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末《平水韵》与北宋《广韵》的关系,以及古韵多音字的辨析
文章来源: 阿留2016-01-25 06:46:43

关于平水韵中的多音字,何时读哪个音,由于网上没有详解,诗友们往往一头雾水。个人学习经验:这个时候,查找网上的《广韵》(北宋官方韵书)是最好的解答疑问的方式。因为平水韵并无创新,不过是把《广韵》中规定的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了而已。如《广韵》讲五支六脂可以同用,平水韵就把二者并为“支”韵,方便查找。但释意应以《广韵》为准。《广韵》可查询http://ytenx.org/ 。此外http://www.sou-yun.com/  和 http://ctext.org/ 都可以查到扫描的原书。

摘录百度上的一段内容,供大家参考。

“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

上述网站还有明初的《洪武正韵》,曲师提过《诗韵新编》把一些一东二冬ong韵字按照现在读音归入eng,是为一缺憾;而《洪武正韵》倒是二者兼容的。“思”的平仄本版曾经争论不休,《洪武正韵》则明确说,经过礼部勘详,允许平仄两音通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兼容音韵的精神。

此外,个人认为,既然用平水韵作诗,就应当按照古韵诵读,不可偷懒哈。嘻嘻 诗韵平仄,就是要读出来或吟唱出来的。“哑巴英语”不值得提倡,“哑巴古韵”同样不值得提倡。家乡话没有入声的,黎锦熙先生教了一个办法,就是读成短促的去声。读古诗更是如此。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按照今韵读,则多处出律了,不是那个味道。方明在广播中,也特意把“野径云俱黑”一句按照古韵朗诵,“俱”读平声,“黑”读入声。

此处也再次恳请会古诗吟诵的诗友们多多分享音频,教教大家,好把这一传统延续下去。拜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