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也会有瘾
文章来源: 晓青2020-12-24 17:43:01

我不记得自己完整地看完过一本英文书的,我一朋友曾经送过我一本英文书,是故事书,我看了大半吧,累得够呛。结尾看了看。后来就没有再看了。

那本书也是,朋友送我的时候就说,她不是很喜欢,我受她影响了?估计也是美国人写的英文书,比较难读懂。开始的时候还行,中间有点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了,就光专注在不认识的单词上了。

一个美国的英文老师曾经跟我说:“别说你,我也有很多单词不认识。”说着她打开她的iPad,让我看她正在读的书,很多标记出来的生词在哪儿。“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她说。

人要说不出息,估计多半是因为懒。我就懒。除了吃不懒:)

最近把网友山韭菜的英文书看完了,很久不看书的我发现我的kindle上还有水沫的《花落谁家》,于是又看了起来,这本书上写得实在是好,看过好几遍了,算上在网上跟读,故事熟悉得很了。人物现在还记得呢。

那个蓉蓉、何为、程立峰,如果拍电视剧,我都想好了找谁演了。这没钱真愁人,原来我说过,我要中了大奖,就把这个故事拍成剧!

这本书的人物,是我看过水沫写的书里,最鲜活的。所以印象极其深刻,也感觉这本书特别耐读。

我不知道写小说的人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给小说里人物起名字很重要。我也不知道我说没有说过,水沫的小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的名字起得特别好,不俗还特别容易记。

有些人小说写得挺好的,但名字起得要么挺俗的,要么根本记不住,有时候得往前翻,看看这人是谁,跟现这人啥关系,是咋回事儿来着。相比之下反倒俗一点也没关系了。

当然作者因为每个人物估计都有原型之类的,所以名字恐怕跟原型有点关系,自己能记得住。但如果想吸引人,应当把名字琢磨好,这样容易吸引人。在读故事的时候,任何分散注意力的小事儿都会影响读者的专注。

尤其故事中人物如果比较多,就更是了。

水沫的故事中的人物不算少,有主要人物也有很多其他人,那些其他人一般的大家不会在意,但水沫的那些其他人的名字也非常容易被记住,我想这也是稀有读者的一个关键。

昨天我自己还想呢,我一直不喜欢看书,原来看书也会上瘾的。

现在大家都听书了,我感觉听书很方便,能听更多的书,因为做事儿的时候、开车的时候都能听。但我还是觉得看书比较享受。

今年也许是我看剧、看书最多的一年,有时间的时候吧,我算算看看,我看了多少影视剧吧。当然每年我影视剧都看得不少。

外边谁家再放烟火呢,今天是平安夜。祈祷咱们大家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