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翁:< 若敏思文> - 笔会笔友笔名藏头诗系列之十三
文章来源: 亚特兰大笔会2009-12-22 11:10:06

< 若敏思文>

---笔会笔友笔名藏头诗系列之十三 

 

[前序: 认识若敏, 是从读她的文章开始. 那一篇父爱如山”,写的字亲语挚,任一个爱女思父的亲情缓缓而流.读来情真意切,看到了她那颗善良,美好,细腻和真诚的心灵.结尾那句:父母的爱延续了生命的精神,生生世世,代代绵延,永不磨灭让我沉思良久,深有所悟.后来,又得知她在亚城的中文学校当老师,教孩子学中文,我为那些孩子们感到幸运.看了她写的教写作文的文章,你能感到那爱心之外的细致,认真,聪慧,敏思,负责,和热忱.难道不是吗? 从字词训练里的“金字塔教字法”,造句课堂上的创意启发,文章写作的有趣完整,前后呼应,到选题起草时的灵活随意,源于生活,”处处留心即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总结,我看到了每一堂课前的准备和付出,每一句教诲里的慈祥和关爱,每一个批改后的喜悦和欣慰. 那是源出一股对中华文化深厚的念想和浓重的热爱呵!


在李银河老师的讲座上
, 我第一次见到了她. 真像她的名字, 不高但精巧玲珑的身材,说话亲切随和,表情端庄大方,若雅还典,敏慧清盈. 一下想起了在欢迎她加入笔会的赞语中, 林黛笔友特意提到(醒老秃笔友):”若敏可是国务院级的美女呵.”不由在心中暗暗赞到:‘名至实归,果不其然呵在其后的晚餐上,我有幸坐在她旁边。在聚会的欢声笑语中,慢慢的品尝,轻轻的交谈。那亲和,自在,畅意,舒展的感觉,很多天后还令我欣喜和回味。就在那次谈话中,我知道了她生于东海之滨的大连,长在长江两岸的武汉。也许,是海风的熏陶造就了她那疏密有致,宽容稳重的情怀。也许是东湖的文化底蕴促成了她那云淡月朗,雨柔风轻的性格。她自幼喜欢文学写作,那慎密而细致如水般的情怀和性格,写出了一篇篇绵长有序娓娓道来有如潺潺溪水一般的文字,給她赢来了无数的赞扬和奖状。但考虑到祖上世代行医,父亲风云际会作了海军,上大学时,她最终走上了杏林之路。但她对文学写作的热忱和执着确陪伴着她的一生。


后来
, 她又写了一系列的博文,涉及的题目从回味访问加州时老同学之间的往事与亲情, 到教导孩子学会回报父母,篇篇佳作,字字如金. 最能闪现她那金子般的心灵的是她那篇婆媳情深”- 从婆婆当年的家史谈起, 到受委屈后的冷静分析,善意回应,摆事实,讲道理,抽丝剥茧,苞丁解牛,用她那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展现了人间一个好儿媳的情怀,赢得了所有笔友们的击节赞叹. “好儿媳, 好妻子, 好母亲, (未来的)好婆婆,贤妻良母,上得厅堂,下得橱房.”赞语之中,多少敬佩,多少夸奖. 在决定写这个系列诗之后, 我就把她若敏思文列入了计划. 拖了这么久,有多方面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我太想把它写的好一点儿. 可因自己笔拙,这短短的藏头诗,四句28个字,总也写不好. 这里, 只好请若敏笑纳了. 先抱歉了!]

 

      ,
      
.
      
,
     馨 .

20091215

 

[后记: 在那次晚餐后, 若敏写了一篇认识你们真好!”-送给亚特兰大笔会的朋友们.”文中, 她对各位笔友们一一感谢和夸奖. 她先把此文发到笔会的电邮里,但因会长前边的一个疏忽, 我竟没有收到她的那个电邮.后来,西虹特地将那个电邮转发给我.在前面,还加了一句:”瞧把您夸的!”我看了若敏的文章后,真感到惭愧有加,实不敢当呵.由此一直在想怎么回谢她的好意. 在写完上面的诗,遂决定再写下这外加的之二”.在笔会笔友中,只有西虹,除了给她的藏头诗之外,曾又写过一类似的藏尾诗”.那次是偶然,在玉舟的一首咏秋的诗的回贴里, 西虹用八个词牌名写了四句短诗. 我一时高兴,顺其原意和了它四句,把西虹的短诗延伸到以西虹雨歇藏尾结束.当时还赢得了玉舟笔友:”西虹杂翁,珠联壁合的夸奖.这此,借西虹的思路,写出下面几句. 也请若敏一并笑纳.]

<临江仙>, <采桑子>, 采来千年灵气, 养女似柔似若.

<忆少年>, <渔家傲>, 寒窗年年红榜, 人人赞慧赞敏.

<踏莎行>, <满庭芳>, 承祖杏林路上, 无怨静默静思,

<过秦楼>, <桂枝香>, 誉洒大洋彼岸, 情诉于诗于文.

 

 

20091220

[系列下一首预告: “有女莫愁”, 系列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