下,丁凯文似乎也没有引错。而且丁凯文还特地去“查考”了一下,结果是无功而返:“林彪与贺龙之间的谈话具体内容,现在已无从查考”。丁凯文,你到底“查考”了什么?你在这里是在充楞装傻,你除了耍阴谋、施诡计以外,还会做什么?

贺龙在这个场合的讲话其实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林彪传》407页是这样的:

林彪说:“贺老总啊,你的问题可大可小,就看今后你支持谁,反对谁。” 贺龙回答:“我革命这么多年,支持谁反对谁,你还不清楚?谁拥护党中央,谁拥护毛主席,我就支持谁!”这不很清楚地表明了贺龙“站在毛泽东一边”么?贺龙所说的话不需要多,只要这句话就足够了。哪里有什么“不买毛泽东的账”,“对于林彪暗示贺龙应追随毛泽东反对刘少奇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丁凯文硬是把“谁拥护党中央,谁拥护毛主席,我就支持谁!”吞了下去,得出结论“贺龙不仅不买林彪的账,甚至也不买毛泽东的账,对于林彪暗示贺龙应追随毛泽东反对刘少奇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连舒云都知道的你丁凯文会不知道?

“林彪与贺龙之间的谈话具体内容,现在已无从查考,”你到底“查考”了什么东西?你是在“查考”还是在“变魔术”?这丁凯文的魔术,真是出神入化,奇妙无比。众所周知的“谁拥护毛主席,我就支持谁!”,可是丁凯文就会视而不见,然后仿佛有点遗憾:“现在已无从查考”,然后就甩出了“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贺龙所说,明明白白说明贺龙支持老毛。可是,丁凯文又玩起了“丁凯文腰斩叶群”的魔术,把后面半句咔嚓掉了。于是,就变成了“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当然。丁凯文这里只带了剪子,没有带黏贴剂。如果带着黏贴剂的话,或许会是这样:“谁反对党中央、刘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刘主席,我就支持谁!”贺龙和刘少奇,既无历史上的渊源,亦无现实的考量,也无理念的认同。而丁凯文硬是来个拉郎配,把他们黏在一起。贺龙,当年延安,老毛和江青喜结连理,反对的人不少,贺龙硬是力排众议,力挺。庐山会议,彭德怀出头,老毛灰不溜秋,贺龙又是力挺。文化革命了,贺龙成了刘党了?岂不是天方夜谭?

其实,这里有三个人,老毛,刘少奇和林彪。当红的是老毛,刘少奇已经是过气之星了,林彪,那是冉冉升起,明日之皇。谈话是在66年9月10日。要选择站队的话,只有在老毛和林彪之间选,除非你是理念不一。林彪说:“贺老总啊,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明明白白说的是:“你跟不跟我林彪?”林彪所需要的答案就是“我当然站在你林总一边。”可丁凯文硬是要说“林彪这番话其实意在提醒贺龙,在毛泽东与刘少奇的斗争中,贺龙应该站在毛泽东一边。”这个丁凯文除了卑鄙以外,真是没有别的形容词可以形容了。

林府的这个戏已经演过几次了。

《吴法宪回忆录》中的两幕:

第一幕:杨成武责怪我说:“你不讲,怎么向林总交代?”

第二幕:林总说要你好好考虑考虑,究竟是跟林总还是跟罗长子?林总让我告诉你,罗长子向党伸手,要夺取军权,毛主席亲自主持和掌握这次会议,来解决罗瑞卿的问题。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把罗长子在空军讲的几句话,到处张贴印发,把他抬得那么高,为什么?林总讲了,你同罗长子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你一定要彻底揭发罗长子,同他划清界限。

我听了叶群这些话,好大一会儿说不出话来。她这些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我不照她的话去说,就要把我划进罗瑞卿的圈子里去了。想清楚了后,我忙表态说:“我当然是跟林总的,怎么会跟罗长子呢?”

想清楚了后,我忙表态说:“我当然是跟林总的,怎么会跟罗长子呢?”

《李作鹏回忆录》中的一幕:

叶群还说:“他(指罗瑞卿)正在组织新班子,又是提级,又是提职。"她提醒我:“对当前局面提高警惕。"我当即表示:“请转告林总,请放心,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

看看《毛家湾》所说:

听进去的工作人员讲,邱会作一进屋里,就给叶群下了跪,痛哭流涕地说:“叶主任,你可救了我啊!……”

可见,林彪这里是故伎重演,所需要回答的就是:“怎么向林总交代?”就是“我当然是跟林总的”,就是“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关刘少奇什么事?要是贺龙会像吴法宪一样:“我当然是跟林总的。”要是贺龙会像李作鹏一样:“请放心,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 要是贺龙会像邱会作一样:“你可救了我啊!”要是贺龙会像周宇驰一样:“我要永远坚信林副主席,忠于林副主席。”贺龙就不会出局。林彪不就是要听这一句话么?

可见,这一个套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林彪已经是食髓知味,驾轻就熟,在此只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对吴法宪和李作鹏,叶群唱主角就够了,对付贺龙,叶群的级别不够,必须老二亲自出马,曲子还是老的。在林府,这已经是胜利曲,进位曲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谁要是唱出了不和谐音,他就必须滚蛋。

丁凯文说:“说到底就是毛泽东掌握着贺龙的命运,毛可以将贺龙的问题压下来,‘留中不发’,也可以对贺龙立案审查。毛泽东如果不想打倒贺龙,没有任何人敢于立案追究贺龙的问题。”完全是一桶浆糊、充楞装傻。毛泽东掌握着所有大员的命运,包括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可是,时代不同了,林彪已经成为“接班人”啦,邱会作就是林彪给捞出来的,毛泽东管屁用。丁凯文,你要不要把你的浆糊告诉李作鹏,让李作鹏去说:“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毛主席的事情”?你要不要把你的浆糊告诉吴法宪,让吴法宪去说:“我当然是跟毛主席的”?吴法宪和李作鹏知道,如果不对林彪表忠心,立马完蛋,毛泽东顶个屁用?难道你比李作鹏、吴法宪还要聪明?吴法宪说得很清楚:“她这些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我不照她的话去说,就要把我划进罗瑞卿的圈子里去了。”当然如果说得再清楚一点的话,那就是:“如果我不照她的话去说,我立马完蛋。”到底握着李作鹏和吴法宪命运的是老大还是老二?

如果贺龙也能够像杨成武、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样的话,或许还会有一条生路,确切些说,或许还能多活几天。只是以贺龙的地位和经历,这是不可能的事,他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贺龙和金刚的区别在于,当叶群唱了上句的时候,金刚能够按照林彪的剧本唱下句,而当林彪唱了上句的时候,贺龙没有能够按照林彪的剧本唱下句。

正因为吴法宪会说:“我当然是跟林总的,怎么会跟罗长子呢?”正因为李作鹏会说:“请转告林总,请放心,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所以他们会成为四大金刚。要是吴法宪说:“我当然是跟毛主席的。”要是李作鹏说“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毛主席的事情。"他们会成为金刚么?如果他们不照着林彪的剧本唱,他们也就是罗瑞卿第二,罗瑞卿第三。

当老大说:“当时我说了你三条,一是忠于党,二是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三是能联系群众。一句话,我做你的保皇党。”其实,已经是有点不妙了。

9月9日晚上,毛泽东让秘书徐业夫给贺龙打电话说:“经过和林彪还有几位老同志做工作,事情了解了。你可以登门拜访,征求一下有关同志的意见。”那是老大卖了老二一个人情,意思是说,我对你没有什么大的过不去,你去征求一下老二的意见。看看怎么样。而当贺龙去见老二的时候,已经是耗子落在猫爪里,凶多吉少了。

可是,丁凯文就是会玩魔术,抽掉林彪,套上刘少奇。丁凯文会做的,就是把漂白粉和浆糊放在他的魔术箱里调一下,然后涂到林彪脸上。

其实,要了解文化大革命,不能不知道吴法宪所说:“我当然是跟林总的。”不能不知道李作鹏所说:“请放心,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

 

丁凯文的文字,少说也有百万了,丁凯文对于《吴法宪回忆录》和《李作鹏回忆录》,那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是,吴法宪说的“我当然是跟林总的。” 李作鹏说的:“请放心,我决不会做出对不起林总的事情。”邱会作说的: “林总,你可救了我啊!……”笔者把丁凯文的文章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研究文革,这么重要的材料都不见了,还研究什么文革?这说明,丁凯文的文字都是垃圾,垃圾里怎么会出现正经的东西?

 

丁凯文对于三位金刚所说,提都不敢提,对于贺龙的话,却又把“谁拥护党中央,谁拥护毛主席,我就支持谁!”切割掉,然后就得出结论:“毛泽东如果不想打倒贺龙,没有任何人敢于立案追究贺龙的问题。”除了说明丁凯文的卑鄙以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丁凯文这里的引文也没有引错,《贺龙年谱》782页确实是这样说的,文字如下:

9月10日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去人民大会堂与林彪谈话。 在谈话中,林彪说:贺老总,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今后要注意一个 问题,支持谁?反对准!贺龙说:我干的是共产党,支持谁、反对 谁,你还不知道?谈话时叶群与警卫人员埋伏幕后,怀疑贺龙暗杀林彪。

作者李烈在这里只是话没有引完全,结果就给丁凯文这样的宵小之徒钻了空子。作为一个研究者,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要知道如何领会所评论人物的完整意思。可丁凯文两样,他所需要的就像老鼠打地洞一样,专门看哪里有空子好钻。然后就从那里掏出一点东西来,用他的脏兮兮,黏乎乎的丁氏逻辑调和一下,就成了一个魔术,可以往林彪脸上贴金了。

丁凯文对于他所谓的“官方”向来是嗤之以鼻,这次想到了官方的《贺龙年谱》,也不容易。《“文革”时期军内的一场大搏斗》中两次引用《贺龙年谱》,两次引用《贺龙传》,两次引用刘秉荣《建国后的贺龙》,可见,丁凯文对这些书不说是倒背如流,至少也是熟悉非常了。《建国后的贺龙》就有下面文字:

林彪想了想,扬起死灰一样的脸,说:“意见嘛,也有一点儿。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今后嘛,主要是要注意支持谁、反对谁的问题。”

林彪的话说得不紧不慢,可话中分量很重。贺龙待林彪说完,猛地站了起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紧跟党中央、毛主席,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

《贺龙传》中两次提到“贺林对话”。一次是在第二十章:

贺龙说明来意后,林彪说:“贺老总,我对你没有意见。”贺龙说:“不,林总,总会有一点吧。”林彪停了停,好像想起什么似的说:“要说有吧,也只那么一点点。就是,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主要的是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贺龙笑了笑说:“林总,我革命这么多年,支持谁,反对谁,你还不清楚!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毛主席,我就支持谁!”话不投机,俩人都无话可说,贺龙坦然起身告别。

一次是在“附录贺龙生平大事年表”:

9 月 10 日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与林彪谈话。针对林彪所说“你的问题 可大可小,主要是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回答说:“我革命这么多年,支持谁,反对谁,你还不清楚?”

可见《贺龙年谱》和《贺龙传》的后一次引文只是引文没有引全,说“贺龙说了这句话”,但并没有说“贺龙只说了这句话”。而丁凯文就在此捞到了稻草,可以变魔术了。丁凯文就像一个豹子一样埋伏在草丛,你们谁提到“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毛主席,我就支持谁!”他一概不理,一看到李烈没有提到,马上就扑了上去,然后就“不仅不买林彪的账,甚至也不买毛泽东的账,对于林彪暗示贺龙应追随毛泽东反对刘少奇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丁凯文,我且问你:贺龙的回答中有没有提到“毛主席”?贺龙有没有说过“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毛主席,我就支持谁!”?你知道不知道贺龙说过“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毛主席,我就支持谁!”?

二、小魔术2:平静如常

我们可以看到,《贺龙年谱》里说到“谈话时叶群与警卫人员埋伏幕后,怀疑贺龙暗杀林彪。”这又成了丁凯文玩魔术的道具了。丁凯文对这一句置之不理,接着说:

据林办秘书张云生的回忆,:“贺龙走进大厅,林彪迎上前去。俩人握手寒暄后,林彪请客人落座,内勤送上茶水,宾主谈话开始,气氛平静如常。”(注8)

张云生是这么说的么?我们就来看看张云生在《毛家湾纪实》中所说,看看丁凯文在怎么玩魔术的。

读者看到了没有,这就是丁凯文所说的“气氛平静如常”。这么长的一段文字,还加上精彩的插图,丁凯文能够沙里淘金,把“气氛平静如常”找出来,这变魔术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舒云著的《林彪传》里有同样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