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参与者(多图)
文章来源: 平凡往事2013-04-06 08:02:25
 

 

 

昨天陪哥嫂去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非常著名,不光因为里面的陈列品种类繁多,更主要的是有许多名人真迹和价值连城的宝贝,如莫奈,梵高和毕加索等大家的作品,中国商朝的四脚鼎。多年前我也陪父母来过这里。父亲很喜欢,也懂得欣赏。而母亲却有些感慨,因为她看到许多中国的东西在这里,甚至于有些展品连国内都绝无仅有,比如四脚方鼎。而面对母亲的义愤填膺,像‘美的东西属于世界,而不属于哪个国家’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因为当时我的眼前真的仿佛出现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那就是我的祖国。心里除了羞愧还有痛苦。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些宝贝留在国内,经过战乱,文革,许多东西也许会毁于一旦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可能真就永远可不到了。

可以说我不懂得艺术,但对美好事物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这种自然天成的影响,让我对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仅心存敬畏,还有一种感恩情怀。其实许多时候,人们的视觉,感官对外界事物的自然反应,就已经具有一种态度和立场了。而非得多么专业,这也许和我从来不迷信什么专家有关。我从来都以为,自己已经具备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本能,这对我一生都很重要。当然人们还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这样才有进一步欣赏事物的基础。其实人真不需要太懂,却一样能够欣赏。只是因人而异,这与一个人的阅历和知识面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这些不同,人们的审美观也一定不同,而不像老话说的那样仅仅是外行看热闹。 

嫂子是出生在美术世家,自己又是学美术的,一定会看到我们这些外行看不到的东西,但我相信,我看到的不一定比她少,心里的感受也不一定不如她那样震憾和激动人心,只是看同样的东西时的角度和理解有所不同。哥哥挺不容易,应该算陪客一类,他不喜欢,也就谈不上欣赏,几个小时下来,可以说百无聊赖,陪客很辛苦。

我以为18世纪前的欧洲油画华丽庄严,还有些宗教神秘感,文艺复兴后的油画强调人文理想,看着难懂,不易欣赏。我更喜欢19世纪后的油画,因为里面有种浪漫的诗情画意。但我真看不出印象派画有多么好看的,这就是我不懂的局限性。比较而言,我不太喜欢后来的毕加索。不光是因为他的东西很难看懂,尽管他的画在他活着时就非常值钱。我比较喜欢莫奈的画儿,朦胧而平静的美。不像有些画家的画让人一看就紧张和乏味。如果非要给出个评价,我可以勉为其难地说莫奈的绘画风格平静,梵高激烈,毕加索天马行空!

在众多印象派大师里,我最喜欢莫奈的画,就我目前的审美程度而言。也许是因为莫奈活得长,画多,主题也多,再加上人老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浅出,心平静气。也可能是因为他选题浪漫,比梵高的作品更容易消化,理解。芝加哥美术馆有一个室,全是莫奈的油画,有早期的人物画,有塞纳河两岸画的画,有晚期画的睡莲花。我只胡乱照了几张,因为两个小时的时间太宝贵了,而且好东西多得让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

人其实不可能什么都懂,即使你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欣赏,有自己的喜好,是非观,不让自己仅仅做生活的旁观者,而是努力去参与,实践,人生就很有意义了。你们说呢?




 
莫奈的画儿,朦胧而平静的美。莫奈平静,梵高激烈,毕加索天马行空!你们看呢?

 

     

 
 

商朝的四脚方鼎

 
 
 
 



 
 
 

 

 

  

 

 


六月的雨里
那些无主的落花
让心情也凋零和残缺
我曾用忘记的魔咒
搭起一道自闭的屏障
去围剿无望的思念
却在哭泣的飘红中破碎
你的忧郁
再次从潮湿中向我走来
我闭上双眼
和喜欢鼓噪的双唇
就自欺欺人的以为
一切都将过去
而你
却伫立在每一滴雨点上
淋透我的思想
和精神

我知道
是白云把你托付给了明天
在你我都还困惑时
轻易离间了我们的爱情
从此你我天涯海角
恍若隔世
我曾怨恨
也曾诅咒天道不公
但对你
我却从来只是爱慕
因为只要想到你
和曾经牵手的浪漫
我的心
就会让幸福再次丰富


你没有离开
更不曾在我的视野中消失
就象这六月的小雨
连绵不断
虽然我听不到你爱的誓言
但在和雨缠绵的风里
满是你轻声的呼唤
也因此
在纷扰的岁月中
让我铭心刻骨的
还是那些熟悉的感觉
和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