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的称谓是中国妈妈们的骄傲
文章来源: 晓青2011-02-26 09:41:55

“虎妈“的话题最近又被提起,也许在海外热议这个话题的时候国内的妈妈们还没有注意到,最近在新浪网上看到那么多人对虎妈妈的话题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作为妈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尤其在学习上,这个是中国妈妈一贯的作风,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儿女中国母亲的形象都是严厉的。

现在人们议论的最多的就是虎妈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是A,要求孩子要学弹钢琴要每天弹多少个小时,如果弹不到就不许吃饭睡觉,用这样的方法来督促孩子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保证孩子的未来,我觉得从虎妈们的出发点来看没有错,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成绩,能多一些爱好,能考上个好一点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呢?这不就是一个人的前途吗?难道学习不好、没有任何爱好,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将来只能做一个体力劳动者就是快乐的人生吗?

其实不论我们今天生活的如何,不论我们今天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不论我们今天的文凭有多高或没有,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都曾经要求过我们,难道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有爱好、有未来的吗?我想一定没有这样的父母。如果把管教子女的妈妈都称为虎妈,那么我们中国的妈妈真的都可谓虎妈。很多妈妈觉得这个称号不好,还有一些妈妈为了掩饰自己的一些心理,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和暗暗做的努力都不向外表述,而是一个劲的说,我从来不管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什么,其实这样的妈妈也许在孩子还没上学的时候已经在给孩子买小学的课本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心理,但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是没有争议的。我知道的国内的妈妈们都在努力地为自己的孩子能学习好一些再好一些而不惜一切代价,我曾经这样问过我的一个朋友:“如果一个孩子不在业余时间里多学东西,如果不用家教,如果不去学些特长,能不能考上好学校呢?”我的朋友连想都没想就说:“真不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你能让父母放任孩子不管,让他们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想看多少书就看多少书、想看多少电视就看多少电视吗?

其实中国的虎妈妈们的内心也在希望孩子每天能睡到自然醒,晚上能有一定的时间看看电视跟自己说说话,周末的时候也能睡个懒觉,放假的时候能有足够的时间外出玩玩,难道不是吗?可是每当虎妈妈们想到人家的孩子都在挑灯夜战,人家的孩子都有家教在辅导,人家的孩子都有特长到考学的时候都能加分的,还能不让自己的孩子也发奋学习吗?

在海外也有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学钢琴、学小提琴、大提琴,学习画画、跳舞还有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的就是培养孩子有广泛的爱好,你不让孩子去试,你不逼着孩子学,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可能有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也无法知道自己的特长到底在哪方面,看看朗朗还有很多很多有成绩的孩子不都是虎妈妈狼爸爸培养出来的吗?如果说今天的中国教育真的让美国吃惊、让美国人觉得有所借鉴的话,我想这也是中国的虎妈妈效应。

人们总觉得美国的孩子是自由的,快乐的,确实,他们从小不需要学很多的东西,刚上学的时候都是用玩的形式在上课,记得刚来美国没有多长时间的时候,妈妈整天跟我唠叨,她的外孙女每天下课回来脸上身上都盖着花花的小章子,妈妈说:“美国的小学怎么是这样上课的呢?孩子能学到东西吗?将来怎么办呢?”可是今天就不一样了,孩子转眼已经要上高中了,这些年在虎妈妈的培养下,不仅能弹钢琴还能拉大提琴,不仅会跳芭蕾舞还画得一手好画,不仅会说中文她的中文作文还能经常在海外中文报纸上发表,她英文作文、小说经常获奖还会用法文写诗歌,在这么多年的业余学习中孩子喜欢上了艺术,未来的理想是要做一个服装设计师,现在自己学习了裁剪,已经能做帽子、小书包还有自己能改自己的衣服裤子,而且都很艺术的。

当然也有很多美国的孩子也很出色的,这些孩子也不是父母任其发展的结果,也是从小精心培养的,我们不能试想有一个孩子从来都是按自己的希望和爱好成长的,结果成了很有成就的人,我不能说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也许有那也是无法复制的,就像比尔盖茨没有上完大学却成了美国最有成就的工程师,成了世界首富,谁能说不上大学的人都能成为比尔盖茨呢?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虎妈妈被一个菲裔的华人描写的过分了,其实在生活中每一个妈妈都有要求孩子努力的希望,也都想培养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一些的未来,为此这些妈妈们付出的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如果把这样的妈妈们都说成是虎妈我觉得这些妈妈没有什么可耻的,反而应当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