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团的日子 (11) 思考
文章来源: xxq20012008-10-08 09:00:53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建制于1975年撤销,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也于1976年2月撤销. 兵团, 以及农场, 农村大批知识青年的返城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失败. 对于最初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 有各种说法, 我倾向认为, 主要是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两年多了, 造反越闹越厉害. 这些中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也总要有个地方安置. 把他们分散送到乡下去可以免去了大城市里的负担. 六九年中苏边境珍宝岛事件发生之后, 把知青送到黑龙江, 内蒙古这些边境省份的生产建设兵团, 可以起到卫戍边疆的作用. 可是大批知青下乡之后, 并不真心愿意长期在那里工作, 生活. 农村生活条件艰苦, 很多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都不愿意待在那里, 城里长大的人就更不习惯, 更不愿意了. 最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 政府终于改变了政策, 允许知青返城了.

从经济方面来讲, 很多地方知青参加劳动不一定能做到自给自足, 还要国家负担. 我们所在的连队, 刚去时, 每亩还可以打二三百斤小麦. 听说由于不会灌溉, 后来一些年, 每亩只能打几十斤了. 对插队的农村来说, 知青来了并不能增加生产, 还要给他们分口粮. 其实农民并不一定真正欢迎他们. 后期知青对下乡不满, 聚众闹事事件时有发生, 对于社会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 历史上也有别的国家, 例如印尼, 为安置劳动力, 把大批人口迁移到人烟稀少的地区, 但是由于迁移人并非出于自愿, 最后类似的迁移运动很少有成功的.
 
对于大多数知青本人, 把应该在学校里读书的年龄和时机错过了, 对他们在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方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但是在另一方面, 知青下乡, 让他们开阔了眼界, 了解了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生活. 在农村的劳动中锻炼了意志, 改变了世界观, 也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更知道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过去的一个在陕西插过队的同事曾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读书. 她告诉我, 她们班里下过乡的同学学习都非常努力. 星期天从来不出去玩, 不去逛街, 都是在教室或图书馆里读书. 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才回宿舍睡觉. 为了抄写, 默写单词, 班里订的几份报纸的白纸边和夹缝里全部被同学们写满了单词, 剩不下一点露出空白的地方. 和历届大学生相比, 这一批人虽然不是最聪明的, 但一定是最努力的. 虽然我不会德语, 但从我这位同事知道的词汇的数量和范围, 我就能感觉得出她的德语功底. 都是她当年刻苦努力学出来的.

我们这一代下过乡的知青曾经在后来有过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一是被推荐上大学, 当工农兵学员, 第二是在七七年恢复高考以后, 考上大学. 第三是自学考试, 考上电大和职大. 第四是下海经商致富, 第五是抄股票发财. 被推荐上大学, 要靠运气, 靠人脉关系,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下海经商和抄股票除了要有本钱, 还要具备各种特殊因素, 成功者凤毛麟角. 自学参加高考对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初中生, 尤其是低年级比如68, 69届的人, 因为文化课缺的太多, 是格外的艰难. 虽然如此, 机会是给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我有不少那几届的朋友和同学深知自己的知识太少, 和学历的重要. 一直在努力自学. 他们在劳动, 工作之余, 挑灯夜战, 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 千方百计寻找补习辅导材料. 遇有难题或有不懂不会的地方, 不辞辛苦, 四处求教. 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 他们中间很多人都在后来在高考中考上了大学, 或在后来考上了电大. 我的小学同班同学几乎全部去了兵团, 将近一半后来上了大学, 成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 这就说明了他们在准备高考问题上的眼光, 和曾经付出的努力.

经历过下乡的这一代人是曾经受过苦. 对于大多数人, 命运对他们不够公平, 让他们错过了人生中很多机会. 但是我觉得, 下乡所受到的锻炼, 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吃苦耐劳, 朴素实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品格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再者说来, 与在农村长大的回乡青年相比, 我们要幸运的多. 我们不过受了几年苦. 他们这些人如果没有能利用更少的机会离开农村的话, 就要在那里艰苦奋斗一辈子. 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 这是无法选择的. 怨天尤人没有用处, 应该庆幸我们没有出生在充满战乱, 灾荒和瘟疫的年代, 过早地死于非命. 我们终于见到了中国巨大的社会变革, 让我们有机会经历丰富多彩的人生. 从个人角度, 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 顺应时势, 不放弃一切机会才是生存, 以至于寻求发展之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