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还有虾吃的日子里
文章来源: 晓青2021-07-11 14:52:09

昨天做饭看电视,没有拍我的排骨藕海带懒人大菜。

今天没有看电视,做了菜就没有忘记拍照片。

上次Costco买的新鲜虾,真好吃。

今天虾做了两种菜,因为冰箱里冻久了虾就不好吃了。一下就想都吃了得了。

葱姜烧的肯定好吃,上次做了不少,几下就吃完了,今天再做一些,估计很快就吃完。有的虾没有什么味道的,做了要吃很久。虾,还是带头的好吃,有虾的味道。

豆腐白菜加几个大虾,整个菜都很鲜。这个菜我没有烧干,汤才好呢,也很鲜。白菜豆腐都是虾的味道,但一点都不腥,别的虾就说不好了。在韩国店里吃豆腐虾煲有时候就因为有虾会腥。特别不喜欢腥的味道。

咱们这里是暴热,国内是下暴雨,四川的暴雨成灾了,那么好的房子全部进水,人们都撤离走了,这回来得怎么恢复呀。一看就愁人。

昨天跟国内朋友聊天,现在国内看病也很贵的,老人没有医保,买了大病保险的,看病报销一半,可是住院每个月报完自己也得花上万都不止。医保说报销一半,关键很多东西不报销。比如营养液什么的。

九十多岁的老人,最后就得靠营养液维持生命不是吗。

要不国内报道过,有个女儿把妈妈从楼上推下去了,没有钱治病,都不知道咋办了。

护工现在也特别贵,那天看网上说,护士的活儿也让护工干了。原来护工几十块钱,现在200块钱一天。所以真轮到养老,真的要治病,还真是没钱不行的。

钱不好赚,但各样收费却越来越高。咱们感觉是这样,国内也是一样的。

年轻人工作不好找,不是没有工作,而是好工作,赚钱的工作不多。人才太多,竞争厉害,这都成了正常现象了。

一个朋友的亲戚,在银行工作,说,他们银行有个北大研究生在那儿站柜台呢。那也是工作不是吗?过去北大的研究生应当是各单位抢手的吧?不知道这活儿好,还是卖猪肉好,前几年不是有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吗?

要不那么多人勒紧了裤腰带让孩子出国留学呢?没有留学经历的找工作竞争更厉害。

前几天朋友的闺女来美国留学毕业要回去了,我俩聊天,她说应当在国内先工作赚了钱再出来留学。心疼她妈给她花钱了。

我心说,你在国内几时能赚到留学的钱,普通工作维持生活都困难。她说40岁出来也不晚,我说,那你是准备出来读老年大学吗?她笑了。

在国内读了大学,出来读个研究生,我感觉最好。两年的学费家里一般都能挤出来,若是从本科读起,那成本就高了,而且孩子出来年龄太小不成熟,很多想不到的问题都会发生。

人生很多时候真得靠运气。

就说这娃,在美国两年,遇到过枪击案、上过陌生人的车、住公寓跟一个重症监护室的麻醉师在一个屋里。这些每一个单独的事儿都会成为事件的事儿,她居然都平安度过了。

回头想想,爹妈能不担心、能不操心吗?这是大孩子,如果年轻点的孩子恐怕遇到这样的事儿,更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放到今天看,这不仅仅是难易的问题,而是平安与遇险的问题。都说没有那么巧的事儿,真摊上了也就真的麻烦了。

当朋友发微信给我说,女儿平安落地的时候,我的心算是放下了。两年的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到家了。

话说回来了,没有白花的钱,也没有白吃的苦,相信这两年的锻炼,她应当已经具备了一些独闯天下的能力了,虽然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她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但就她本身来说,就她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成长来说,出来一趟是值得的。

有些东西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看得到,她与别人是不一样的。

她坐在飞机上跟我告别,她说,飞机要起飞了,我说,你要跟美国说声再见,她发了一个再见的图。又说:飞机启动了,祝你们生意兴隆!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感动,她这两年虽然跟我不在一个城市,但说实话,一直是我惦记着的。有事儿了她都会跟我说,她的天真、她不在乎的那些我认为很严重的事儿,还都历历在目。

两年的时间太短了,一晃就过去了。看着她发给我的,在机场候机、上了飞机的照片,想到她刚刚到大学时候,在校园里发来的照片,真的感觉她长大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当然,她还是个孩子。尤其这两年几乎一年半的时间都是在疫情中度过的,对美国的生活、文化的了解,跟同学们的交流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尽管如此,还是能感觉得到她的成长,虽然跟咱们期待的还有差距。

我常跟人说,我们不能拿自己眼下对社会、对别人的认知去要求孩子,要用他们这个年龄的经历和心理去引导他们。

其实他们比我们当年要聪明很多,回想我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还不是很单纯,很傻。只是比他们能吃的苦多点而已。

他们是幸福的,父母现在都有条件让他们在这个年龄花钱出来留学,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才对。

我一直对她说,不要想那么多,不要想很远,上学好好读书,回去好好找工作,不要对工作太挑剔,总要慢慢做起来才会越做越好。

年轻人总是有理想和梦想的,虽然我们看着很不实际,但要理解,那是年轻人正常的心理,也是上进心。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其实跟做一个好孩子同样是不容易的!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多,吃的苦多,看到社会的变化也多,不能强行把我们经历带给我们的经验或教训,传授给他们,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你说的那些道理。

有些东西必须自己经历,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慢慢成长起来是好过按父母要求去做的。因为孩子们能承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坎坷,有时候却很难承受父母强加给他们的那些思想,更不愿意按父母的意志去生活。

孩子们有些压力不一定来自社会,来自自己生活之路的坎坷,而是会来自由家庭、来自于父母。这也是有些孩子想不开的根本原因。

就像文革的时候,不少人因为被打倒而寻短见,其中不少人就是因为自己的爱人孩子背叛了自己,离婚的,跟自己划清界限的。这些事儿当时很多。

人们看似在乎外界对自己如何如何,其实内心更在乎的是家人对自己的态度。觉得家人都这样看我,说我,外人又能怎样呢?这样一来一股压力变成了多股压力,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不幸和心理问题,往往就会发生在这个时候。

家人总应当是避风的港湾,这个避风不是真的没有风雨,而是能有一个安全感,能让自己轻松生活。夫唱妇随、孩儿不嫌娘丑、护犊子,等等的,不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吗?

有些孩子的父母,尤其我们这一代人,因为自己被耽误了,心理落下了毛病,因为穷怕了,所以不想让孩子过以前的日子。

其实以前的日子走过来看,除了物质生活匮乏一些,精神上比现在充实多了,我们不需要手机,不需要微信,我们不怕停水停电,也不担心房子问题,孩子的学区问题。这些现在看来都是问题的问题,当时对我们来说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能把今天跟那时候比,要相信未来一定比今天强的。

再说,没有健康,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哪儿去有快乐,没有快乐,哪儿来的幸福的生活啊!

国内的政策多变,现在学区问题已经出台规定了,学区房疯涨也要成为历史了。唉!生活多不容易,每个年龄段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从九十老人,到小小儿童,无一能够幸免,不是吗?

呦,扯远了。

真说混到咱们这个年龄,能吃点虾啥的,应当知足了吧?哈哈。

草地里有蒲公英,烦不胜烦,经常有人打电话来,说是给邻居除草的,看见我家草地有杂草,可以帮助除掉。

我打电话问了一下,要每个月来撒一次药,每个夏天撒五次。我说一年就能根除吗?人家说了,自动升级,每年给你继续撒。

天哪,想想,还是我自己买点啥撒撒吧。还有院子里草坪边上的石头上的也草也管,一夏天要小500块钱。

看看吧,争取我自己解决了它,每年都是我自己弄的,今年夏天太忙、太热。啥钱都没有白花的,省钱就费力气。

不能说治不好病就不治了,得坚持不是吗?所以,人家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门前一棵树,两年就夭折了,拔树的人要收600的、300的,原来给我拔树和种树的公司要175,但得等到九月份才有时间来赚这是一百多块钱。我猜到时候他们会建议我同时种上一棵。不然干吗要我等到那么晚?哪儿那么多树大热天的需要收拾?

没想好呢,还有一家也是一百多,不行就让他们先给我把树拔了,到时候再种。这家公司也奇怪只管拔树不管种,这咋回事儿呢?

这场瘟疫打倒了一批公司,能支撑的都狠狠地收费。是啊,什么都翻倍的涨价,为啥人家不拼命高收费。

恨就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没有十八般武艺:)

还好,能把饭做熟,不然真的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