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的最新建议:“智统”、“冷武统”
文章来源: 赵大夫话吧2021-06-24 09:41:32

去年台湾的“总统”选举,是个风向标。蔡英文以817万高票战胜了韩国瑜的552万票,二人的得票率分别为57.13% 和38.61%。这一数据充分证明,台湾的民意已经逆转,仇中拒统已成主流,统派已不占优势,而且不具备年龄优势。岛内的政治生态,国民党的新主席江启臣,与洪秀柱不同,上台后不再强调“九二共识‘,大幅度向绿营靠拢;而岛内除了“白狼”张安乐的统促党及新党部分人士以及媒体界的黄智贤、赖岳谦、唐湘龙、邱毅等人外,几乎再无统派的声音, 和平统一的希望极其渺茫。虽然目前大陆在武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武力收复台湾绝对不成问题,但考虑到美国仍有武力干涉的可能,同时552万韩国瑜的支持者大多数认同“中华民国”,武统的风险和成本确实很大。

在已有的“武统”和“和统”的基础上,近期有学者提出了“智统”和“冷武统”的新主张。

一、关于“智统”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近期出席一个研讨会表示,中国统一有上、中、下三条路:下策是武统,即速统一但代价很大;中策是和统,时间较长,但皆大欢喜;上策是智统,即文明统一。

倪永杰称,之所以提出“智统”,是基于以下原因:
1.是台海情势严酷。民进党当局搞“依美抗陆保台”,推进“台独”,美国打“台湾牌”,碰触大陆底线,台海陷于战争边缘,走向悬崖,需要以大智慧应对。
2.是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那一刻,必定面临各种险峻挑战,更需要大智慧,不要踏入西方反华鹰派设置的战略陷阱。
3.是作为负责任大国需要展示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在国家统一方面需要大国智慧,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统一的新版本。
4.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富有智慧的民族,孙子兵法、王道精神蕴藏着智统宝典。现代科技、大数据、智能化完全可以助力中华民族走出一条智统的康庄大道。
关于“智统”,具体而言,就是借鉴古今中外的统一模式与路径,在中华文化指引下,集成两岸及海内外华人智慧,采取一切手段,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和战两手、文武两策,演绎新时代的王道与霸道,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将台海两岸推进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阻来犯之敌”的境界,最终完成统一。

倪永杰称,智统包括三部分,一是制定新宪法,按照“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完成统一;二是采取军事、外交、法律等手段定向、定点、定时打击、清剿“台独”势力;三是中国与外国反华势力的较量持续进行,当中国统一的正能量足以阻挡反华势力的负能量时,统一就会水到渠成。

当前“智统”可以做两件大事。一件是智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关键是“应通尽通”,建设两岸两个“新四通”、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共用公共服务“三化”,提高对台治理能力,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另一件事是智战,推动军事创新变革。超越传统内战模式、解放军作战模式及渡海登陆模式,尝试数字战争、智慧化作战,力争统一战争的低代价、“零伤亡”。

二、关于“冷武统”

近期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学者王乃林先生提出了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案 – 冷武统。冷武统,也即逼统,是在武力逼迫下的“和平统一”。这一方案介于“武统”与“和统”之间,偏于“武统”,类似与平津战役时的“北平模式”。建议的内容,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强行收回台湾岛的海空防御权,由大陆海空军强行介入台湾岛的海空防卫。大陆方面事先声明,此举绝非武统之意。台湾当局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在武力逼迫下接受“和统”;要么开第一枪,引发“热统”,无第三条路可选。

2.作为辅助措施,可同时采取以下行动:

1)先行收回金门、兰屿和澎湖诸岛;

2)针对127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对台实行经济制裁;

3)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个“在祖国统一过程中对台湾居民的奖惩办法”,配合“台独战犯名单”的公布,进一步促进台湾人民的内部分化。

三、“智统”与“冷武统”评价

“智统”与“冷武统”都是介于“武统”和“和统”之间,都是以“武力”为后盾,尽量“和平”为目的的统一方案。但上述两种方案能否自立门户,值得商榷。台湾名嘴邱毅教授对‘智统”的提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听听他怎么说。


不过本人认为,两岸毕竟同文同种,台湾还有不少认同一个中国的群体;而且假以时日,对那些变绿的人压力够大、心足够诚,再变蓝也不无可能。孙子在《谋攻》篇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两位先生的建议不妨作为参考,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收获,确实是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