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千江有水千江月》
文章来源: 楚天碧霭2008-04-16 08:36:52

    前天晚上,花了点儿时间凑在电脑前,将电子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完。
    据说是本很有名的书籍。

    曾经无意瞥见过网上的一篇书评,贴子底下有不少附和者,说它怎么怎么好,主人公的爱情遭遇怎么怎么赚人眼泪,云云。我把此书列在待读书籍中的原因却不是因为此篇书评的大力推荐。 
   
    而是它的书名。
   “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诗的妙处无法用言语述明,源于“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是佛家的偈语。语境开阔,极富回味之韵。作者萧丽红敢于用来当作书名,想是有金刚钻在手。

    许久不读小说,还是爱情小说——这是网上的定义。读完之后,觉得不能把它完全定义在爱情小说上。这是部乡情、亲情、爱情合一块,风俗、人文传统再加了点儿古典文化在内的混合品。
    文字极好,相当流畅而且干净,否则我断断不会僵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把个中长篇一气读完。
    作者萧丽红,1950年生,嘉义人。想是古文功底相当好的一位作家,温和敦厚的字里行间中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作为台南人的她,在1981年就初次印刷的这本书里恬淡地表明这样的文化意识,让人若有所思。

    当萧丽红淡淡地用旁观者、洞察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时,亲情、恩情、爱情之间种种的磨难和缘份,全化在了她的笔尖,举重若轻。
    无法说这部书完美无暇。小说的开头和中间,读来甚是有味,文字精巧间能见其色,闻其味;却在作者将笔力都用在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的结尾部时,显出余劲不足来,以致收尾感觉匆忙。
    从故事的开阖上来看书名,境界并不完全相符,这是硬伤。
    我自然是鸡蛋里挑了骨头。读部小说而已,纯属娱乐。
    
    当时在网上读书评的时候,看到很多顶贴的女性ID都说最初是在大学里读的此书,如何爱不释手,如何钟爱至今。
    我倒也很能理解。换了我,如果在大学里恰巧读了这本小说,然后时光流逝,忽忽至今重新回首时,一定也会对这样的书有着别样的情结。即便是今日的我,尚能于其中品到些微的“我心戚戚”。
    假使说,琼瑶的爱情小说是给中学生看的。而这本书对爱情在精神契合上的细致描述,则完全适合大学生的口味。
   
    然而,如今的我却已然不是大学生。我读到了我所能领悟到的东西。书中想表达得远不只是爱情的缘起缘灭,还有更无奈、更深沉的感受在文字间起伏。
   
    读书是很有乐趣的享受。而我耽于无所事事以久,重拾书册,也是数次自愧之后的一种洗心革面。
    能再次写读书有感,让人心情愉快。