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外埋了谁?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3-07-04 05:37:22

看完宁武万年冰洞,北上直奔雁门关。

过去中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修了万里长城,长城上从东到西修建了一系列的大关。上网去查,居然有十三关: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嘉峪关、阳关、玉门关。

最东边的山海关,交通最方便,七十年代就去过,印象几乎没有了。

最西边的玉门关去敦煌时顺便看了一眼,一座废弃的土垣,仅仅在那些千古不灭的诗词中熠熠生辉。

嘉峪关则很雄伟,那就是一座城。也在兰州去敦煌的路上。嘉峪关还是世界文化遗产。

居庸关,平型关,天下人都知道。

去了这些关,还是要去雁门关。因为雁门关还是不一样。

雁门关号称九关之首。它毗邻的广武城,在历史上血战无数。尤其在汉代,这里是与匈奴交战的主战场。我们熟知的卫青、李广还有杨业都把他们的勇武写在了这里,

站在雁门关上西北望,有一大片连绵起伏的大小土丘,据说就是汉代阵亡将士的墓地。大大小小共有298座。那些戍边的将士都把他们的热血洒在这里。他们的尸骨至今埋在邻近雁门关外的荒原上啊。

我们去时那里就是一片荒塚,阒无人迹。车停在道路一旁,就大摇大摆走进去。记得应该是从西面进去,转来转去,发现在南面山西省在1965年就立了很简陋的水泥碑,上面写着“广武汉墓群”,这应该算是正式的入口?应该还有国务院1988年立的碑,忘了。墓地太大了,除了那个黄土的烽火台遗址,没必要逐个看过去。如今,已经新建了宏伟的大门、牌坊,还有汉武帝的石雕像,连烽火台遗址也围了起来,你想爬上去的可能全无。

据说,当年曾有歌谣唱雁门关外的景象——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

元好问反其意而用之,也做《雁门关外》——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
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
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
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

元好问此诗作于元初战乱初平之时。他写的岂不正是雁门关外的今日?

近年考古新发现,这里可能埋葬的不是汉军,而是连年征战死亡的周边百姓,大墓是有钱人的,小墓则是穷人的。

考古学术咱不懂,无从置喙。但是我愿意相信这里埋葬的是军人是战士。否则,新修的大门为啥弄个汉武帝站在那里?两侧还是卫青与李广。皇上跟将军在给地主站岗?再说,连年征战之地,有钱人会把自己安放在这么不消停的地方,也不怕匈奴兵刨开盗宝?

总之,这里就应该是那些远征龙城的阵亡将士,他们躺着也要守卫家园!

我们几个边走边发各种议论,心满意足准备离开。朋友的太太说想要方便一下。这有什么难的。随便找个大土堆后面蹲下即可解决问题。

朋友说,我们到车那边等她好了。可是左等右等十几分钟没有人过来。朋友有点着急,忙不迭跑过去找,没人!我们也四处喊四处寻,忽然感觉在坟圈子里找人还是有点那个哈!

好半天才遇见迷路的太太,看她既疲惫又有些慌乱的样子,我想,哼哼,老高,你今晚等着跪搓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