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最难学的是什么?知识?技术?技巧?方法?杨振宁先生说,都不是,是taste。何谓taste?杨先生将其译成“品味”,有时干脆不译,把原文直接搁在文中;我觉得把“taste”译成“鉴赏力”可能更贴切一些,但是没把握,干脆在标题里保留原文。
我为此查了《英汉牛津双解词典》,发现“taste”的最后两个释义为:“④liking or preference,爱好,嗜好;⑤ability to perceive and enjoy what is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or to behave in an appropriate and a pleasing way”,鉴赏力,审美力,欣赏力,适度而得体的举止。杨先生所说的taste的含义大致在上述两者之间。
且听听杨振宁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到香港第一周,我就买到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刚出版的《杨振宁传(增订版)》,作者是为爱因斯坦写传的物理学家杨建邺。这是迄今我见到的最好的杨振宁传记。此书中提及,1986年吴大猷先生的《量子力学》问世,杨振宁先生为之写前言,其中写道:
“这本书是吴教授在量子力学50年来教学中经验的总结。……在其他教科书中人们能够找到拉曼效应、自发电离和在海森伯表象早期思想下,对组态相互作用的讨论吗?我相信,见识这些课题,能在认识什么是物理方面形成学生的一种品味,而这种品味比技术更重要。但通常在研究生课程中人们注重的是技巧和技术。”
杨振宁认为,培养学生的品味,比纯粹的知识、技巧和技术更重要,而他本人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从吴大猷先生那里不仅学到了物理学的知识、技巧和技术,还领略到了物理学深层次的内在的美与和谐,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品味。(参看[1],第97页)。
1995年,杨振宁在与上海大学生谈治学之道时说:
“一个做学问的人,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有taste,这个词不大好翻译,有的翻译成品味、喜爱。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e。就像做文学一样,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各个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风格。我在西南联大七年,对我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对整个物理学的判断,已有我的taste。”
同一年,他在《读书教学再十年》一文中写道:
“一个人在刚接触物理学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方向及其思考方法,与他自己过去的训练和他的个性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个英文叫做taste,这对他将来的工作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许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还有许多别的重要因素在里头,比如说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个taste的成长基本上是在早年。……”
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遇到过一位年方15岁的很有天分的少年,两人有过一次谈话,他问了少年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后者对答如流,于是他接着问:“这几个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最妙?”却得不到回答。杨先生判定:“对他讲起来,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我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还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这就是我所以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能采取最乐观的态度的基本道理。”杨先生认为,学一个东西,要了解它的意义,要欣赏它,认识其要点之所在,懂得其美妙之所在,为之“跟人辩论而不放手”,不然就“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
我认为,杨振宁先生的这些话对青年学子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读了《杨振宁传》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杨振宁之所以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大物理学家并非偶然,除了他有得天独厚的天资和成长环境之外,他的沉着冷静的个性和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全身心的热爱,他的早早造就的taste,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对研究方向的选择,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热衷于发掘物理学的内在美和与和谐,从不随意追逐热门课题。2009年7月,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关注自己喜爱的东西,……那就迟早会有结果的。”这也许是他成功的秘诀。
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只感到惭愧:我形成自己的taste太晚了!在学期间,曾得到一些名师的指点,对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授课能力,一直心向往之,但对他们的欣赏还只停留在表观层次,或者说,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比方说,在大学里,听谷超豪先生讲空气动力学;做研究生时听郭永怀先生讲边界层理论。只觉得他们讲得好,听起来很受用,但是远未形成充分的taste。
我逐步有了一点taste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从开始认真学习科学方法论之后,在对我国力学事业先驱者进行深入研究之后。
这里说一说我学习并鉴赏钱伟长先生的博士论文的体会。两年半以前,钱先生辞世不久,网上就出现贬低他的博士论文的言论,迫使我进一步细读了这篇论文,去年在出版《钱伟长文集》时,我又对这篇博士论文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科学美的角度对之做了鉴赏,并发表了一些评论文章(参看以前的博文)。去年下半年,我认识了力学界的一位青年才俊,他对现代几何学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有深入研究,并从张量分析和黎曼几何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钱伟长先生的博士论文,给出的评价高于我的认识。他还给我讲了他的新的研究思路。我觉得自己的taste还不如他,真是后生可畏啊!
愿朋友们像优秀学术前辈那样,早早具有自己的taste!
参考资料:
1、 杨建邺,杨振宁传(增订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10。
写于2013年3月15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