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天空下餐桌上的土豆
文章来源: 晓青2020-04-21 12:18:30

唉!终于,我们这里的确诊病例突然破了一万。

关键是这些病人的确诊是在高度怀疑他们的症状肯定是这病才给测试的,那些所谓的不具备条件测试的人里又有多少人也是这个病呢?

可以略感安慰的是,不少病人能自愈。加上测出来是,不到抢救的地步,也住不进去医院,加上保险公司保险条件的限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实际上真正要求测的也不是全部的有症状的人。

都知道没啥办法治疗。

现在很多地方停工停产了,没有收入,要付保险费,再去医院看病自己花点自付部分,这压力别说眼下,就是上着班也不是很轻松的。

赶上了这个瘟疫爆发,说什么都没有用。

生活不易,活着也不易,这时候真的看出来了。

很多人在说,眼下的中国已经怎样怎样了,以后会更糟糕,其实这次的瘟疫流行,会导致每一个国家都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哪怕你疫情并不很厉害。因为互相的连带,所以,豁嘴吃肉吧,肥也别说肥了(谁也别说谁了)。

就这样的疫情下,张罗着要复工了,是呢,不复工咋办?坐吃山空很恐怖,关键是很多人原本就没有储蓄,据新闻说,在俄罗斯60% 的人是等着发工资才能吃饭的,你说这要是不工作了,怎么活呢?

其实哪儿光是俄罗斯,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生活习惯不一样。

这都好多了,从上次金融危机后,不少人开始存钱了,也因为这样,购买力一直不如从前。眼下看存点钱还是有好处的。

最近在追《猎狐》王凯主演的,挺好看的,无论演员还是故事都好。一部值得一追的剧!

故事是关于经济犯罪的问题,非常有教育意义,也从中学到不少股市上的规则。股市真是一个赌场。

最近还在看《脱身》也蛮好看的。

还是得说点吃的事儿:

网购买了一袋豆角。美国的豆角没有好吃的,但总吃那几样菜别说吃了,做都觉得没有兴趣了,觉得怎么每天都一样,没有任何新意。

袋里的豆角有时候蛮好的,上次买的就不错,这次就不咋好,不过挑了挑还可以。就那点豆角,觉得要单烧,一下就吃完了,于是又想到了土豆,老方法,土豆炖豆角。

还是很香的。

怀念在内蒙住的时候,家里有地自己种菜,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无论什么菜都那么好吃,当然跟新鲜有关系,但还是种子好。

从撒籽,到出苗,再到开花,结果,到了秋天真的虽然很累,但能吃不少新鲜蔬菜。那时候的菜味道非常正。

现在很多人都说,还是过去的东西好吃,也有人说,因为现在不缺吃的了,所以不觉得好吃了,我感觉还不完全是。

记得小时候吃的胡萝卜,又脆又甜,现在的胡萝卜干干巴巴的,也不能生吃,特别艮。反正不好吃。

以前我还吃过生地瓜,挺好吃的,现在不敢吃生地瓜,肯定不新鲜。再好的地瓜烤了,都没有国内街边上油漆桶里烤出来的地瓜香!

转基因不说安全与否,反正味道是改变了。不好吃了。 

今不如昔,在吃的东西的味道方面,这是绝对的!

土豆为啥这样受欢迎呢?不能吃土豆的人应当没有,没听说谁土豆过敏的。最近吃土豆的人多,也是因为土豆容易存放、不容易坏,蔫儿一点也照样能吃。

土豆可以跟任何别的蔬菜炒在一起,属于比较容易融入那种的:)

有一天闲着没事儿上网,我想起了土豆,于是想看看土豆到底有什么营养没有,一看,还真不错。

跟大家分享一下,原来多吃点土豆还能增加点营养呢:

 土豆是一种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平价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不少人也对土豆的健康分数心存疑虑,相貌平平的土豆的营养丰富吗?烹调后的土豆还有多少营养?真的是传说中的增肥食物吗?

  其实,土豆的健康分数主要看你怎么吃——

  土豆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C和钾

  土豆有至少几百个品种。有白皮、黄皮、红皮、紫皮等不同土豆皮颜色,也有白色、黄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的土豆瓤。有大的有小的,有面的有脆的。有容易煮熟的,有很难煮熟的。从非营养素成分来说,有些多酚物质含量高,有些含量低。在美国膳食中,土豆贡献了膳食多酚类物质总摄入量的25%,不可小看。

  鲜土豆中含有1.5%~2.0%的蛋白质,按干重计算,大概是6%~8%,和大米接近。别看含量不算太高,但质量非常不错。土豆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和鸡蛋很接近,高于各种豆类蛋白质,相当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它可以算作优质蛋白。

  虽然美国人日常吃的土豆维生素C含量看起来不太高,只有十几毫克到二十几毫克,不过也比苹果、梨、桃之类要高了。

  土豆还是一个超级富含钾的食品,钾含量达到200-400mg/100g,达到甚至超过传说中最富含钾的香蕉,还比香蕉便宜多了。

  如果用土豆来替代部分白米饭白馒头,能轻松多吃进去几百毫克乃至上千毫克的钾,顺便还能有效增加膳食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摄入量。这对高血压和中风患者,以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特别有好处的。

  土豆烹调后的维生素C损失并不高

  大家都知道,烹调方法对食物的营养价值影响太大了。比如,从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来看,是煮土豆高呢还是炸薯条高呢?答案可能让你惊讶。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测定数据,土豆的维生素含量在烹调之后大概在8~13mg/100g之间。而炸薯条和煮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都是13mg/100g。

  炸薯条之所以维生素C含量还可以,是因为维生素C不溶于油脂,而且热油也只接触表面,内部的维生素C还能得到一部分保留。煮时虽然比油炸时温度低一些,但维生素C会溶于水中跑掉一部分。

  有学者总结发现,土豆水煮可以导致77%~88%的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压力锅烹调会导致56%~60%的损失,炖的损失是50%~63%,烤箱烤是33%~51%,微波烹调是21%~33%。

  为什么土豆烹调后的维生素C损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豆富含淀粉,它对维生素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果仅仅是烹熟为止,损失还小一些;如果过度延长加热时间(比如用焖烧杯会使加热时间很长,外卖运输过程也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等于是延长加热),则维生素损失会明显增大。

  矿物质是不会因为受热破坏的,但是水溶性的钾元素会溶水流失。所以可以预计,炸薯条的钾含量会略高于煮土豆——前者是451mg/100g,后者是379mg/100g。

  蒸、煮、微波后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上升

  食物烹调后未必都会使营养价值下降,比如土豆烹调之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反而会上升。特别是微波炉加热后,一项研究表明加热后的土豆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升高了80.8%,另一项研究中升高了47.5%。其他蔬菜烹调研究也有类似结果:微波加热不仅不会多损失营养,反而会更有利于保存维生素C、增加多酚类物质含量。

  这是因为,在很多食物中,多酚类物质原本结合在细胞壁上,或和蛋白质、淀粉等结合,测不出来,在微波加热时会分解下来,从而使测出来的含量上升。

  此外,在煎炒炸等烹调中,土豆虽然会因为发生“美拉德反应”而生成讨厌的“丙烯酰胺”,但也会产生不少新的抗氧化物质。

  由于酚类物质增加,又形成了新的抗氧化物质,所以蒸、煮、微波烹调后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也会大幅度上升。在一项研究中,土豆经800W微波加热2.5分钟后,抗氧化活性上升了69.5%。

  土豆的血糖指数受品种和烹调方式等因素影响

  土豆一向以来被指责的原因,就是它升血糖速度快。甚至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土豆摄入量和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有弱的正相关。

  因为土豆是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所以吃了土豆之后,必定是会引起血糖上升的,和吃米饭馒头道理一样。不过,土豆的血糖指数(GI值),受品种、烹调和加工因素等的影响特别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