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士康员工跳楼想到的
文章来源: 晓青2010-05-28 09:48:13

        

      

        短时间内富士康公司年轻的员工连续的13跳震惊了整个中国,在惊叹和痛惜之余想到很多很多。

“那戏匣子都广播了!”这句话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那个年代里人们只有收音机。人们的一切消息大多来自收音机,因为在那个年代订报纸还是很贵的。然而,只要是这“戏匣子”里广播过的东西都是很可靠的,很有说服力的,也是真实可信的。

而现在人们称那些电台、电视台还有那些记者之类的为媒体了,可是渐渐地人们发现他们是那么的不可靠了。就说富士康的13个年轻人在不长的时间里相继跳楼,在人们大为惊讶的时候是多么希望有人能报道一下真实的情况,然而,“血汗工厂”是第一时间告诉我们的对富士康的定义,于是人们开始愤怒了,关于血汗工厂的种种猜测满天飞。没有几天有记者“卧底”到了富士康,发现原来没有任何一家工厂像富士康这样正规的,于是又有了“如果富士康是血汗工厂,那么中国就没有一家工厂不是血汗工厂的了。”好了,大家又开始想象,这样的工厂中咋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于是又说,这个工厂管吃管住,还给员工洗衣服,孩子们太没有自由了,他们的空间太小了等等。

其实这些孩子到底为什么跳楼的,人们都不是太清楚,有的孩子连一个字也没有留下,就是有遗书的也没有谴责富士康公司的话在里面,为什么人们就把这样的责任完全推给富士康呢,富士康是有责任的,这个没有疑问,可是更大更多的责任我觉得还是在社会,在孩子们的父母,在孩子们自己本身。

睁开眼睛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吧,物欲横流。有钱人永远被喻为成功人士,大房子、好车永远象征着幸福和快乐,有的要更有,没有的也要有,有能力的要更有,没有能力的也要有,你有了就应当有我的一部分,因为你的成绩也有我的功劳,我没有就是因为你,你有了所以我才没有。为什么你能有,我就不能有呢... ...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父母,我们只有一个孩子,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孩子,所以孩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孩子的不幸就是我的不幸,孩子的不满足就是我做的不够,孩子的要求从来都是合理的。人家的孩子能有的我孩子为什么没有,人家的孩子能享受的我孩子为什么不能享受?孩子生养是父母的责任,孩子的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孩子吃好了,长高了,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今后孩子发展如何全靠社会了,跟父母还有什么关系。孩子在哪里出事了,就一定是那里的责任,孩子跳楼了,一定是之前被殴打过,不然不会跳楼的... ...

今天的孩子,在蜜罐里长大,即使从乡下出来的也很少是种过地的,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就是到了那里就能跟城市里的人一样有前途,有钱途。他们希望和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变成CEO,没用多久就跟那些富人一样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把父母接到身边,住在大大的房子里面,自己不用再被人管理,不用再起早贪黑,不用再加班... ...

我们的父母曾经经历的年代不是特殊的年代,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我们的父母就是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走过来的,那个时候的工厂什么样子,那个时候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这一代人还记忆犹新,然而现在的孩子哪里知道,他们也不想知道。这个责任根本不在他们,而在他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

是的,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国家正在困难年代,人们别说吃好的了,就是吃饱都很难,想想现在我们哪儿有饿了才吃饭的时候,都是没等饿呢就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而那个年代,饿到两眼发花了还没到吃饭的时间呢,哪里有管吃管住的工厂,还给你洗衣服?如果说管吃管住还管洗衣服都变成了没有自由,我真不知道什么是自由,这些孩子恐怕在家从来没有做过饭,洗过衣服吧,如果有那么就应当感觉太好了!

过去不要说在工厂上班了,就是在大学里上学你又有多少时间能外出,活动的范围还不就是学校校园那么大个地方吗,今天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没有人不让出去为什么觉得像笼子里的鸟呢?因为没有经历过过去的工厂工作和校园的生活吧?

我上学的时候曾经到工厂和农村学工学农劳动过几次,别说那里的工人就是我们这些人也不可能到处去走走的,在哪个车间工作就只能呆在那里,而且那个年代的工厂跟现在别说是富士康了,就是任何一个工厂的条件都不能比,干的活儿都是脏的和累的,哪儿有能坐着干活的工厂?我在铅笔厂、在伊利食品厂都参加过学工劳动,在顺义县和香山植物园参加过学农劳动,那个时候学工劳动是要跟着师傅干活的,学农劳动就是跟着农民干活人家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被农民骂的时候太多了,他们日出而日落而息的生活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从来就没有别的想法,我们住在农民的家里,从没听他们说过今后要如何如何,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天天在过着而且挺快乐的。工厂的师傅们也是一样,在他们看来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认真地带我们就像我们已经是他们的徒弟了,而我们认真地学拼命地干好像我们已经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了。

学工劳动的时候还好晚上可以回家,学农劳动的时候是要住在乡下的,晚上收工后吃过晚饭还要被老师集中起来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背熟的,还记得在黑黑的夜晚看着在墙上那唯一的大概只有40瓦的灯下爬着一些壁虎,而同学们整齐地坐在地下,一个一个地按顺序站起来背诵高尔基的这篇名作,难道我们不累吗?告诉你吧,都快睡着了,因为白天干了一天的农活了,这个时候农民早已睡了,只有生产队长和老师在陪着我们,记得有个男生因为吃多了窝窝头消化不好放了一个屁被大家听见笑了一下,被老师和生产队长把我们训了很久,那叫不严肃!

想想过去我们的生活看看今天的富士康,这咋还跳楼呢?我真的不能理解,也许你说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要求不一样了,对了,叫转型时期。不管什么时期人都的活不是吗,难道要用这样沉重的代价来换取转型的成功吗?也许过去也有自杀的,不过要有在富士康这样生活工作条件下的人自杀的应当很少很少甚至没有吧。这些孩子自咋就不说说为什么要自杀呢,据说有一个孩子是参加过电视大赛的,还有一个是模特,说来富士康工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理想。人要到不为了钱而工作,这生活就空虚了,人只有为了钱为了生存而工作才能觉得活着有意义,连生命都不存在了,还谈什么理想和前途呀,年龄那么小,今后的日子那么长就这么想不开,真是不可理解。

13个孩子已经走了,留下的是伤心的父母和亲人,我们都是旁观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事情都变成了记忆,只有当再有一些类似的事情出现的时候这个记忆才会被激活,否则就永远被封存了,然而这样的伤痛对于孩子们的父母来说从此每天都会折磨着他们的心。

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有成功的机会也有失败的可能。成功了只能更辛苦,失败了未必是末路,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一个明确而实际的生活目标即使成功了也不觉得幸福,失败了就更无法接受。

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是它的基本特征,生活在美国的人有几个不在被人剥削的,尤其眼前,想被剥削的人太多太多了,多少人在心里呼唤:赶快剥削我吧,因为我和我的家人需要生存。在美国也有人自杀,那不是因为不自由,不是因为加班,也不是因为被人剥削的无法忍受,而是因为没有人剥削他,没有了经济来源无法养家糊口了。人们不经历困难就不知道什么时真正的困难,不经历饥荒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饥饿,不经历动乱就不知道什么是祥和,不经历痛苦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不到美国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不离开中国就不知道生活在中国的优越性... ...

还是希望媒体要像过去的“戏匣子”那样发挥点真正作用,能让人们再说出“戏匣子里都广播了”的话,才说明当今的媒体还有真实性存在,还有存在的意义。千万不要等人们说,“还听他们说”“真的假的?”那样早晚有一天会失去媒体的意义和作用,到时候再纠正就来不及了。

希望社会多给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些关爱,要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人生的目标。

希望孩子的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引导,钱是要一点点赚的,理想和梦想是要一步步实现的。

希望现在的孩子要学会珍惜,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珍惜自己年轻的时光,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们要真正理解“知足是福”这句话的含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幸福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