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关公——和清泉兄、沁文兄、蝶兄等诗友
文章来源: 阿留2015-05-03 05:03:55

中原犹未变,何急出荆州?
老骥夕阳恨,霜锋偃月愁?
青龙震华夏,赤兔没寒流。
荣辱流星逝,名传万代秋。

(“没”,谐音“殁”。“青龙”双关“刀”和“水淹”之意。)

其实关公此战,有一点十分蹊跷:前后历经大约5个月,以刘备一世枭雄,诸葛一生谨慎,竟然既没有驰援,也没有策应。

根据隆中对,应该是天下有变,方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二者策应方有胜算。若是说刘备信息不灵,也说不过去。就在传说中的“单刀赴会”之前,吴蜀在荆州发生摩擦,刘备亲率五万大军增援。这次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曹魏,先主怎么会置之不顾呢?曹操的实力,刘备清楚的很,怎么会指望三万荆州兵横扫中原呢?

因此,愚见此次出兵,很可能是关公受汉中之胜的鼓舞,执意发兵。此时关公也年近花甲,且已经近10年没有打过大仗了,想在老去之前再立奇功。刘备、孔明知其不可,然关公刚刚“假节钺”,加上骄矜之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关公此战并非顺利。无论演义还是正史,都提到开头战庞德就很困难,后幸逢天时地利而得以水淹七军。即使如此,樊城也是久攻不克。盖先主与军师不予增援,本意是想催关公速速知难而退。未料到前将军被晚辈陆逊一忽悠,更加飘飘然,竟然尽起荆州兵围攻襄樊,最后被东吴断了后路。叹关老爷英雄一世,最后却端的是被“捧杀”的。


云长大喜大悲,就在数月之间,令后人扼腕叹息。历史究竟如何,恐怕只能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