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号召“学雷锋”就是一种谦虚(图)
文章来源: 文革传人2014-12-26 21:49:53

 

“文革小报”寻根第37篇。

太祖是“领导”,而且是“英明的”领导。太祖的“事业”是靠太祖领导之下并受太祖启发的许多“优秀分子”实现的。这些“优秀分子”都是实干家,比如雷锋。太祖号召“学雷锋”,就是要有更多的“优秀分子”实干家。其实,太祖自己也是实干家,当太祖需要许多实干家时,他本可以让“革命群众”向他自己学习。让大家“学雷锋”而不是“学自己”就是太祖一种谦虚的“美德”。空口无凭,有“事”为证。上小报:









这是19677月北京“新人大”上的文章。

说的是八十一年前,1933年,太祖的一次比雷锋还雷锋的壮举。

咱一段一段的来品味太祖是如何“雷锋”的。

第一段,没“雷锋”啥事儿。先说地点,在江西最东南的瑞金。然后说有个基建项目,挺大,太祖很重视。额外信息是当时没有“地产商”,“政府”主管,所以不计成本,有潜在敌机轰炸的危险也没关系,干革命的事儿不能计算投资回报率。

第二段,时间和景象。十月的一个上午,太祖穿的是军装。

第三段,整篇文章的故事都在这里了。先说当时还没有8341部队,就是有同类功能的,太祖也不在保护之列,想跟飞机对冲就跟飞机对冲。关于“防空警报”,据老汉研究,就是敲锣。除去与雷锋一样的“忘我精神”与“革命勇气”之外,太祖还有额外的优点。像“敌机发现孩子,便向工地俯冲下来”,如此促发太祖的壮举。这种飞行员脑信号一产生,太祖马上对信号捕捉并即刻决断,是太祖超越雷锋之处。另外,太祖那个在“毫不犹豫,迈开大步,奋不顾身的冲向工地”的同时,还对身背后防空洞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知道那些非雷锋分子会“向洞口冲去”,所以一边往前跑一边告诉后面洞里的人“同志们,不要慌,不要出来!”,这已经比雷锋的反应型行动模式高出档次来。太祖这种高档的“实干家”能对即将发生的事进行预测,就是咱们最佩服的的下象棋看5步,雷锋绝对比不上。

太祖最最最超过雷锋的地方,还在于做好事时的大爱。

雷锋只是对“同志”才“春天般的温暖”。太祖在这里就不一样了。那个被太祖救出来的孩子,百忙中的太祖应该不认识。他/她一定是贫下中农的家的孩子吗?1933年的瑞金,不会没有地主富农,搞基建的虽都是自己人,可孩子就未必了。太祖在捕捉到敌机飞行员看到孩子后脑波变化的瞬间,并没有打听这个有生命危险孩子的家庭成分,义无反顾的冒自己生命之险,去抢救一个孩子。看清楚,不见得是无产阶级的孩子,而是具体不抽象,有血有肉的任何人家的孩子。都是“革命的下一代”。这一点,大爱无类,太祖高出雷锋太多。

所以后来太祖在号召大家学雷锋时,是有其他选择的。太祖没有号召大家“向毛泽东学习”,而是向雷锋学习,是太祖谦虚品质的一次具体体现。

最后两段平铺直叙,评论省略。

谨以此文从“文革小报”的角度纪念太祖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