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也要政治正确!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1-10-07 05:55:30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10713:00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对我而言。

古尔纳在印度洋的桑给巴尔岛(Zanzibar)长大,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难民来到英国。“196312月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和平解放后,桑给巴尔经历了一场革命,阿比德·卡鲁米总统的政权导致了对阿拉伯裔公民的压迫和迫害,发生了屠杀。古尔纳作为受害的少数民族,在完成学业后被迫离开家庭,逃离当时刚刚成立的坦桑尼亚共和国。当时他十八岁。直到1984年,他才有可能回到桑给巴尔”。

文学奖不像理化生奖项,你是巅峰就是巅峰,你发明创造的就是你发明创造的。文学不仅仅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且同时代同时期都会有同样令人咋舌的高峰耸立。就像喜马拉雅山脉十几座8000米以上高峰,有的险峻,有的神秘,每一座都美得夺人心魄,每一座都艰难如上青天。

就像中国作家刘震云、贾平凹,他们的同题材小说真的不如莫言吗?不配诺贝尔文学奖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区别而已。

有人批评,在过去的117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95位来自欧洲或北美,而且只有16位获奖者是女性。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其实也有“政治正确”的标准。

诺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2019年说  "以前,我们对文学的看法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全世界" 解读一下,“目光投向全世界”就是获奖者要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性别。。。。。

于是,连续两年都是女性作家。男人们恨不女儿身啊!

今年,73岁的古尔纳来自东非。

给古尔纳的颁奖词这样评价:

“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简单化的厌恶是惊人的。这使他变得黯淡而不妥协,同时他以极大的同情和坚定的承诺追随个人的命运。他的小说回避了刻板的描述,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东非,这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都不熟悉的。在古尔纳的文学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项目无法在任何确定的意义上完成。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一种受知识热情驱使的无休止的探索,如今,在《来世》中,这种探索同样突出,就像他21岁开始写作时一样。”

话又说回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都是不差的作家,有机会一定看看古尔纳的书,补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