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静气,再说说为啥动物园有错
文章来源: qingweijueli2016-11-01 18:52:44

咱们呢,都先别骂人,也都别概念先行,平心静气看看我码的这些字。

首先我说一句:在猛兽区下车那女的绝对是傻逼,她自己要为自己与他人的伤亡负相当的责任。有这句话,咱么是不是立场接近了一些?好,往下说。

为什么说动物园也有很大责任?我先说个故事。

当年我在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做过兼职的训导员,那时候体力好,也没这么胖,多少还算称职。有一次带队进山,在俱乐部集合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乘车到山口赶紧匆匆找地方扎营,第二天早上出发一个小时准备正式进入山区傻了,某位女士穿的是高筒靴,鞋跟能把人戳死那种。

当时我跟另一个训导员就懵逼了,回去肯定不行,没车,另外还有一群人呢,山里手机没信号。咋办?抄起瑞士军刀把那位的鞋跟给锯下来了(顺便说一句,那次之后才知道高跟鞋的后跟里有钢筋,这个费劲啊)。幸好不是高强度登山,只是一次普通穿越,不然是真不敢让她接着走。您说哪怕是再外行也该知道至少穿个旅游鞋吧?可就真有这样的人存在。真出事儿这绝对是我们俱乐部的责任,我们所有事项都告知了,协议也签了,可这真能碰到脑子里缺点儿啥的。

以我这些年的经验来说,在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您永远不知道能碰到什么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危险活动都要把安全系数弄得九九加一的原因。您看什么云霄飞车之类的玩意儿,固定您身体的装置您自己操作不了就是这个原因,真曾经有半截儿把保护装置弄开过的事情发生,后来才改了这种设计。

有人说了,那高速路出事故咋办?难道怪修路的?您要明白,首先您是练过车的,经过了长期学习拿到驾照,其次是您经常开车,这种公共设施在考虑普遍意义的安全之后,是无法考虑您个人脑子抽筋的行为。经济学上是个成本问题,社会学上是个个例,无法作为通行原则考虑。

同理,也能解释为啥您依然可以去高段位雪道滑雪,因为您练过啊,没练过直接上高段位的雪道,怕是雪场工作人员也不会让您去。我基本没滑过雪,但知道点儿潜水,好像没有几级的潜水证不能咋样咋样。

这里的情况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一般人并没有受过关于野生动物的训练,一辈子可能就去这一次,而且现代传媒发达会给很多人带来一种错觉,就是动物没有这么可怕。您回想一下《动物世界》的赵忠祥老师用深情的嗓音歌颂着角马大迁徙、看着猎豹优雅的身姿,实际上是一个欣赏与怡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恐惧与距离感被消解了。您查一下微博都会知道,各种猛兽卖萌、对曾经饲养或者救助它的亲热有多少点击量,对此会有更深的了解。

所以,当一个野生动物园开辟这样的项目时,在对于各路傻逼的防范上有疏忽是肯定的。比如说吧,我在非洲瞎逛悠的时候也跑到保护区溜达,首先是人家要出车,其次是必须有当地猎人持枪在同一辆车上陪同。据说纯野外环境中,猛兽不喜欢搭理人类,就这样还需要这么多防范措施。

在一个其实是可控的、消费方并无经验与训练的环境下,一般来说猛兽区要做隔离才能让私家车进去,或者不隔离也行,乘坐专用车辆、专业人士开车也是更好的选择。所以,该动物园错在此处。就是说他产品设计出问题了,没有留出更高的冗余度来。

另外还有人说日本或者某某国家怎么不这样。其它国家我去的少,我现在在日本生活,这事儿我觉得有两个先决条件决定的。首先是日本人比较守规矩,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其次呢,日本除了很少几个国家与地区的驾照可以直接用之外,其它国家驾照不能在这里开车,这就保证了绝大多数自驾车去都是日本人或者是至少在日本考了驾照的人,或者是驾照能够被日本承认的,日本驾照考试最大的科目不是拐弯儿是不是顺溜、能不能走单边桥,而是开的是不是规矩。所以,结论您自己总结吧。

说起来,最后这个倒还真有点儿国情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